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孕婦吳夢之死:一場逆天而行的生死較量後引發的深思

网红孕妇吴梦之死:一场逆天而行的生死较量后引发的深思

導讀

醫學無法靠感性的認知來存活,理性的判斷和抉擇才能治癒疾病。

4月1日,那位賭命生子的“網紅”肺動脈高壓患者吳夢去世了,享年43歲。

2018年6月,吳夢不顧醫生勸阻,生下了一個二斤三兩的早產兒。剖宮產10天后,由於面臨嚴重的心臟和雙肺衰竭,吳夢進行了心臟房間隔缺損修補手術和雙肺移植手術,成為了世界上首例肺移植產婦。

12月17日,吳夢因肺部真菌合併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再次入院。在感染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她考慮過二次肺移植,但肺水腫及一般情況持續惡化,最終選擇了自動出院。於4天前,她在從醫院回家的途中去世。

网红孕妇吴梦之死:一场逆天而行的生死较量后引发的深思

從當初產子換肺到感染致死,圍繞吳夢事件,引發了輿論的持續關注以及部分網友的非議,尤其她在宮產前錄製的一段視頻是在鼓勵其他肺動脈高壓病人像她一樣結婚、懷孕、生子的內容。

她的主治醫生、國內頂級肺移植專家陳靜瑜教授曾撰文《沉重揪心的世界首例產婦肺移植》,文中敘述了吳夢的經歷,著重強調了肺動脈高壓病人懷孕的風險,明確表達了對吳夢選擇的不認同。

同年11月11日,央視以《被“綁架”的手術》為題,採訪了吳夢及醫生陳靜瑜。近日,得知吳夢去世的消息,陳靜瑜再發長文暢談她的死因,令吳夢事件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如今吳夢已不在人間,只留下年幼的孩子以及備受輿論壓力的家人,與其相映襯的是家中靈堂上的橫幅卻寫著“為愛活著”,這讓人覺得倍感淒涼和無限遺憾。

网红孕妇吴梦之死:一场逆天而行的生死较量后引发的深思

事件一次次被翻出,輿論一波波發酵討論,這裡面既有辱罵攻擊,又有惋惜可憐,而作為醫療領域的從業者,當我們提及“吳夢之死”時到底該談論什麼呢?或者說,我們需要從這起備受關注的事件中,能夠向輿論昭示什麼?

有人說“死者為大”,持續的口誅筆伐並不適宜,但這起冒死而置醫生囑託於不顧的行為,的確需要我們來一場明辨是非的討論。

以任何形式綁架醫學治療的行為,都應當被禁止

醫學是一門充滿人文與人情的科學,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用來綁架醫學治療。生孩子雖是一個專屬於女人的權利,但並非所有的女人都能擁有這份看似公平的“權利”,比如身患肺動脈高壓疾病的吳夢,更何況她已擁有了自己的孩子,現任老公也有了兩個孩子。

或許,我們誰都很難去定義這樣的選擇背後的價值,但我們都能明確,從醫學角度而言,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伴重度肺動脈高壓是絕對的妊娠禁忌證。

任何時候,醫生都是希望每個人能夠健康地活著,即使簽下免責聲明,不管術後效果如何,也並不意味著醫生就可以不考慮後果的讓你選擇極端。醫生要承擔的重託絕非常人所能理解,你可以不怕死,然而作為醫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你突破底線走向死亡,然後冒著良心的不安去從懸崖上將你拉回。

醫學奇蹟的創造是在別無選擇的基礎上進行的,“以身試死”來試探醫學拯救的可能,甚至打著“母性與愛”的旗號來綁架醫學治療,既不符合倫理,又違背了醫學的初衷。

遵從醫囑配合治療,應該是患者求醫的基本底線

這個42歲的媽媽以命搏子,最終還是沒能逃過命運的阻攔。如果吳夢事件只是個例,那或許可以稍微令人慶幸,可怕的是當輿論認知缺少引導時,不聽醫囑,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就會有更多的“吳夢”飛蛾撲火,無論對於這類患者群體,還是對於整個醫療行業,都將是災難性的,這樣的影響無疑是惡劣的。

醫學治療對於老百姓來說,根本就沒有衡量的標準,醫學的不確定性在時刻警告著我們,要對醫生充滿絕對的信任,因為

只有醫生才會在權衡利弊的矛盾中,提供出最權威的解決方案!

如果當有類似的患者考慮懷孕時,她首先想到的是吳夢的悲劇,而非生下孩子的慶幸;如果當有人想用死來渴望創造奇蹟,她首先想到的是不值得,而非虛假的綁架;如果當有人試圖違背醫囑,她首先想到的是醫生的為己所好,而非置若罔聞……那麼,我們今天的討論才有意義。

醫學無法靠感性的認知來存活,理性的判斷和抉擇才能治癒疾病。而作為患者來說,遵從醫囑、信任醫生,這才應該是求醫問藥時的底線和原則,更是社會的基本共識!

面對病人充滿矛盾的訴求,醫學的目的是什麼?

醫學並不是萬能的,它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而偏偏很多女性為了生一個孩子而賭上自己的生命,使得整個家庭、醫生,都被硬推著往前走,在輿論之下,並不能完全用是非曲直來衡量。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談及循證醫學的時候,人們只關注當前最好的證據,卻忽視了病人的價值觀和願望,當然還有醫生的經驗,這三者是循證的核心。

吳夢有結婚生子的強烈願望,假如從科學上並不禁忌,實施手術是適宜的,且是以病人為中心的,但事實上並沒有假如。

醫學是什麼?醫學又是為了什麼?同樣需要引起我們的思考。

這位母親冒險產子的行為,有些殘忍,甚至有些許的自私。在醫學專家的重重警告之下,因為這次冒險,她的兩個孩子失去了母愛,她的雙親失去了女兒,她的愛人失去了伴侶。

一味地譴責、無辜地攻擊、到處去辱罵,這些並無現實意義,我們更需要深思事件背後的問題,探究疾病治療最佳的選擇路徑,明辨醫學人文下的是非曲直,讓類似的事件不再重演。

願醫學更加進步,擦去病魔掩去的人性光輝!

网红孕妇吴梦之死:一场逆天而行的生死较量后引发的深思

今日話題

常年用內翻縫合補襪子

吃飯結賬簽字後將筆裝進口袋

回家洗手遵循七步洗手法

上完廁所查看大便顏色與性狀

……

職業的特殊性

讓我們多了些「奇葩」的習慣

可能在別人眼裡看起來不可思議

但這是我們將醫學刻進骨子裡的象徵

醫療工作中的習慣

還有哪些被你帶進了生活中?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話題

說出你的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