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德國都是世界製造業強國,誰更勝一籌呢?

財經知識局


要說製造業,就不得不提兩個國家——日本和德國。日本的現代製造業起步於19世紀下半葉的維新的運動,20世紀上半葉日本基本完成了工業化。德國製造業起步比日本早,德意志統一後基本完成工業化,併成為第二次工業的發源地。

目前,日本、德國和美國是全球製造業的第一梯隊,製造業產值高、技術先進。日德兩國製造業主要佈局於高端製造業,產品質量優良、附加值高,在全球享有非常高的聲譽。


(阿迪達斯是德國品牌,世界500強企業)

2017年,日本製造業增加值10255億美元,佔全球8.16%的比重;德國製造業增加值7599億美元,佔全球6.05%的份額。兩國分別是全球第三和第四製造業大國,德國製造業規模比日本低25%。

德日兩國發展製造業有所側重,因此各自的優勢產業有所不同。汽車、化工、鋼鐵是兩國有共同優勢的產業,但德國側重在精密機床、機械設備等領域,日本側重在電子、光學、電器等領域。

因此,德國知名製造業品牌大量分佈在重工業和耐用品領域,如大眾、寶馬、奧迪、博世、巴斯夫,而日本有大批消費品領域品牌,如索尼、松下、夏普、佳能、康尼。


在製造業技術水平上,德國更勝一籌。一是因為德國工業起步比日本早,歷史積澱更加深厚。二是德國職業教育比日本發達,培育了大量的優秀工程師和產業工人。三是德國本土有大量自然資源,包括礦產資源,發展了日本不具備的產業。


財經知識局


一直以來,“Made in China”享譽世界,中國製造的物美價廉的商品受到各國的歡迎,但是整體上看,我們的製造業處於大而不強的階段。從製造業產值上看,中國從2010年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現在的中國製造業產值已經超過美國和日本的總和。


現在世界上的製造業強國有美國、日本、德國這些國家,它們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佔據著製造業產業鏈的頂端,它們製造的大部分都是附加值高還科技含量高的產品,而美國則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處於全球製造業第一陣營,日本、德國和中國、英國、法國處於第二陣營,雖然我們國家的製造業整體處於大而不強,但是在某些領域,還是可以和美國、德國、日本這些製造業強國扳扳手腕的。

說到製造業就不得不提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一直以來,德國和日本製造享譽世界,那麼它們誰更勝一籌?在小編看來,德國和日本製造各有所長,不分伯仲。德國在精密機械製造、汽車、電氣設備、機床等領域優勢突出,而日本側重光學、電子、電器、汽車等領域。

汽車領域是兩國的共同優勢,也是競爭最激烈的行業。德系車和日系車深受世界消費者的信賴與喜愛。德國大眾和日本豐田都是全球五百強前十的公司。不過在高檔轎車上德國則更勝一籌,奔馳、寶馬、保時捷等德國高檔轎車相信大家也熟悉不過了。


錦繡中源


德國人年均工作時間只有日本人的一半,人均GDP卻達到日本人的1.25倍,也就是單位時間內,德國人創造的價值是日本人的2.5倍,你說誰更優秀?和天朝一樣,日本人也靠拼命工作賺錢。


復興我華夏


日本汽車還是二戰後,德國給扶持起來的吧,後來美國又給助推了一把,不然小日本不會有今天!


怪動作


整體來說日本的工業技術優於德國,但是在一些領域德國更有優勢。

日本畢竟人口比德國多很多,同樣是工業很發達的國家,更多的人口就意味著你可以在更多的領域投入力量,以換取整體上的優勢。

不過德國利用歐盟,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有利的地方,某種程度上比日本更滋潤,和宿敵法國結盟是一種大智慧,日本在地緣政治上的尷尬還是沒有解決。

不扯遠,單就工業技術而言,整體上日本還是更強,局部上互有優劣。


lee過河入林


德國和日本比還是差距較大的!


金陵二胡


電子產品日本強,機械產品德國強。


爛苕窯


日本和德國能夠成為製造業強國,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工業測量的重視,美國和英國等製造業強國也如此。相反,我國對工業測量一直不夠重視,中國的儀器儀表工業至今仍處在全球製造業低端,科技和新興產業急需的高端儀器都需要從國外進口。測量是工業的眼睛,也是科技和工業發展的基礎手段,如果我國在這個領域是落後且被卡脖子的,幾乎不可能進入世界製造業強國行列。德國和日本在精密測量技術領域都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術,都不斷在物理學領域摘取諾貝爾獎,德國國家物理技術研究院(PTB)對國家制造業強大發揮了決定性作用,而從我國工業的現實看,路子完全走反,沒有先進準確的測量基礎強調標準引領就等於空談。比較德國和日本製造業,個人認為日本更強,原因在於文化。德國是以西方文化為背景,擅長髮明工具(測量儀器),而日本從明治維新起學習西方技術和文化,並將東西方文化交融起來發展,東方文化更注重內涵,東西方文化在製造業融合後,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發展格局。日本的精密測量技術、裝備研究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同時還融合了東方智慧和精細管理,因此,日本的佳能和尼康可以快速超越德國蔡司和徠卡,同時,日本把光學技術的發展成果應用到醫學領域,發明出醫學影像;日本雖然沒有德國核子中心的龐大測量系統,卻可以把加速器小型化,並且超越西門子,讓質子重離子加速器商品化,從而造福人類。由此可見,日本的製造業的優勢在於能把東西方文化精髓融合其中,產生了更加強大的作用。


國人當自強168


德國,德國的科技和技術能和美國相媲美,日本略差一些。但是,都比中國強!


克里斯凱爾YF


靠人口紅利,環境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