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怎麼種?

LIZHAOFAN


我國百香果主要種植區域有廣西,廣東,海南,福建和臺灣這些熱帶亞熱帶地區。有霜凍地區的百香果過不了冬,最後一批高產果會凍壞損失,種百香果關鍵主要以下幾點:

1、選擇位置,百香果是根淺作物,喜歡溼潤怕旱澇,特別是長期積水的地方不適合種百香果,容易出現根腐病死苗,百香果種植基地種植前必須搞好排水溝,預防積水。

2、百香果影響最大的兩大病害,一個是根腐病,另外一個是花葉病毒病!根腐病預防有效方法主要是搞好排水系統,堆高土或用控根器定植,採用生物菌肥下底肥,抑制腐黴菌繁殖,以菌治菌,定期用甲霜惡黴靈或亮盾淋根,選擇抗根腐砧木的嫁接苗種植,一年一種每年換苗等方法管理。

3、百香果種植方式有:棚架式,棚架垂枝窗簾式,單層籬笆式,高密植雙層籬笆垂枝式。棚架式畝栽70棵左右,籬笆式120左右,雙層籬笆300棵左右。百香果種植密度檢驗標準是十月份後保證能通風透氣為合理。

4、百香果是硬殼多核,長期邊開花邊掛果邊長枝條的作物,氮磷鉀長期需求量大才能滿足營養生長同時,鈣鎂鋅硼鐵也是需求量大的中微量元素,缺鈣果子皮薄皮軟,幼苗頂端容易壞死,缺鎂老葉容易葉脈綠的黃化早衰,缺鋅嫩芽小葉單薄,果實生殖發育不良,肉不飽滿,缺鐵顏色暗淡不夠鮮豔!

5、百香果修剪,百香果一年有三次比較關鍵的修剪,第一次是上棚摘頂長二級分枝的時候,留四五條二級分枝分東南西北幾個方向長一條,其它多餘的二級分枝要及時剪掉。第二次是二級分枝長了一個月左右的時候,把靠近主幹40CM的三級分枝剪掉,形成中空外長,避免後期過密減產,中空外長後,主幹周圍不密就是整棵樹不會密密麻麻了。第三次關鍵修剪是摘完最後一批果開春時的修剪,這次修剪主要是留二年苗爭取頭批果高產的修剪,把1.5米以外的分枝全部剪光,留三四條二級分枝足矣,每條二級分枝留三級分枝發嫩芽。二年苗長枝快,不能留太多分析。






水井生態百香果農場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百香果適應怎樣的環境條件下種植。

  1. 百香果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15-30℃,33℃以上、15℃以下時生長緩慢,低於10℃基本停止生長,6℃左右低溫沒有發現明顯寒害,6℃以下嫩芽出現較微寒害,4℃時葉片和藤蔓嫩梢乾枯,紫色百香果能經受-3到4℃的低溫,僅是秋梢幼嫩組織表現出輕微凍害。但長時間0℃以下的地域會引起樹冠枯死。但百香果幼苗不耐寒,寒冷地區有保溫措施也可以秋季種植的。

  2. 百香果比較抗平流低溫,抗輻射低溫較差,霜凍易起受害,霜凍重的地上會導致乾枯死亡,但來年通常還可以繼續發芽生長。

  3. 高溫乾旱季節,百香果生長慢,葉子變黃或褶皺,抗逆性降低,部分植株莖幹會發生病害,結果導致整株死亡。開花結果期遇到高溫乾旱,水分不能保證則花芽不能正常發育,繼而變黃脫落,部分果實會發生褶皺甚至萎縮脫落。

  4. 年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之間且分佈均勻的條件下百香果生長最好。

  5. 如水分過多,溼度過大,容易引起病害,如經基腐病等。百香果生苗根部浸水4-6天后,因為缺乏氧氣根系呼吸受影響,地上根部生長受控制。夏季高溫期浸水其傷害尤重,而冬季浸水其症狀較輕。故百香果應種在排灌良好的地方。

光照

  1. 百香果作為熱帶水果,它喜歡充足的陽光照射,以促進植株生長和營養積累。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生長緩慢,徒長枝多,病蟲害也多,而烈日暴曬高溫的情況下,則葉色變黃,葉邊緣上翹,枝多抽生少,生長緩慢,甚至引起果實萎縮脫落。

  2. 百香果為長日性植物,具光周效應,即長日照時數12小時以上,可促進花芽形成和開花。在年日照時數2300-2800小時的地區百香果營養生長較好,養分積累多,枝蔓生長快,一般在早春定植後水肥等栽培管理工作做得好,當年夏天就能不斷開花結果。

土壤

  1. 百香果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砂質壤土、紅壤土、高嶺土等排灌良好的平地或坡地都能種植,絕不能種植在長期積水的地方。大面積生產時最好種在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能排灌的水田最佳。

  2. 百香果最適宜土壤pH為5.5-6.5;pH<5.5時酸性太高,易引起莖基腐病,需要在夏天高溫多雨季節來臨前用石灰等中和部分酸性,改良土壤

氣候對百香果的影響

百香果生長髮育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春季、秋季營養生長快速,開花結果多,盛夏高溫少量結果,寒冬極少開花結果。開花結果期,晴天比陰雨天坐果率高。百香果從開花至果實成熟一般60-80天,春季比秋季需要時間短。

育苗

  1. 扦插時間。一般選擇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進行。


  2. 插穂剪取及扦插。選擇葉片老熟的枝條,取兩個節,上節留葉片或葉柄,剪口在節上2-3公分剪斷,大的葉片可剪去一半;下節不留葉片,在節下剪斷。插穗剪好後,在生根劑溶液浸泡2至3分鐘(每克生根粉加水1公斤使用)後,扦插到育苗地或營養杯中,深度為杯土的三分之二,插好後澆足水。營養土配方在營養杯下部三分之二為田泥,上部三分之一為黃泥。

果園建設

百香果適應性強,粗生快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良好,在溫帶地區也能開花結果;對土壤要求不高,可種植在砂壤土、紅壤土、高嶺土等多種類型的土壤上,坡地、山地或能排灌的平地。水田都可以,不能選擇常年積水地建果園。

開墾

建園時要規劃好栽植區、道路、包裝場、工具房、防風林帶以及排溼防洪系統等;清除栽植區內的雜物、石頭等;然後平整土地,可全墾或穴墾。山地種植,果園開墾應要求種植帶寬1.1米以上,內傾5°-8°,種植帶外緣築高20釐米,寬30釐米的小埂。

搭架

  1. 百香果為蔓性植物,依賴棚架支撐才能正常生長髮育。因此,要搭建相應的棚架。經調查,定植時間不一樣,搭架植株已掛果,不搭架植株未見有掛果。立棚架便於管理和採收,也創造了良好的光合空間和通風透氣的環境,減少病蟲害。搭架材料用水泥柱或石柱,投資較大,為了降低成本,可用一些木條做支柱;山地種植的可用自然樹木代替,效果也很不錯。


  2. 籬架式,要求行距為4米,株距為2米,每畝種植75株,支柱高度一般2米高,分別在80釐米、130釐米、及最高的位置各拉一條鐵線搭成網形。該架式具有光照和通風良好,修剪方便,此外果實不會擱置棚架頂上,可以自動掉落以便採收;這種籬架式能自動抑制徒長,掛果成串,產量比其他棚架高15%-20%。

定植

百香果四季可種,挖定植穴,因為百香果是淺根作物,不需要深坑,一般規格為80釐米×80釐米×50釐米即可;回表土與肥料拌勻,使穴土高於地表30釐米,一般選擇陰天或雨天晴天種植,這時溫度、溼度適宜,成活率高;定植時,最好把苗木按高矮、大小和根系好壞進行分級,壯苗和弱苗分開待植,方便日後田間管理;然後將植穴內的土壤翻起搗碎,每穴每一株或者兩株,先把下部土壤稍壓緊,回點土,加水攪拌成漿,把苗放入時要根舒苗正,然後蓋一層松碎泥土。直到苗木成活。若在夏天定植,陽光比較強情況下,要注意遮陰保溼工作。

種植

  1. 2-25kg農家肥、0.5kg磷肥加0.2kg鉀肥,回入穴2/3深度蓋表土隔肥種植,千萬不能把果苗接觸肥料種植,淋足定根水防寒防幹,20天內成活,30天后淋稀尿素水催苗,以後每年生長期施磷鉀肥為主的複合肥及農家肥。

  2. 栽下小苗立杆,架子下面主要留1條長到棚架上面打頂。促進棚架上側芽發展,主蔓1米5以下的側芽全部抹掉。

果園的日常管理工作

  1. 前期以氮肥為主,以促進植株生長。定植後10-15天根系開始生長,可施第一次稀尿素或稀人糞尿,以後每隔20天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腐熟人糞尿5千克或複合肥0.05-0.1千克。Mg需要量少。並強調在生長初期以後不要過多施氮肥,否則會引起落花而減產。合理的施肥方法是採用液肥或開平等溝施用。

  2. 開花座果期不施氮肥,可用複合肥和腐熟液,每月能淋一至二次人糞為佳,果大而優質。中耕除草,離莖基部50釐米遠品字形三點追施或環施農家肥,加少量複合肥,將雜草表土覆蓋,根部保溼護根,繼續開花結果多。

土壤管理

  1. 定植1個月後,離苗頭25釐米地方就可以發現百香果幼嫩根系,間作時不能離苗頭過近,否則影響百香果根系擴展;間作物只能是蔬菜,不能種植西瓜與其他葫蘆科作物,以防這些作物攜帶病毒傳染;投產後不宜再間種。


  2. 中耕。疏鬆透氣的土壤有利於培養百香果強大根系;促進植株健壯生長,獲得較高的產量。百香果生長的夏秋季,雨後對果園進行中耕淺鋤,深度5-10釐米。中耕結合除草進行,次數依雜草生長情況而定,一般應在果實迅速增大下垂前至採果後中耕2-3次。中耕可使土壤疏鬆透氣和切斷土壤毛細,有利於土壤微生物活動和土壤養分的分解,並能減少水分蒸發,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樹體管理

田間作業時,發現病害時要及時清除,輕病株及時防治,重病株及時拔除燒燬,病穴周圍土壤進行消毒。不能用草甘膦等滅生性除草劑,冬季易受霜凍寒害,儘可能設立防寒系統,注意保護主蔓等地上部分。

整形修剪

小苗恢復生長後,及時抹掉60釐米以下的側芽,促使主蔓速生、粗壯,此時應插設支柱引導主蔓上架。主蔓上架後到頂就可以打頂,促進側蔓速生、粗壯,要經常地牽導側蔓成螺旋狀地在鐵絲架上延生長。側蔓走向為一邊一枝,利於抽發的果枝早日滿架。側蔓如受病蟲為害,應及時選取健壯的一級果枝代替。

人工授粉

我們培育的紫紅色百香果,是自花授粉結果品種,自然授粉是靠蜜蜂、其他昆蟲或風力等外力作用進行的,自然授粉坐果率約為67.8%,完全滿足生產需要。人工鋪助授粉則可以大大地提高產量和果的質量。百香果開花時間很準時,幾乎都是在每天的10點左右,人工授粉時間一般在開花半小時後到下午5點前。因為百香果是自交親和品種,只要把一點花粉弄到百香果花的柱頭上就可以了。一般可用一支毛筆,沾取花粉,點到百香果花的柱頭上。通常一個人半天可以完成約8000朵花的鋪助授粉。

病蟲害防治工作

  1. 花葉病毒。噴藥前將病枝剪除,集中燒燬。藥劑防治,可選用5%菌毒清和克菌康輪換使用,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三次。

  2. 莖基腐病。發現小苗感病,可用百泰+葉面肥噴莖葉,或者安泰生,隔7天噴一次,連噴2次。

  3. 小實蠅。樂斯本或銳勁特,定期噴灑,7天一次。也可以用性誘劑吊瓶誘殺。

採收

  1. 採收期以果實充分成熟,香氣濃郁時為宜,一般可在果色變紫色(紫種)或變黃(黃種)且有香味時採收。

  2. 採收時輕拿輕放,保護葉片。

  3. 採收後,及時分級包裝運輸,減少損失。


農村小黑美食


百香果的葉片四季常綠、生長奇異、花色鮮豔,有著很好的觀賞性,因此有很多人選擇盆栽播種。百香果結出來的果子深受很多人的喜愛,果香肉嫩,有著獨特的濃郁香味,果實富含的營養物質,可以養顏抗衰老等功能。

百香果怎麼種?

一、百香果品種的選擇

選擇優質的百香果至關重要,不僅可以減輕管理負擔,而且獲得高產、穩產和優產。一般選擇抗病性好、果大產量高的新品種,如紫香1號、紫香2號等優質品種。



二、百香果的果園要求

首先要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性和通風性好、光照條件好等農田,有利於百香果枝條茂盛生長;然後就是進行果園搭架,促進生長期生長髮育和有利於採摘果實,主要用竹竿搭成平頂棚架式,有利於枝蔓的攀爬;最後播種成活後,要進行定植,保證百香果樹苗之間的距離,有利於生長髮育。



三、百香果的果園管理

首先是澆灌工作,百香果屬於淺根系植物,既不能幹旱,也不能有積水,因此要提前做好排水溝,防治暴雨積水,也有利於灌溉;然後就是施肥,生長髮育主要施用氮肥,促進生長髮育,中期主要施用磷肥、鉀肥等微量元素,提高開花結果,後期主要施用腐熟基肥,有利於促進果實優質和碩大;最後就是防病害工作,對於病菌的危害,可進行噴灑百菌清溶液或者多菌靈溶液,對於蟲害可進行噴灑敵百蟲溶液。



總得來說,百香果和普遍種植的果樹管理都差不多,只要瞭解百香果植株的生長習性加強合理管理,就能獲得穩產、高產、優產。想了解更多三農種植管理方法,敬請關注我的回答。


科學種植小能手


挖個坑,埋點土,澆澆水……😂分享在自己小院或者陽臺種植百香果的方法。

1、將買來的百香果果肉埋到花盆裡,不用埋得太深,每天適量澆水。

2、待長出幼苗後,再分盆種植。


3、幼苗分種成功後,留1~2條主蔓上架,剪去其他側枝,可以搭個架子,然後靜等它\n爬上去開花結果。

4、百香果是一年四季開花結果的植物,但根據花開季節不同,果實成熟所需的時間也不同。
5、未成熟的百香果是青色的,而成熟的則是紫色和深紅色的,而且有很濃郁的香味,待它成熟任君採摘😃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你種過西紅柿或者辣椒什麼的,肯定難不倒你,如果你要大面積種植,建議諮詢農業專家。我這個就是體驗一下種植的樂趣!


歡歡愛健康


百香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一、百香果種植

  1、當年種植當年產出,以每年的2-3月份種植為宜。一般百香果經濟栽培年限為4-5年,在第5年採收後,將老株砍除全面更新。因百香果為熱帶水果,連茬極易為病毒所侵染,降低產量和品質,為減少百香果受病毒侵染為害,以無病毒健康苗,每年更新栽植最好。

  ①栽植距離百香果為蔓性果樹,枝蔓延長,因此棚架式栽培以行距3米,株距3-3.5米為宜,畝種70株左右;單線籬式栽培行距1.7-1.8米,株距3.5-4米為宜,畝植100株左右。

  ②栽植方法按預定種植的行株距,挖寬60釐米,深20-30釐米的定植溝,先放入混合好的堆肥或黃腐酸有機生物菌肥,同時每株加用0.25公斤磷+0.15-0.25公斤複合肥,然後起墩種植,定植成活後,應隨時將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頂芽,並將蔓綁在支柱上,使植株儘快攀上棚架。

  2、搭設棚架百香果栽培期間必須設置棚架,以便管理、採收。棚架的搭設有多種形式,目前以水平型棚架和單線籬式架為主。單線籬式架柱高2.3米,在株與株之間樹立,植入地下約30釐米,每條柱拉2條12號線。

  3、整枝修剪百香果定植後,在幼苗期應插立支柱,以便引誘主蔓上棚架,待主蔓1米高時剪除頂芽,讓其長出側蔓,每側留2個側蔓,分向兩側生長,當側蔓長至2米時,將側蔓頂端剪除,以促進次生側蔓生長。若是水平棚架栽培時,應等主蔓到達棚架上時,留側蔓向四方平均生長。百香果忌重剪,每年無須強剪。若過度修剪,易使主蔓逐漸枯萎,嚴重時整株死亡。一般每批果採收後,每個側蔓留3-4節進行短截,促其重新長出側蔓,同時每年夏季必須疏剪生長過密的枝條,或將垂下拖延地面的枝條,離地面約20-30釐米處剪除,以保持通風良好。  二、定植時間:視苗的高度而定,苗高達25釐米以上即可定植,有澆水條件的地塊可即早定植,缺水地塊最好待雨季開始的5~6天月份定植。雨季開始前定植的由於天氣乾燥,每隔10~15天澆一次水,常保土壤潮溼。

  三、種植密度:百香果為蔓性果樹,枝蔓延長,因此棚架式栽培以行距3米,株距3-3.5米為宜,畝種70株左右;單線籬式栽培行距1.7-1.8米,株距3.5-4米為宜,畝植100株左右。

  四、田間管理:育苗者苗高8釐米左右定苗,間去過密弱苗,株距4-5釐米留苗1株。定植後,每年中耕除草4次,在秋季收果和春季返青時分別施肥1次,以黃腐酸有機無機熬合肥配合磷、鉀肥為主。莖藤長30釐米以上搭架引藤攀援。孕蕾至結果期間,遇乾旱天氣,應及時灌溉。

  五、水肥管理:百香果喜溼潤,但忌積水又怕乾旱,積水時要及時排幹水,乾旱時要勤灌水,特別是掛果期,需水量大,要灌足水。科學進行施肥,新植的百香果,前期以氮肥為主,混合生命源黃腐酸沖劑淋施,每株每半個月澆一次,施肥量隨苗木長大而增加,並配合葉面肥噴施。為促進早生快發,種後7天開始淋2次促根壯苗劑或黃腐酸營養液,相隔時間為7天,;進入產期後,應增施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每株施0.5斤有機無機熬合肥加0.1斤高盛鉀寶。採果後施冬肥,以黃腐酸生物菌肥為主,每株施黃腐酸生物菌肥1.5公斤,鈣鎂磷肥0.5公斤。開花後15天內是果實迅速膨大期,應加強肥水管理,特別是增加鉀肥的施用(高盛鉀寶),促果實迅速膨大;每年樹兩旁交替進行。

文章來源:中國農林科技網

中國農林科技網


選擇合適的地區,亞熱帶,氣溫平均在十八度以上,1.挖坑50*60,施肥最好農家肥,比如牛糞最好,每顆施農家肥30斤左右,回土,然後栽苗,栽苗後馬上澆水,一個 星期以後再澆水,等百香果完全活了,在次施肥,搭架子等,一個月以後百香果上架,就開花結果,











農村曉哥


百香果世界公認種植水平最高的是臺灣南投縣埔里鎮,那裡一畝年產果普遍可達6000斤以上,大陸一般畝產只有2000斤左右。他們很多種植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例如為了防止病毒,他們百香果樹是當年種收成後當年就砍了明年一定是種新苗。百香果一畝種植約70棵,春天俗稱“倒春寒”結束後就可種植


手機用戶6129481542


百香果非常容易種,有朋友種植,剪一條|5一二十cm長枝條,插在腐葉土中,淋水,在陰涼處,一至二個月就出根,有新葉出便是有根,就是成活,放在有陽光的地方,每週淋淡肥水一次。自然會長大,一米高樀心。後長出二枝,長大換盆,要在有陽光的地方生長,才有果結,要上棚,施雞屎,或花生孚泡發與泥混合作肥,自然枝繁葉茂葉茂,但是要及時林水,吸收很多水。現在可以插枝新曆十一月,少雨林成活率高\\汀\\~\\試試吧,粉絲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