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說到理科生和美術生

幾組圖,大家感受下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假期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朋友圈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眼中的蘋果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That`s too naive!


比如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

這幾位藝術家

就要用他們的作品為理科生正名

也許,理科生一剛起來

還真沒好多美術生事兒啦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物理好的藝術家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Steven Spazuk


點起火都能燒出一幅畫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法國藝術家Steven Spazuk,一直在從事煙燻作畫。經過十餘年的沉澱,他如今的煙燻繪畫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僅自小幅畫作拓展至大幅畫作,也由黑白作品延伸至了彩色作品。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先來解密一下Spazuk是如何用火燒畫的:一般情況下是一枚打火機或者一根蠟燭,採用這種方式,他創作了不少精美的黑白畫。

當蠟燭或者煤油燈的火焰煙霧侵入紙張,就形成了精美的畫作。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在進行創作時,他首先需要用點燃的蠟燭在塑料板或厚紙張上留下黑煙,再使用特殊的工具進行加工。

如此一來,每幅畫作既保留了菸灰自然、優美的紋路,又形成了具體、形象的圖案,美輪美奐,令人印象深刻。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他的創作方式完全是出於偶然,而且這種方式作畫沒法修改,一般都是不成功便成仁的一次性完成一幅畫。

在矩形的紙張之間,採用流動性的煙霧作畫,就像拿著一支流淌著光影的畫筆。創作過程也是隨心而動。

另外,要想不燒著紙,就要靈活的掌控時間,不要讓火焰在某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太長。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用數學原理畫畫!

Rafael Araujo 是一位建築師和插畫家,他從十五歲就開始喜歡觀察自然界中的一些有趣的規律。而40多年後,正是他的這個愛好讓他熱衷於通過用手工的方式來繪出這些高能的幾何插畫。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這麼多密密麻麻嗎的線條,可想而知難度係數都不止五顆星了吧。

而且他作畫絲毫沒有任何科技產品的輔助,單靠鉛筆、尺、量角器,晝夜摸索,解密了大自然中的奧妙數學。

看到這麼美輪美奐、精密複雜的畫稿居然出自於一名藝術家之手,沿襲了達芬奇手稿的高端學霸路線,這份持之以恆的耐心和狠勁兒,讓人敬佩!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這項細緻的工作,可能需要長達100個小時來完成一個單一的內容,我們能夠看到其中黃金比例比率的應用,瞭解了圓周率在我們的環境中的應用。

通過這樣不斷的重複,這個數學模型就會清晰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細節圖


他的作品如此精美,正是因為他對數學與自然的探索激情,對構成的嚴格約束。科學家和數學家也說在他的作品找到了一種安慰。

當談及角度、線條、空間時,總有一段灰色地帶,而某種程度上這種可變性與可靠性又是一種壯烈的美!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他還為他的畫作出了一本填色書,這畫冊治療強迫症一定有奇效!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化學好的藝術家,拿起一瓶藥就能畫畫!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看到這些藥,你們能聯想到什麼呢?生命、疾病、治癒?不不不,這些都太沉重了,來看看這位藝術家如何用藥物畫畫的。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藝術家創作的用藥物作畫的方式來吸引人們注意到自己的無知和對生命的不尊重。

將自己對生命、癒合的理解融合到現代的生活中,警示著人類與動物的不公平相處,期盼著生物之間的關係不再緊繃。

她作畫的時候顏料本身捉摸不定,即使在創作每幅作品之前都預先規劃好使用不同藥物的位置,也很少能夠預測最終作品的模樣, 因為這些藥物顏料太不穩定了。

當溶解在水中的不同藥物,不小心撒在白布上時,竟渲染出了依稀可辨的動物形象。

理科生畫起畫來,整個世界都在他們腳下顫抖……


這些被認可的作品,既像史前洞穴壁畫,又像是實驗室裡培養皿由化學反應渲染出來的形象。

所以藝術有時候也許就藏在意想不到的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