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骨科專家權威發佈:關節最怕這5個字,最愛這3件事!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年長者的精神家園

掌上夥伴,伴您夕陽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目前全世界骨關節炎患者有3.6億人。女性從40歲、男性從50歲開始發病率增高,70歲人群幾乎80%~90%都有此病,遠超過心腦血管病發病率!

保護關節,越早開始越好!

骨關節炎

是一種退行性疾病

南京鼓樓醫院骨關節病科主任蔣青介紹說:

“骨關節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60歲以上人群中,兩個人就有一個患有骨關節炎。它是目前排在首位的致殘性疾病。近些年來,我國的骨關節炎發病低齡化趨勢明顯,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它的主要症狀是,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活動受限,關節活動時有響聲或摩擦音,嚴重時會導致關節畸形和關節功能障礙。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如果你上下樓梯時會腿疼,就要當心骨關節炎了。骨關節炎是因軟骨受損引發的,依照病程不同,主要會經過3個不同的時期:

  • 第一期:隨著年齡增長,軟骨的結構開始改變,彈性逐漸喪失,容易受到外傷和過分使用的損害。

  • 第二期:軟骨遭破壞導致滑膜炎症,產生疼痛,炎症反過來進一步加快軟骨破壞。

  • 第三期:隨著軟骨的破壞,軟骨下面的骨頭暴露,使關節喪失了自然形態,同時關節邊緣形成骨性增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刺”。

關節最“怕”5個字

老、胖、傷、勤、冷

1

怕“老”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明顯上升。隨年齡增長,軟骨營養供應不足,骨骼中無機物增多,骨骼的彈力與韌性減低,容易導致關節軟骨和骨退行性病變。

2

怕“胖”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如果肥胖或體重超標,那麼將面臨著更高的骨關節炎風險。

一方面,體重會增加負重下肢關節的承重壓力,引起體位、步態等的變化,從而改變了關節的生物力學。

另一方面,有不少研究發現,代謝異常也會對關節造成一定的損傷。

3

怕“傷”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外傷是年輕人被骨關節炎纏上的重要原因。此外,關節的慢性勞損、不正確運動方式帶來的非急性傷,也會加大骨關節炎的風險。

4

怕“勤”

關節用得太狠,容易導致機械磨損,破壞軟骨,從而出現骨關節炎。過於頻繁地爬山、爬樓等運動是非常傷害關節的。

5

怕“冷”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寒冷會增加骨關節炎的發病率。不過,對關節不好的人來說,寒冷會加重病情,這主要與血液循環不暢有關。

炎症最常“侵犯”5個部位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關節外科主任沈彬介紹:

關節炎是全身性的一種疾病,但相比之下,更容易被骨關節炎“侵害”的關節,有兩大明顯的特點,要麼負重大,要麼活動量大。

骨關節炎最常傷害的便是髖關節、膝關節、手關節、足部關節、脊柱關節。

關節最愛有氧運動

這三個動作一定天天做

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副主任、關節外科主任姚振均說:

對關節比較好的是有氧運動,尤其推薦游泳、散步、騎自行車、慢跑等,這些運動既能達到鍛鍊目的,又不會給關節造成太大壓力,造成損傷。

1. 水 中 鍛 煉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在水中進行膝關節運動,比如游泳、水中行走、水中健身操等。由於水的浮力作用,這些運動進行時,膝關節負重小,但活動範圍大,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肌腱也能夠得到充分的舒展。

2. 堅 持 緩 步 行 走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行走時腿要緩抬輕放,步速可控制在每分鐘60步以內。每日可步行20分鐘,長期堅持。

騎自行車也是不錯的鍛鍊方法,大腿肌肉得到很好鍛鍊,而且膝關節受力不大。但注意騎行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持續上坡騎行,每天可進行30-40分鐘。

3. 伸 腿 活 動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端坐在一張椅子前,一條腿自然著地,另一條緩慢抬起,儘量與身體成90度直角,在空中持續1分鐘,然後換條腿進行同樣的動作。這樣能鍛鍊股四頭肌,保護膝關節彈性。

老、胖、傷、勤、冷是關節最怕的五個字,負重小且能鍛鍊到肌肉的運動是關節最愛的活動!

精彩推薦

不聽醫生勸阻,42歲媽媽賭命生子!結果……

深夜淚別!救火英雄,一路走好!

商務合作:13633613897

老年日報辦公室:(0451)84649511

老人熱線:(0451)84692331

三大骨科专家权威发布:关节最怕这5个字,最爱这3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