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成: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一、前言

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因此研究孔子思想的内涵,可以说明儒家思想的根源及其后二千多年演变的趋势。

儒家思想并非孔子所原创,孔子曾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①又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②所谓“作”,指“原创”;孔子自称他的言论主要承袭自古代,而不是自己的“原创”。这并非孔子谦虚或是“托古改制”,乃是记实;研究《论语》,可以证实这一点。孔子原以“知礼”著称③,所谓“知礼”,指的自然是娴熟古代传承下来的礼仪;其后孔子用以教导学生的教材是“《诗》、《书》、执礼”④,这也是古代傅下来的文献,其写作年代,有的在孔子之前五六百年⑤。可见孔子的思想的确是植基于古代的,虽然有时有他自己的诠释。如果我们分析孔子重要思想的内涵,以与其前的古文献做一比较,尤其能够说明上文的断语。

孔德成: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二、孔子思想根源于古代

儒家极重视礼。王国维先生曾根据甲骨文及《说文解字》指出:“礼”字从“示”从“豊”,甲骨文“豊”字象二玉在器之形,所以豊乃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而奉神人之事谓之礼。⑥简言之,“豊”指礼器,“礼”指祭祀的礼文;当时所谓礼,范围还很狭隘。到了周代,有思想的人士常指出行礼不当只讲究仪节(礼文),更应重视礼的内涵(礼之本),《左传·昭公五年》记载:晋平公称赞鲁昭公“善于礼”,但大夫女叔齐不以为然,他认为鲁昭公只是善于表面的仪节,而不能做到礼的实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赵简子向子大叔请教“揖让周旋之礼”,子大叔回答:“是仪也,非礼也。”并指出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才是礼。这两个例子,显示春秋时代的贤人主张:外在的仪节与内在的实质合而为一,才算合乎礼。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鲁昭公时,正值孔子的青少年时期,其后孔子兼重“礼文”与“礼之本”⑦,说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⑧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⑨又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⑩其言论与女叔齐、子大叔所言在精神上如出一辙,显然,孔子的礼学思想,承袭自前人。

“孝”是孔子强调的德目,但不是孔子所创。“孝”字虽不见于甲骨文,但传说殷高宗有太子孝己⑪,也许殷代已有此一观念,只是尚未成熟。到了周代,“孝”字屡见文献,金文如中师父鼎云:“其用享用孝于皇祖帝考。”邿遣簋云:“用追孝于其父母。”殳季良父壶云:“用享孝于兄弟婚媾诸老。”辛中姬鼎云:“其子子孙孙用享孝于宗老。”至于古籍资料如《诗·周颂·闵予小子》:“于乎皇考,永世克孝。”《诗·周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分析以上的早期资料,孝的意义,当指敬事尊长而言,并不止直系尊亲属。但《论语》中孔子论孝,则专指敬事父母而言,如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⑫答孟懿子问孝,说“无违”父母之意。⑬可见孔子对孝的诠释,观念上既有承袭自古代的成分,但也有自己个人的看法。其后《孝经》将孝的内涵大幅度扩张,就范畴的方面说,反而较接近古义。

“仁”是孔子认定的所有德目的总名。该字不见于殷代,但出现于《书》、《诗》、《左傅》、《国语》等文献中,如《书·金縢》:“予仁若考。”所以可能是周代才兴起的德目。孔子曾回答仲弓问仁,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⑭清儒阮元便指出这是直接承袭自《左传》的言论,他说:“僖三十三年《左传》晋臼季之言曰:‘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孔子语本此。孔门师弟所述,半为古人之恒言。”⑮又,《左传·襄公七年》载晋国韩穆子推崇其弟宣子“好仁”,并解说仁的含义是“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合为仁”,亦即说仁包含了德、正、直三种德目,而这三个德目都为孔子所肯定,曾提到为政之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⑯答季康子问政,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⑰又如:“人之生也直。”⑱再如:“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⑲此外,《国语·周语上》载:“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周语中》:“畜义丰功谓之仁,奸仁为佻。”又:“勇而有礼,反之以仁。”《周语下》:“仁,文之爱也。”又:“爱人能仁。”《诗·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此处“仁”字的意思当为慈爱。以上对仁的诠释,极为丰富,包含了义、爱等德目,并且都为孔子所吸收,如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⑳答樊迟问仁说:“爱人。”㉑考察这些前人论仁的资料,显示出孔子的确有所承袭。在孔子的观念里,仁是人的行为标准的总称,从《论语》中观察,孔子所谓仁,除了上文所举以外,还包括忠、恕、智、信、恭、敬、勇、刚等等,甚至包括维护传统文化,所以孔子许管仲为仁㉒;亦即孔子强调仁乃人之所以为人者,所以后人有“仁,人也”㉓及“仁也者,人也”㉔及“仁者,人也”㉕之说。总括上文,可见仁是传统的观念,到了孔子,扩大其内涵,有时更赋予新意义;且为后人继承发扬。

以上的例证,自然不能含盖孔子的全部思想,然而举一反三,已足以说明孔子思想与古代传统的关系了。

孔德成: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三、孔子赋予传统以新的意义

上文曾指出孔子思想虽然根源于古代,但也有个人的看法;本节再加申明。

孔子是渊博的学者,他对古代学术,广泛地学习,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㉖但孔子对古代文化,在比较后有所衡量抉择,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㉗又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㉘可见孔子并不一味贵古薄今。而当回答顔渊请问治国措施时,他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㉙这种对三代各有去取的言论,足证孔子对于古代传统抱持的是去芜存菁的态度,也就是“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尤可注意的是,孔子能重新诠释传统礼仪,使其重现活力。如服父母丧三年一事,其起源或许很早,但到了春秋时代,一般人对其礼意已无法提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甚至无法想象其必要性,以至于孔子的学生宰我都想将之简化为一年。孔子则提出报恩的理论加以诠释,他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㉚,因此子女居父母丧也需三年,以示报恩。其诠释深刻而合乎情理,因此后代广泛遵行。

孔德成: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对传统重新诠释,使它具有新的生命力,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现象,所以研究孔子以及后世儒家的思想,在重新诠释传统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容疏忽的。

四、结语

孟子赞美孔子为“集大成”,所谓“集大成”㉛,自然是集传统文化的大成。上文的举证,足以证实孔子“好古,敏以求之”㉜,广泛研究传统学术,并予以去取、整合、诠释,从而构成一个杰出的体系。所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㉝换句话说,孔子主张“祖述尧、舜,宪章文、武”㉞。受到孔子的影响,后世儒家虽在不同层次上有理论上的开拓,但大体上都以传统文化为立论的依据,而不切断与传统的关连;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儒学史能够长达两千多年的原因。因此,研究儒家思想,其古代的根源是必须重视的。

孔德成: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注释:

①《论语·述而》。

② 《论语·述而》。

③ 参考《史记·孔子世家》、《左传》昭公七年。

④ 《论语·述而》。

⑤ 《诗·周颂》、《诗·大雅》、《书·周书》据信为周初著作。

⑥ 以上参《观堂集林》卷六《释礼》。

⑦ 《论语·八佾》。

⑧ 《论语·阳货》。

⑨ 《论语·八佾》。

⑩ 《论语·里仁》。

⑪ 《荀子·性恶》:“曾、骞、孝己。”杨倞注:“孝己,殷高宗之太子;皆有至孝之行。”

⑫ 《论语·里仁》。

⑬ 《论语·为政》。

⑭ 《论语·顔渊》。

⑮ 见阮元《犟经室一集》卷八《论语论仁论》。

⑯ 《论语·为政》。

⑰ 《论语·顔渊》。

⑱ 《论语·雍也》。

⑲ 《论语·卫灵公》。

⑳ 《论语·里仁》。

㉑ 《论语·顔渊》。

㉒ 《论语·宪问》。

㉓ 《孟子·滕文公下》。

㉔ 《孟子·尽心下》。

㉕ 《礼记·中庸》。

㉖ 《论语·八佾》。

㉗ 《论语·八佾》。

㉘ 《论语·子罕》。

㉙ 《论语·卫灵公》。

㉚ 《论语·阳货》。

㉛ 《孟子·万章下》。

㉜ 《论语·述而》。

㉝ 《论语·子罕》。

㉞ 《礼记·中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