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遇李嘉誠“誤終身”!糾纏十載、一朝豁達,安心回家看孫子?

香港有四大家族,這四大家族是香港最具有影響力的四大豪門。分別以李嘉誠、郭德勝、李兆基、鄭裕彤四人為首,而且比較神奇的是四大家族都是以房地產行業發家的。

2018年初,李嘉誠宣佈退休,自李嘉誠走後,四大家族可謂正式的全部換了一波掌門人,這也意味著整整一個時代過去了。不過在李嘉誠之前,同為香港四大家族創始人,創建了恆基兆業的李兆基早在15年前就退休了。

李兆基雖一遇嘉誠“誤終身”,做了十多載的地產界“老二”,一直被李嘉誠“壓制”,不過李兆基的生活可要比白手起家的李嘉誠“舒服”多了。

神童遇李嘉誠“誤終身”!糾纏十載、一朝豁達,安心回家看孫子?

早慧的“神童”

2016年福布斯公佈香港富豪資產,李兆基淨資產高達239億美元排第二,排名僅次於李嘉誠,時人稱其為亞洲股神。李兆基出生時,其父李介甫已擁有兩間金鋪及銀號的門店,經營著一些黃金、外幣的生意。

李介甫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懂事後沒多久,李兆基就被送進一傢俬塾學習,培養對“四書五經”等古文的興趣。至李兆基10歲,還聘請了中山大學的教授為其私人老師。

不僅如此,6歲時李兆基還被父親安排進家裡的店鋪,跟著學習生意及人情世故,沒想到李兆基心算能力極好,人又早慧,能幫上父親不少的忙。

12歲時,李兆基對金鋪的各方面知識已經掌握的非常熟練,在父親的授意下,出任了天寶榮金鋪的頭櫃,成了順德無人不知的“黃金”神童,其黃金鑑別能力和煉製技術都讓周圍人大加讚賞。“靠人不如靠己,人得有過硬的能力才行”12歲的李兆基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神童遇李嘉誠“誤終身”!糾纏十載、一朝豁達,安心回家看孫子?

通過獨到的角度,做自己的生意

收藏過紙幣的朋友應該知道,人們只青睞於保存完整、光潔無褶皺的紙幣。所以髒幣、殘幣在交易時的價格不可避免的會下跌三到四成,這個問題引起了李兆基的注意。

此後有一次,李兆基從洗衣中獲得了靈感,找到了解決方法。便以低價收來髒幣,整潔清理後,再以全價賣出去,這讓他賺得了好一筆錢。由此李兆基也明白了:“商品是否能夠得以暢銷,其實主要還是看包裝的好壞”。

李介甫先生生意眾多,來往頻繁。看到自己的兒子雖然年輕,卻已足夠獨掌大局,乾脆將順德的兩家店鋪全權交給李兆基代理。15歲的李兆基竟真的如父親期待的一樣,將生意打理的十分“紅火”。1945年後,眼見金鋪生意日薄西山,父親提出希望李兆基可以另尋出路,尋找適合他本人施展才華的行業。

於是1948年,李兆基帶著父親給的1000元獨自一人去了香港。

神童遇李嘉誠“誤終身”!糾纏十載、一朝豁達,安心回家看孫子?

終投身房地產行業,華麗變身成香港四大家族之一

20歲的“黃金神童”李兆基來到香港後。發掘此時的外匯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生意十分的興隆。遂利用他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間銀鋪掛單,賺到了來到香港後的第一桶金。

50年代初,香港黃金熱潮逐步退散,李兆基遵循父親的意見轉尋其他行業發展,一開始走的是做五金和進出口貿易的路子。同時李兆基注意到隨著內地人口湧入,人口激增的香港,原有住宅已供不應求。

故1963年,李兆基和郭得勝、馮景禧三人成立“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進軍房地產。彼時香港地產還流行著整間出售的風格,李兆基卻藉著分期付款的創新模式,在香港地產界一下子大紅大紫起來。

十年後,當新鴻基順利進入港交所上市後,想更上一層樓的李兆基則選擇離開新鴻基,開啟一段新的傳奇。

神童遇李嘉誠“誤終身”!糾纏十載、一朝豁達,安心回家看孫子?

1972年底,李兆基和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當時恰值香港大牛市,李兆基將永泰推上市,業績都還沒成型的永泰憑著大牛市,每股一塊的股票竟快速漲到一塊七。李兆基也就大撈了一把,套現走人。

沒過多久,香港地產業走勢低迷,手裡拿著大量現金的李兆基瞅準了機會,各種大範圍壓價收購了不少土地和舊樓。1975年,李兆基成立恆基兆業,借“永泰之殼”上市。完成重組後的永泰公司,每股漲到三塊多港幣,李兆基家族也藉此成功躋身了香港“四大家族”。

神童遇李嘉誠“誤終身”!糾纏十載、一朝豁達,安心回家看孫子?

如今與李嘉誠亦敵亦友,“相愛相殺”糾葛十多年的李兆基,在家抱著兩個兒子的七個孩子可以說是非常的愉快了。至於李兆基給兒子起什麼名,又可能給孫子起什麼名,我們大家頂多也就看看熱鬧。

直到2018年,李兆基才以2150億的身家短暫的超越李嘉誠成為香港首富。勝利後的李兆基似乎終於能嚥下這份不甘,一朝豁達,徹徹底底把位置交給了兩個兒子。

不知如今這位92歲的“太上皇”,含飴弄孫之餘是否會懷念起自己的傳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