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報應嗎?你怎麼看?

冷點青春1


有人可能都知道,這世界上是有報應的。

佛家就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善惡難分:報應不一定有

而我卻覺得,因果報應雖然有,但是它卻不一定有。

之所以我認為不一定有,是因為善和惡本身就是對比之後,才能區分出來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甲、乙兩個人都為了自己的組織,而明爭暗鬥,都在使壞,設計使對方陷入死地。這樣的話,你們覺得,誰是誰是惡呢?這恐怕就要分兩種情況看了。


你站在甲這邊看,你就是善。因為你是為你自己的組織做事情,而你如果站在乙這邊,也是善。因為你也是在,為自己的組織做事情。

他們兩個人,都設計陷害對方,究竟誰是善?誰是惡呢?

惡人才會有惡報,連善惡都分不清楚,哪來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呢?

報應存在:但是比較少

所以我覺得,報應大部分還是不存在的。但是也會有報應的存在。

再比方說,當一個人,需要緊急救助的時候,而你卻放棄救助他,但是在後來的生活當中,你又重新遇到了那個人,然而這時候,你需要的,也是別人的幫助。當他看到你了,回想起以前,你沒有施以援手,你覺得他會幫助你嗎?並不會。


這就是報應的由來。

因為你沒有付出,所以沒有得到,及時的救助。

做人,之所以要行善積德,一來是,希望在以後,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得到貴人的扶持;二來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人品道德水平。

當然,我們做好事,不是為了以後的方便,而是因為,我們的精神上需要滋養。

你有沒有發現,當你幫助了別人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的身心,特別特別爽?

而當你傷害了一個人的時候,或者說,你對你能救助的人,卻沒有幫助他,你會感到於心不安?這就是行善積德的作用。

不要因為害怕報應,才去積德行善:我需要,所以我行善

我希望大家,不要因為害怕,惡有惡報,才去行善,而是因為,我希望自己過得很好,同時希望別人過得也很好,才去做好事。

如果大多數人,都能這麼想,我覺得我們的人際關係,會越來越好;我們生活中的貴人,也會越來越多;同時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和諧融洽。



歡迎大家,下方評論,你覺得報應,存不存在?


菜鳥懂生活


我孃家堂弟進監獄的時候他女朋友剛剛懷孕一個多月,進了監獄判了3年刑,她女朋友回了他家裡生了一個女兒等了他3年,那3年在他家裡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他媽媽對他女朋友好像狗一樣(全村和附近村的人都知道他媽媽對他女朋友不好),3年之後堂弟出獄了,以為他一定會好好對他女朋友(因為他進監獄他女朋友一直不離不棄),誰知道他跟他女朋友回去孃家,他女朋友的爸爸媽媽他們要堂弟擺酒席三天,堂弟就回來了不要他女朋友了,之後就分手了連女兒他都不要,現在他又娶了老婆還生了兩個兒子,生活不知道過得多滋潤,也不見他有什麼報應,這樣沒有良心的人我真想他有報應。


山野的姑娘


世上真的有報應,千萬做不得壞事,做了壞事,上天好象知道樣,絕對有報應,現眼現報。有一次我去買菜,菜農說已找了我一塊錢,我說沒有,就把人家數羅得開不起腔,任由我怎樣吵怎樣鬧,我佔了上風,高興得很,洋洋得意,走路都是趾高氣揚的。還沒走到100米遠,一個女人說我撞了她,罵我瞎了眼,她人高粗壯,嗓門也大,以氣壯聲吼把我降服了,沒有半點回罵餘地,我服了,老人教育的現眼現報在現實生活中徹底教育了我,你兇還有比你兇的人,你無憑無故兇人家,馬上會得到報應,會有更兇的人懲罰你。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對任何人罵架吵嘴了,因為報應來得真快。事情已過二十多年,深刻記印腦海,常以此事教育年輕人,做人做事要善良,好人有好報,千萬不能做壞事,做壞事惡報結果是相當嚴懲的。


蜀雲3


記得年輕的時候,在我們村西地蓋農電站,村裡的人都去幹活,挖地槽挖出來幾條綠花的長蟲。那裡是稻田地,水稻地裡好有長蟲吸蛤蟆。我因為害怕長蟲而恨它,就用鋼腳把它們一一斬斷了。沒過多大會兒,不知道咋回事兒,我自己用鋼腳朝我膝蓋上搗了一傢伙,“哎呦”!可疼死了,撒手捂住鮮血直冒的口子。還有小時候冬天晚上照小蟲的喂貓,每天晚上都用手電筒在村莊的屋後簷子下面,捉幾隻小眼瞪著撲撲楞楞的小小蟲,沒吃幾天貓就撐死了。夏天我和最好的夥伴照壁虎,每到晚上拿鐵扦子扎,裝滿了兩個酒瓶子,用酒泡起來。拿到呂陵收購點去賣,結果人家停收了,回到家可惜地倒進水溝裡了。後來我眼睛就近視了,一個小學唯一的男生近視眼兒。後來慢慢醒悟了不可濫殺無辜,會遭報應。

人世間就是一個因果報應組成的人事關係鏈條。漫漫人生路上仔細品味,事出有因啊!順藤摸瓜,本著結果找原因,每一件事的結果都是先前原因報到現在的反應。為人處事不要任性草率,三思而後行,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正午時光31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因果報應,涉及了人類的潛意識的運作模式。許多時候,你認為一些事情的發生,只是一個意外。但是,事實上許多年前,你已經為這件事的發生,種下了“因果”。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對醫生夫婦,為了兼顧工作和家庭,把孩子的外婆接過來照顧孩子。照顧完大的,又照顧小的。前前後後,七八年。等小的上了幼兒園,老人因為年歲漸長,行動都有些不便了。夫妻倆漸漸的感覺老人是一個累贅。就想讓老人回老家。於是在過年時,就把老人送回了老家,交給弟弟照顧。但是,弟媳婦卻認為,自己的孩子需要帶的時候,老人不來,都在給你們帶孩子。現在孩子大了,你們把她送回來幹什麼?所以,沒多久就讓弟弟把老人送了回去。



老人回到女兒家之後,更不受醫生夫婦的待見。過了一段時間,老人自己找了個理由要回去。只是,自己的老宅早已拆遷,除了住在兒子家,無處可去。沒住幾天,因為想念自己的外孫子、孫女,加上兒子兒媳的堅持,老人又被送回了女兒家。就這樣來來回回送了幾次,最後一次弟弟把老人送回來時,醫生夫婦假裝不在家。弟弟在門口叫了半天,他們就是不開門。最後,弟弟負氣走了,把老人留在了姐姐家門口。當時,恰是寒冬,老人無處可去,只好隨處溜達。第二天,被人發現凍死在女兒小區附近的一個公園裡。


幾年後,醫生夫婦上高中的兒子患上了抑鬱症,高三時在學校跳樓自殺。又過了幾年,他們讀大學的女兒順利畢業,但是,卻不願意出門找工作。整天在家裡和父母吵架,最後,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住院治療……聽說,在精神病院裡女兒病情比較穩定,但是,只要她媽媽來探視她,她就會狂性大發……

對於這對醫生夫婦來說,任何東西,包括人,在他們眼裡都是工具。用完了,就可以扔掉。所以,他們能夠毫不顧忌自己老母親的感受,把老母親拒之門外,最後導致她被活活凍死。但是,兩位從小被外婆帶大的孩子,卻和自己的外婆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外婆以這樣的方式死後,他們幼小的內心,必然受到深深的打擊。從而種下了他們後來患上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種子。
只是,這兩位醫生依然活的好好的。但是,他們何曾真正的活過?一直只不過是兩坨沒有感情的行屍走肉而已!


姜丁粽子



香山先生112450437


世界上有報應嗎?你怎麼看?什麼是報應?是對人善與惡,好與壞,是與非,福與禍,吉與兇行為的答案或結論。是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內涵之一。是釋道儒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俗文化做人的基本準則,是衡量人道德的尺度。世界上為什麼有報應?因為報應是宇宙的根本法則。從自然現象來看。日出日落,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晝夜交替,四季輪迴,有其循環規律。那麼,作為自然界的人類。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別?這裡邊根本原因就存在著因果報應的因素,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這是《易經》當中的名言。佛家也說,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老百姓概括地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為什麼有的人還不承認報應呢?說有的人做壞事也沒看著怎麼著啊!肯定的說,因果報應不虛。常言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必有一報。實踐證明,許許多多做缺德事的人。遠折兒女近折身,有的人折壽折福折身就是報應,有的沒有什麼好的後人。世世代代都不發達。這不就是因果報應嗎?因此說,30年河東,30年河西。無形當中必有一個說法。日常生活當中,有時聽到某某家出現什麼大事了。應該說都是有因果在裡邊。所以,因果報應是存在的。不以人們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觀規律。是任何人抗拒不了的真理。


慈音1


我是大坊,為你分享生活點滴。

其實,我覺得是有因果報應的,如果還沒有報應,是因為時辰未到。

我們這裡有個女的,年輕的時候是比較囂張點的,對每個人都不好,很自私,而且很多時候是她自己錯的,她卻反過來說別人不是,反正就是有她說沒別人說的。

現在她老了,我發現報應就來了,是報應她兒子身上了,她兒子現在還沒娶到老婆,整個村好像就她兒子沒有娶老婆了,而且他們家也不差,就是找不到,還找神婆算了,說他兒子沒事啊,應該會娶到老婆的,所以我覺得是因為她年輕的時候做的是太過分了,現在報應到她兒子身上,不過她現在跟以前比,確實是變了很多,沒有以前那麼自私自利了,也沒有那麼囂張,可能做多點善事,以後會有所改變的。

所以,我覺得做人不能太過分,因為人在做天在看,會有報應的。你覺得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大坊聊生活


因果報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比較強調,尤其是儒釋道這三教。在儒家中,像易經裡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其實就是在講因果報應,種什麼因就有什麼果。

在佛教中因果報應解釋的比較詳細,尤其是在唯識學中,有比較精細的理論來解釋它。因果一般都是異熟的,異時異地而熟。果報有在今生成熟的,有在來生成熟的,或者多生以後才成熟。如果是今生成熟,我們一般稱之為現世報。因果報應,在微觀上不容易觀察得到,往往要在宏觀上才能見到效果,也就是說往往也積累好幾十年才能看出來,甚至要等到來生後世才有看到結果。比如有些人年輕的時候喜歡造殺孽,經常幹殺魚捕鳥的事情,到了老年的時候,性情變的冷酷暴躁,身體多種疾病,這就是殺孽的果報,只不過很多人不覺得這是果報。

果報出現的早晚與強度,取決於你造作善惡業的心態和動機的強度、串習的次數、對境的強度有重要關聯。誤殺一隻老鼠與帶著一種殘酷折磨的心態去弄死一隻老鼠,其果報強度與出現時間的早晚差別很大;殺一隻老鼠與殺1萬隻,其果報強度與出現的時間早晚差別也很大,這是因為串習久了之後,心力也越來越強,沉澱在第八識中的潛勢力也越來越猛,因此在後面遇緣反彈出來的果報,也會越來越強;另外對境的強度(或者說差別)也深深的影響了果報的強度與時間早晚,殺老鼠與殺人的果報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便是人,也分很多種對境。

有許多事情,是一定會在今生就見到結果的,這是現世報。這裡主要講一下現世報。有現世報一般是針對恩田、福田、悲田這三種對境造作很重大的善惡業,那麼果報一定上會在今生顯現出來。

恩田是指對自己有恩的人,比如說父母,他是生你養你的人,對你有深重的恩情,如果對這些人造作很重大的善業惡業,比如極為孝順、恩養,或者反過來極為不孝,甚至殺害,那麼在今生一定有現世報,果報往往來的很快,就是有極美好的事情出現或者重大的災禍出現。

福田是指三寶對境,比如有成就的修行人,修行道場,如果供養修行人,供養修行道場,或者反過來,傷害修行人,破壞修行道場,那麼在今生會有重大的善惡果報出現。比如有些人去拆寺廟,拆毀道觀,結局會非常的麻煩。這是因為宗教的場所有住持世間倫理道德的隱性作用,如果去破壞它,所造成的影響是深遠的,後果就一定要破壞者自己去承擔。

悲田是指苦難的生命,如果針對苦難生命去造作重大的善業惡業,比如說,去搶劫那些重病人的救命錢,導致他無錢醫治而喪命,那麼此人在今生會有重大的災禍出現。

最後,果報還有花、果之分。比如亡命之徒,殺人放火,被警察處決,丟掉了性命。那麼他這種被判死刑的這種果報只能稱之為花報,真正的果報還在他死後所轉生的地方,以及來生後世的生命際遇。


月滿如新


報應之說,就是所謂的因果之說吧。一個人經常做好事,那麼說明這個人心地善良,人本質好;同樣,一個人經常做壞事,心底歹毒,心術不正,那麼這個人本質不好。好人和壞人的氣場就不一樣,好人往往是比較正派,光明,與人為善,所以很容易能得到周圍人的擁戴和尊重;相比之下的壞人,因為心底歹毒心術不正,就變得猥瑣隱蔽甚至孤僻,周圍人也會評價說怪怪的。同樣的兩個人一好一壞都是孤獨終老,那麼平時表現的好的人就會得到大家的幫助,那個壞人怪人大家都避而遠之,害怕都來不及別說幫他了。所以說好人好報的因果之說大多都是成立的。

比如殺人犯僥倖逃跑了,隱姓埋名在一個遙遠的地方生活了,他的每一天都是在惴惴不安中度過,就算是他能僥倖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僥倖度過了一生,但其實他也被命運懲罰了,他每天的不確定,每天的懷疑,每天的不踏實就是對他的報應,只不過他的報應沒那麼明顯和痛快,是隱性的緩慢的,不為別人所覺察的。

我在初中很小的時候,住校,那種木板通鋪,一早挨著睡的同學說是錢丟了,懷疑我,那時班主任那個朱姓老師介入此事,我被冤枉,得了一場大病。數年以後,來我們家一個盲人青年,據別人說他就是那個當年冤枉我的那個同學。我不知道他是怎麼瞎的,因為他離我們村子也挺遠的,也許是疾病或者遺傳,也許是……我懷疑報應之說的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