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與張作霖的特殊關係,背後隱藏怎樣的真相?

屎蛋君


溥儀和張作霖的關係很微妙,二人關係大致分可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溥儀在1908年12月2日繼位,儘管當時他只有3歲,可也是名正言順的大清皇帝。(實權掌握在他老爸醇親王載灃手中)

此時張作霖則由土匪華麗麗轉身成了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是清政府體制中人,他的主要任務是:內滅土匪外擊“老毛子”和蒙匪。

張作霖還是比較敬業的,接連取得了幾次好戰績。為了表彰他的功勞,被清廷賞賜頂戴花翎,任洮南鎮守使,其麾下兵力也擴充至3500人。

當時溥儀還特別賞賜了他一件龍袍,這讓羽翼未豐的張作霖感到興奮,老張的這支勁旅,正是他日後成為東北王的“本錢”。

這一階段溥儀和張作霖的關係是君臣關係。


▲張作霖

第二階段: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清朝滅亡。張作霖和溥儀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一個是末代皇帝,一個是東三省的實權人物。但張作霖對溥儀還是尊敬有加,這可能是多年“皇權至上”教育的結果。

袁世凱做了大總統後,曾試探張作霖,一方面看看他對溥儀的態度,一方面看看老張是不是屬於自己陣營的人。

袁世凱電邀張作霖進京,老張摸透了袁世凱的心思,他假裝自己沒有遠大理想,進京後不是吃喝就是進妓院,當見到老袁時還裝出愛財的樣子,相中老袁的一塊金錶,老袁一見張作霖這做派和水平,對他也就放心了。

老張回到奉天后,被袁世凱任命為奉天巡按使,張作霖轉身成了袁世凱的心腹之人。


▲張作霖影視形象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一片混亂,第二年7月,即1917年7月1日,辮帥張勳扶持溥儀復辟,溥儀在做了12天的皇帝后,被段祺瑞帶領的軍隊趕下了臺。

此後張作霖為了討好南方革命黨人,聲稱不會效仿張勳,不做“保皇派”,堅決支持革命。【作霖以愛國為天職,凡有破壞我共和政體者,將挺身而擊之】

1924年11月5日,直系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把溥儀趕出了皇宮。此時張作霖發出抗議,聲言要討伐馮玉祥,這時老張的行為是出於內心還是沽名釣譽呢?

我覺得忠君思想和討好皇族貴戚各佔一半。這從他面見溥儀的舉動可窺一斑。


▲溥儀

溥儀被趕出皇宮後,前往天津使館向日本人尋求保護,當時張作霖到天津見溥儀。

【張作霖剛見到溥儀,就跪下磕頭,嘴裡還說著皇上好。張作霖的行動讓溥儀很是吃驚,隨口應到,將軍你好】。

張作霖起身後,用質問的口吻問溥儀:我有足夠力量保護你,為何你還要往日本使館跑?這個問題讓溥儀尷尬不已,只好含糊的說是不得已。

其實張作霖從心中不可能幫助溥儀,只不過借溥儀的神身份抬高自己的威望。東北三省是清朝的龍興之地,也是老張的一畝三分地,“一山不容二虎”,張作霖不會把末帝溥儀奉為自己的頂頭上司。所有這一切不過是張作霖演戲罷了。


▲溥儀和關東軍

第三階段:溥儀同樣心知肚明,張作霖感恩幫助自己是一回事,但和日本人共同支持自己復辟估計張作霖做不到。最終,溥儀還是選擇了做日本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而張作霖則被日本人炸死在了皇姑屯。

結語:張作霖和溥儀無疑都是日本人的棋子,時代的變遷決定了二人之間的關係。張作霖在新舊複雜的關係中尋找平衡點,溥儀恰恰是他最不值得選擇的人。


秉燭讀春秋


在前兩年大火的影視劇《少帥》中,將清帝退位後,清室遺老遺少對張作霖的態度十分有趣,這些把大清國弄沒了的老爺們一心想要幹掉張作霖,然後幻想奪取東北政權。

這裡就要說到溥儀和張作霖的關係。

張作霖原本就是一個土匪,後來接受朝廷招安,成為奉天巡防營的一個小頭頭,在清末的東北剿匪中,張作霖逐漸發展壯大,可以說,這個時候溥儀是坐過張作霖的皇帝的,張作霖給溥儀打過工,大概張作霖當時還想不到,自己後來能夠做到和溥儀一個級別的位置。

武昌起義一聲響,溥儀宣佈退位,張作霖在日本人的幫助下逐漸成為東北最有影響力的軍閥。

隨著張作霖勢力的擴張,已經退位的溥儀十分看好張作霖,鑑於張作霖曾經在清廷做過官的基礎上,1919年有心復辟的溥儀開始和張作霖暗中聯繫。

據溥儀自己說,當時從皇宮中拿出很多寶貝用來拉攏各路軍閥,但是沒有一個軍閥願意幫他,溥儀卻對他們充滿幻想,尤其張作霖,經常勸溥儀等待時機。

張作霖絕對不是在敷衍溥儀,而是從張作霖的骨子裡就有封建皇權思想,對清室也有感恩的心裡,十分看好溥儀的政治價值。

兩個人在這段時間經常你儂我儂的秘密聯繫。

張作霖主政東北後,將清朝皇室在東北的資產變賣後,還把錢給了溥儀,這更加促進了雙方之間的關係,1922年溥儀和婉容大婚時,張還派人隨禮一萬大洋。

雙方關係發生變法是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期間。

直到1924年奉系軍閥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戰勝直系,奉系勢力進入關內,本來溥儀和張作霖之間的關係應該更加密切的事情,卻因為馮玉祥發動北京事變,將溥儀從紫禁城裡面趕了出來。

當時馮玉祥之所以陣前倒戈,完全是因為受了張作霖的賄賂,因此很多人認為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是張作霖指使的。

出了紫禁城的溥儀,徹底失去了對張作霖的幻想,轉而和日本人秘密接觸,張作霖對於馮玉祥的行為是勃然大怒,自己多年苦心經營的關係被馮玉祥一下子打稀碎。

1925年張作霖張作霖與溥儀第一次相見,其實溥儀對見面後的禮儀問題還是挺擔心,結果見面後,張作霖直接跪下說了聲:“皇上好”。溥儀回了一句,“上將軍好”。

曾經有人質疑過這個細節,具體跪沒跪的確有疑問,但是這句話肯定查不了,作為遼南人,縱橫和張作霖應該算是半個老鄉,張作霖會說“皇上好”,完全符合遼南的語言交流習慣。

此次會面,溥儀對張作霖的印象很好,但是也知道張作霖不會支持其復辟,徹底死心了,當時張作霖還勸說溥儀,不要和日本人走得太近。

1926年4月,張學良還受張作霖的委託前去看望溥儀,也行的是清朝的大禮,後來張學良也勸溥儀要好好做人,不要成天想著復辟那些事。

如果願意可以選擇去讀書,也可以出國,並且警告溥儀:“你原來有皇帝的身份,現在你雖然是平民,但比平民還是高,你要是真正好好做一個平民,說不定將來選中國大總統會有你的份兒。你如果以後還是皇帝老爺這一套,將來有一天也許會把你的腦瓜子耍掉。”


史論縱橫


溥儀和張作霖的關係很微妙,如果從表象看張作霖是非常看重溥儀的,為何這麼講,我們簡單舉例說明。



比如在1920年,溥儀過生日的時候,張大帥就派人給他送去了厚禮,而且溥儀1919年生活不如意拮据的時候張作霖也是出手闊綽,送了筆鉅款給溥儀作生活費。溥儀對張作霖也是很友善和客氣,張作霖女兒出嫁,溥儀也是給張送上了厚禮。


而且,張作霖經常收到溥儀的墨寶,溥儀曾給張作霖寫過這樣一副對聯:東方桃結千年實,北海樽開四座春。寓意很好的對聯。

但溥儀和張作霖關係真得這麼好嗎?

原則問題張作霖看的很透徹。張肯定是不會幫助溥儀重建大清國,不會走辮帥張勳的老路的,曾經一段時間媒體小報傳張作霖復辟,張作霖還出面解釋澄清:他相繼在北京、天津、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各大報紙上發表聲明進行闢謠:“作霖以愛國為天職,凡有破壞我共和政體者,將挺身而擊之。”



所以說張作霖的大局觀非常透徹,他可不會為了溥儀而逆流而上,說到底二人就是客客氣氣,相互利用的關係。望採納,謝謝。


好玩兒的歷史小段子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也有過記載:我記得這年(1919年)的下半年,紫禁城裡的小朝廷和老北洋系以外的軍人便有了較親密的交往。第一個對象是奉系的首領張作霖巡閱使。

1925年,溥儀趁天黑前往天津曹家花園密見張作霖。剛進大門,身著便裝的張作霖便迎上來。正在溥儀為難,該用什麼樣的禮節時,張作霖毫不遲疑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響頭,畢恭畢敬:“皇上好!”溥儀感動到掉淚,沒想到,這時候還能給自己磕頭,趕緊扶起張作霖,說了句:“上將軍好!這是二人的第一次見面。

在這次見面之前,溥儀跟張作霖、張學良父子都有過很深的交集,溥儀之所以選擇與張作霖交往,不僅僅因為張當時手握重兵權勢人物,更重要是是東北是清朝的老家,清朝的根基就在那。清王室在那還有大把的土地、莊園等財產。當時張把清王室的這些財產變賣後,如數把錢打給了溥儀,令溥儀感激萬分。當時紫禁城裡的小朝廷主要的經濟來源一是靠民國政府接濟,而是靠太監宮女變賣文物來維持度日。收到這筆錢對溥儀來說真是久旱逢甘霖。溥儀馬上命內務府精選兩件名貴古玩派特使向張作霖面謝。在1922年溥儀和婉容大婚時,張還派人隨禮一萬大洋。

張作霖對溥儀這麼好,難道張真心喜歡溥儀嗎,答案是否定的。張主動交往溥儀大多是政治上的因素。張作霖想著藉助溥儀的威名為自己贏得更大的光環。在必要時也可以利用溥儀這個金字招牌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那些錢對他來說算不了什麼。兩人不謀而合。


歷史課課代表


張作霖明著是滿洲兵,暗著是死敵,張作霖有一終生任務,就是給溥儀毀容,滅溥儀模樣,奪愛新覺羅江山,讓自己在東北和滿蒙立起來,結果可想而知,被日本情報機關得知,以牙還牙,逐將其模樣全部消滅,奪了張家權利,確實夠狠,官場絕絕。關係好不好,問婉容,她是介紹推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