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族美女與茶道(一)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我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歷史悠久,民風民俗也多姿多采。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下面給大家帶來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

1、藏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

在這裡只要有人煙的地方,你都可以聞到飄來的酥油茶的香味。藏族人民最嗜愛酥油茶。而奶茶,是將牛奶或羊奶摻入用紅茶或粗茶加熱成的清茶而飲,它既有奶的甜味,又有茶的清香。

甜茶是將紅茶、牛奶、白糖加在一起煮制而成的,在西藏茶史上,雖沒有酥油茶那麼久遠,但也是藏族人民喜愛的傳統飲料。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藏族美女

2、維吾爾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麵條、茯磚茶。

茶是維吾爾族不可或缺的飲料,可以說是“不行一日無茶”。若至維吾爾族員家作客,通常由女主人用托盤向客人敬榜首碗茶。第二碗開端,則由男主人敬。斟茶時要慢慢倒入茶碗內,茶不能滿碗。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將碗口捂一下,便是向主人暗示:已喝好。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維吾爾族美女

3、蒙古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奶茶、磚茶、鹽巴茶、黑茶、鹹茶。

蒙古族人酷愛喝茶,重飲(茶)輕吃(食)往往到了“一日三次茶”、“一日一頓飯”的地步。清晨,主婦們會煮上供全家整天喝的鹹奶茶。蒙古族人民喜歡喝熱茶,早上一邊喝茶,一邊吃炒米。早茶後,將其餘的鹹奶茶放在微火上暖著,以便隨需隨取。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蒙古族美女

4、回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臺茶、茯磚茶。

回族喝茶的一大特徵是都喝蓋碗茶,蓋碗茶由茶碗、茶蓋、茶托組成。有的茶蓋上還繪有藍色的斑紋或赤色的小花朵,有的還繪有綠色或黑色的阿拉伯文“清真”字樣,精巧漂亮,便利經用。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回族美女

5、哈薩克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磚茶。

哈薩克族朋友習慣於一日早、中、晚三次喝奶茶,中老年還得上午和下午各增加一次。有客從遠方來,主人就會迎客入帳,席地圍坐。這時,好客的女主人會獻上烤羊肉、饢、奶油、蜂蜜等,再端上一碗奶茶。就這樣,一邊談事敘誼,一邊喝茶進食,饒有風趣。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哈薩克族美女

6、壯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鹹油茶、打油茶、檳榔代茶。

壯族朋友喜喝鹹油茶。主料茶葉,首選茶樹上成長的健嫩新梢,採回後,經沸水燙一下,再瀝乾待用。配料有大豆、花生米、糯粑、米花之類,還配有炸雞塊、爆蝦子、炒豬肝等。而與侗族人民雜居一起的苗、瑤、壯等民族,也喜愛喝打油茶。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壯族美女

7、彝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烤罐茶、陳茶。

彝族朋友十分喜歡烤罐茶,該茶色澤、香味和濃度俱佳。先將茶葉放入陶製茶罐內在火上焙烤,直至茶葉烤得酥脆、略黃時,乘熱將茶罐端離火源,灌人事先烤熱的水少許,待罐內茶水泡沫稍息,再衝人熱開水至罐滿,又在火上煨煮片刻便可起罐,讓茶葉沉澱一會兒,再倒出茶水即可飲用。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彝族美女

8、滿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紅茶、蓋碗茶。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滿族美女

9、侗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豆茶、青茶、打油茶。

侗族飲茶習俗一般包括:豆茶、打油茶等。“豆茶”象徵為“吉祥如意”的“喜茶”;打油茶是侗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飲料。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侗族美女

10、黎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五指山茶、芎茶、苦丁茶、五指山茶。

黎族各地區都有飲茶的習慣。五指山地區的黎族群眾愛喝本地產的五指山茶,另外,野生苦丁茶也是五指山區的特產,它有散風寒,清頭目,除煩渴的功效,還能降血脂、降血壓,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沿海地區黎族則喜歡喝赤鴣茶。葫蘆茶也是一些黎族地區人們常飲用的茶種,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赤鴣茶有降溫作用,還能解酒,保睡眠。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黎族美女

11、白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三道茶、烤茶、雷響茶。

居住在雲南大理一帶的白族兄弟,十分好客。他們敬客的“三道茶”是名聞遐邇的。所謂“三道茶”就是茶分三道,分別是苦茶、甜茶、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蘊含著白族人民深厚的文化涵養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與認識。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白族美女

12、傣族

特色茶種:竹筒香茶、煨茶、燒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們別具風味的一種茶飲料。該茶喝起來,既有茶的醇厚高香,又有竹的濃郁清香,難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愛喝!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傣族美女

13、瑤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打油茶、滾郎茶。

瑤族喜歡打油茶,不僅自己天天飲食,而且用油茶招待賓客。油茶的統一製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薑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瑤族美女

14、朝鮮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人參茶、三珍茶。

朝鮮族的“傳統茶”不放茶葉,但可以放多種材料;不用開水沖泡,而是將原料長時間浸泡、發酵或熬製。通常加入蜂蜜或糖,成為一種強調天然和健康的甜飲。朝鮮族家庭最常喝的是大麥茶、人參茶、三珍茶。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朝鮮族美女

15、布依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青茶、打油茶。

茶是布依族朋友生活中最為普遍和必不可少的飲品。他們相互往來,相互敬茶,品評茶味,說古論今,無拘無束,享受著天倫之樂。茶,成了他們之間聯絡、交往的紐帶。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布依族

16、土家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擂茶、油茶湯、打油茶。

擂茶,又名三生湯,是用生葉(指從茶樹採下的新鮮茶葉)、生薑和生米仁等三種生原料經混和研碎加水後烹煮而成的湯,故而得名。茶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姜能理脾解表,去溼發汗;米仁能健脾潤肺,和胃止火。所以,說擂茶不只是茶,還是治病良藥。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土家族美女

17、哈尼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煨釅茶、煎茶、土鍋茶、竹筒茶。

土鍋茶是哈尼族一種古老而方便的飲茶方法:先用大鍋將山泉水燒開,然後將茶葉放入鍋中煮五分鐘左右,即可舀出茶湯飲用。這種茶水,湯色綠黃,溫度適中,清香潤喉,令人回味無窮,是哈尼人待客的一種古老習俗。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哈尼族美女

18、苗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米蟲茶、青茶、油茶、茶粥。

苗族朋友將茶作為寄託或表達思想感情、哲理觀念的載體,並世代相襲。苗族茶俗既是苗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理念的體現。苗族人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節慶娛樂等社會交往中,可謂處處離不開茶。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苗族美女

19、景頗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竹筒茶、醃茶。

雲南景頗族的醃茶不是為了解渴,而是為了佐食。這種醃茶的製作較為繁雜,時間跨度也較大。每年春雨霏霏之季,將採摘的鮮嫩茶葉洗淨,再用竹籮攤開晾乾,然後再拌上食鹽、辣椒,放進竹筒內,層層搗緊後,將竹筒口封起來。放置到陰涼處3個月後,便可享用。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景頗族美女

20、土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年茶

茶在當地是貴重之物。敬茶,以示謝意。這種風俗被稱為“格茶”,亦稱“善茶”、“舍施茶”。除此之外當地還有藏茶的習俗。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土族美女

21、納西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酥油茶、鹽巴茶、LONG虎鬥、糖茶。

LONG虎鬥是將茶與酒同飲的一種特殊飲茶方式,故稱LONG虎鬥,製作方法也十分特別。飲LONG虎鬥茶是治療感冒的良方,人患感冒後喝一杯,即渾身出汗,睡一覺後頭不昏,人也感到精神有力。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納西族美女

22、傈僳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油鹽茶、雷響茶、LONG虎鬥。

油鹽茶是傈僳族古老而普遍的飲茶方法。先用小土陶罐在火上將茶烤焦黃,加入開水,然後放人食用油和鹽,再加開水煮沸三五分鐘,便將茶葉倒入茶盅,主人將茶敬送客人。這種茶湯既能解渴,又能充飢,別有風味,深受人們喜愛。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傈僳族美女

23、佤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苦茶、煨茶、擂茶、鐵板燒茶。

鐵板燒茶與烤茶相似,飲茶方法是先用壺將水煮沸,另用一塊薄鐵板盛上茶葉放在火塘上燒烤,直到茶色燒烤到焦黃,散發出茶香味,再將茶倒人開水壺內煮,幾分鐘後即可將水倒入茶盅飲用,這種茶飲後,苦中回甜,焦中有香。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佤族美女

24、畲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三碗茶、烘青茶。

有客從遠方來,畲家主人都會先敬茶,一般要敬兩三道,喝三道的意思是: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或者第三碗。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畲族美女

25、高山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酸茶、柑茶。

“酸柑茶”,臺灣高山族一種民俗茶飲,飲用時,把“酸柑茶”連皮切成小片,用開水沖泡,即可飲用,加些冰糖滋味更佳。“酸柑茶”酸、甜、苦、香,澀,五味俱全,別有風味。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高山族美女美女

26、仫佬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打油茶。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仫佬族美女

27、東鄉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三臺茶、三香碗子茶。

東鄉族酷愛喝茶,從茶具、茶葉、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選“三炮臺”,“三炮臺”顧名思義,即它由蓋子、茶盅、掌盤三層組成。客人要來時,熱情的東鄉人會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寶茶,以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重。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東鄉族美女

28、拉祜族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特色茶種:竹筒香茶、糟茶、烤茶。

拉祜族群眾不論男女都喜歡喝茶。燒茶是拉祜族傳統的一種飲茶法:將新梢採下的一芽五六鮮茶葉直接在明火上烘燒至焦黃再放入茶罐內煮飲;烤茶香氣很足,味道濃烈,飲後精神倍增,心情愉快。

56族美女與茶道(一)


拉祜族美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