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除了祭念,你还有6件事要做

清明除了祭念,你还有6件事要做

清明除了祭念,你还有6件事要做

第一件事:反思过往悟得失

追忆之余别忘反思两件事:

一来要反思是否忽略了父母的需要。

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孝不能仅局限于供养父母,因为犬马都能养主人,真正的孝是要尽心竭力。

二要反思人际关系。

曾经发生的矛盾必然是双方的责任,所以要找到并承担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同时多回忆对方的好处,发去一条短信,化解矛盾。

第二件事:相约踏青益身心

清明一到,春回大地,到处生机勃勃。

现代人工作忙碌、人际关系疏离,在清明假期约上三五好友去野外郊游、踏青,既陶冶情操,还能拉近彼此的关系。清明假期外出踏青,穿林过涧呼吸新鲜空气。

清明除了祭念,你还有6件事要做

野外春风和煦,光线适宜,因紧张工作产生的疲劳感也会因此消散。即便不外出郊游,也可约上朋友一起运动,比如打球、慢跑、瑜伽。

第三件事:感怀父母养育恩

“清明节是充满思念的节日。面对逝去的长辈,我们最先感悟到的就是养育之恩

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没有他们的呵护,要长成七尺之躯谈何容易。

美国人有感恩节,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而从上面的意义来看,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

清明除了祭念,你还有6件事要做

古人也说,清明扫墓为的就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

社会节奏快、流动性强,即使孩子有孝心,也常会推到“明天”。可很多时候往往不等到“明天”,生活就变了,让很多事成为遗憾。

不少“漂一族”不能回家,晚上一定要抽时间给爸妈打电话或视频聊天,也可以买点他们爱吃的东西寄回去。

第四件事:排解忧伤获重生

亲人故去,即使经过多年的思绪沉淀,也难免因某事某物触景生情。将清明当成过去和现在的连接点,对埋藏内心的哀伤、累积的不快,做一次清理。

这天即便悲伤落泪,也无需掩饰,不仅有助告别哀思,还有利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

清明的意义更在于珍重生者。不论你为过去开心的事微笑,还是为忧伤的事哭泣,都要感谢那段让你成长的往事,最后和它说再见。宣泄和对话过后,就要让一切重新开始。

第五件事:陪伴家人增认同

随着城市化发展,原有的大家庭社会正向小家庭社会转变。加上社会节奏太快,年轻人往往会被过早地从大家庭中剥离出来,在这样的转变下不知所措。

“西方家庭观对现代年轻人影响很大,对他们来说,家庭只是夫妻之间的小集体,和父辈乃至祖辈的

沟通越来越少。但家族文化对个人的心理调节必不可少。

清明除了祭念,你还有6件事要做

有条件的一定要带着父母、爱人、孩子聚聚,去公园、郊外走走。实在没时间回家,也要陪父母电话聊天,并且让孩子和爱人一起说说以前的事情。这样,家人在心理上的认同感会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而加强,还能释放平时积累的不良情绪。

第六件事:做套“开弓射箭”操

清明养生操的动作讲究刚柔相济通过环环相扣的屈伸、松紧、转侧等动作,引导和促进体内气血循经运行,使气血畅旺,从而达到疏肝利胆、调肝养肺的作用。

清明除了祭念,你还有6件事要做

动作要领:

1.盘腿打坐或端坐在凳子上,也可两脚分开、自然站立。以中指带动,两臂侧起抬至与肩相平,转手心向前。

2.两臂继续向上拔伸至头顶上方,手腕交叉,左手在前(掌心向右),右手在后(掌心向左),抬头看手。

3.屈肘、落臂,两手下落收掌至胸前,同时两臂外旋,转掌心向内,头随之还原,目视前方。

4.右手五指屈曲成虎爪,向右水平拉伸;左掌同时转掌心向下,由小指一侧带动向左水平推出,并逐渐转掌心向左,头向左转、目视左掌,势如拉弓射箭,动作略停顿。

5.左手转掌心向前,从小指开始依次伸展五指;右手转掌心向内,从小指开始依次伸展五指。双臂对拔拉伸,指掌张开、力达指尖。反方向重复动作1~5,向右开弓射箭,左右两侧各做三遍。

6.重复动作1~3;之后转掌心向下按至腹前,两臂由体侧摆起,还原下落,双手放回体侧。(来源:生活计仔多)

本期内容

由商洛市科协和商洛新闻网为你呈现

邮 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 商洛新闻 "slxw01"

识别二维码,下载商洛发布APP!

编 辑:陈丹

本期监制:岳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