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巴拿马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国土面积只有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约400万。一提起巴拿马,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巴拿马运河。但人们不太清楚的是,巴拿马运河与华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巴拿马的国家发展历程当中,华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华人占据全国人口的5%,大约有15万人。追溯华人在巴拿马的历史,要从160多年前说起。从1851到1865年,近2万华工横跨大洋,经过三个月的海上苦难之后,才最终到达巴拿马,成为开凿运河、修建铁路的主力军。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第一代华人在铁路工程施工之时或竣工之后定居在巴拿马,当年来巴拿马当华工的人,95%以上来自中国大陆广东省,第二代华人是在巴拿马作为中国大陆和拉美国家的中转站时留居在这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华人大部分在原居住地上扩展,到了二十一世纪,几乎巴拿马的每一个省都有华人的身影。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初来巴拿马,华人的地位非常低下,生活水平也可想而知。根据劳工合同,每个人每月工资为25美元,但精于算计的公司会扣除各种费用,到手仅为4到8美元。然而华人有吃苦耐劳的本性,到了任何地方都有坚韧不拔的品质。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凭借夜以继日的勤劳,他们从劳工做起,后来做些小本生意,摆个小摊或沿路兜售,逐渐拥有了可以容身的小店,直至将事业发展壮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华人的打拼可谓是一部血泪史。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华人的财富越积越多,在巴拿马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却不想带来了另外一种社会问题。当地人对华人的财富垂涎三尺,因妒生恨的心理让其中一部分人具有明显的反华情绪,华人与当地人的相处变得尴尬又别扭。

为了缓解这一状况,一些家境殷实的华人,愿意和当地人通婚。这样一来,部分资产以合法形式转移到了当地人的名下,虽然实际大权还是掌握在华人手里,但却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双方的巨大差异。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久而久之,巴拿马就有了许多兼具巴拿马和华人血统的后代,占人口总数的10%。许多巴拿马人拥有独特的名字,他们的姓氏是中国的姓,名字是外国人的常见名字,比如詹姆斯·李。

巴拿马的唐人街位于首都巴拿马城的老城区。1877年,多个客家侨社联合组建了“人和会馆”,并在1898年建成了唐人街的关帝庙。后来,街上才陆续有了超市、餐馆等各类生活设施。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唐人街刚建成时略显简陋,那时华人们还在为生计发愁。有些华人去世,因为没有钱,连一块入土为安的地方都找不到。面对困境,华人们自发地捐了钱,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买了一块地作为墓地。这往后,有了唐人街作为依托,华人彼此团结,一起在异国他乡打拼。

在抵达巴拿马一百年之后,华人的后代已经不只是劳工、农工或零售商了。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餐饮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进出口贸易、旅游业、环保业等,几乎在各个行业都有顶尖人物出现。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华人的奋斗史和巴拿马的发展进程融为一体,他们亲身经历巴拿马从一个小国发展成了中美洲地区最发达的国家。据说,巴拿马甚至想成为“中美洲的新加坡”。它与新加披相似,国土面积狭小但城市整洁、高楼林立。

在巴拿马的美洲大桥桥头一端,竖立着一个约十米高的方碑,上面写着:纪念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纪念碑,它由当地华人在政府支持下筹款修建。2017年,巴拿马正式与中国大陆建交。此举对于华人的发展更加有利,中国的大公司在中美洲的总部通常都会设立在巴拿马,因为它交通便利、银行林立、商业繁华,治安也比较好。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如今定居在巴拿马的华人与第一批抵达此地的华人有了天壤之别,他们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搜集各种信息以此谋生,还可以凭借巴拿马和中国这两个高速发展的国家谋求生存之道。

华人在当地的历史已有160年,华人与当地人早已产生了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他们为巴拿马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取得了当地人和政府的认可。2004年,巴拿马国会通过了决议,将每年3月30日定为“华人日”。放在全世界范围内看,极少有国家设立过华人日,而巴拿马的华人也给全世界的华人做出了表率,成为了中国人对外良好形象的展示牌。

中国人在巴拿马的奋斗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