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查出肺結節,多位醫生考慮肺腺癌,手術是良性血管瘤,不告醫生

肺癌是排名第一的癌症,但早期可以治癒。

很多肺癌在早期表現為孤立性肺結節,生長緩慢,這就給了我們及時發現並切除的機會。

但所有的肺結節裡面,良性遠遠多於惡性,肺癌的早期篩查給很多良性結節病人帶來恐慌!

好端端的,突然查出肺結節,就算醫生考慮良性的,也難免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畢竟醫生也不敢100%保證某個肺結節就一定是良性。

所以,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至關重要!

也要重視惡性結節的甄別,以免誤切良性病灶。病人因為病理良性而投訴醫生的案例也不是沒有啊。

那麼,惡性的孤立性結節有哪些特點?

我們首先根據密度,將可疑惡性的肺結節劃分為兩類:磨玻璃結節和實性結節。

1.磨玻璃結節。

包括純磨玻璃結節混合磨玻璃結節

(1)純磨玻璃結節

相對來說,純磨玻璃結節都比較友好,只要直徑小於1釐米,即使是多年存在,抗炎治療不消失,大多生長緩慢,病理上可能是不典型增生或者原位腺癌,不會發生轉移。

她查出肺結節,多位醫生考慮肺腺癌,手術是良性血管瘤,不告醫生

像這個小結節,純磨玻璃密度,已經快6年了,沒有任何變化。

如果直徑>1cm(老年人可以放寬到1.5cm),或者隨訪過程中結節增大,就需要積極一點處理。

(2)混合磨玻璃結節:

混合性磨玻璃結節,惡性比例較高。

常見的惡性徵象有——分葉、胸膜牽拉(羊角徵)、空泡徵、小葉間隔阻擋感(月芽鏟徵)、支氣管充氣徵等

字面意思不好理解,給大家看一個惡性的混合磨玻璃結節圖片:

她查出肺結節,多位醫生考慮肺腺癌,手術是良性血管瘤,不告醫生

這是一個混合磨玻璃結節,手術證實為浸潤性腺癌。

它的惡性徵象有:

1.混合磨玻璃結節伴有胸膜牽拉;

2.磨玻璃影邊界清晰並且有分葉;

3.實性成分不規則並且超過50%,實性部分與磨玻璃成分分界不清

再看一例:

她查出肺結節,多位醫生考慮肺腺癌,手術是良性血管瘤,不告醫生


這是一例典型的支氣管充氣徵,病理為浸潤性腺癌。其病理機制為:早期肺腺癌組織內存在纖維成分,具有收縮力,會牽拉支氣管輕度不均勻擴張。一般來說,具有這個徵象的肺腺癌分化都比較好!

2.實性肺結節。

相對來說,實性肺小結節,良性遠遠多於惡性。

但我們必須把惡性挑出來,因為惡性的實性小結節生長速度可以比較快,比磨玻璃結節快很多,甚至有些屬於小細胞肺癌。

她查出肺結節,多位醫生考慮肺腺癌,手術是良性血管瘤,不告醫生


像這個實性小結節才3毫米,醫生建議病人隨訪觀察(3-6個月複查第一次)。

但老人沒有遵從指導,第二次過來的時候已經兩年零4個月了,從小結節長成了一個腫塊,經皮肺穿刺證實為小細胞肺癌

她查出肺結節,多位醫生考慮肺腺癌,手術是良性血管瘤,不告醫生

這位老人是一位老菸民,吸菸30多年,不過這種侷限期還有手術切除的機會。

所以說吸菸者發現肺內實性小結節,要更謹慎!

實性的肺結節有哪些惡性特徵呢?

實性肺結節的惡性徵象,跟混合磨玻璃結節有很多重疊:

她查出肺結節,多位醫生考慮肺腺癌,手術是良性血管瘤,不告醫生

上圖的病例很清晰地展示了實性肺結節的惡性徵象:邊緣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徵,支氣管截斷,血管集束徵。

出現上述徵象需要及時干預!包括增強CT掃描,經皮肺穿刺,支氣管鏡等,確定為惡性者需要及時手術治療!

據文獻統計,小於5毫米的實性結節,惡性的可能性只有0~1%;5~10毫米的實性結節,惡性可能性為6~28%。

話又說回來,生活有時也充滿驚喜和意外:

她查出肺結節,多位醫生考慮肺腺癌,手術是良性血管瘤,不告醫生

本病例來自網絡,侵刪

這位女士,體檢發現右肺混合磨玻璃結節,裡面有不規則的空泡徵,邊緣有清晰的磨玻璃影,多位醫生都診斷肺腺癌,手術切除,病理是肺毛細血管瘤,一種很少見的良性腫瘤。

還好,這位女士並沒有投訴醫生。

她查出肺結節,多位醫生考慮肺腺癌,手術是良性血管瘤,不告醫生

本病例來自網絡,侵刪

這位老人,不規則實性肺結節,有毛刺、血管集束徵、胸膜牽拉,但穿刺是肺結核。

很多良性疾病,比如隱球菌病、結核球、機化性肺炎等,有時候也會具備一些惡性徵象,有時候經皮肺穿刺都不能確定性質,手術病理才是可靠的標準。

如果保守一點篩選,我們發現,女性、不吸菸、沒有高危因素(如腫瘤家族史或頻繁接觸二手菸),發現肺內小於5毫米的實性結節,基本可以鎖定良性結節(吸菸者除外,如上面那一例老年人的小細胞肺癌)。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細細閱讀,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