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五大行,郵政儲蓄銀行作為新進國有第六大銀行發展前景怎麼樣?

水軍12138


個人經歷分享

本人今年年初前有一個機會去郵政儲蓄銀行面試,面試職位是大堂經理,面試時候直接由當地的郵政局長和副局長面試,過程還可以,面試當中也有提到郵政儲蓄銀行今年開始變成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待遇工資方面還是不錯的,對待新人一開始有底薪的補貼,不過半年後補貼就沒有了,當時考慮到這個問題還有個人原因就沒去入職。

本人位於三四線城市,對比其他銀行來說,郵政儲蓄銀行的待遇是不錯的,不過本地客戶群體相對少,本地客戶比較偏向四大行,但是郵政儲蓄銀行的優勢是外地客戶,外地流動人口在本地工作,一般轉賬都是選擇郵政的,這是由於郵政在三四線以下的城市網點比較多,對於出外打工的客戶來說使用頻率是多一點的,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和機會,如果選擇郵政儲蓄銀行做業務方面的工作需要認識多一點非本地人群,這個要看個人本身的社交圈子。

2019年對於郵政儲蓄銀行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因為今年年初正式被銀保監會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這個表明郵政儲蓄銀行的業務已經到達一定水平,未來具有很大的潛力和上升空間。

郵儲銀行目前狀況

2018年郵政儲蓄銀行全年營收為2612億元,同比大幅提升16%,相比其他五大行的升幅是最高的,淨利潤首次突破500億元,高達523億元,同比增長9.8%。

2018年郵政儲蓄銀行各項指標均有明顯的增長,資產質量持續向好,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86%,遠遠低於行業的平均水平,同時郵儲銀行也是撥備覆蓋率最高的銀行,達到346%,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這個指標是考察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的重要指標,郵政儲蓄銀行都高於同行的平均水平。

目前按照營業網點分佈最多的銀行是郵儲銀行,這個數據由外地客戶比本地客戶多就可以提現出來,異地業務未來有很大的拓展空間和市場。

郵儲銀行未來前景

1.加碼三農、民營、小微企業的投入

其實從2018年開始,各家銀行都不斷開始投入三農、民營、小微企業,目前郵政儲蓄銀行的涉及這三方面的貸款戶數都是同行前列的,核心存款的獲取和定價能力判定一直都是銀行實力的關鍵要素。

2.“自營+代理”獨家模式

郵政儲蓄銀行委託郵政集團通過代理網點辦理部分商業銀行業務,是國內商業銀行中唯一的“自營+代理”模式,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減少部分必要的支出。

3.資產質量好,潛在風險低

郵政儲蓄銀行不良貸款率長期保持在1%以內,遠遠領先同行。產品投資方面比較穩健,最主要方向都在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卷,都屬於低風險投資。貸款方面啞鈴效應明顯,即是貸款集中於兩邊,一邊是小微企業和個人端,一邊是大型公司,較少向中等規模企業貸款,貸款投放於高風險行業比較少。

員工福利待遇方面不同地方會有出入,不過郵政儲蓄銀行未來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郵政已經創立十二年,歷史可以追溯百年之前,功在千秋,利於萬民,最後在這祝福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新成員——中國郵儲儲蓄銀行,再接再厲,開創新高峰。


財經樂少


今年2月,郵儲銀行因其股權結構和整體規模,與其他五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更為相近,銀保監會將其機構類型正式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意味著從此郵儲銀行不再單列,而是並稱為國有六大行。



郵儲銀行

根據郵儲銀行的2018年報顯示,截止去年末,郵儲銀行總資產規模達9.52萬億元,營業收入達2612.45億元,增速達16.18%;淨利潤首次突破500億元,達到523.84億元,同比增長9.71%,成為國有六大行中增速最快的。

從資產質量方面來看:截止報告期末,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為368.8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6.1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86%,較2017年末上升0.11個百分點,同期監管部門披露的商業銀行不良率為1.89%。

從監管指標方面來看:郵儲銀行撥備覆蓋率達346.80%,較上年末提升22.03個百分點,是行業平均水平近2倍,而該行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39.91%。

從信貸投放上來看:截止2018年末,郵儲銀行貸款總額首次突破4萬億元,達4.2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82%。貸款佔總資產比重達到44.94%,存貸比達到49.59%,較上年末提升4.57個百分點。

郵儲銀行的發展模式及優勢

郵儲銀行發展模式與其他五家大型商業銀行有所不同。採取的是“自營+代理”模式,坐擁近4萬個網點及營業部,其中自營店約為8200家,個人客戶數量達5.78億。正是基於其龐大的用戶群體,使得郵儲銀行在個人存款業務方面比較突出。

憑藉數量眾多的網點優勢,截止2018年末,郵儲銀行的8.63萬億元的存款餘額中,個人存款佔到了7.47萬億元,存款佔總負債比重為95.43%,其中個人存款佔總存款比重達86.56%,居行業之首。另外,郵儲銀行存款市場佔有率10.96%,居行業第四位。

在經營表現上,截止2018年末,郵儲銀行實現歷史上首次突破500億元;收入達到淨利息收入達到2341.22億元,增長24.26%,佔總營收比重的89.68%。

另外,郵儲銀行總資產達到9.52萬億元,僅次於交通銀行,較上年末增長5.59%;負債規模達到9.0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36%;其中存款餘額8.6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存款佔負債比例高達95.43%。


郵儲銀行的股東

自郵儲銀行於2015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以來,截止去年末,郵政集團控股68.92%,其主要股東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團,60018.SH)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國資重倉持股外,曾經的華人首富李嘉誠家族父子倆的名字也出現在主要股東的名單中,李嘉誠、李澤鉅父子倆人通過李嘉誠基金會持有的股份佔流通股份的11.42%,佔總股份的2.8%。

總的來說,郵儲銀行的資產規模已經突破9萬億元的水平,與排名第五的交通銀行相差無幾;而且淨利潤才剛剛突破500億元,與交通銀行相差近200億元。但在增速上高達9.71%,遠遠高於五大行,因此未來的盈利水平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不過,郵儲銀行近年來被吐槽的也比較多,尤其是在服務體驗和辦事效率上也需要進一步提升。


東震木



聽銀行老薑經驗分享,可以勝讀十年書。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如果怕壓力和挑戰,那就去國有銀行。如果有薪資和晉職訴求,一家國有銀行也別選,寧願去中小型銀行。大道理不講,我們只來實錘。

郵儲銀行發展前景怎麼樣?可以兩個字濃縮表達:不錯。具體經營業績和未來戰略可以自行查閱,在此不贅述。我想說的是,銀行業績的增長與員工薪資高低並不存在必然聯繫,尤其是國有銀行,為什麼?在總利潤一定前提下,員工人數越多,薪資越低,這才是必然的。2018年很多銀行年報已經出爐,我們隨時可見四大國有銀行淨利潤都是超千億級,中國銀行最低都是1801億,而人均工資僅27.58萬,請注意這還是平均收入,大家都知道平均數是忽悠威力有多大。我朋友在一家農行縣域網點任大堂經理,今年農行公佈員工平均工資為26.14萬,而這位朋友所在網點業績還排在支行前列,平均月薪到手3000多,年終獎拿了3萬多,加上社保醫保和公積金,一年總收入就在10萬左右,你說這平均數有何意義?錢去哪兒了?我還想問你呢!


郵儲銀行也不例外。總資產突破9萬億,營收高達2612億,淨利潤也是523億,不良率0.86%,這是一組非常漂亮的數據,但員工評論薪酬僅23.05億,在六大國有墊底。而同等資產規模的交通銀行,平均薪酬卻是近33萬,相差10萬又是為何?粗淺分析,還是怪在員工數量上。郵儲員工數量約為17萬人,而交通銀行只有8.9萬,這個賬大致沒錯,但這僅限於國有大行之間比較。

如果與股份制銀行縱向比較,可能更是無臉見人。在近期公佈的13家銀行員工薪酬水平中,六大國有銀行無一能趕上股份制銀行水平。六大國有銀行平均薪酬27.72萬,而股份制銀行平均薪酬為49.56萬,根本就是兩個等級。而員工數量上,四大國有銀行平均30萬以上,股份制銀行一般在5萬左右。

毫無疑問,大型銀行在機制體制上與股份制銀行,乃至城商行和農商行都是無法比擬的,這些都會或多或少折射到員工收入以及晉級空間方面,至於深層次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上班久了自然會懂的。一個人就業無非衝著兩點,一是薪酬,二是晉級空間和環境,總得靠一頭。作為一個有能力,又肯付出的人來說,如果付出同等努力,而又不能得到相應回報,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和逼屈。當然,如果暫時只能進入大型銀行,作為工作能力鍛鍊和經驗積累也是可行的,畢竟可以為將來跳槽賺取資本,但其他五大國有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是郵儲所不能比的,也許更適合鍛鍊。


龍門山財經


根據你的年齡和目標來定位,如果你很年輕,建議銀行都不要選,國有企業一般分勞務派遣和有編制的正式員工,勞務派遣就沒有太大的做頭,屬於臨時工性質,福利待遇差很多,也沒有太大的上升空間,即使有轉正也是擠破頭拼背景。正式員工要稍微好點,但在國有體系下如果沒有一個敢擔當做業績的業務突破性的一把手領導,年輕人的機會也不多,要靠慢慢熬,拼職場情商,群眾基礎,個人業務能力不佔主導。

目前的國家大政方針下,制度規範壓力大於業績壓力,特別是資金這塊,一個穩健不出問題的領導一定是優於想做事突破型領導的關鍵崗位優選。

總的來說成熟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制度龐雜,每個人的崗位只需要按部就班運轉就可以了,職業機會主要以論資排輩為主。

國有企業工作的優點是穩定、個人福利比較規範,五險一金,年假這些都是有的。如果你已經失去鬥志,進入這幾大銀行不論哪個都可以,今天就可以一眼望穿5年甚至10年後的你。

對於銀行未來的發展來說,基本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搶佔支付市場,分割已有的電子支付的市場存量。另一個是業務機器人化大量減少基層工作人員,減員增效。正如有些回答所說,對於基層來說,企業的利潤再高也與個人沒有太大關係。

如果到銀行能做一些放貸的工作,對於以後的發展道路能有一定幫助,如果做的機械工作的崗位,對自己未來的意義就不太大了。


開店創業邦


首先,你得確定你能不能進五大行或者六大行;第二,收入高低得看你做哪個工種,如果是櫃檯都差不多,如果是做產品經理,看個人能力;第三,如果是正式員工,效益好,年終獎也越高;第四,六大行都是上市公司了,財務狀況都是公開的,如果你能隨便選擇六大行,就看利潤和員工數量之比,比值越大效益當然越好;第五,郵政儲蓄銀行發展迅速,業務拓展很快,網點分佈廣,鄉鎮一層都有網點,發展空間很大。


財經趣彈


感覺真不怎麼樣,網點也少!讓我選擇的話還是會選之前的工、建、農、中,四大銀行!工商銀行現在號稱是宇宙第一☝️


轉基因農民工


如果是郵儲銀行可以進,如果是代理網點就不要了,就是打著銀行的旗號在賣保險,可以說就是保險公司,壓力特別大,薪酬也沒郵儲銀行高,也不穩定!


網兼顧問


不咋地,沒啥意思,櫃員大部分三四千一個,女孩子無所謂,男的將來都不好找對象,結了婚養家都難。


直供五常安家大米


覺得郵電業務還是要壟斷起來占主導地位。


peter202818


基本上所有銀行都差不多,高層開會,基層跑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