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兄弟在同一個事情上都犯了錯誤,曹操又如何,大漢還有希望嗎?

太多的不該


探索真歷史,還歷史真相。\r

195年十月,李傕、郭汜相攻,漢獻帝在楊奉、董承等人的保護下流浪在外。此時對天子的態度至關重要。\r

袁紹\r

沮授曾建議袁紹把漢獻帝迎奉過來。他說:“現將軍應該早迎天子大駕,建都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兵馬以討不臣。如果我們不快速行動,一定會有人搶在前頭。”郭圖、淳于瓊卻極力反對,他們說:“如果我們把天子迎到到鄴城,有什麼事情都得上表請示。服從命令不是本意,不服從就是抗拒詔命,這不是好辦法。”袁紹最終沒有采納沮授的意見,失去了一個絕佳的機會。\r

袁術,袁術見漢獻帝四處流浪,以為時機已到,對眾將說:“如今劉氏天下衰微,我們袁家四世三公,民心歸附,不如我現在就登基稱帝。”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稱帝的行為令袁術成為眾矢之的。眾諸侯群起而攻之,袁術不敵,199年,死在投奔袁紹的路上。

曹操,曹操卻毫不猶豫極速進軍將漢獻帝迎到許昌。此後以天子的名義,東征西討,佔盡先機。\r

袁紹、袁術、曹操,三人對天子截然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三人的日後的命運,袁紹對天子視而不見,導致日後敗於曹操之手。袁術對天子落井下石,最終慘死。曹操迎天子,得天下三分之二,若無司馬氏篡權,整個天下都是他的。\r

對漢獻帝而言漢獻帝,自己已經沒有力量控制諸侯,只能藉助他人之力,而無論藉助於誰,都擺脫不了做傀儡的命運。漢室天下已無力挽回。\r




探索真歷史


印象中袁紹袁術兩兄弟犯了一個什麼樣的錯誤呢?自以為是,自高自大!

袁術從孫堅手上謀到了玉璽,就認為拿到了皇權,天降大任,在不恰當的時候稱帝。

結果槍打出頭鳥,被眾人圍攻,很快滅亡!這是袁術不智的地方。

袁紹剛開始比曹操的力量還要大,金錢勢力背景都很強大,還被推為盟主。

但是袁紹這個人偏聽偏信,做事優柔寡斷,錯失了許多良機。下屬也逐漸地對他不滿,產生背離心。團隊分裂,大臣反戈,所以最終也導致袁紹的一敗塗地。

曹操是個奸雄,他知道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能夠很好地把握好這張牌,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實際上曹操本人老謀深算,大權在握,皇帝只是個傀儡,曹操雖沒那個名,卻擁有超過天子的享受。曹操不會像袁家兩兄弟那樣要那虛名,也不是時候。

因為在老百姓心中,還是認可漢家天下,皇帝為大。

其他人要想謀取,都沒有這個合法性。否則人人都擁兵自重,自立為王。所以在後面的中國,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紛亂的局面。

當然漢家江山也已經是四分五裂,中央政權已不復存在,只有等候明主取而代之,天下公認。


天隨人願望


袁紹與袁術所犯的最大錯誤都是低估了天子的價值。大漢式微,但在漢末仍是正統,還是百官與各路諸侯名義上的領導人。而曹操就比較聰明瞭,他正是看到這一點,才下重令追尋天子,併成功在許昌建都。做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無論做什麼事都師出有名。其實力更是得到迅猛的發展,並得到荀彧這一謀士的幫助。在官渡之戰中大敗袁紹,成為實力最強者。而且還差一點統一整個天下。可見落魄天子仍有其巨大的價值,而曹操正是將這一價值最大化的發揮出來了。

歡迎大家來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