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脾胃不好該怎麼調理?

餘溫150572151


不捏脊就【工字搓背】,寶寶一樣脾胃好、睡得香、長得高又聰明!

如果寶寶開始時特別害怕疼痛,不接受捏脊,或者寶寶年齡在八九個月以下,可以做工字搓背法。工字搓背可作為捏脊的替代穴位。

『中醫育兒之工字搓背』

工字搓背位於背部,成'工'字型,為脊柱正中線和上背部'肺俞'、 '身柱'所在橫線及腰部'腎俞' '命門'所在橫線組成。

【操作方法】

1、用掌根或者大小魚際在寶寶的脊背做快速來回工字型往返摩擦,擦熱脊柱,以熱透為度;

2、再橫擦大椎及肩胛骨內側的肺俞穴和肚臍正對面背部位置的腎俞,都是熱透為度。

3、就是要把寶寶的小背背擦得熱呼呼的,就到位了,一個位置來回擦100次。

4、如果天冷,可以隔著內衣擦拭,不需要暴露,也不需要介質。

【手法作用】

1、具有溫補陽氣、行氣活血、強身健體、止咳、平喘的作用。

2、因工字搓背的部位包括督脈、肺部重要穴位及腎臟重要穴位,所以具有通督脈和強肺腎的功能,可治療督脈不通,肺腎兩髒相關疾病。

此穴適用於:

1 . 陽氣不足、督脈不通的疾病,如腰痠背疼、四肢冰涼、精力不足、頭暈不適、貧血、慢性病體質虛弱…等。

2 . 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鼻炎、反覆感冒…等。

3 . 腎臟疾病,如尿頻、遺尿、腰腹冷痛、先天不足,小兒發育遲緩、久咳…等。

【應用舉例】

1、感冒咳嗽的防治。每次感冒咳嗽初起,給寶寶早中晚工字搓背100次,一般做三四天即可控制病情,甚至不用藥也可痊癒,當然還是建議配合其它小兒推拿穴位更好。

2、脾胃虛弱、體質差、免疫力人低、容易生病或發育不良的寶寶,每天工字搓背+擦脾俞穴即可增強體質,促進生長髮育!

【工字搓背注意事項】

1、次數一般是來回搓100下左右,具體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定,把背搓熱乎起來就可以。

2、搓背時,需要加點介質,如澱粉、茶油、爽身粉或精油等。參考頭條視頻手法:http://www.365yg.com/a6551280103370785284/#mid=1562894229417986 當然了,給孩子調理身體的方法很多,除了小兒推拿外,比如還可以刮痧;拔罐;艾灸等等。不過,刮痧、拔罐都是瀉法,做完了最好用艾灸補一下。

【捏脊(捏積)注意事項】

從其功效而言,捏脊是從其施術部位而言。臨床上主要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消化功能紊亂症、腸道寄生蟲病以及由於上述疾病的遷延不愈而併發的貧血、佝僂病,以及多種維生素缺乏症。近年來有人用此治療小兒哮喘,同時還可用於小兒保健。

1、開始做時手法宜輕巧,以後逐漸加重,使小兒慢慢適應。

2、要捏捻,不可擰轉。

3、捻動推進時,要直線向前,不可歪斜。

4、捏脊者的手部要先暖一暖,不要用冰涼的手給寶寶進行捏脊,以免寶寶受到刺激無法平趴,或者讓寶寶受凍生病。

5、捏脊的手法宜輕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6、具體操作時可採用重提的手法,有針對性的刺激某些背部的臟腑腧穴,以加強療效。

7、最後一遍結束後,還可對腎俞、脾俞、肺俞等進行重點按揉。

捏脊禁忌:

①小兒的後背有癤腫、外傷或患有某些嚴重的皮膚病而出現背部皮膚破損時;

②患有嚴重的心臟病,施術時由於小兒哭鬧,可能加重病情或出現意外,應視為禁忌;

③小兒患有某些出血性疾病;

④小兒患有急性熱性病,如小兒高燒,不宜同時進行捏積。

媽媽奶奶如果不能熟練操作上述手法,也可以私信我輸入感冒、咳嗽、積食、厭食、扁桃體炎、便秘、腹瀉等病名或手法,有小兒推拿視頻手法操作更直觀,以免取穴不準出現失誤。

我們在臨床帶教中總結了大量好的經驗和做法,更多關於小兒養護的小兒推拿、視力和艾灸方法等,可關注愛嬰堂小兒推拿殿堂,張家綱專心專注小兒推拿技法傳承與推廣。


小兒推拿殿堂


它是脾胃的“清理工”,隔三差五給孩子喝,趕走積食脾胃好!

父母照顧孩子總是細心再細心,尤其是孩子飲食方面。儘管如此,媽媽還是有一顆擔心孩子吃不跑,飯菜不合胃口的心。大多數媽媽認為,孩子吃得好,營養才會充足,孩子才會發育的好,才有足夠的“資本”。因此總是給孩子吃各種滋補品,反而造成越來越多的孩子有積食問題,甚至開始阻礙孩子的生長髮育!

如果不能及時給孩子清除積食,讓孩子長期處於飽、腹脹的狀態下,孩子脾胃很容易癱瘓,從而影響整個消化系統,孩子發育所需的營養不能及時送達,哪來的“資本”呢?還有,孩子積食後容易咳嗽有痰液,需要清除痰液,否則寶寶咳嗽反覆,不易好。

父母注意:當孩子發出這些“求救”信號,你要明白是孩子體內積食了:

1. 孩子面部信號多

積食的寶寶臉色暗淡無光澤,而且積食嚴重的孩子鼻樑上方會有青筋,已經影響到脾胃的運化了;不要以為,只是這兩者信號,孩子的嘴巴也會發生變化,積食的孩子張開嘴巴,會散發一股酸腐的氣味,十分難聞。再細細觀察,你會發現孩子的舌苔又厚又膩,顏色發黃。

2. 孩子睡眠不安穩

孩子積食,腹部總是脹脹的,總是不舒服。因此夜晚孩子睡覺的時候總是喜歡趴著睡,翻來覆去的,半夜如果驚醒會哭鬧不停;即使睡熟了,時不時的也會傳出一陣陣磨牙聲。

3. 孩子精神差,沒抵抗力

積食的孩子因為睡眠質量差,從而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和身體的發育,因此特別沒有精氣神,容易發脾氣,十分煩躁。積食時間長,孩子免疫系統的建立容易遭到破壞,免疫力降低,感冒發燒咳嗽挨個排隊來敲門。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了這樣的情況,父母要注意了,趕緊幫孩子清除積食,保護脾胃,修復受損傷的消化系統。那怎麼趕跑孩子積食呢?

首先,要健脾胃消積食

它是脾胃的“清潔工”,隔三差五給孩子喝,趕走積食體質好!

每天給孩子喝上一杯雙乳水(雙低聚乳清用溫水沖泡),通過雙低聚乳清,慢慢的幫孩子調動消化因子的活性,促進消化系統的修復,慢慢的消除體內的積食,減輕孩子脾胃壓力,增強脾胃運化,促進孩子營養的吸收,幫助孩子健脾胃消積食,增強免疫力,讓孩子有足夠的“資本”闖蕩。

其次,營養搭配均衡

如果發現孩子積食,除了減少孩子食量,不再強迫孩子吃飯,還要注意飲食要易消化,但是營養搭配也要均衡,保證孩子不會缺少任何營養元素。

最後,沒事捏一捏

中醫有句古話:胃不和則臥不安。通過捏脊能夠幫孩子調理脾胃,減輕脾胃負擔,使之正常運轉。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吸收消化好,自然能夠安然入睡了。


馨雨傾塵


孩子脾胃虛弱,吃飯、消化不好是十分令家長頭疼的問題,每個孩子生下來時都差不太多,之所以養著養著,就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多半是育兒不當造成的,脾胃不好會引發一系列生長髮育問題,需要引起父母高度重視,首先要檢查生活方或養育方式是否有不妥之處,要弄清因為什麼問題導致孩子脾胃不好呢?弄清楚根本,再找解決之道就有的放矢了。



這幾種坑娃式育兒你中槍了嗎?

1、孩子運動量太小,不活動不曬太陽。

2、家庭飲食太油膩,肉食比例過大,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3、沒有控制好孩子的零食,飲料、糖果、小零食,沒味道的食物孩子不愛吃。

4、夏季吃東西貪生、貪涼。

孩子有了這些表現就是明顯的脾胃弱了。

1、飯量小,挑食,尤其不愛吃主食,沒胃口。

2、常有便秘,大便乾燥,便頭乾硬。

3、稍油膩或吃生涼,易發生腹瀉,乾溼不定。

4、出虛汗,有倦怠感,沒有精氣神。

5、睡眠常有驚醒,夢囈,睡的不沉。

6、廋弱,身高體重不達標,抵抗力也會下降。

解決辦法

在糾正以前不當育兒,比如停零食飲料,多活動曬太陽,家庭不良習慣調整的前提下,從三方面著手。

一、飲食調理,秋季之後也是調理脾胃的絕佳時期。

1、小米山藥粥,小米、山藥都是絕佳的健脾養胃的食物,可以放幾顆紅棗,但給孩子吃不建議用枸杞等補品。做法:小米紅棗洗淨、山藥去皮切丁,水開放入,小米慢煮至粘稠狀,山藥軟爛即可。不要加糖等調味品。


2、注意多給孩子吃發酵類食物,比如發麵饅頭、,包子,多面少米,這樣對受損腸胃接受比較溫和,也好消化。推薦:豆沙包、蔬菜包。




3、板粟、紅薯、南瓜、鮮豆類、花生、芋頭等根莖蔬果,所謂五穀雜糧養脾胃,注意控制量,也能平衡營養。板栗、花生、山藥燉土雞就很不錯。

4、有便秘情況的孩子早餐吃一點純燕麥粥,健康腸道,促進排便,通是很重要的,另外,海帶、木耳可以燉排骨,效果也不錯。




5、蔬菜水果要保證,尤其是蔬菜更重要,選孩子可以接受的蔬菜每天都要有攝入,比如做成孩子可以接受的蔬菜卷、春捲形式,也可以多品種用蛋液調勻煎成蔬菜蛋餅,孩子更容易接受,口感也很好。


6、優質蛋白質來源,魚、蝦、蛋、奶、牛肉、雞肉、豬廋肉,豆製品都可以,從孩子喜歡和可以接受的品類選起,再逐漸一一嘗試。

7、另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飲食偏好,只要是健康不傷身的,孩子吃自己喜歡的心情好,對消化也好。

需要注意的是,本來脾腸比較弱的孩子每頓別太飽,八成飽就可以了,否則影響脾胃運化,尤其是晚上高蛋白類的食物別太晚吃,也要控制好量。孩子脾胃嬌嫩,所以父母還是需要用心的。

二、中醫輔助,對足裡等特定穴位按摩,父母可以自已操作,但需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三、保證每日活動量,戶外活動曬太陽很重要。

願每一個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我是維維,喜歡就動動手指,關注一下吧。)


維維育兒說


小孩一般都“脾胃不和”,“腸胃脆弱”,如果不注意養護,一旦生病,脾胃功能更會因為處於低下狀態,致使小兒胃口不佳,飲食減少,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一、常見的使小孩脾胃受損的原因。

1、飲食不當

片面強調高營養的食品,損傷了小孩的脾胃,造成腸胃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以致食慾下降。

2、過於放縱孩子的飲食,飲食不節制。

無節制的吃零食、喝冷飲、吃瓜果等行為,導致小孩脾胃不和,脾失健運、出現積滯、嘔吐、洩瀉厭食等症。

二、調理方法

1、炒米粉促消化

先取邪米粉放到鍋中翻炒,直到米粉的顏色變為焦黃色為止,這個時候還能聞到一種清幽的香味,然後用溫水將炒焦的米粉衝程水,叫做焦米粉湯。每週喂幾次,促銷小孩的消化功能。

2、麥芽糕

【出處】《本草綱目》

【組成】麥芽120克、橘皮30克、米粉150克、炒白朮30克、神曲6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麥芽淘洗後曬乾,然後取曬乾後的新鮮橘皮30克,將麥芽、橘皮、炒白朮、神曲一起放人槽內研為粉末,與米粉、白糖和勻,加入清水調和,做成10~15塊小糕放入碗內用蒸鍋蒸熟。

每日讓孩子食用自制麥芽糕2-3塊,連服5-7天。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開胃,適用於於小兒厭食或消化不良、脘腹脹滿。

3.麥蜜錢山楂

【出處】《醫鈔類編》

【組成】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製法】選取優質上乘的山楂500克,去掉果柄、果核,洗淨後放入鍋內煮熟,待鍋內的水收干時加入蜂蜜,改用小火煎煮5-10分鐘即可。

飯前讓孩子嚼食3-5枚可增進食慾,飯後嚼食3-5枚可幫助消化。

【功效】開胃,幫助消化,適用於小兒沒有食慾或過飽傷食、消化不良。

4.麥砂仁粥

【出處】《養生隨筆》

【組成】砂仁2-3克,大米50-75克。

【製法】先把砂仁搗碎為細末,然後將大米淘洗後放入鍋內煮粥,待粥煮熟時,調入砂仁末,稍煮即可。每日在早晚餐的時候讓孩子溫熱服食。

注意事項:砂仁放入粥內後,不可煮得時間過長,以免有效成分揮發。

【功效】健脾強胃,幫助消化,適用於小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4.麥糖漬金橘

【出處】《隨息居飲食譜》

【組成】金橘500-700克,白糖500-600克。

【製法】將新鮮金橘洗乾淨後用木塊壓扁、去核,然後加入白糖醃漬1晝夜,在金橘浸透糖後,加少量溫水,再用小火煨熬至汁液耗幹,停火晾涼後,再加入白糖攪拌,然後放人盤中風乾數日,放人瓶中備用。可當果脯讓孩子隨意食用。。

【功效】理氣、化痰、開胃,適用於小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胸悶腹脹。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厭食,選用不同的食療療方,調理孩子的脾胃,解決了小孩難以下嚥藥物的問題。


用實用、簡單、方便的中醫方法養生治未病,請關注並轉發一下,非常感謝您對本文的親睞!!!


中醫養生治未病1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這是兒科大夫中很流行的一句話。意思就是,想要寶寶身體好,不能吃的過飽,七分飽就剛剛好。這樣有助於提高寶寶對飢餓的忍耐力和食慾的敏感性。寶寶也能更好的對所吃的食物進行消化,吃的過飽反而會增加寶寶的脾胃負擔,使其不能完全消化,從而引起積食。

小兒推拿李波老師教會大家幾個日常保健孩子脾胃的幾個手法,在家裡就能給孩子脾胃保健護理。

補脾經、揉板門、揉外勞宮、掐揉四橫紋、推三關、揉中脘、揉天樞、摩腹,分腹陰陽,按揉足三里、捏脊。

小兒推拿李波老師


小兒推拿李波


孩子脾胃不好,不愛吃飯,經常積食?教你一招,讓孩子胃口大開!

身為寶媽,最關心在意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問題吧!

誰不希望孩子胃口好,吃得飽飽的,像顆小樹苗一樣長高長壯,但有的孩子,追著餵飯都不吃;也有孩子雖然胃口不錯,卻總是不長肉,個子小小的;或者直接挑食,不愛吃飯,抵抗力差,經常感冒發燒。其實,孩子出現這些的根本原因在與脾胃。

脾胃好,孩子抗病能力才強。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它在我們身體裡的地位,就像是能量運輸的中央樞紐站,管理著身體的各方面。而我們每日的飲食都需要經過脾胃的“消”和“化”之後,才能轉化成身體需要的氣血和能量。這些氣血和能量,是孩子長壯的基礎,也是孩子少生病的重要條件。

小孩子臟腑嬌嫩,脾胃發育不完善,會偶爾出現消化不良,或者感冒,這是正常的現象,只要平時主要寶寶的飲食習慣,堅持反饋式餵養,就可以慢慢的調理好。相反,如果寶媽們不懂得呵護,長期不正確的治療和餵養,寶寶的脾胃就糟糕了,吃什麼進去都得不到運化,很容易積食。

所以,對於寶媽們來說,寶寶發育是最重要的;而對於寶寶發育來講,脾胃健康是最關鍵的。

孩子脾胃不好,不愛吃飯,經常積食?教你一招,讓孩子胃口大開!

首先,從寶寶內部調理脾胃,採用食療的方法,幫助寶寶健脾胃。寶媽常給寶寶補充雙低聚乳清,雙低聚乳清是多糖蛋白和雙歧因子的結合物,它能維持寶寶腸道菌群的平衡,促進腸胃蠕動及消化,減輕脾胃壓力,增強寶寶脾胃的運化能力,讓寶寶有個好脾胃,呵護著寶寶的發育。

其次,藉助外力輔助寶寶內調,小兒推拿中有種手法成為補脾經,脾經位於小二拇指螺紋面,通過按揉小兒補脾經,幫助孩子健脾胃,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讓孩子身體棒!

最後,沒事不要讓孩子在家“躺屍”,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吸收新鮮空氣,還能促進孩子腸胃蠕動,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


枯葉蝶angel


小孩脾胃不和,看似沒什麼表面問題,但實際上對孩子的整體生長髮育都有很大影響,嚴重的可能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

我有一個朋友是個女強人型的媽媽,孩子爸爸是出租司機,天天跑車沒時間帶孩子,除了上學以外的時間,這位朋友就天天帶著孩子見客戶,參加學習等等,時間一長孩子因為脾胃不和患上了胃病,作為媽媽也很是傷心,現在孩子面黃肌瘦的,對食物興趣也不大,而且明顯比同齡孩子要挨一些。

孩子的脾胃是需要長期調養的,直到孩子9歲或是更大才能自身強壯一點點,這裡主要說的就是飲食,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孩子添加輔食時就沒有太注意,添加輔食過早,或是不得當就引起了孩子的脾胃不和,小孩子長身體需要的營養多,但又沒有那麼大的消化能力,那麼家長在給孩子做配餐時應注意營養搭配要均衡,食物要軟糯容易吸收,還要注意孩子的食物要少鹽才行。

孩子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家長千萬注意要少給孩子吃零食,一個是零食沒有什麼營養,而且很多都有食品添加劑,對孩子身體非常不好,第二,孩子的消化能力有限不要讓零食把有限的消化功能佔據。那麼有些家長肯定會說,難道孩子就沒有零食可以吃了嗎?當然不是,如果家長有時間的話可以自己動手做一些零食給孩子,既健康又營養。

如果孩子脾胃失衡比較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但是平時的飲食調理更為重要。


簡學知識學堂


脾胃功能與孩子的營養狀態密切相關,對孩子今後的成長也十分重要,但孩子,特別是幼兒期的孩子,脾胃功能尚處於逐漸發育成熟階段,且孩子的抵抗力差,常會有腹脹腹瀉等一些不消化的毛病。今天這裡就介紹幾個常用的調理脾胃的方法,簡單實用。

一是按摩

按摩是一種中醫特殊的治療方法,通過刺激穴位,來促進體內經血的運行,從而發揮調理脾胃的作用。中醫講究腧穴理論,通過按摩腹部胃腸經絡腧穴,發揮疏通經絡和氣血運行的功能,對於有脾胃不和的孩子,可以通過按摩腧穴來改善脾胃功能。另外,皮膚經絡毛細血管豐富,通過刺激皮膚也有助於調理脾胃。最常用的就是直接按摩胃部和腹部,按摩的手法就以逆時針旋轉為主,每次在飯前做10至15min即可。

二是飲食調理

對於孩子來說,出現消化不良首先要考慮的是調整飲食,對於吃飯不規律或有偏食習慣的孩子,就應當注意囑咐孩子改掉壞習慣了。如果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這常常會增加胃腸消化負擔,而如果偏食,不僅會影響營養的吸收,一些不好的食物含有有害物質,還會損傷胃腸道正常黏膜。另外,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少吃不易消化或生冷的食物,否則會刺激胃腸黏膜,造成脾胃不和。

三是要注意合理用藥

對於有脾胃不和表現的孩子,要根據胃腸消化功能不好症狀的輕重,合理用藥,不要一看到孩子有胃腸不舒服的毛病,便要給孩子吃藥,多數藥都有副作用,因此,孩子用藥要根據病情輕重來作為依據,否則反而可能損害脾胃功能,雖然可能在短期內有助於改善症狀,但對孩子的長遠健康卻不一定有好處。


醫者榮耀


脾胃不好怎麼調理?

這個還需要進一步的來判斷分析,最後才能給出適合的食療方法。



1. 先判斷孩子的胃功能是否正常

比如說孩子的胃攪拌能力下降會導致:吃什麼拉什麼,可以在大便中發現食物殘渣,比如說吃菜葉拉菜葉。

2. 再判斷孩子的胃蠕動能力是否正常

比如說胃蠕動能力下降會導致:胃脹腹脹,孩子到了飯點不餓或者是吃幾口就飽了,嚴重的話會挑食、偏食、厭食。

3. 最後判斷孩子的胃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比如說胃酸分泌功能下降會導致:蛋白質消化不良,孩子容易出現大便酸臭。

以上三個因素可以獨立存在,也可能會綜合存在,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判斷分析完胃的功能,再來看下腸道功能如何

1. 首先要判斷腸道的蠕動功能

腸道蠕動功能不好,如果蠕動過慢就會出現“便秘”,如果蠕動過快就容易出現“腹瀉”,有的孩子一吃涼的東西就要上廁所,這種就是受寒刺激腸道蠕動過快。

2. 其次要判斷腸道的免疫功能

腸道免疫功能下降,主要表現在容易感冒、反覆感冒、容易出現各種過敏症狀(如溼疹、蕁麻疹),有的孩子大便不成型,特別容易掛馬桶,這種中醫理論講“脾虛”,脾主運化,不能將體內的水分運輸問題處理明白,中醫常說的脾虛的一種表現。從免疫上面來講,這個是慢性腸炎,炎症刺激導致腸壁通透性下降,組織液進入了大便,所以大便不成型。黏黏的掛馬桶。

3. 最後要判斷腸道的菌群功能

腸道有三大菌群互相制約,分別是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如果腸道菌群失衡,有害菌超標,那麼孩子就會出現大便酸臭、大便乾燥、多屁、臭屁等情況。

中醫的脾胃不和,不是簡單的脾臟功能和胃功能,而是指整個消化功能不太好。所以食療方法也是要看個人的具體情況給出的。



一般大眾健脾養胃的食物都包括:茯苓、山藥、小米南瓜粥、芡實薏米、雞內金、扁豆、等等。所以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希望你能夠幫到您!


營養師路國強


小孩脾胃不好該怎麼調理?有什麼好的食療呢?

小孩食慾不振,經常胃脹腹滿,大便稀者,大多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軟弱無力,這就屬於脾氣虛弱,運化失常。

鄰居家有個小孩二週歲了,小肚子鼓鼓的,小臉黃黃的,挺瘦的。不願吃東西,整天讓奶奶抱著,不下地活動。

這種情況選擇的食療方是:

雞內金餅:

材料:雞內金2個,麵粉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雞內金焙乾,研為細末,加麵粉、白糖及清水調勻,製成薄餅烙熟後食用。

功效:補脾健胃、消積化淤。

還有一種食量並不小,卻面黃肌瘦,也是由於脾的運化功能不正常,水谷不能化生為氣血所致。

同學有個孫子吃的不少,就是瘦,個也不願長。

這種情況就選擇以下食療方:

豬肚大米粥:

材料:豬肚250克,大米100克,鹽少許。

製法:先用鹽將豬肚搓洗乾淨,切小丁,與大米煮成爛粥,加鹽調味,分次食用。

功效:具有健脾養胃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