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古人寫詩比現在人厲害,有沒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古人學的是古文,我們學的是現代漢語所以寫不出那麼深奧的詩詞?

用戶61407135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原因如下:

一、關於美的來源:詩詞之美並不在於詞句本身,而是在於意境和韻律,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詩人的思想境界和嚴格的格律訓練(非古體詩),這跟是不是學習文言文沒有很直接的關係。

二、關於古代詩詞:中國古代優秀詩詞有很多,但那是幾千年來的大浪淘沙後剩下的精品,實際上古代詩詞普普通通甚至差的更多,只不過大多都被時間淘汰了,這就給我們造成了這樣一個假象:古代詩詞整體水平特別高,對此我是不敢苟同的。

三、關於現代詩詞:即使按照古代詩詞評價標準來看,現代優秀詩詞其實也是不少的,比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等,只不過現代文化環境十分多元化,古詩詞屬於小眾文學,所以傳唱度相對較低,導致大多數人並不瞭解現代詩詞的水準。

以下備註一首鄙人的《蘇幕遮、潤之》,勿笑為謝:

引韶樂,歌大呂。破碎山河,忍顧殘陽煜。江夏城頭驚變曲。慷慨赴戎,卻成荒唐戲。

酉雞鳴,中共立。吹血埋書,卷氅秋起義。揮手神州千鬼去,獨立窗臺,片片碎花雨。

注:1.本詞采用的是中華新韻,十二齊韻。

2.韶樂又稱舜樂, 舜南巡奏韶樂處,故名為韶山,韶樂、大呂都為帝王宏正之樂,非天子不可受。

3.酉雞又稱金雞,為國祚之象,1921年為酉雞年,毛澤東參加中共一大,建立中共。

4.武昌(古稱江夏)起義後,毛澤東參加湘軍做了一名小兵,半年後離開部隊,到湖南師範學校讀書。


大海208832494


古人的生活環境今天只能在電影裡見到和體驗到,不值得我們羨慕,詩詞也一樣。大小李杜、唐宋八大家他們的作品是有很多經典,但是放在今天欣賞也就是那樣,由於歷朝歷代詩評家們的刻意拔高,包括流傳下來的御編詩詞稿,所以我們被洗腦灌輸了,先入為主是很害人的。

就如同《詩詞大會》,翻過來調過去就是一個背詩詞的脫口秀節目,還被刻意放大了,所謂的專家們作詩詞的水平還不如我一個愛好者高(這不是吹牛皮,是真話,不怕噴,可以拿他們任何一個人的詩詞和我寫的比一比,個人原創作品,頭條裡都有,千聊平臺有詩詞講座,有公益詩詞視頻,頭條裡也有)。

經典需要傳承,但是也需要批判地繼承和發揚,不媚古,不食古不化才是詩詞愛好者們應該追求的詩詞本真。

現在☞沒有☜詩人,這個沒有是指沒有能寫出千古流芳作品的詩人,不是寫不出來,是因為時代變了,口味變了,轉基因的東西太多了,眾口難調了,沒有皇帝了,沒有科舉了,沒有試帖詩了,沒有干謁了,總之都沒有了!有的就是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躺在一大堆獲獎證書上的所謂詩人們和一大堆不潛心研究學問,搖身一變粉墨登場的網紅磚家,他們不是這個時代的精英,他們是這個時代的悲哀!他們的悲哀不是源於他們自身,而是源於這個時代,因為這個時代就是一個讓無數人感到悲哀的時代!

【七律】《詩山詞海誰成事?》

窈窕喚舟蓮子笑,

臨淵覓網悟天真。

唐吟獨領長生殿,

宋雅欽依仄水神。

涉險須聽千重浪,

登封尤顧百嶙峋。

詩山詞海誰成事?

講座勤書獻醜人!



詩瘦與詩壽


題主聖明!

不過不是一部分原因,而主要原因!

憑心而論,我們的古文基礎,連古代的小學生都不如。而古詩詞最大的前提卻是在古文典藉之上的,比如語法結構,比如典故出處,比如人世情懷。

之前,小可在別的回覆裡有過一個論述,想知道一個人究竟會不會寫詩詞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

你讓他按古人的標誰,寫一篇古文就可以了。

寫不出來的人,他所寫的詩詞,哪怕看不懂,也肯定連打油詩的資格都沒有。

寫得出來的人,還有可能寫出真正的詩詞來。

押韻誰不會?

平水韻一分鐘就妥!

平仄知識五分鐘就夠了!

對偶加對仗十多分鐘肯定OK!

還剩個粘對和拗救,半小時連小學生都能HOLD住!

也就是說,只要認字,小學生在一天之內完全可以寫詩詞的!

會寫詩詞,很鳥不起麼?

這難度和100之內的加減法有什麼區別?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古代那些能寫出好詩詞的人都是什麼人,不說李杜,不說二安,咱就說那些九流的詩人。

他們從三字經開始,增廣,笠翁,詩經,易經,前四史,秦文,唐文,隨便找一個考不上的書生,都會倒背如流。

這是他們的知識基礎

所以說,有些詩詞,你一看就知道是現代人寫的,而有些詩詞,哪怕不是名作,你一看也知道是古人寫的。

就是這個原因!

連古代典藉都沒有讀多少的人,怎麼可能寫出維肖維妙的詩詞來?

當然,我們自以為是詩詞。

其實,我們寫的是狗屎,偶爾能叫做押韻的句子。

我們都是井底的那隻癩蛤蟆,連爬上井沿的想法都沒有。

你說,我一個只會做韭菜炒雞蛋等十個家常菜的人,臉皮得多厚才能自命不凡地認為我的水平比那些大廚毫不遜色?

無知是福!


亦有所思


這個題目有點太範,讓人無從下手。單就我國古代而言,當代人在詩歌寫作上的確與古人相差甚遠,尤其唐朝,詩人輩出,當代人更是難以望其項背。

題目說是因為古人學古文,當代人學現代漢語言,造成了古人與今人詩歌成就的高低主要原因,我覺得這應該是很大的原因之一!“古詩”是現代人為了與現代詩做區別對古代詩歌造的一個詞。所謂“古詩”顧名思義就是古代人的詩歌,作為語言的昇華,它是從古人口語裡剝離出來卻高於口語,又符合古人的表達習慣。

古詩是通過長期的發展改進,首先是字數的一致,其次加以韻律,對仗,平仄等規則,逐漸形成一套完善得體系,每個人必須按這個標準行文才能被時人接受。當然也有極少數佳作跳出這個框框,但那只是少數而已!

現代人說現代話,學現代漢語,雖然都是漢語,但是現代漢語的表達已經讓“古詩”失去了生存的環境氣場。另外,自五四運動以來,詩歌的天地被泊來品佔領,從引入的那時起就沒認真的消化過,外國人怎麼寫就牙牙學語,沒有人認真的把古詩和現代詩糅合到一起,以至於現代詩都像留過洋的人,讓人無法找到它傳遞的美。

當然,古詩的衰敗有著其它的原因,而讓它衰敗的原因與當今教育教學不無關係!唐詩之所以能在唐朝興起,名人輩出,根本原因還是當時的應試製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當時一篇文章,幾首詩就可能金榜題名,出人頭地。所以,寫詩成了讀書人必備的技巧,學校教授,家庭重視,社會推崇,詩歌不發展才怪。

題目認為,現代人寫不出古人“深奧”的詩歌!這個用詞極不恰當,詩歌的靈魂是“淺顯”,你可以翻翻《唐詩三百首》,哪位詩人的哪一首詩寫作的初衷是“深奧”,而恰恰相反,現代人的現代詩正好著了“深奧”的魔,不拒讀者千里之外不罷休。

物質的豐富不是詩歌的墳場,相反豐富的物質讓人得以解放,精神的芽會吐露,花會開放,所以時代呼喚詩歌!我們多麼期望古今詩歌擦出火花,照亮世界!



老吉213760776


古人的業餘生活貧乏,沒手機沒電腦沒遊戲機沒電影電視,時間多用在看書上。而古人學而優則仕,學的科目集中在語文算術歷史天文地理等。尤其以語文為最,一篇文章(詩)定終生,不象現在學科多,走向上層生活多形式。

更何況以前在以農村社會為主的古代是慢生活節湊,人們學習會穩定穩重講求功底。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心較浮躁,一切多以快餐式進行。

詩詞這玩意,是靈感又需精雕細琢的東西,文字節律的錘鍊,現代人可沒古時人那份耐心。

如紅樓夢,十年一劍,這種扛鼎小說,曹先生是耐磨的,換在現在,恨不能一年殺青出爐。

故,在文學,詩詞上,古人是今人無法追趕的了!


鄭遠松


雜文論壇:古風神韻,幹姿百態,暢遊在人文理念的汪洋大海之七彩天地之間。遠古時期文人墨客的詩詞曲賦,五光十色,妙筆生花,豔驚天下。而揮灑自如,恰到好處的古典詩詞經典名著的代表性傳奇人物:唐朝大詩人李白豪放、飄逸的光鮮絕唱一度廣為流傳,享有盛譽美稱:詩壇仙客。誠然,以憂國憂民而著稱於世的詩聖杜甫,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精英的瑰寶,贏得天下民心追捧讚頌的“國之靈魂”。然而,歷史變遷,時空穿越的當下,儘管眾多才郎秀女熱衷時尚,追捧新潮。然而,諸如當年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那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錦繡文章之妙筆生花,或令人魂牽夢繞之鶯歌燕舞,早已似過往雲煙,風光不在了。究其根本原始基因的事實真相告誡倖存於世的炎黃子孫,幹萬不可拋棄根本,丟祖忘宗。有意或無意之間背叛良心,改變初衷那種仁德善舉,聖潔操守,優秀品質與樸實作風。卻盲目崇洋媚外,卑躬屈膝,苟且人生。只偏愛虛無飄渺、浮躁泛味的浪漫情調或靡靡之音,以及醉生夢死的時尚樂天派生活。值此,在古老文明之當今社會發展,崇尚人文進步的時日,又怎樣撰寫出時代心靈唱響的醉美傳世力作呢?!!


江湖浪子風情豪客


因為古人考試要考詩詞。

通過詩詞來給人的智慧分等級。古人肯定在數學和英語方面不如你,因為他們不考試這個。

物理化學地理生物,更加不可能如你。

因為他們考試不考這個。

哈哈哈,功利的指揮棒指向哪裡,哪裡就會出成績。


金菊豆


一千個哈姆雷特!一件事,表相意。現代社會,有的人,提倡意意識平面化!故有了白化文。

動物性,貪易。故有了簡單化思維。

人性,講貪。故有了無恥和無知(世俗化的所謂大眾求知慾,如,什麼都必須簡單明瞭,必須得有利益!)

豈不知,凡事都講,條件,講組合。講交匯乃至平行,遠離,對稱,補位,空間空白,映襯,,,


非才


詩詞,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是對於文字的無數次斟酌。

若只是寫詩詞,只得一個有形便可稱作詩詞了。

若是想動人心魄,那便還得加上有情,有意,有神才可以做到。

用越簡短,越凝練的文字展露出情意來本就不容易,況且還得讓其有韻味,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古人本就讀的之乎者也,曲高和寡,所以凝練後,就是四時雨,三更雪。

我們現在不常接觸這些,想寫詩詞,便要凝練更多次,越煉韻味越濃,單純以過程來看,是要困難一些的。

但以結果來說,兩者無分高下。讓人忘乎所以然而動情的,就都是好文章,好詩詞。


初夏染指憂傷151113280


的確如此。因為古人自小學的就是格律壓韻平仄對稱,對詩詞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在格律詩和絕對上,還是比較規範,律詩創作水平較高。而現代人多傾向於自由詩,形式和要求不是太高,格式也不太講究,只要能言表心意,言辭優美,也不失為好詩。這也是現代詩詞與古詩詞有所不同而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