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電磁炮小型化成功,那麼坦克是不是就會像戰列艦一樣消失?

黑虎玄壇


這個題是不是問反了呀?要是電磁炮小型化成功,那應該是坦克的新生啊!

現在坦克主炮的發展已經卡到了瓶頸。西方的120mm口徑炮和中、俄的125mm口徑炮的潛力基本上已經發掘到了極限,威力很難再有什麼大幅度提高。以目前的技術,想有效提高坦克主炮的威力,那也只能靠加大口徑,譬如前幾天又被炒了炒的法國140mm口徑炮。這種炮雖然威力上來了,但載彈量卻大幅度下來了,坦克只能裝20發炮彈,這幾乎屬於沒法打仗。實際上加大口徑這條路基本上就是不可行。

中國的15式坦克走的輕巧路線,裝的是105mm口徑主炮。而15式問世以後,美國也有點坐不住了,也在張羅開發自己的小坦克。2018年底,還有一款中國的突擊炮出現在媒體,採用的也是105mm炮。未來的坦克恐怕不但不會變大,而是越來越小,主炮口徑也會退回到105mm。

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化學能火炮的威力和體積,對於坦克來講,目前都已經是到極限了。想增加主炮威力,只能增加口徑。而口徑加大,也必然導致坦克自身成比例的放大,加重。安上1門140mm口徑主炮,為了作戰持續性,還要帶40發炮彈,再考慮裝甲防護,這輛坦克得造到80噸以上。這明顯是不可執行的。

所以坦克目前根本無法向大威力發展,只能另闢蹊徑,走智能化,小而靈的路線。但這導致坦克的威力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105的主炮很難威脅45噸以上的坦克正面裝甲,未來打對方坦克的任務也就只能交給其他兵器。

如果說電磁炮小型化成功,那坦克目前的困境就是迎刃而解了。

電磁炮的動能是普通化學能火炮的10倍。電磁炮發射的炮彈射程更遠,威力也更大,大的多。

如果能把電磁炮小型化,並安到坦克上,那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局面:坦克的100mm口徑主炮發射的穿甲彈,切開3千米之外的敵方坦克正面1200mm厚度的裝甲。而且炮彈飛行3千米,只用1.5秒,命中率極高。

如果裝上雷達,這門炮攔導彈、打飛機都是沒問題。

電磁炮小型化成功,坦克可牛起來了。35噸的雙人小坦克,扛個100mm口徑炮,點誰誰死。再來一款50噸級的,雙20mm口徑電磁炮,帶雷達......如果坦克依然保持在55噸,依舊是125mm的主炮口徑,只不過換成電磁炮。它這一炮打出去,就算不擊穿,也能把對方60噸的坦克擊飛出去,空中轉體180度。

電磁炮的炮彈就是一塊整體的金屬,不存在發射藥包或者是炮彈殼。體積比現在的穿甲彈小好幾倍。換句話說,現在的坦克可以攜帶40發炮彈,改成電磁炮,可以攜帶200發炮彈。

好處說不完......

前兩年馬偉明院士就說了,電能炮要取代化學能炮,說的時候底氣很足。個人猜測全電坦克,扛著電磁炮恐怕離我們也不太遠。


銳視覺何老師


兔哥回答:武器的發展規律就是一代一代的相互更疊,相互取代,適者生存這句話同樣也適應武器裝備的發展,這就是進步。電磁炮的小型化肯定會給武器裝備的發展帶來變化,甚至是變革。但電磁炮雖然先進,它只能是在一個領域的先進,只所以把它稱為炮,它就應該是火炮領域的突破,首先被取代的應該是炮。傳統火炮採用化學能作為動力推動彈丸前進,目前,儘管對傳統的火炮採取各種措施,但火炮的射程,精度都到了它的要求極限,哪怕提高一兩公里的射程都需要很高的技術支持,要獲得突破就必須有革命性的創新。電磁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是用來取代傳統火炮的。


從武器的定義來說,我們習慣把具有破壞性的東西都稱為武器,如戰鬥機、軍艦、坦克、大炮等等;但嚴格的說這些都屬於武器系統,而武器只不過是這一系統的一部分,如坦克,它的武器就是火炮,這個是具有破壞力的武器,而其它的底盤,只是這門坦克火炮的載體。再如飛機,它的武器是導彈火炮,而飛機本身只是武器的載體而已,軍艦更是如此;所以電磁炮可以取代傳統的化學能火炮,而不會取代搭載火炮的載體。飛機繼續飛,軍艦繼續遊,坦克繼續跑。


如果電磁炮實現了小型化,傳統火炮首先第一個會受到衝擊,這一點是無疑的,而在所有的武器系統裡,坦克是最有可能發生改變的武器系統,因為坦克主要的武器只有火炮,目前來說坦克炮是所有火炮中製造難度最大的一種,坦克的主要對手就是坦克,而坦克最大的特點就是裝甲厚,只有穿透其裝甲才能讓它停下來,否則只要它能動就有破壞力。因此,坦克炮始終圍繞著怎麼把坦克穿個窟窿而動腦筋。目前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而火炮有點力不從心,導彈的出現使坦克的存在空間面臨挑戰,而戰場上許多的碉堡、裝甲戰車,火力支撐點又都需要坦克的存在;作為陸上的主要突擊武器,坦克就是移動的碉堡,目前來說,戰場上還離不開坦克,因此,即然坦克無法被取代,就只能改變其搭載的火炮了。所以電磁炮將會取代傳統的坦克火炮。


其實,電磁炮的理念並不是特別的先進,只是改變了發射原理,依然沒有走出發射彈丸的傳統觀念。這一點和激光武器比是落後的;電磁炮所發射的彈丸目前只停留在靠動能的破壞力上,這肯定嚴重限制它的使用,這也是電磁炮發展並不訊速的原因,從世界上電磁炮彈丸的發展趨勢分析,具有爆炸性質的彈丸的研究也是電磁炮的研究方向。而小型化的電磁炮,彈丸也小,更適合坦克列裝,優點如下,速度快,穿透力強,而這正是坦克所需要的,目前坦克的穿甲彈不正是實芯的彈丸嗎?和電磁炮的理念一致,不同之處在於坦克炮靠化學能推送彈丸,而電磁炮靠電磁能,比化學能速度更快,因此,穿深也更大。所以說,小型化的電磁炮非常適合裝備在坦克上,取代傳統坦克火炮,將顯著提高坦克的作戰威力,具有革命性的飛越。也意味著電磁炮小型化的出現,不但不能使坦克像戰列艦那樣的消失,反而會獲得新的生機。


當然,這只是一種想像,目前電磁炮的發展還處於初始階段,離真正的投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小型化更是路程慢長,因此,我們也只能的用傳統的眼光去看未來的景像,難免有誤,全當探討吧!

以上是兔哥個人看法,歡迎指正探討;歡迎你的關注;(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這個答案正好是相反,由於電磁炮小型化的成功,坦克的地位得到繼續加強。

目前坦克技術上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火力問題,現有的坦克炮技術已經不能夠繼續提高性能民,這就需要一款新的武器來代替現有的傳統坦克炮。

如果電磁炮可以小型化,那麼坦克就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電磁炮安裝平臺,只需要把現有坦克炮系統拆掉,安裝上小型電磁炮就可以解決問題,由於電磁炮的原理工作的問題,火力要比現有的傳統坦克炮更具威力,也許在一定的改進之後,可能還具備一定的防空能力,這是坦克可以面對主要的空中威脅時也有還手之後,火炮的威力也將更大。

由於電磁炮的技術特點,後座力將減少到極低水平,也將使坦克的設計出現全新的變化,從而可以讓坦克技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因此不存在因電磁炮出現被淘汰的問題,事實正好相反。


麥田軍事觀察


如果電磁炮小型化,坦克應該不會消失。

首先,電磁炮的小型化,畢竟有一個過程。很難想象,二三十年之內,電磁炮能夠小型化到牽引炮那麼小。

其次,電磁炮的炮彈是受到一定限制的。電磁炮是屬於能量型炮彈。而不屬於穿甲彈。要想完全擊毀坦克是不那麼容易的。

另外一個最有可能,電磁炮小型化之後,首先安裝應該在坦克上,而不是作為牽引炮。因為坦克本身就安裝有炮,並且有強大的馬力。或許更有可能給電磁炮提供能源。可以想象的到的就是把坦克的尺寸再做大一點。這樣的話,坦克就更加威猛了。如果坦克裝上電磁炮以後,射擊距離達到50~100公里。那是多麼的恐怖。


清風


電磁炮和坦克是兩種不同用途的軍事裝備,無論電磁炮如何小型化,也不會取代坦克做為“陸戰之王”的地位。
電磁炮小型化本身就是個偽命題,電磁炮不同於傳統火炮,是依靠電磁力來加速彈丸的,


電磁炮有龐大的儲能裝置和冷卻系統,要做到小型化,就必須解決儲能裝置和冷卻系統的小型化,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看不到突破這一技術瓶頸的可能。
退一萬步說,若干年後,電磁技術突飛猛進 ,有效解決了電磁炮小型化問題,那麼電磁炮是裝在坦克上呢還是做為反坦克炮來使用呢?這又是兩個問題,即便這兩個問題都成立,也不會讓坦克退出歷史舞臺。
假以時日,如果電磁炮

小型化到能裝上坦克,用以取代傳統的坦克炮,那麼對坦克來說是如虎添翼,電磁炮的優勢就是射速快,初速高,射程遠,成本低,如果裝在坦克上,坦克在戰場上的使用靈活性就更大了,火力也更猛了,這都成了坦克的優勢,坦克自然不會消亡。
電磁炮如果做為反坦克炮來使用,雖然其威力驚人,足以打爆坦克,但這也不能讓坦克整體退出歷史舞臺,現代反坦克導彈也能輕鬆打爆坦克,但坦克仍在發展,就是很好的證明,矛與盾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促進關係,不是有你沒我的絕對關係,所以說電磁炮如果能夠小型化,只會對坦克有促進作用,而不會讓坦克消亡。

以上的觀點,不足之處,敬請補充。


那年那月那兵說


有幸接觸到國內電磁炮的研究現狀,電磁炮最重要的瞬時大電流脈衝提供加速動能;炮彈是小了,但電的小型化目前還沒有突破……


幸福_Y徐先生


電磁炮小型化成功,坦克就更猛了,1.再小型也小不到士兵能扛著走吧?它需要安裝在一個平臺上。2.小型化的電磁炮屬於“高價值武器”吧?那就要配一個可靠的平臺,坦克是所有移動平臺裡最扛揍的吧?所以,電磁炮小型化是坦克的春天而不是末日。當然,題主硬是要說:“已經小到跟步槍那麼重了”我也沒話講。


馬車伕司機436


電磁炮小型化一定是因為高電量的便攜能源出現了,那坦克可能會有電磁防護罩了……


mico7


兩者一點關聯性都沒,提這問題的人有基本的概念麼?


個別的11人


這個名詞,我在幾年前,想的是電磁檢,如知卻出現了電磁炮。科學發展日新月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