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乍浦路美食街位於虹口區西南部,南瀕蘇州河,依次北跨海寧路、武進路,並繼續向北延伸與四川北路公園接壤。它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全盛於90年代中期。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乍浦路作為上海最早的美食街之一,曾經是當之無愧的上海飲食時尚地標,猶如今天的“新天地”一樣。當初的崛起是因為這裡能讓上海人花較少的錢吃到較好的環境氛圍,可在大堂吃也可在包房吃,可以吃小吃、家常菜,也可以吃高檔菜,各取所需。這裡曾被媒體稱作“微型”、“迷你”而“豪華”的餐飲一條街。

民營餐館大顯身手

上世紀80年代末,乍浦路還是一條被石庫門民居包圍著的小路。當時,有一兩家居民率先破牆開飲食店。誰料想得到,這一兩家小飲食店把乍浦路帶進了城市地標的境界。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那時,上海的餐飲企業大多是國有的,在餐位、菜式和服務上已經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許多上海人有節假日出去就餐找不到位子,就站在餐館的桌子旁等別人吃完的經歷。可以說,當時民營餐飲企業大量湧現的市場需求已經具備。

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乍浦路美食街店家已經過百,而且店面裝潢考究起來。當時,民營餐館一家接一家開出,這本身就已經是新鮮事了,而且這些餐館不斷翻新的菜式、靈活的價格、貼近性的服務,更是開風氣之先,市民被其所吸引,也在情理之中。媒體的集中報道,更使乍浦路添上了迷人的光環。那時來乍浦路,不僅僅是就餐,也是享受一種氛圍,體驗一種時尚。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上世紀90年代初,有海外遊客乘國際航班飛臨上海上空,夜幕中的城池像是“熄燈”睡了,卻見地面上一條“燈龍”分外顯眼,客人問導遊“燈龍”是怎麼回事?導遊答:“這就是我們上海有名的乍浦路美食街。”客人大喜,說:“下飛機後就去乍浦路!”

“白天不顯眼,夜晚露崢嶸”

乍浦路美食街現在是“白天不顯眼,夜晚露崢嶸”。在由全勝轉為衰落的時期,餐館數量縮水大半,只剩下30多家,真正上規模的也不過王朝、珠江等十來家。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如果帶著探究的念頭走進乍浦路,必須在白天和夜裡兩個時段分別走一遍。它在白天看上去更像一條商業小街,除了一家家飯店外,這裡有藥店、雜貨店、超市、髮廊、花店、水果店,再加上一家家服裝店,真有點“百業興旺”的意思。

其實,乍浦路在夜裡看上去更像是條食街,裝潢考究的大酒樓霓虹店招凌空伸出,直到凌晨二三點鐘,這些酒樓還人進人出,有剛吃罷夜宵的客人,有開始進生鮮貨的店員。

戲劇性的街景

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乍浦路現有兩種戲劇性的街景。一是“大軍艦”旁泊著“小舢板”。“大軍艦”就是王朝之類的酒樓大哥大,挑高五六層,賣的是生鮮海鮮,“小舢板”就是一開間的小門店,看看店招,都是“蘭州拉麵”、“東北餃子”和“桂林米粉”。在乍浦路進餐,豐儉由人,此言不虛。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時裝店

二是小服裝店“瞄著”大飯店。在王朝斜對面,開有一間女裝店,一間男裝店。店老闆說,當初開這兩間店,就是“照王朝的牌頭”,剛吃完飯的“客頭”走出來酒酣耳熱,很有購物慾望。儘管現在“公款消費”少了,但他的小店生意還“過得去”。

老馬路的困境

乍浦路美食街因搶得市場先機成為寵兒,但這個寵兒“先天不足”。餐館是一家家開起來了,但乍浦路的供水、供電和排汙設施大都是上世紀30年代的“手筆”,而且已經普遍老化,每至用水、用電高峰,就會苦煞居民,急煞酒家,如要徹底改造,需要很大的投入,資金沒有著落,所以只能在舊設施上動動小手術,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漂亮的門面、邋遢的後弄”是當時人們對乍浦路酒家的嘲諷,也暴露了乍浦路“美食地標”光環下的另一面。酒家的油煙、噪聲和垃圾弄得周邊居民大受其苦、不得安寧,當時居民和酒家間的矛盾很大。

街道派出的管理人員不停地在酒家和居民之間做協調工作,既要幫助酒家的發展,又要維護居民正常的生活環境,這個“老孃舅”不好當,尤其是後來一些酒樓老闆因發展需要自發地動遷起居民來,協調工作就更費事了。好事多磨,乍浦路美食街最終成功動遷出一百多戶居民,酒家和居民之間的矛盾,也在美食街的發展過程中大大緩解了。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乍浦路天潼路交叉口

說到乍浦路的交通,這是制約了發展的最大瓶頸,而且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停車場一個沒有建,海寧路至天潼路的乍浦路段成了北向南的單行線,不準停車,上下班高峰時段,自行車流、機動車流混成一股。面對這樣的交通狀況,不少人不願再開車來“軋鬧猛”,而有車一族正是餐館消費的主流人群。

見證城市變遷

常言道:“風水輪流轉”。時遷事移,乍浦路不再是市場的“寵兒”了。隨著城市的開發,像陸家嘴美食城、新天地這樣的“美食市場新寵”陸續登臺,乍浦路同時還面對雲南路、黃河路、吳江路這些食街的激烈競爭。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十年前的吳江路小吃街

為了應時順變,留住客流,乍浦路理性經營、靈活經營、規範經營的做法已成為店家迫切的內在需要。整條街的綜合素質都在不斷提高,“王朝”“珠江”兩家還被評為“區文明單位”。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乍浦路雖然失去了往日佔先機得到的優勢,但靠著餐飲業主們的苦心經營,生長的空間還是有的。畢竟乍浦路名聲在外、這裡的名店擁有了自己的“回頭客”,而且“回頭客”佔到70%以上。

如今乍浦路的飯店只集中在天潼路到武昌路這短短几十米長的馬路上。入夜霓虹燈依舊閃耀,各種飯店的裝潢佈置留有上世紀20世紀的風格。不過依然有一種熱鬧世俗的煙火氣,也許能夠在乍浦路商海的起伏中挺立下來,說明這些飯店還有“絕招”。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璀璨的燈光多少修飾了乍浦路夜的輪廓,但白天一到,當霓虹燈光熄滅,乍浦路這條老街無不顯出幾許疲憊和滄桑。難得的是乍浦路上曾經和現在還留有許多上海早期的老建築。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蟠龍街

蟠龍街就坐落在乍浦路南端。13幢房屋聯列,建築坐南朝北,平面為長方形,立面為歐式構圖。北立面採用條形粗石貼面,讓人感到一種強烈的西洋建築風格。最有特色是底層有排列整齊的半圓形券式拱形窗,外設木百葉窗避雨遮陽;樓上是落地平拱木門落地長窗,典雅規整。長廊前設一排呈幾何形狀的鑄鐵欄杆作圍護,統長的陽臺組成裝飾性細柱敞廊。這幢建築在乍浦路存在近90年了,至今外觀基本依舊。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這是毗連式雙層公寓蟠龍街1-13號,磚木結構,1920年建造。北立面粗石飾面,底層半圓形券窗,入口兩邊飾愛奧尼柱,門楣飾三角形山牆花。2層陽臺有裝飾性細柱長廊,卷渦花飾鐵欄杆。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這是蟠龍街26號的浦西公寓,原名披亞斯公寓,建於1931年,該房屋平面形式呈“口”字型,為現代派風格特徵的折衷主義集合公寓。

這些老建築讓人再一次感覺到乍浦路不只是以美食聞名,更是一條歷史底蘊豐厚,建築色彩多姿的老馬路。乍浦路上曾經有上海第一家發電廠“電光公司”,有中國第一家電影院,中國第一所美術專科學校,還有日本佛教在上海最早開辦的分院“西本願寺”。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這就是乍浦路455號,原為日本佛教廟宇,西本願寺上海別院。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徐彙區 儂還認得伐?》

《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地名》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覺得好看

請點這裡

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