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軍師有哪些,在中國十大軍師中誰又排第一?

川東袍哥


“一將功成萬骨枯”,有人說天下是武將打下來的,其實,這隻說對了一半,這天下呀,有一半是武將打下來的,有一半是軍師“策”下來的,范蠡在國破家亡之際,力諫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二十年磨一劍,使越國最終打敗吳國,如此就任於敗軍之際,而成功於韜略之中,以“策”奪天下,誰能說范蠡的功勳在武將之下?作為謀臣軍師,范蠡是成功者之一,聞名千古。

歷代以來,作為如范蠡、成功如范蠡一樣的軍師不計其數,倘要選出中國歷史上“十大軍師”,那麼標準是什麼?我想,軍師就是謀略過人者,策劃過重大戰略,在大的軍事策略上有過“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輝煌戰績,有過奠定大的政治格局的助推之功。如果按此標準去羅列,以下諸位可堪稱“十大軍師”:姜子牙、管仲、孫臏、范蠡、張良、陳平、諸葛亮、房玄齡、趙普、劉伯溫。

1、姜子牙:姜子牙以一七十老翁而受聘於周文王,興利除弊、力圖振興,以書生之力,統率三軍,幫助周武王伐紂,滅亡商朝,開創週期八百年基業,厥功至偉,尤其他既懂政治,又懂經濟,更是謀略大家和軍事高手,對後代影響極深,儒、法、兵、縱橫等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故司馬遷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十大軍師,姜子牙無疑可排第一。

2、管仲:管仲管夷吾,由拜把兄弟鮑叔牙推薦為齊相國,輔佐齊桓公姜小白,大力推行改革,對內內充實國庫、富國強兵,對外尊王攘夷、開疆拓土,北戰山戎,以八國聯軍逼楚國就範,南結楚盟,九合諸侯,使齊桓公一統天下,成為春秋五霸的領袖,成就輝煌業績。

3、孫臏:田忌賽馬、圍魏救趙、增兵減灶都是孫臏用奇計謀略和驕人戰績留下來的成語。作為齊威王的軍師,孫臏幫助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魏國,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雙雙勝利,使齊國稱霸東方,成為了當時的強國。

4、范蠡:前面說了,范蠡幫越王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雪了兵敗會稽之恥。值得補充的是,范蠡清醒,功成後急流勇退,遍遊天下,樂得逍遙,又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三次經商成為鉅富,後散其家財,定居陶丘,人們尊稱“陶朱公”。

5、張良:劉邦說:“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謀略,可見一斑。決定劉邦前途與生死的幾大謀略,如先入咸陽、鴻門脫險、還定三秦、定都關中等等,皆是張良的策略,劉邦建立漢朝,張良功不可沒。

6、陳平:劉邦的謀士中,陳平的影響常常被張良掩蓋,但其實,陳平的功勞不可謂不大,他曾為劉邦獻出六大奇計:巧施反間,計除范增;金蟬脫殼,脫險滎陽;窮寇宜追,滅楚垓下;潛躡帝足,請封韓信;偽遊雲夢,智擒韓信;借力閼氏,救主白登。

7、諸葛亮:諸葛亮一輩子最大的功勞,就是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

8、房玄齡:房玄齡最大的功勞,是幫助李世民謀劃了玄武門之變,使他得到了天下,成為了唐太宗,因此他也成為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9、趙普:趙普的韜略,在歷代謀臣中是較高的,他策劃了“陳橋兵變”,使趙匡胤得以“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又以“杯酒釋兵權”,穩定了朝綱。

10、劉伯溫:劉伯溫的功勞在於,他向朱元璋提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建議,使朱元璋得以先滅陳友諒,後滅張士誠。他還提出舍小明、取大明,為明朝建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帝國的臉譜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軍師是那些?排第一的該是誰?

排第一的非我的夢中師祖鬼谷子莫屬。

嚴格說他不算是軍師,但他是軍師的師傅。

不多說,且看他的五百弟子出場,六大親傳弟子是: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法家:商鞅、李斯。

門下弟子有:毛遂、徐福、甘茂、司馬錯、樂毅、范雎、蔡澤、鄒忌、酈食其、蒯通、黃石、李牧、魏僚等一個個都是很牛逼的人物……這還是著名的,其他弟子也有出彩的人物,只是缺少歷史的記載罷了。

排第二的是葉劍英。

謀國謀軍謀身都第一流,危急關頭且看葉帥本事,救過孫中山,救過毛澤東救過紅軍救過黨,救過小平同志和改革開放…………毛主席對他的評價是:“呂瑞”大事不糊塗!軍權放心在他手上的人物。

三,姜太公一一呂望

四,輔齊為霸主一一管仲

五,佐漢成大業一一張良

六,孫子兵法一一孫武

七,三分天下一一孔明

八,捫蝨而談一一王猛

九,神算大師一一劉基

十的以後,由你們繼續拍磚厲害過以上的軍事,不服來戰!






鬼谷伍


對於這樣的問題,史學家從無定論,這本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又何況“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作為一名資深的歷史愛好者,在此我想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要明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今天討論的是“軍師”,軍師是什麼?是謀士,是謀略家,而不是軍事家、政治家,軍師著重的是“謀略”,當然也有三者兼具的奇才。因此我們接下來所談討的更應該是那些居於幕後、出謀劃策的仁人志士,而不是衝鋒陷陣、上場殺敵的戰將主帥,因而像白起、王翦、霍去病等人自然不在討論之列。還是那句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除非當面鑼、對面鼓的一對一斗法,要不很難排出個一二三四五,在此我只能按照朝代順序羅列一番。

1.周朝百家宗師——姜尚,看到這可能有朋友忍不住發問,你上文剛說過探討的是軍師,姜尚是主帥,為何排入其中呢?原因就在於姜尚子牙公就是那種兼具謀略家、政治家、軍事家的奇才,他是中國兵學奠基人,歷史地位崇高無比,諸子百家皆奉其為本家人物。首推其為第一,當之無愧。


2.東周——孫臏、范蠡,春秋戰國時期,數百年間,能人輩出,但論謀略,首推孫、範二人。孫臏拜師鬼谷子,田忌賽馬小試牛刀,桂陵、馬陵之戰,圍魏救趙,揚名天下,奠定齊國霸業,厥功甚偉。范蠡幫助勾踐臥薪嚐膽,屢獻奇謀,興越滅吳,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後全身而退,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劇,著實令人欽佩。



3漢朝——張良,漢初三傑之一,圯上納履,得授兵法,鴻門宴上,保全漢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輔佐劉邦終有天下,而後助太子登位,功在社稷,足稱的上漢初第一人(韓信也很厲害,但他不懂政治,終究還是沒落個好下場)。

4.三國——郭嘉,三國也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代,但郭嘉堪稱三國第一奇士,神機妙算,計謀百出,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想必有人質疑,為什麼沒有諸葛亮,其實我也很喜歡諸葛亮,但諸葛亮確實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卻並不是個謀略家,他的計謀真的有限,大家不要被小說所矇蔽,那些耳熟能詳的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都是小說虛構,正史並無記載,可憐諸葛丞相。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5.唐朝——李靖,衛國公李靖也是一位兼具謀略與軍事的奇才,一生南征北討,立下赫赫戰功。

6宋朝——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發動陳橋兵變,策劃趙匡胤“黃袍加身”,結束五代混亂局面,統一中原,而後“杯酒釋兵權”鞏固皇權,為宋朝立下不世之功。

7.明朝——劉基、姚廣孝、王陽明。劉基已經不需過多贅述,他已經處在一個半人半神的境界,屢屢救朱元璋於水火,可以說,沒有劉基的出謀劃策,朱元璋見不到這個嶄新的大明帝國;黑衣宰相姚廣孝胸有城府,計謀多端,輔佐朱棣,終有天下。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聖人,一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江西剿匪、鄱陽湖平叛、兩廣治亂,他的計謀出神入化,五一不成,一句話,真乃神人也!


以上排名僅代表年代順序,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若有不當,歡迎諸位批評指正,知我罪我,一任諸君~


青燈以沽酒


中國上下五千年,封建社會也有兩千年了,非要評出十大軍師的話,我覺得可選的實在太多了,在我看來,軍師區別於文人騷客,區別於文官,軍師是一種特殊的群體,是精通兵法,能有謀略能出謀劃策能治軍能治國型的人才,是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更側重於軍事的文人,那麼我覺得有謀略的將領當不在此列如李靖,龐涓等等。從這個角度選的話,我選出我覺得排名靠前的十大軍師

第一位:姜子牙

定鼎周朝八百年天下,輔佐文王治國武王伐紂,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姜子牙此人可謂家喻戶曉,姜太公釣魚,可是願者上鉤啊,立於朝堂能輔佐文王治國安邦,立於戰場能為武王出謀劃策,開創周朝八百年基業,百家祖師,一代奇才!

第二位:諸葛亮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諸葛孔明,輔佐劉備於危難之中,三分天下,輔佐劉備開創蜀國,他的事蹟數不勝數,三顧茅廬,七擒孟獲,七出岐山,空城計等等,於國,富國強兵,于軍,運籌帷幄,就是因為他在而使曹操不敢殺司馬懿,發明諸葛連弩,木牛流馬等等,為公認三國第一軍師.一封出師表,拳拳赤膽忠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第三位:范蠡

之所以把范蠡排到第三位,是因為他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謀臣,還能識人,能知君王,急流勇退,不戀權貴,明哲保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恰恰就是其摯友文種,文種功成之後不信勾踐會卸磨殺驢,結果死於非命。相傳范蠡掛印而且,與西施隱居,擅理財,幾年便成鉅富,世人恭稱“陶朱公”

第四位:張良

漢高祖劉邦口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指的就是張良,漢初三傑,韓信以兵事,蕭何擅內政,為後勤,真正為劉邦出謀劃策,打下兩漢四百年江山的,就是張良。張良者,功封留侯,能功成身退,有大智大勇,刺秦王,為人仁孝,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實為《素書》。

第五位:劉伯溫

劉基劉伯溫,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第六位:趙普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主人,雖讀書少,但擅謀略,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主要策劃人,一生輔佐宋太祖,宋太宗,幾度官拜宰相,從徵二李,謀劃“杯酒釋兵權”,解決藩鎮割據,武將掌兵的頑疾,然而其人有私,受賄貪贓,故排第六位。

第七位:郭嘉

字奉孝,曹操謀主,才智過人,放蕩不羈,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擅謀略,有大局,為曹操第一謀主,可惜英年早逝,赤壁之敗後曹操曾言“若奉孝在,安能使我喲有此敗”本文把郭奉孝排第七,皆是因為其壯年而逝,不能一展才華。

第八位:司馬懿

司馬懿,曹魏政權四朝元老,兩晉奠基人,曹魏時官至太傅,權傾朝野,善謀奇策,被諸葛亮視為生平最大敵手,正是他擋住了諸葛亮數次北伐,“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魏文帝魏明帝託孤重臣,擅隱忍,有權謀,曹魏四代君主皆視其為肱骨重臣,然其誅曹爽,掌大權,效法曹操,權傾朝野,故排第八位。

第九位:姚廣孝

黑衣宰相姚廣孝,明初一代奇人,少時為僧,結識燕王,為燕王朱棣主要謀士,策劃靖難之役,輔佐明成祖朱棣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且最終獲勝,為史上奇蹟,拜太子少師,追贈榮國公,諡號恭靖。其人有才,少有大志,然說動燕王舉兵反叛,奉天靖難,成也靖難,敗也靖難,故排第九位。

第十位:王猛

王猛王景略,出身貧寒,隱居山中,販畚箕為業。博學好讀兵書,善於謀略和用兵。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到王猛死前,秦已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十分天下,秦居其七,功勳卓著,然苻堅不聽王猛之言,執意攻晉,因而有淝水之敗。

個人見解,排名不分先後,感謝支持!


奉木吾慰


湊個熱鬧。再說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需要了解軍師是一個什麼職位,主要的作用。引用百度詞彙解釋。在軍中擔任謀劃的人。第二個解釋為主帥出主意的人。這個與軍事家是有本質區別的,孫武會打仗但是絕不是一個軍師,而是一個軍事家。范蠡謀略超人,但是未曾有過記錄說他曾經參加軍事行動,只能算作謀略家,也不符合軍師一個範疇。孫臏也是一個軍事家做過的孫臏兵法不輸他爺爺的孫子兵法。但是更多的是他給田忌出主意,而不直接指揮戰鬥,所以孫臏是一個軍師。

我們順著這條線往下說,姜子牙絕對算是軍事中頭一號人物。不參加直接軍事行動,一直都是謀劃軍事行動。可以說捨我其誰了。

第二個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孫臏,孫臏的軍事才能由於自身身體原因沒有得到展現,但是他從來都是田忌身後的重要人物。

第三個應該算的上范增了。范增的能力由於項羽的失敗而被埋沒不少,更多的人知道的是張良,韓信之輩。但是一諾個人而言比較推崇范增。如果項羽聽范增的建議,天下是姓劉還是姓項,恐怕還未可知。

第四個應該屬的上張良了。論軍事才能不及韓信,論穩定後方不及蕭何。但是張良能與這兩個其名,可想而知他的才能不是一般。軍師才能略低於韓信,主要問題是不能親自帶兵打仗,沒有韓信的指揮能力。

第五個在兩漢相交時,本來馮異可以算是一個,但是馮異頗有軍功,是一個帶兵的好手。馬媛與馮異一樣。所以在這個時期並沒有出現特別出色的軍事,原因就是主帥太厲害。這個時期沒有那就到三國時期了,三國時期是一個多事的時代,而又同時人才輩出,無論是曹魏的郭嘉,賈詡,還是劉備的臥龍鳳雛,或者是孫權的魯肅,甚至董卓的李儒,與袁紹的田豐沮授都是軍事中的佼佼者。關於孔明郭嘉賈詡論最近兩年也一直沒消停過,這裡選出一個來真的挺難。畢竟再大的本事也只是三分天下,並沒有統一全國。而後來的鄧艾入蜀,他又是一個將領,不在軍事的範圍。所以這個時代也只能捨去。在往後說恐怕謝安應該榜上有名了,這裡也出現一個情況,謝安本來只負責了布兵謀劃,並沒有直接指揮打仗,而他卻是最高軍事領導。所以他也不能在內。再往後說應該是隋朝的高熲與楊素二人了。這兩個人善於謀劃,尤其是高熲,軍中之事沒少幫楊堅謀劃。個人覺得高熲應該可以上榜。

第六位,就是傳說中的徐茂公,李績。有的朋友在這裡比較推崇李靖,這裡需要說一下李績與李靖並稱,從某種意義來說二人不分前後,由於一諾從小聽隋唐演義所以對徐茂公印象多一點,這裡無論是李靖還是徐茂公都無可厚非。

第七位往後再說應該算是趙普了。趙普一直跟隨趙匡胤,而且在軍事中沒少給趙匡胤策劃。至於石守信等人被收了兵權以後,趙普一直在玩政治。趙普無論是謀略還是政治都應該上榜。

第八位,從宋代以後很少有傑出的將領,直到元代滅宋以後,對於元代的軍事不慎瞭解,這裡不說。這第八位應該是劉基了。無論是正史還是傳說劉基的才能都不輸,以前提到的任何一位。所以這裡應該把位置留給劉基。

第九位……

第十位……

以上是一諾個人言論。雖非精品,卻是獨家,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和風小築主人一諾


我認為的十大軍師分別是:張良,姜子牙,范蠡,劉伯溫,趙普,諸葛亮,郭嘉,孫臏,司馬懿,蕭何。

漢代的張良應該可以排名第一,為什麼說張良能排第一?

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劉邦這個人,以及劉邦是如何對待開國功臣的這些事蹟,然後得出張良為何是第一的結論。

先說劉邦是個什麼人?

劉邦本來是靠耍流氓起家的,此人最大的優點就是什麼都不會,正是因為他什麼都不會所以,他事事都要靠人,然後他的旗下聚集了一大批能人,文有張良、蕭何、陳平、酈食其等人,武有韓信、彭越、英布、曹參、周勃等人。

正是這些文臣武將,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

可以說這些為他打江山的人都是功臣吧,可是,在這些功臣中,功勞越大的,卻死的越慘。當然張良除外。

我們先看看給劉邦打天下的這些人功臣是如何被處死的?

第一個韓信,韓信在滅項羽之前,劉邦答應讓他當齊王,可是,等到項羽被滅之後,韓信在齊王的位置上還沒做熱,他又把韓信給調到楚地,當楚王去了。

雖然齊王和楚王都是王,但是,齊王和楚王還是有區別的。

因為齊地不但地盤大,而且是當時天下最富庶的地方,這個地方劉邦最終給了自己的兒子劉肥。

要說韓信當了楚王也算不錯,可是,他還是受到了劉邦的猜忌,劉邦把他給貶為了淮陰侯,然後韓信被呂后滅了族。所以,韓信的下場很悽慘。

再說彭越,彭越在項羽被殺之後,被封為了梁王。

在陳豨叛亂的時候,劉邦讓彭越一起去平叛陳豨,彭越說自己有病,沒有去。

劉邦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到了劉邦平叛回來,正好呂后殺了韓信,這時候彭越害怕了,他想的是,劉邦會不會拿自己開刀。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他親自去找劉邦道歉去了。

劉邦把彭越的官職給免了,然後發配他到蜀地去。在去蜀地的路上,彭越碰到了呂后,呂后告訴彭越,說替他說說情,讓劉邦放他一馬。

結果彭越跟著呂后到了宮裡,就被抓了。

呂后告訴劉邦,彭越是個老虎,怎麼能把他放走了呢,應該把他給滅族,以絕後患。

劉邦同意,彭越被滅了族,然後劉邦又把彭越給烹了,把他的屍首,分給各地的異姓王吃掉。

這些事做完,就開始引起了英布的警覺了。

英布在打敗項羽之後,被封為了淮南王。

他知道韓信和彭越都被滅族之後,他也害怕了,因為三個功勞最大的武將,就剩下他自己的。索性,英布也反了,最後劉邦去平叛,又把英布給滅了族。

武將功勞大的,功高蓋主的整的都差不多了,下面該輪到文官了。

第一個就是蕭何,我們看看劉邦是如何整蕭何的?

大家都知道蕭何和韓信,張良一樣被劉邦視為漢初三傑,但是,劉邦對蕭何絕對沒有那麼放心。

因為蕭何在關中的名聲太好了,他怕自己死後,蕭何會靠著自己的威望,代替他們老劉家的人當皇帝。

所以,在劉邦滅了英布之後,回來的時候,他就把蕭何給抓緊了監獄,原因就是有人告蕭何私吞了百姓的田地。

大家是不是有點懵,蕭何不是在關中威望很高嗎?他為何要私吞百姓的田地呢?

原來劉邦在滅英布的過程中,經常給蕭何來信,問蕭何怎麼樣了?

蕭何知道劉邦沒安好心,惦記上自己了。

所以,蕭何的謀士給他出主意,讓他自毀名節。

蕭何就開始糟蹋自己的名聲,然後強搶百姓的田地,也不給錢。百姓們恨死蕭何了。

劉邦滅了英布回來之後,得到了百姓告蕭何的狀,他很高興,蕭何的名聲終於臭了,但是,他還是把蕭何給抓了起來。

蕭何沒有被殺,是他命好,因為有不怕死的人,冒著殺頭的危險,給他求情了。

劉邦一想,蕭何也不容易,這樣做還不是被自己的逼的,所以,就饒了他一命。

最後說張良,那麼多功臣都被劉邦給算計了,為什麼獨獨這個張良沒有事呢?

張良在幫助劉邦打敗項羽之後,劉邦讓他在齊地自擇三萬戶,當做自己的食邑,張良沒有要,他說自己的功勞沒有那麼大,若是陛下真要給我,就給我留縣吧,一萬戶就夠,不要三萬戶。

劉邦很高興,因為張良知道謙讓。

再說了張良也知道劉邦的為人,若是他張良真要了那三萬戶,劉邦還不知道以後會找他什麼麻煩呢。

大漢帝國成立之後,別的人都開始在朝中為官了,這時候只有張良提出來,自己要歸隱了,這就是所謂的功成名就呀。

要知道那時候可是張良事業頂峰的時期,他竟然說退就退了下來。這放在誰身上,都是不甘心的,但是,張良可以做到。

還是那句話,他太瞭解劉邦了。劉邦是個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享福的人。

這就是張良的厲害之處了。

你說若是韓信和蕭何都學張良的話,急流勇退,他們也不至於落到最後的下場吧。所以,同樣張良在十大謀士中,結局也算是最好的一個。


漢史趣聞


在古代中國,帝王們大多數都是無所作為,瞎吃海喝混日子。雖然如此,總還是會出現一些有所作為,英明神武的偉大帝王。而這些帝王的身邊也總會出現一位忠心耿耿,智慧超群的參謀,這些參謀我們稱之為軍師。於是軍師就成為了一個偉大帝王的標配。軍師也成了忠誠智慧的代名詞。

中國最早的軍師是風后。黃帝開始和戰神蚩尤打仗,被蚩尤打得落花流水。沒辦法他請來風后,風后不負重託,發明了指南車,在涿鹿之戰用指南車幫助黃帝,打敗蚩尤,統一天下。從此以後,在中國五千年曆史上,不斷湧現一些為後人敬仰的軍師。那麼這些軍師都是半神半人,誰又會更厲害呢?今天小編自作主張,選出十位最有名氣的軍師。一些年代過於久遠,事蹟流傳較少的軍師我們暫時則不作評選。


第一 姜子牙,中國最厲害的軍師。其他軍師是半神,姜子牙和他們相比就好像鑽石和青銅的距離。沒辦法,姜子牙是真神仙的祖師,這個輩分管著的。帶領武王伐紂,推翻商朝,保周家800年天下最大功臣。他治理的齊國,成為諸侯中最強大的國家。著《六韜》,是中國曆代兵家之祖。釣魚的,算命的都認他為祖師爺。吊打任何軍師。

第二 諸葛亮,最忠臣最智慧人氣最高的軍師。隆中對,三分天下,草船借箭,舌戰群儒,三汽周瑜,空城計,失街亭,出師表,武侯祠。和他相關的每個故事都是戲劇素材。這人氣,沒誰了。


第三 張良,膽子最大最有戰略思維的軍師。錐擊博浪沙。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功成身退,飄然而去,了道成仙。

第四 范蠡,最傳奇最深不可測的軍師。輔佐勾踐臥薪嚐膽,滅亡吳國。功成後勸文仲隱退未果,遂攜西施泛舟於江湖。化身陶朱公,賺得萬貫家財,成商人之祖,財神之一。立萬世之名,娶妻智慧與美貌並存,成世界首富。這個世界上還有他不能做到的事嗎?

第五 劉伯溫,最倒黴的軍師。立邀天之功,遇上一個刻薄君王,欲退不能退,最終悲劇收場。

第六 最爛最不合格的軍師,梁山軍師——吳用嘛。老出餿主意,還經常被人識破。

第七 最狡猾不講義氣的軍師,徐茂公,割袍斷義就是他。還給唐太宗出主意讓尉遲敬德吃屎,太沒義氣了。

第八 姚廣孝, 最奇怪的軍師。一個和尚當上軍師真是莫名其妙,滑天下之大稽。不過確實厲害,靖難第一功臣,神仙一類人物。

第九 這個軍師是真正的軍師,因為他是最專業的軍師,他是孫武。兵聖,《孫子兵法》全世界通用。助吳國滅楚國,連美女都能訓練成特種兵。

第十 最搞笑的軍師,金兀朮的軍師哈迷蚩,足智多謀,心狠手辣,卻被潞安節度使陸登割了鼻子。全無軍師體面。




各位看官有什麼補充,歡迎討論。


鐵馬冰河戍輪臺


中國古代最牛的十大軍師: 劉伯溫排在第七, 諸葛亮也只能排在第四。

軍師,在戰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或許不驍勇善戰,但是做的決定卻能讓一個軍隊甚至是一個國家走向滅亡,他們決定了戰爭的勝負,那麼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厲害的軍師呢?

10、范文程

范文程,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視為文臣之首。

9、姚廣孝

姚廣孝,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他最擅長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創業中勳功第一。

8、劉伯溫

劉伯溫也就是劉基,明代政治家、文學家。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7、趙普

趙普,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開國功臣。他以孝行感動趙匡胤,以對局勢的銳敏觀察和果敢應變,導演了黃袍加身的好戲。

6、李泌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肅宗、代宗、德宗的顧問。在安史之亂以及以後的動盪年代裡,他深謀遠慮,全局在胸,避開禍端,為國家解決財政困難、安定邊緣地區做了大量工作,保證了唐王朝的穩定和發展,是一位傑出的謀略家。

5、王猛

王猛,人稱“賽諸葛”,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政治謀略家。

4、諸葛亮

諸葛亮,古今中外,聞名遐邇。他是軍事戰略家,運籌惟帷幄,決勝千里。他神機妙算,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出神入化。

3、張良

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據說晚年跟隨赤松子雲遊。

2、范蠡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被後人尊稱為“商聖”。

1、姜子牙

姜子牙,這就是一個神話人物了,上通天文,下通地理,雖然上半生懷才不遇,窮困僚倒,但後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圖,伐商滅紂,興周八百年之基業。這就是被後人奉為神祗的歷史巨人—姜子牙。堪稱當之無愧的千秋軍師第一人。


問歷史


一聽到軍師,給人的印象就是羽扇綸巾,談笑自若的瀟灑氣派!

“軍師”為東漢、三國、晉設置的掌監察軍務之職官。

小年將按照自己的想法將我認為的十大軍師羅列一下:

  • 定周朝800年基業的姜子牙

姜子牙被譽為軍師鼻祖,兵聖等等,姜子牙在我們心中已經成神了。

他在許多學派中也都被稱為鼻祖。姜子牙入選應該沒有任何異議。

  • 被譽為華夏第一相的管仲

作為華夏第一相,管仲輔佐齊王稱為當世霸主,不可謂不強。

作為法家的先驅,管仲的軍事、政治、外交甚至是經濟主張,都是相當有效且先進的,甚至管仲還發起過貨幣戰爭,堪稱神作!

  • 漢初三傑之一,謀天下如烹小鮮的張良

狡兔死,走狗烹是皇帝的天性,劉邦如是,朱元璋如是。但是張良卻可以全身而退,不貪戀富貴,這就是頂級謀士的一個重要指標!

還有一點歷代君王都喜歡誇自己的謀士為“吾之子房”,充分說明了,張良的地位在歷史上也是舉足輕重的。

  • 功蓋三分國的諸葛孔明

名成八陣圖,功蓋三分國。諸葛亮的智慧如妖,或許就是對他最恰當的評價。

奈何生不逢時,三國大勢,不是一己之力就能逆轉的!

諸葛亮的一生被演繹的略顯悲情。

  • 有王佐之才的荀彧

三國中少見荀彧的謀一城一地的敘述,是因為荀彧作為曹操的第一謀士,他的作用與蕭何相似,一方面坐鎮後方,保證後勤,另一方面參與制定曹操勢力發展的大方向,他的作用更多的表現在謀天下上,而非謀奪一城一地!

王佐之才,不負其名!

  • 東晉以8萬挫敗苻堅數十萬大軍,導演肥水之戰的謝安

引用一句大師的話:謝安不僅有卓越的軍政才能,而且風流儒雅,多才多藝,世稱“大才疊疊謝安”,這對於一個地位僅次於皇帝的權臣來說,是很難得的。難怪後人以為“江左風流宰相唯謝安耳”。

僅次一句謝安上榜!

  • 大唐輔國良臣房玄齡

房玄齡與杜如晦被譽為“房謀杜斷”,足以證明房玄齡在大唐的地位!

房玄齡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幫助李世民謀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插一句歷朝歷代都有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兒,但是這種事情在李世民一朝卻鮮有發生,凌煙閣功臣中有不少人參與了他的皇位之爭,但卻沒有一個因此而被殺,單論胸襟絕對是歷史第一人!

  • 學貫天人,算人算地算天下的劉伯溫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明朝的廠衛制度就是劉伯溫建議設立的,在明朝初期,這個制度為朱元璋的統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劉伯溫的故事還被改編成電視劇,這也充分說明了劉伯溫的影響力和實力!

  • 明朝黑衣宰相,朱棣稱帝的第一工程姚廣孝

姚廣孝是朱棣的首席謀士。在起事之初姚廣孝負責在燕王府後苑訓練兵馬,還修建厚牆環繞的地穴,打造軍器。這等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充分說明了姚廣孝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姚廣孝建議朱棣直取京師,這個策略是朱棣能夠成功登頂的最重要的因素,憑藉燕地的資源和兵力,是不可能與整個大明作對的,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直取京師。

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通觀明太祖,太宗開國兩朝配享太廟名單中,十六位功勳自中山王徐達以下,皆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僅有姚廣孝一人。由此可見姚廣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

  • 最後一個

我國曆史上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最後一位入選者就留個空,每一個能夠留下佳話的人物都是當世豪傑,為表示對先人的尊重,留個空。


小年讀史


本來排名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畢竟根本沒法比較,尤其是不同時代的人,拿什麼標準來劃定?不過,既然問到了,那麼就姑且以自己的喜好,來給這些歷史上大名鼎鼎、厲害非常的軍師們,列個一二三四,不較真,權當消遣娛樂,也順路來認識一下這些軍師們,做出了些什麼厲害的事情。


一、諸葛亮

“諸葛亮多智而近妖”,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經過《三國演義》的加工,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才能已經不是人間可比了的。但除去演義賦予的光華,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一樣是頂尖的,這從他在唐朝時,被選入武廟十哲,就可以看出。

除此之外,他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像同時代的、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李靖對於諸葛亮,也是十分地推崇。

而且,諸葛亮還留下了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對中國軍事界有一定的貢獻;同時,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表現,如改良連弩。

二、姜子牙

姜子牙能被現在的人,廣泛地認識,當然與《封神演義》密不可分。但在歷史上,姜子牙確確實實是了不得的人物,有“百家宗師”之稱。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周姬昌昌之脫羑里,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這就確立了姜子牙是中華民族創立韜略理論開山祖的地位。

尤其是《六韜》一書,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

三、張良

看後世皇帝稱讚謀臣的時候,說的是“吾之子房也”,就可以看出張良在軍事謀略上有多厲害,因而也有著“謀聖”、“帝師”的稱譽。

所謂的“謀”,不只侷限於單場的戰役之中,而是能夠站在全局的高度,進行統籌規劃。都說“千金易得,一將難求”,而對於張良,那就是“千將易得,子房難求”。比如在劉邦彭城大敗,形勢極為不利的時候,憑藉張良的計謀,將韓信、彭越和英布拉攏到同一個陣營,最後反敗為勝。

四、劉伯溫

憑藉影視劇的加成,還有《燒餅歌》的推動,劉伯溫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經是可以媲美諸葛亮的存在。

能夠獲得後世人如此的青睞,真材實料必然是有的。且看:

1、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

2、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

3、建議朱元璋一方面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面以“大明”為國號來招攬天下義師的民心。

4、對於消滅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先後問題上,提出先滅陳友諒再取張士誠的正確建議,為朱元璋殲滅群雄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五、姚廣孝

雖然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好,但不能否定的是,朱棣能夠以燕王的身份,打敗正統的朱允炆,成功登上皇位,這位仁兄的功勞絕對是最大的。最神奇的是,這個人幫助朱棣,完全不是為了功名富貴,與常人大不相同。

可以說,沒有姚廣孝,朱棣就不會起兵,更不會在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國家的時候,能夠最終取勝。

六、孫臏

一部《孫臏兵法》,就足以光耀後世,這樣無怪乎在唐德宗時,他被列入到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中,在宋徽宗時,又被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最出名的戰役,當然就是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設計打敗魏國,令其失去霸主地位。

七、郭嘉

郭嘉對曹魏集團的作用,顯而易見,就相當於諸葛亮於蜀漢一樣。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像著名的“十勝十敗”論,獻計敗呂布、敗劉備、敗袁紹等等。

八、范增

如果以成敗論英雄,那范增無疑就是失敗的;但就他的能力來說,卻值得肯定。

在天下大論的時候,首先想到要將楚懷王的後裔作為旗幟,收攏人心;在劉邦還在潛伏裝孫子的時候,一眼就看出其志不小,立定注意要防患於未然;這樣的見識和眼光,不是常人所有的。

九、范蠡

在越國已經快要滅國的時候,憑藉計謀令勾踐和越國保留了下來,並最終導演了復仇大戲,對於整個國家的軍事戰略問題,主張“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在對吳國的戰爭中,范蠡很重視本國生產的發展,還對吳國發動了’糧食戰;在具體的戰爭實踐和戰爭指揮中,主張“後則用陰,先則用陽; 近則用柔,遠則用剛”。

要是沒有范蠡,勾踐就可能早就國滅身死了。

十、李靖

作為小說裡“風塵三俠”之一的李靖,能文能武,真的是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

李靖還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今多已失傳。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