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旅長問李雲龍撈了多少好處時,機靈的李雲龍為何要說實話?

塔羅右手


抗戰劇《亮劍》經久不衰,中央電視臺各大上星衛視,也大都重播不斷,依然擁有大批忠實的觀眾,李雲龍還是那個李雲龍,但觀眾卻換了一茬又一茬。

劇中我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旅長,是原新一團後來的獨立團團長李雲龍的頂頭上司,歷史上確實有原型,系黃埔高材生,履職過中央特科,帶兵打仗非常有一套,終成一代名將,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作為獨立團團長,我八路軍在晉西北主力鐵三角中的一員戰將,李雲龍在軍中的資歷非常老,紅四軍時就已經是團長了,且履建戰功,但也履次犯錯,從團長被擼到馬伕餵馬,當伙頭軍背黑鍋。

開篇第一集,李雲龍就違抗上級戰場命令,率所部新一團硬是從日軍正面突圍,端掉了日軍精銳坂田聯隊的指揮所,戰後被撤了團長職務,發配到軍區服裝廠當廠長,隨即,被任命為打了敗仗的獨立團團長。

李雲龍率領所部在戰鬥中成長,經常伏擊日偽軍的交通線,打劫軍用物資以戰養戰,獨立團不斷髮展壯大,劇中有兩次非常典型的戰鬥,讓李雲龍撈了大魚,但第386旅旅長也不含糊,在李雲龍發了點小財之際,都“趁火打劫”了。

親率一營的李雲龍,撞上了狗屎運,竟然全殲了日軍華北方面軍組織的軍官觀慕團,全殲以第21旅團少將旅團長領銜的100餘名佐尉級軍官,繳獲了一把將級指揮刀和6把大佐軍官配刀。

日軍軍官是刀在人在,要打死一個少將級別的軍官難上加難,所以這把少將軍刀非常珍貴,被第386旅旅長硬是要走了,李雲龍想留也留不住。

於是,李雲龍就將一把日軍大佐的指揮刀送給了晉綏軍第358團上校團長楚雲飛,回贈其送了一把比利時產勃朗寧小手槍。

大佐軍官刀,正常戰鬥要繳獲也非常不容易,抗戰時全殲齊裝滿員的一個3800人的日軍野戰聯隊,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大佐軍刀也非常珍貴。

另外,團副孔捷率一個營的兵力,搞來了萬家鎮皇協軍的一個騎兵營,李雲龍喝著小酒正沾沾自喜時,第386旅旅長的電話來了,說是恭喜李雲龍小子發大財了。

李雲龍知道新來的政委打了小報告,此事想瞞也瞞不住了,只得將繳獲皇協軍一個騎兵營的情況如實向領導彙報。

但李雲龍做夢也想不到,辛辛苦苦弄來的一個騎兵營,竟然被旅長打劫了兩個騎兵連,只給獨立團留下了一個騎兵連,用李雲龍的話來說,“真他孃的官大一級壓死人”。

李雲龍心疼也沒辦法,面對頂頭上司的“壓榨”,只得乖乖就範,按旅長意思辦,到手的騎兵營立馬縮水成了騎兵連,旅長一個電話搶走了獨立團三分之二的戰利品。


國平軍史


這道理不是明擺著,李雲龍不經請示私自調動一個營奔襲萬家鎮,本來是個瞞著上級的秘密行動,旅長怎麼知道他“發財”了?顯然獨立團內部有人通風報信了,既然是“內鬼作祟”,那李雲龍究竟繳獲了多少裝備,旅長一樣門清。



這個人九成是政委趙剛,此類“三八式幹部”都是延安抗大認真培訓出來的,原則性極強,他們與李雲龍這樣紅軍時期摸爬滾打出來的帶兵軍官,有著本質的區別:忠誠、執行命令不打折扣、政治立場堅決、思想覺悟高,實際上延安派遣相當一批“三八式”幹部奔赴各新建部隊任職,本身就大有講究。

這批幹部多數是抗戰爆發後從各大城市湧入陝北的熱血青年和知識分子,雖然沒有經歷過槍林彈雨,但文化程度普遍較高,經過一年左右的政治軍事訓練後,從1938年起分批派往抗日前線,大多擔任指導員、教導員或者團政委的職務,因此被軍事主官們謔稱為“三八式”幹部。



隨著八路軍隊伍在華北敵後的迅速壯大,新建部隊很多,老紅軍的底子被嚴重稀釋,隊伍成分也非常複雜,叛變和投敵的事情時有發生,這批三八式幹部肩負著純潔隊伍、嚴肅紀律、保證部隊聽黨指揮的重要任務,趙剛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當然了,神槍手就是演繹了。

所以這個橋段是真實的,剛剛到獨立團的趙剛還沒有被李雲龍同化,李大腦袋團長幹了什麼“好人好事”,他一定會一五一十地向上級彙報。萬家鎮皇協軍第八旅騎兵營被消滅後,繳獲多少馬匹多少裝備,既然被孔捷拉回獨立團了,團部誰不清楚具體數字?



其實像李雲龍這樣的團長們,也非常清楚政委是幹嘛的,在被服廠接到命令準備上任前,給旅長提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團長政委一個人幹了”,當場就被旅長崩了回來:門都沒有。

並非旅長不講情面,這是上面的政策,旅、團級部隊能夠軍政主官一肩挑的不是沒有,但那都是久經考驗被高度信任的將領,比如陳賡、比如彭雪楓等等。所以李雲龍只能退而求其次,要來了留在新一團的張大彪等人。



既然團政委已經把情況上報個一清二楚,旅長電話一響,李雲龍就知道這事瞞不住了,再藏著掖著也就沒有意義了。旅長是誰啊?傳奇一般的開國大將原型,中央特科出身,聰明絕頂,明知事洩,再去撒謊,李雲龍活得不耐煩啦?

他只是沒想到旅長“打土豪”會這麼狠,就給獨立團留下一個連的馬匹裝備,不過也沒得辦法,三大紀律裡有“一切繳獲要歸公”,他又是未經請示擅自行動,旅長黒下臉較真的話,獨立團毛都剩不下,還不如實話實說擺個好態度,這不,還能夠組建個騎兵連。



真要給老李全部留下,其實他也養不起,騎兵這個兵種是既費錢又費糧,當年幾十萬八路軍,才組建了四個騎兵團,步騎比例一看就明白。

好久沒有溫習《亮劍》了,隱約記得還有一次趙剛也是打了小報告,具體是哪一節忘記了,哪位答友提個醒?


度度狼gg


旅長那不叫撈好處,只是正常的分配戰利品。而李雲龍如實彙報,一是八路軍有紀律;二是在向旅長邀功!

在《亮劍》中,李雲龍起碼被旅長“打劫”兩次。

第一次,旅長搶了李雲龍的騎兵營。

李雲龍的騎兵營來自於偽軍在萬家鎮騎兵部隊。這是丁偉在接替李雲龍出任新一團團長時,送給李雲龍的禮物,安慰被撤職的李雲龍。



李雲龍接任獨立團團長後,打的第一仗就是讓孔捷帶著一營把萬家鎮的偽軍騎兵搶了。奔襲五十公里,兩個小時結束戰鬥。一個營的軍馬和物資,至少有三百匹軍馬!


事後第二天,旅長就知道了。一個電話打過來,讓李雲龍把“騎兵營”變成了“騎兵連”,旅長搶走了三分之二的戰利品!

第二次,旅長搶走了李雲龍的將官刀!

李雲龍伏擊日軍華北觀摩團,殺死一個少將聯隊長和六個大佐!這場戰役就是著名的“韓略村伏擊戰”,三八六旅王近山指揮的!


此戰,李雲龍得到了一把將官刀,六把佐官刀。而就是這把將官刀,被旅長要走了。我曾寫文章分析過日軍軍刀的事,日軍就算戰死,軍刀也會被手下人帶走。而且,在抗戰戰場上,我軍打死的日軍少將屈指可數。

所以,我軍能繳獲一把佐官刀就已經很難了,更別說將官刀!李雲龍用一把佐官刀回謝楚雲飛,也是很仗義了。靠晉綏軍的戰鬥力,很難在戰場上繳獲一把佐官刀。

也是因此,旅長知道李雲龍有這麼好的戰利品以後,直接要走了!這可是非常難得的戰利品!對宣傳八路軍抗戰非常重要。這把刀就算是放到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面前,閻老西也會樂開了花!

根據八路軍紀律,李雲龍必須向上級如實彙報戰利品情況。而且,李雲龍本人也很享受通過彙報戰利品的事,在旅長面前顯擺能力!

旅長是李雲龍的頂頭上司,李雲龍的偶像。李雲龍的暴脾氣在旅長面前就是小菜一碟。旅長訓李雲龍,就跟老師教訓學生一樣!李雲龍對旅長也是服氣的很,旅長就是李雲龍的“偶像(剋星)”。



旅長打劫李雲龍的時候,劇中的背景音樂都是歡快的。很明顯,旅長和李雲龍二人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且,李雲龍說起來自己的收穫,看似語氣很隨便,其實很有自豪感。


八路軍就有這樣的氛圍,誰繳獲的物資多,誰裝備好,誰就是有本事。而且,別人問的時候,還要故作謙虛。其實,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

就如同李雲龍跟旅長說自己就弄了一個騎兵營一樣,其實,他的潛臺詞是旅長快誇我啊!

在當時的抗戰背景,以李雲龍的實力是養活不了騎兵營的。旅長應該是把他的騎兵營(一個營三個連)拆散了,分別送給了孔捷和丁偉。也是因此,孔捷也有了騎兵連。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軍隊是最講究紀律的機構,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就是最好的詮釋。下級對上級的忠誠是保證軍令暢通最基本的條件,做不到這一條,軍隊就會一盤散沙,失去戰鬥力。

早在紅四方面軍時期,陳賡就是師長。他畢業於黃埔一期,長期在上海從事特科工作,在黨內有很高的威望。

李雲龍在紅四方面軍中,職務最高時也不過是一個團長。不管是任何一方面,和陳賡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

李雲龍不按常理出牌,陳賡更是如此,並且在指揮軍隊作戰方面,水平遠遠在李雲龍之上。李雲龍可以在別人面前調皮搗蛋,在陳哥面前,他永遠都是小弟,只有乖乖聽話的份兒。



當丁偉到新一團接替李雲龍的團長職務時,他明白自己欠李雲龍一個人情。但他更明白,像李雲龍這樣的人,遲早會被總部重新啟用,就把萬家鎮有一個偽軍騎兵營的消息告訴了李雲龍。

當李雲龍在獨立團站穩腳跟的時候,就出動了一個營,長途奔襲把偽軍這個營的戰馬給搶了回來。

結果第二天旅長陳賡就知道了,直接要求李雲龍留下一個連的馬匹,其他的全部送到旅部來。李雲龍雖然十二分的不情願,但是也沒有辦法。

用李雲龍自己的話說就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實際上他也知道,他搞這麼大動作,總部首長肯定是要過問的。只有旅長才能幫他解這個圍,向總部彙報是自己下令讓獨立團去執行這次任務的。否則總部追究李雲龍部擅自行動的責任,搞不好又要被降級了。



國共兩黨最終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決出高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共產黨從來就是一個非常嚴密的組織,非常講究紀律性。

國民黨失敗在組織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分散,組織不嚴謹。內部鬥爭過於激烈,甚至有不少軍隊叛變投降,直接導致戰場上雙方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這個問題毛澤東早在發動秋收起義時就發現了,所以他及時的展開了三灣改編。這次改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由黨來指揮槍,把支部建在連上。

旅長陳賡直到李雲龍的行事風格,趙剛就是陳賡插進來的一顆釘子。趙剛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降住這頭驢子,制止他的不理性行為。順便把李雲龍私下的一些行動報告給旅部,好讓陳賡心中有數。



像李雲龍這麼狡猾的人,他也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是逃不過旅長陳賡的眼晴的。當陳賡向他詢問起這件事情時,他只能老老實實的把真實的情況彙報上去。

我們常說人生就是一個舞臺,每個人都是演員。不管表演天分高不高,每個人都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不管平時怎麼表演,如果碰到演技比自己高的人,就不要再演了,那就是當眾出醜,班門弄斧。

表面上看無所不能、古靈精怪的李雲龍很厲害,但他那幾把刷子,在陳賡面前就什麼都不是。要知道陳賡在黃埔一期中是被稱為黃埔三傑的,也是一個鬼難纏的人。正是因為如此,陳賡才被派到上海去負責特科的領導工作。

陳賡就是那種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指揮的人。既能在一線作戰,又能在白色區域搞地下鬥爭工作。像這樣的人,李雲龍是不敢在他面前撒謊的。


新知傳習閣


我覺得跟李雲龍典型現實主義性格、對陳旅長打心眼的尊重佩服、懲戒調職經歷有一定的關係。\r李雲龍性格非常鮮明,雖然文化不高,但戰術思想靈活,鬼點子也特別多, 不願受拘束 ,善用逆向思維;性格粗暴不說還愛說髒話,為人更是桀驁不馴,不屑於軍紀,軍級教條形式,以自我小團隊建設為主的現實主義者;卻在戰友死後的復仇中、在民族戰鬥中,表現出一種鐵血軍人,不計生死、壓倒一切的霸氣。獨立團也在他的帶領下感染上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氣勢,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勝仗,展現“亮劍”精神。劇中李雲龍雖然戰功赫赫但其粗暴、瘋子、無紀律的特點還是成為他從軍生涯的絆腳石,也因為擅自作戰被懲戒調職為廠長,免去帶領部隊的職務。所以當李雲龍私自攻獲騎兵營,旅長立馬來電時,李雲龍明白事情已暴露,旅長的脾氣李雲龍也摸透了,什麼時候說啥做啥,他心裡有數。騎兵營誘惑力有多強老李明白的很,既然旅長第一時間來電詢問也意味著旅長是志在必得,當下選擇實話告之,無非也是李雲龍的小心思,不至於竹籃打水一場空。

《亮劍》是我非常喜歡看的一部電視劇,也屬於比較經典的紅軍片。劇中對每個人物的刻畫,都不難看出當時我國各個軍人不同色彩的英雄氣概。






北影有娛


正因為李雲龍機靈,所以在李雲龍接到旅長的電話時,李雲龍就意識到了旅長對自己的行為是瞭如指掌的,既然旅長對自己攻打萬家鎮的行動了如指掌,那麼李雲龍就只好如實交代了,同時李雲龍也清楚旅長打這個電話的意思,李雲龍知道旅長是讓他上交一部分“好處”。

從李雲龍和旅長在電話中的交談來看,我們不難得知類似的橋段時有發生,想必李雲龍向旅長上交的“好處”實屬不少,而李雲龍每次都敢肆無忌憚地搞裝備也是經過旅長的默許的。

當趙剛趙政委得知李雲龍派人去攻打萬家鎮時便急忙來找李雲龍,面對趙剛的質問,李雲龍便和趙剛說了之前他和旅長的對話,從李雲龍的講述中,我們得知,李雲龍在剛剛接手新一團時,新一團的戰鬥力非常弱,武器裝備極少,因此剛剛接手新一團的李雲龍便和旅長要裝備,而旅長的回答斬釘截鐵:要槍沒有,要命一條,你既然能當團長,就有能耐去搞槍,要不就回家抱孩子去,別在這給我丟人現眼。


正是得到了旅長的默許,李雲龍才敢大張旗鼓地搞裝備,而且在整個386旅,也不只是李雲龍一個人這樣做,像丁偉、孔捷等人也都是如此,為何這樣說,因為萬家鎮的騎兵連本來是丁偉看上的,後來丁偉得知自己接手了新一團,他覺得自己欠了李雲龍一個人情,丁偉才把萬家鎮的騎兵連“送”給了李雲龍,這說明丁偉也時常幹一些搞裝備的事情,而孔捷在得知萬家鎮有一隊敵軍的騎兵連後也很有經驗地說兩個小時就能搞定,這說明孔捷也經常幹這樣的事。

總之,像李雲龍攻打萬家鎮搞裝備這樣的事是在旅長的默許下進行的,之所以旅長默許這樣的行為,也是因為旅部也沒有那麼多的武器裝備,站在旅長的角度,他也希望下邊的這些團能夠多搞一些武器裝備,這樣旅長就可以偶爾讓這些團長上交一部分裝備來加強整個旅的戰鬥力。

既然旅長會默許下面這些團長搞裝備的行為,那麼旅長就會安插眼線對此類事情進行管控,對此,聰明的李雲龍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一接到旅長的電話李雲龍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他沒有必要隱瞞,他只希望旅長讓他上交的少一點。


草根說電影


眾所周知,在中國所有抗日題材的電視劇裡,《亮劍》是為數不多的好片。不僅是因為劇情扣人心絃,能有效反映當時的抗日環境,區別於一般的抗日神劇。更重要的是裡面有不少經典的演員形象,給無數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李雲龍之外,其旅長也是十分有趣。
作為李雲龍的上司,對於李雲龍的火爆脾氣,卻被他給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不管是李雲龍接手獨立團,還是批評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李雲龍都不敢頂嘴。畢竟是自己的上司,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犯不著因為一些瑣事而鬧矛盾。


不僅如此,李雲龍可沒少遭到這位長官的“打劫”。雖然李雲龍表現的極不情願,但也是無可奈何。如果是楚雲飛,李雲龍肯定不會買賬,但是在自己的上司面前,只能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了。物資沒了可以再從敵人手中撈回來,但是如果一味死懟,就顯得各外小氣了。
我們都知道,李雲龍是一個有名的將領,但是同時他也喜歡無拘無束,按著自己的性子來。面對這樣的下屬,這位上司雖然氣的牙癢癢,但是卻沒有因此埋怨。反而當李雲龍獨立團在敵人掃蕩下突圍的時候,他不停地詢問情況,稱“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也堅決不相信李雲龍就此犧牲。

對於這位嚴厲卻平易近人的旅長,大家又是怎麼看的?


圖娛30秒


這麼問的肯定是不瞭解李雲龍的,李雲龍這個人絕對不撒謊亂報數字。我們仔細去看亮劍,那就是李雲龍這個人他會故意不說,你不問他肯定不會報告的,甚至你問了他也會打個哈哈,但是你只要是問打仗的問題他肯定是站得正坐得直,一點也不藏著掖著。比如,在去萬家鎮打騎兵營的時候,趙剛曾有給李雲龍打秋風問他一營去哪了,當時李雲龍就隨便打個哈哈過去了,但是趙剛一認真問起來李雲龍也沒藏著,就直接說去打仗了。所以,同樣類同於此事件,旅長詢問李雲龍李雲龍肯定不會藏著掖著。

其次,李雲龍從來沒有犯原則性錯誤。雖然李雲龍多次犯了那種戰場抗命的事,也經常未經請示直接主動出擊作戰。但是呢,這些大都建立在情況特殊的前提下,比如帶領新一團突圍的情況下明顯是上級指揮錯了,這時候他也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他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部隊。在旅長詢問軍馬這個方面,瞞報屬於原則性錯誤,這一點李雲龍不會幹。

最後,也就是李雲龍的放長線釣大魚了。李雲龍經常幹這種所謂的撈副業的事,這種事肯定是需要旅長幫忙的,自然要給旅長點好處的。比如在攻打平安縣的時候如果不是大家全力阻擊,李雲龍也啃不下平安縣城。


優己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軍旅之中不可能以這種事情忽悠自己的上級,都是黨員!

二,恰好表現出李雲龍這個人和旅長的關係很好,李雲龍很是信任老首長呀!

三,某種程度來講,旅長很瞭解李雲龍為人!李雲龍當旅長是知己!

就好比你有一個很好的死黨,很有義氣的哥們兒,我相信你也不會故意忽悠他們!

個人看法,還望指正



我si辣條隊長


李雲龍不經請示私自調動一個營奔襲萬家鎮,本來是個瞞著上級的秘密行動,旅長怎麼知道他“發財”了?顯然獨立團內部有人通風報信了,既然是“內鬼作祟”,那李雲龍究竟繳獲了多少裝備,旅長一樣門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