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拉昇前,“籌碼分佈”必會出現這幾大“試盤”跡象,上萬次驗證,均無例外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投顧(yslcw927))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籌碼分佈”的市場含義可以這樣理解:它反映的是在不同價位上投資者的持倉數量。

籌碼分佈的分析原理

我們先做這樣一個假設:

某公司有16股股票,這16股被3個不同的投資者持有。股東A曾在10元價位上買過3股,而後又在11元價位上買了6股;二股東B則在12元的價位上買進了4股;股東C在13元價位上買了1股,在14元上持有2股。我們把這些籌碼按照當時股東們買它的成本對方到他相應的價位上,於是就形成了下圖的樣子。

主力拉升前,“筹码分布”必会出现这几大“试盘”迹象,上万次验证,均无例外

隨著交易的繼續,籌碼會在投資者之間進行流動,因而籌碼分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股東B把他的12元價位建倉的4股股票賣掉了3股,成交價是14元,由股東D承接,於是籌碼分佈就成為了下圖。

主力拉升前,“筹码分布”必会出现这几大“试盘”迹象,上万次验证,均无例外

一張真正的籌碼分佈圖,一般放在K線圖的右邊,在價位上它和K線圖使用同一個座標系。當大量的籌碼堆積在一起的時候,籌碼分佈看上去像一個側置的群山圖案。這些山峰實際上是由一條條自右向左的線堆積而成,每個價位區間擁有一條代表持倉量的橫線。持倉量越大則線越長,這些長短不一的線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齊的山峰狀態,也就形成了籌碼分佈的形態。

在不同階段產生著不同的成交量。這些成交量在不同價位的分佈量形成了股票不同價位的持倉成本。

一輪行情發展都是由成本轉換開始的,又因成本轉換而結束。什麼是成本轉換呢?形象地說,成本轉換就是籌碼搬家,是指持倉籌碼由一個價位向另一個價位搬運的過程;它不僅僅是股價的轉換,更重要的是持倉籌碼數量的轉換。

籌碼分佈的形態密集與發散

成交密集的區域,形成籌碼峰,兩峰之間的區域形成谷,這是籌碼分佈的視覺常態,籌碼的運動伴隨著籌碼的集中與發散,必然伴隨著籌碼密集形成峰,密集度分為高位密集和低位密集。

主力拉升前,“筹码分布”必会出现这几大“试盘”迹象,上万次验证,均无例外

任何一輪行情都經歷又低位換手到高位換手,再又高位換手到低位換手,籌碼的運動過程就實現了利潤的過程(包括割肉虧損),低位充分換手是完成吸籌階段的標誌,高位充分換手是出貨階段的標誌,成本密集式下一個階段行情的準備過程,成本發散式行情的展開過程

集中度表示主要籌碼堆積的主要區域的幅度,數值越大表示籌碼集中的幅度越大,籌碼就越分散,籌碼集中度高的股票(10以下)的爆發力強,上漲或下跌的幅度比較大

主力拉升前,“筹码分布”必会出现这几大“试盘”迹象,上万次验证,均无例外

籌碼集中度低的股票(尤其是20以上的)上漲力度明顯減弱

主力拉升前,“筹码分布”必会出现这几大“试盘”迹象,上万次验证,均无例外

籌碼集中的過程是下一階段行情的準備過程,而發散是行情的展開過程,籌碼不集中的股票也會出現上漲。

籌碼分佈的注意事項

1、利用籌碼分析指導操作時,控制風險的方法除了經常講到的控制倉位、設置止損外,還要記住一句話:“上峰不移,下跌不止。”在波段操作中,儘量不要參與這類股票交易。

2、中線可以在低位盤整階段小部分建倉,放量突破籌碼峰上沿和突破以後回踩籌碼峰的時候可以加倉。

3、俗話說,橫有多長,豎有多高,長時間的盤整形成高度集中的籌碼形態以後一旦上攻將會打開一波可觀的行情。

如果您喜歡以上文章,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資經驗及技巧,關注公眾號越聲投顧(yslcw927),乾貨很多!

聲明:本內容由越聲投顧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