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的“楚”,指的是湖南還是湖北?有何依據?

根號視界


“惟楚有材”這句話,出自湖南長沙嶽麓山下嶽麓書院大門上的一幅楹聯“惟楚有材,於斯唯盛”的上聯。能喊出如此霸氣側漏的聲音,可見楚地是多麼的出人才。楚地的出處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對,就是出屈原大夫的那個諸侯國。從當時的楚國疆域圖可以看出,楚國東至東海之濱,北至淮河流域,西至四川東部地區,南至嶺南以北。幾乎佔據了南方的中國,過去有句話叫“兩湖熟,天下足”,指的就是現在的長江中下游的較富庶的地區。而其中的湖南、湖北更尤為甚。哪裡富庶,哪裡的人就讀書人多,讀書人多了,有才華的人自然就多了。只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遠的不說,出自湖南省的名人近代的有曾國藩、左宗棠;現代的更是出了一個開天闢地的毛澤東。兩湖地區歷史上的名人可以說是燦若星辰。無怪乎嶽麓書院門口楹聯的口氣如此之大,卻也是所言非虛啊!



幸運老辣椒


湖北省俗稱荊楚大地,湖北省位於洞庭湖以北,所以叫湖北省,洞庭湖以南,是湖南省。

我特地在網上查了一下,得知周初,文王姬昌的老師孫熊譯被封為子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也就是後來的楚國。從春秋開始,楚國迅速強盛起來,尤其到了楚莊王時,楚吞併了周邊眾點多小國。

秦通一後,楚地為避秦始皇父親名,子楚諱,就以荊改稱,後來湖北稱荊楚,湖南省稱湘楚。


胡五妹1964


包括湖南、湖北。

依據如下:1、這副對聯是清仁宗嘉慶中,名士袁名矅出上聯,取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貢生張中階對出下聯,取自《論語泰伯》。袁名矅就是湖南人,他老人家的意思肯定是不排除湖南的。2、四大書院湖南佔了兩個。3、古代的楚,就是湖北湖南這一塊,在清康熙三年(1664年)之前,湖南和湖北還是一家。


探秘與研究


是指湖南。

在湖南大學的嶽麓書院有副對聯,上曰"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上聯出處源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下聯出處源於《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方蘭野攜手凌雲志


這個應指現在兩湖的部分地區。遠溯楚國,是其原義。正如巴蜀,原指四川,現重慶分出去了。蜀為川,巴為渝。


胡云飛70495143


楚主指湖南,先有楚後有荊最後才有荊楚,楚城在湖南張家界常德沅水一帶,楚地發展過快,人口增加,舊城已不適合,遂遷移至漢江流域荊地,兩地合一後才叫荊楚大地。現在湖北人把忘荊取楚是不正確的,以前廣西重心在桂林,廣西才簡稱桂,湖北重心在荊確簡稱鄂,菜改為楚菜是不正確的,湖北簡稱荊,菜為荊菜才是正確的,古時後以城為中心,而楚城根本不在湖北。荊楚大地是把現在的湖北湖南連起來才叫荊楚,荊表湖北楚表湖南。


成彬173494762


當然指的湖北。我的家鄉平利關埡,就是成語“朝秦暮楚”典故的歷史見證。現有埡口、古城牆為證。


愚翁182790716


惟楚有才:指湖北,另湖南北部舊時代屬湖北荊州大地(惟楚有才:出自長沙嶽麓書院門前一幅對聯)


華仔汝拾叄


建議你查查這句話的意思,大致的意思是楚地有人才,這個時候特別多。楚這個字嘛,就不爭了,從以前的湘楚至今天的湖湘,可見湖南人並不那麼在意了。與其去追尋湘楚文化,不如去發掘更為悠久的湖湘文化。如今原是兄弟的湖南湖北被各種比較,已使兩地人民各種噴,連江西老表都知道富裕些的湖北人看不起窮一點的湖南人。


燭火靜愛


真是搞笑,楚國發源湖北,中心一直都是湖北,都城大部分都在荊州地區,王侯貴族墓地大部分都在湖北省境內,湖南,安徽,上海,浙江也就是殖民地,看現在楚文化比較火,都來跟湖北搶,要臉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