《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對林黛玉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萍風竹雨123


寶釵與黛玉之間的感情,曹公能用“金蘭契”來形容,自然是情同姐妹,情比金堅。只不過,因為寶玉的存在,加上黛玉自身性格的原因,似乎寶釵一直是黛玉眼中的頭號情敵。但這並不妨礙以德立身的寶釵,對於黛玉的關心與呵護充滿了真情實意。

黛玉與寶釵能結成金蘭之契,正是因為黛玉感受到了寶釵的真心。尤其是私下討論《西廂記》之事和雨夜暗送燕窩之事,足以看出寶釵的用心良苦。倘若寶釵如黛玉之前以為的“心中藏奸”,僅禁書唱詞一事,就可以讓黛玉在賈府無地自容,更不用費心送什麼燕窩和人參了。
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比黛玉更懂得處理和維護與賈府的人際關係。這樣的處事性格與方式,

與其說是遵從封建道德,不如說是寶釵發自內心的一種選擇。知書達理,落落大方,所謂的大家閨秀也不過如此,實在沒必要把她對眾人的關心當成一種腹黑與虛偽。

像寶釵這種性格的女子,對身邊之人的關心,應該是抱有一種慈悲之心和包容之心。寶釵比黛玉年長几歲,加上黛玉孤苦的身世和孱弱的身體,內心也是充滿了同情與憐憫。除此之外,黛玉的才氣與靈氣,也是寶釵真正欣賞的地方,自然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情

在涉及到寶玉的問題上,黛玉敏感而痴迷,也是一個人真心愛另一個人的正常表現。而寶釵看待寶玉,則冷靜而通透,雖有好感,但絕不會為愛痴狂。寶玉對於寶釵來說,更像是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隨遇而安。

寶釵從更早的時候就明白,她的婚姻不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初在家人的安排下進宮選秀女她都沒有拒絕,後面安排與寶玉成婚,也不過是順勢而為。寶釵比黛玉清醒,她明白在當時那個社會環境下,戀愛自由與婚姻自主只不過是痴人說夢。
所以,寶釵犯不著對黛玉斤斤計較和處處防備,更不會選擇虛偽地討好或者陷害黛玉。這樣的行為,不符合她內心對於自我的堅守和良心的遵從。黛玉為愛而活,為詩而活,最後以“冷月葬詩魂”的悲劇收場,這是一種自我的堅守。

而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為身邊的人帶去陽光雨露般的溫暖與呵護,何嘗不也是對自我的堅守。一個山中高士,一個世外仙殊,各有各的皎潔與孤傲罷了,也少不了悲劇命運裡的惺惺相惜。
寶釵與黛玉,其實就像閨蜜關係裡的一種,同樣出眾,卻各具特色。既能惺惺相惜,卻也暗中較勁,不甘落後。而總有一方扮演著姐姐的角色,正如寶釵,在處理二人關係的時候,更加具有包容心和慈悲心。

總之,沒必要妖魔化寶釵與黛玉的關係。終究,寶釵與黛玉都是心地純良之人,但誰也逃不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悲劇命運,一個獨守空房看著韶華殆盡,一個魂歸仙林死不瞑目。


此箋


一,是姐姐對妹妹的感情。

薛寶釵年紀比林黛玉大大概三歲左右,這在十幾歲的少女身上,是很大的差距,就像小學二年級和五年級的差距。因此薛寶釵肯定首先會把林黛玉當成妹妹看待。寶釵是大家閨秀,氣質典雅,心胸開闊,而林黛玉體質嬌弱,多愁多病,很容易引起她的關心愛護。



林黛玉在玩牙牌令時不小心說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這句《牡丹亭》裡的名句,《牡丹亭》在古代是被當做“淫詞豔曲”的,寶釵發現了沒有揭穿她,反而私下裡到她的住所來勸慰她。黛玉本來一直對寶釵心有嫌隙,暗中跟她較勁,沒想到寶釵完全沒有她那麼小心眼,抓住她的把柄不放,反而設身處地為她著想,心裡十分感動。經過此事兩姐妹互剖金蘭語,敞開心扉,消除了誤會,關係有了很大的好轉。


二,同病相連的朋友之情。

黛玉抑鬱消極,寶釵積極向上,這是兩人的基本性格設定,但寶釵的從容樂觀之下,也有很多煩惱不安。她進京本是為了參選陪讀才人贊善而來,結果沒了消息應該是落選。她和林黛玉一樣也是寄居在賈府上,她的關係甚至比林黛玉還要遠,林黛玉好歹是賈母的親外孫女,她只是王夫人的侄女。林黛玉在賈府都時時小心,處處留意,深感寄人籬下的辛酸,她就更不用說了,只是她更加成熟,沒有表現出來。



實際上寶釵家裡情況並不好,父親不在了,哥哥是個不成器的呆霸王,到處惹是生非,她和她媽整日忙裡忙外,辛苦持家還要提心吊膽,這也是她小小年紀就顯得幹練成熟的原因。林黛玉更慘,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寶釵和她有同病相連之感,更多了同情和憐惜之情。

三,潛意識裡的對手

兩個大美女之間或許能做朋友,但兩個聰明的大美女之間很難有純真無暇的友誼。無論如何,她們都會對對方保留一絲戒備心。尤其是薛林兩人都作為賈寶玉的正妻候選人,兩人之間潛伏的矛盾和競爭是必然存在的。



林黛玉自不必說,她早就在心裡把薛寶釵當做了對手,而且是一個自己沒有勝算的對手。因為寶釵實在優秀,有顏值有頭腦,智商情商雙高,十分得長輩們喜歡。寶釵一向嫻靜大方,而且少言寡語,沒有表露過對黛玉的提防和計較。但某些細節還是出賣了她潛意識裡的想法。

經典的寶釵撲蝶一節就寫到了,寶釵因為撲蝴蝶不小心聽到了紅玉和墜兒說的見不得人的悄悄話,為了替自己打掩護,她故意說“顰兒,我看你往哪裡藏”,裝作和黛玉在捉迷藏。這是她下意識的自保,卻把鍋推倒了林黛玉身上,讓紅玉和墜兒誤以為黛玉偷聽了她們的話。當然寶釵很可能是無心之語,但關鍵時刻她搬出黛玉給自己頂包,在她潛意識裡對黛玉或許也是存在芥蒂的,只是她的涵養讓她從來沒有表露出來過。



總之,她們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姊妹之情,朋友之情,情敵之爭交織並存,有真有假,有虛有實,真多假少,情多怨少,構成了微妙的和諧。


十豆三生


愚以為薛寶釵對林黛玉的感情層次很多,既有惺惺相惜的知己友情,又有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平之情,還有對林黛玉孤零身世的憐惜之情,姐妹之間誰更受歡迎的攀比之心,綜合條件更勝黛玉的優越之心,以及李代桃僵的愧疚之情,更有兩女爭一男的嫉妒之情。

首先,林黛玉與薛寶釵兩者誰為十二金釵之首,至今還有讀者各抒己見,可見兩者無論才情品貌,都勢均力敵;

其次,林黛玉是芙蓉花,風露清愁,最是惹人憐惜,雖然在大觀園一眾姐妹之間每每以拈酸吃醋、小性兒刻薄見長,但無論是姐姐妹妹,都願意親近包容她,可見她並不是一個不知好歹的人。而薛寶釵像是牡丹花,雖然雍容華貴,看似與世無爭,但清清淡淡的總有些不真實的疏離,大家信服她,喜歡她,但她的性子還是王熙鳳形容的貼切,那就是個事不關己不開口的;

第三,林黛玉幼失怙孤持,父母雙亡,以一屆孤女之身藉助在賈府,雖然衣食無憂,每日要食一兩燕窩,也怕招了別人的眼,有錢也不敢買;而同樣住在賈府的薛寶釵就不一樣了,她上有寡母薛夫人,呆霸王哥哥薛蟠,外又有薛蝌、薛寶琴一家子叔伯,想要離開抽身就走,買賣東西也不走公賬,每每有了煩忙事兒,找她準沒錯兒。相比較起來,也難怪寶釵優越感十足,又對黛玉充滿憐惜之情了。

最後,再說寶黛釵三人之間的情感糾紛,不得不說賈寶玉雖然從頭到尾愛的只有一個林妹妹,但他同樣也給了眾多姐姐妹妹們深情如斯的錯覺,比如史湘雲的金麒麟,薛寶釵的金項圈,晴雯的扇子,妙玉的梅花等等,在整部紅樓夢出現的男子中,賈寶玉是薛寶釵當時遇到最好的夫婿人選,恁是情深,面貌清俊靈秀,脾氣好學問也不俗,最重要的是出身於白玉為堂金作馬賈府,所以在看到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的時候,她當然是羨慕嫉妒了。只是在姨母和母親的算計之下,她成為了勝利者,但是在情感上,她卻永遠的輸給了林妹妹。


如意間


嫉妒,但不恨。

同是寶玉的追求者,薛寶釵顯得更加老成持重。她對寶玉的感情,是既愛又恨,愛他的溫柔善良,恨他的不爭氣,不學無術。寶玉對寶釵是羨慕而不敢過分接近。而寶玉對黛玉,則愛的如醉如痴,寸步不離。

如此,寶釵做為後來者,並且是寶黛二人的姐姐,儘量遷就他們倆,但內心卻非常的失落。寶釵愛寶玉想得是,她婚後有個歸宿,有個依靠,黛玉則是她的命運所繫,她的使命是回報寶玉的灌溉之恩。寶釵和寶玉的結合是世俗的,寶玉和黛玉結婚則是理想的化身。

我們探討寶釵和黛玉的感情,可以從他們的三角關係談起。不管咋說,寶釵對黛玉好又好不起來,恨又恨不是個道理。戀愛中的少男少女則有切身體會。


51194523342社會生


從血緣關係看,黛玉的母親 賈敏是賈政的妹妹,黛玉有著一半賈家血統,和寶玉是姑表兄妹,寶釵的母親和寶玉母親王夫人是姐妹,就是說寶釵的關係是姨親,雖然門戶地位都相當,畢竟黛玉比寶釵高一籌,所以表面上寶釵對黛玉客套帶有謙讓的,內心卻是含而不露,另有一番用意。


趙涵智爺爺


應該說,兩人既有競爭的一面,又有惺惺相惜友好的一面。說競爭,因兩人都愛著賈寶玉,當然,林黛玉愛的更深一些,更執著一面,因為她跟寶玉二人是真心喜歡。而薛寶釵也愛著寶玉,賈寶玉在寶釵的端莊美貌之前,也常有真情流露。書中黛玉吃醋的描寫更多一些,而寶釵對寶玉的愛也帶有某種功利色彩,她的吃醋,則表現的更含蓄一些。

但兩人又都是大觀園中小姐仙佼佼者,有惺惺相惜的一面,有時候也常推心置腹,相互關愛,也確是真心的。這也應該是青少年時期共有的特質吧。


智風林


薛寶.釵,在紅樓夢裡所有這些.並非是她有意做作.[而是出自她性格,修養的自然,也並非有意和黛玉爭,寶二奶奶的位置,而是賈府的寶二奶需要這樣的人選。所以她終於取代黛玉與寶玉成婚。不過婚後寶玉出走,黛玉未曾得到的她也末能得到。


張當成458


當然是愛她啊!欣賞她心疼她,希望能搶走她的愛人兩人繼續做閨蜜


魚唇姐姐


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對林黛玉是一種嫉妒恨的感情


fashion張忠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