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股東減持套現130億,王衛身家縮水近千億,利潤還被中通追上,順豐究竟怎麼了?

邵金明


我大四的時候曾經在順豐實習過一個月的時間,我來說一下我對順豐的一些直觀上的感覺吧。

11、12年那會順豐還沒有現在那麼大,但在快遞行業絕對是屬於老大級別的,那時候四通一達根本就不是順豐的對手。而順豐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11年12年那會順豐已經有了自己的專營貨運飛機,而且順豐都是實行的是直營制,而其他快遞公司大多都是加盟制。所以當時順豐無論是在速度都有絕對的優勢。

依靠這種優勢,當時順豐在快遞行業的市場份額是比較大的,但那會順豐的快遞業務主要以小件為主,但價格不低,同省之內的價格已經有10塊錢以上,而當時中通圓通的價格只有5、6塊錢,但即便是順豐的價格很貴,很多人仍然會選擇順豐,就因為順豐快,而且服務態度好。

也正因為如此,當時順豐快遞員的收入是相對比較高的,比如在南京市順豐實行的是區域負責制,一個業務員負責一塊地區的業務,有些業務員所負責的區域比較好,比如珠江路、新街口等地區的業務量就相對比較大,11、12年的時候,一個順豐快遞員很輕鬆就可以達到1萬塊錢以上的收入,這個收入比當時很多白領的收入都要高。

可以說在14、15年之前,順豐在快遞行業都一直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但是後來隨著菜鳥物流京東物流等快遞行業的崛起,順豐快遞的優勢已經不再那麼明顯。比如現在京東上購物,基本上可以實現隔天到很多地區,當天甚至都可以到貨。而阿里巴巴通過入股四通的方式,再加上菜鳥物流的快速崛起,利用淘寶以及天貓巨量的客戶群體,菜鳥物流也分食了快遞行業很大的業務。

而四通依靠阿里巴巴這個大樹,四通的業務也迅速發展,其中中通的利潤甚至逼近了順豐的利潤。

2018年度,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909.43億元,增幅達27.60%,營業收入的增幅還是很快的,但是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45.5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是34.84億元,淨利潤率只有可憐的3.83%。這個淨利潤跟前幾年順豐10%以上的淨利潤率相比有了非常大的下降。

而同樣是2018年,中通全年營收約176.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8%,調整後淨收入為42.01億元,同比增幅30.1%;雖然中通快遞的營收不及順豐速運的1/5,但是其淨利潤卻超過了順豐的淨利潤。

那為什麼順豐跟中通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兩種情況呢?

其中中通的原因很簡單,背靠阿里巴巴這個大樹,無論是在流量還是成本上都有了大幅的改善,你最近兩年他的業務發展非常快。


而順豐的利潤率之所以這麼低,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2018年順豐花了很多錢去佈局重物流資產。我們來看一下順豐的一系列投資項目:

2018年3月,順豐控股17億元收購廣東新邦物流有限公司核心資產及相關業務,並建立“順心捷達”快運業務獨立品牌。

2018年3月,順豐控股發佈公告,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取得《民航中南局湖北省發改委關於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工程機場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的批覆》(民航中南局【2019】59號)。資金來源:中央預算內投資8.2億元,民航發展基金16.4億元,湖北省財政資金26.8億元,深圳市農銀空港投資有限公司2.73億元、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5.16億元,其餘由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申請銀行貸款解決。

2018年3月,順豐控股1億美元領投美國知名科技貨代公司Flexport C+輪融資。

2018年8月,順豐控股與美國夏暉集團宣佈聯合成立新夏暉,順豐成為新夏暉的控股股東。新夏暉擁有近40年的冷鏈供應管理經驗,在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設計和質量管理方面,具有領先於市場的核心優勢。

2018年8月,與中鐵快運組建合資公司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中鐵快運佔股55%,順豐佔股45%。經營範圍主要包括高鐵快運、快速貨物班列等特色物流服務產品研發銷售以及鐵路跨境電商貨運平臺設計建設等。

2018年8月,與招商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投融資、物流、商業、產業用地及金融等領域,以及鄂州樞紐項目、雄安項目進行戰略合作。

2018年10月,順豐控股與德國郵政敦豪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順豐控股以現金人民幣55億元收購德郵控股與海洋控股所持有的敦豪供應鏈(香港)有限公司的100%股權和敦豪貨運持有的敦豪物流(北京)有限公司的100%股權。順豐將整合DPDHL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供應鏈業務,且通過與DPDHL之間的《供應量戰略合作協議》安排,設立順豐敦豪供應鏈公司。

而除了這些投資項目之外,順豐還有很多關聯公司也新增了大量的投資,如下圖:



從順豐的種種表現來看,感覺順豐在下一盤大棋,這盤大琪就是國內物流加國際物流加新零售。

其實從中通的迅速發展表現來看,順豐感到的壓力應該很大,甚至是一種焦慮,過去順豐之所以能在市場上取得很大的優勢,就因為當時快遞跟電商分得比較清,快遞就是快遞,電商就是電商。

而最近幾年快遞行業的競爭格局明顯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京東物流和菜鳥物流背靠巨大的電商流量,將電商和物流整合,可以實現效益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順豐單單依靠快遞是很難跟他們抗衡的。

所以我們看到順豐為了改變這種競爭格局,不惜花巨大資金去重構物流體系,重資佈局快運、冷運、國際、同城配等板塊。順豐這種佈局不是簡單的物流佈局不這麼簡單,順豐有可能在為佈局新零售以及電商業務做準備。

而且順豐的這種佈局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8年,順豐在時效業務收入增長14.3%,經濟業務收入增長37.6%的背景下,新業務從2017年總收入佔比13.71%,提升到了18.9%。新業務中,快運業務增長了83%、冷運業務增長了84.9%、國際業務增長了28.7%、同城配送增長了172.2%。

由此可見,順豐的野心不是送快遞這麼簡單,而是在打造一個海陸空一體位的全球物流系統,當他掌握了這種系統之後,它就可以把業務延伸到更深的領域裡面去,到時一個商業帝國將會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貸款教授


順豐作為中國快遞行業的龍頭,發展情況時刻被大家所關注,順豐的發展現狀可以從三位維度來看:財務情況,同行競爭,發展方向。

財務情況

順豐2018年實現淨利潤45.56億元,同比下降4.57%,順豐官方給出原因是:成本的上漲,對新業務的開拓性投入,擴展多元化物流服務。其中人力成本,運輸成本增加佔很大一部分。

2018年又大局收購國外公司在華業務,並自建機場

1> 2017年出資23億元參與設立機場合資公司;1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新邦物流。1億美元投資美國物流服務平臺Flexport.

2> 2018年10月,順豐宣佈將以55億元的價格收購收購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PDHL)

3> 2019年2月份,新建鄂州民用機場獲批。根據規劃,該項目總投資320.63億元;

目的是打造順豐的“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可覆蓋國內外的綜合物流服務網絡。

競爭對手業績如何

申通快遞公佈的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淨利潤為20.45億元同比增長37.46%

韻達股份公佈的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淨利潤為26.60億元同比增長67.34%。

圓通速遞公佈的2018年前三季度顯示:淨利潤為12.50億元同比增長18.53%。

在業務量上:

順豐控股披露的2019年1月簡報顯示,業務量為4.09億票同比增長27.41%,這個增速低於韻達股份的35.60%、圓通速遞的36.13%、申通快遞的42.96%。

順豐目前正面臨前有京東,後有申通、韻達、圓通、中通,EMS追趕堵截的巨大壓力。

高品質:順豐控股引以為傲的高品質口碑,正在變得不再具有唯一性、稀缺性。高品質正在被對手複製。

時效性:順豐次日達曾有良好的口碑,但整個快遞行業進步神速,申通快遞的“24小時次日達”、中通快遞的“次日達”等正在快速追趕。

安全性:EMS,京東在安全性方面口碑和順豐接近持平。

順豐發展方向

王衛曾說過:聯邦快遞和UPS是順豐的榜樣,為此順豐打造了全行業最清晰醒目的品牌標識系統,也花費大價錢購買飛機,建設專用機場,與耐克合作推出快遞行業最炫酷的制服。然而順豐過高的單價和戰略的調整,正漸漸失去消費者市場:當大家嘴上讚美著順豐又好又快的同時,卻選用其他更便宜的快遞下單,或許這是順豐轉型的陣痛期。


科技多報道


實質上,順豐的業務落點,依然應該是物流體系,提高效率,提高自動化率,然後開發各種邊緣化和未被發覺的物流業務。這裡面的核心,一個是拓展業務渠道,一個是降低業務成本。作為收費較高的快遞公司,需要提供匹配價格的服務。

我們來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從步槍,到馬克沁機關槍,的確是個很不錯的武器性能提升,但是從馬克沁機槍到勃朗寧機槍或者89式機槍,差距也存在,但沒有這麼大。

在前期,順豐和國內四通一達是有差距存在的,電商備註“順豐直達”意味著速度,意味著多花錢。這個時候價格和產品運送效率服務匹配。但是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四通一達等傳統的快遞業開始了自動化征途,比如全自動分揀,甚至於無人倉儲物流。他們的基礎水平開始有所提升,成本壓縮,這個時候,其與順豐的差距在縮小。而順豐如果使用更多科技手段,其提升則更加有限。直白的表示,隔日送達和隔一日半送達,差距很明顯嗎?其實並不明顯。

當然,順豐本該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怎奈現階段物流效率有其極限,諸如當日達依然不易,而部分電商就近做物流倉,反而在電商領域拉平了運送效率。比如你在長三角,電商就在長三角附近的倉庫給你送貨。這樣路途更加短。如果順豐比別的快遞公司更貴,那麼很容易失去訂單。

順豐要進一步提升其物流的效率,並不只是時間上的,還有成本上的,實質上如今頭部物流公司未來業績提升能力相當有限,競爭激烈。順豐依然是玩得起差異化競爭的,但是關鍵要讓客戶理解是什麼程度的差異化。諸如丟件賠付是否更高更及時,諸如快遞送達是否距離用戶更近,是否上樓。諸如生鮮送達速度是否更快(生鮮做不到時間上的優勢,那還是不要進入這個領域)。

順豐內心還是想做電商的,因為快遞業十分的辛苦,並且感覺上,電商可以就目的地附近就近配送,可以落實1小時送達這種新興購買模式,畢竟大量宅男宅女。然而個人的觀點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做足壁壘要比東一榔頭西一錘子實際得多。順豐要快,要便宜,要更好的服務,才能甩開老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