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勤奮是每一次在痛苦邊緣掙扎

文 | mickjoust

真正的勤奮是每一次在痛苦邊緣掙扎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真正的勤奮到底是種什麼體驗?

是,以戰術上的勤奮,逃避戰略上的空白式的行動?

還是,重複機械式的完成一件事的行動?

更或者是,從哪本書上看來的頭腦式的行動?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答。

1

春天,來了。

開始運動的人也多起來。

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又彷彿是舊的循環。

舊循環?

就像堅持跑步的人,依然還是那些老朋友們,而不堅持跑步的人,再怎麼安利推薦,他們依然不動如山。

這不是一個春天來了就能解決的。

即便過了很多個春天,也很難解決。

很快,春天,來了也要過去。

當夏天來時,更難以進行戶外運動才是常態。

似乎,人們總是忘記冬天有多冷,夏天有多熱一樣。

每一次的堅持,都是痛苦,四季循環往復,依然如此。

難道,堅持都是假的?

但痛苦卻是真的,每一次的堅持都要重新面對一次痛苦。

誰說堅持是快樂的?

真正的勤奮是每一次在痛苦邊緣掙扎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2

的確,勤奮沒有捷徑,任何事情都不輕鬆。

哪怕是每天多喝一杯水,都可能面對各種內心掙扎。

最近,讀了一本書——《如何再次拿起書》,很有感觸。

有多少人從學校畢業後,還能主動堅持多看一本書?

都說,讀書應該是快樂的?

但為什麼每次拿起書沒多久就想放下書?

不是自控力不夠多,也不是意志力不夠強,害怕經受痛苦。

當然,純娛樂的讀小說,不會痛苦,但總有一些書會讓人痛苦。

這份痛苦,才是讓人不想讀書的根源。

為什麼不說寫一本書叫《如何再次拿起手機》?

那是因為手機總是能滿足我們,而書則不然。

看上去,讀書能讓我們顯得足夠勤奮,實則我們可能因此而討厭讀書。

人們常常高估了對痛苦的忍耐程度,而低估了痛苦的厲害程度。

真正的勤奮是每一次在痛苦邊緣掙扎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3

最近,看了星爺的《新戲劇之王》。

看的過程中是一種感受,看完後是另一種感受。

如果只看到表面,那一定是,蹩腳的臺詞節奏,無厘頭的劇情線索,雞湯式的自我逃避,牽強的人物衝突,老掉牙的笑話梗。

而如果看到內裡,則會是,咬牙堅持背後的痛苦,選擇改變的自我迷茫,家庭無私之愛的溫暖,真誠與偽裝的不斷掙扎。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看到什麼,又選擇什麼。

都是主觀的。

只有選擇不做最輕鬆。

選擇勤奮,還是得過且過,會遇見不同的世界。

持續踐行

你有沒有真正感覺到自己突飛猛進的那種時刻?

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如何?


持續踐行,從每天完成一個行動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