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到了,大家還記得多少有關於這個節日的古詩詞?

韓大楚


清明節祭祀祖先是我們古典文化的傳統,對於逝去的親人表示一種哀思與懷念,祈求保佑家運綿長,子孫後代平安。古代也多有詩人為清明節作了許多著名的詩句,卻少有借祭拜先祖感悟人生充滿哲理見解的詩句,這裡我推薦一首,如下: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便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節這天,南山北山的墓地到處都是掃墓的人,顯得有點熱鬧紛然,焚燒的紙錢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人們對著祖先流淚哭哀,悽慘得象杜鵑泣血一般。這是前四句的淺解。

接下來這兩句卻出人意料,筆鋒一轉,道出了作者內心的質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這兩句是指:白天掃墓的時侯很有孝心,很是熱鬧,但到了晚上,這裡一片寂靜,狐狸甚至躺在祖先沉睡的墳墓上睡覺,而那些白天掃墓的兒女們此刻正在紅燈前歡聲笑語,早已忘記了白天的祭拜。

最後兩句是:活著的時侯,該享受的就享受,該飲酒的就盡情地飲,人如果死了,兒女們雖有悲傷,有懷念,也有一年一次掃墓時的貢品,但兒女們到墳墓孝敬的酒水又有那一滴能夠真正到了陰間,讓這些逝去的人嚐到呢?

感嘆這首宋詩對人生的生與死看得如此清透,知道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死後兒女們祭拜的東西,逝去的人是享受不到的,兒女們有他們的生活,有他們要去追求的東西。對於逝去的祖先,表示緬懷和思念已經足夠,把握住今天,積極地生活,才是正道。


天新216


黃庭堅所寫的《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蔫共一丘。

詩文說講的是:清明一到,春雷滾滾,春雨潤物,大地回春,百花初綻,桃李芬芳。 野田邊地頭有先人的墓地,逝者長眠地下,生者十分痛惜。縱然美景連連,生者祭祀去世的親人,不禁思考生死的意義,進而想到人生的意義。詩人在詩中講述人生各不相同。 古有齊人常常到墳地偷吃他人祭祀親人的飯食。回到家中對妻子妾撒謊說他在大官朋友家中受到款待。這種人的人生卑微低下,沒有尊嚴。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晉人介子推,助晉文公建立國家以後,功成身退,不要爵位和封地,退隱無人熟悉的偏僻之所。晉文公為請他出山,以燒山相逼,但介子推其志不可動搖,寧願死在山中。


墨眉之芳


滿衣血淚與塵埃,

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

幾家墳上子孫來?

這首詩描述的是經歷過戰亂後,死去的人在清明節這天已經沒有人去祭奠他們了……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二句詩是2015年10月8日黃曉明與楊穎的奢侈大婚,引爆了整個娛樂圈和諸多媒體爭相報道,但第二天又有一條新聞報道,中國的農村改革之父杜潤生老先生去世,杜老可謂是國之棟樑,而他的去世媒體卻鮮有跟進,這樣強烈的反差之下,有網友寫就了這二句詩。

歲月靜好,那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國泰民安,那是有人在為你遮風擋雨。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根本不應該去忘記共和國的英雄烈士,是他們的無私無畏才能有了今天中國的繁榮富強,我們要拿出一顆感恩的心,一顆敬仰的心永遠緬懷他們。



太行磐石


紫燕春來複一榮,梨花祭白度清明。

此時有恨應昭雪,未果蒙冤盡訴聲。

日尚天空晴湛湛,令和時節暖盈盈。

焚香一佑祈家世,德報仁心自古成。

暖回寒盡復蔥榮,葉茂枝繁厚土情。

世代書香承運起,祖宗仁德佑天成。

魂牽夢繞三山動,靈現神通萬物生。

時節催開春劍舞,掃除濁氣化清明。





文峰熙本


清明雖是春

雨雪未能分

陰晴由天定

冷暖自在心


哈勒濱匹夫


清明祭掃各紛紛,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紅白杜鵑,夜歸女兒笑燈前人生有酒便當醉,一滳何曾到九泉


學會就老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搖指杏花村。


用戶9165564487845吳


東風曖曖奏歡聲,紫燕黃鸝婉轉鳴。

幾片閒雲飄錦絹,一溪流水蕩琴箏。

藏羞柳葉舒新意,含笑桃花吐舊情。

擷取芳菲同祝願,山川家國永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