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去了婺源旅遊都很失望,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望江南


詩畫人生,相約篁嶺。專注文旅,淨化心靈!我覺得題主這個問題有失偏頗,應該說大多數到婺源旅遊的人都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我用事實來說話吧:過去的2018年,婺源共接待遊客2370萬人次,數量增長了百分之九;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20億元,增長了百分之三十!

俗話說得好: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之間的口口相傳才是最好的宣傳!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一個景區好還是不好,百姓心中自然有桿秤,並不是什麼輿論、機構、平臺所能左右的。

自己天天就在篁嶺景區上班,平時會接觸到方方面面的遊客,有時我也會主動詢問遊客對景區的評價,大多數都是誇讚的。雖然說篁嶺145元的綜合票價看起來有點高,但全程遊覽下來遊客最終覺得還是超值的!

我們婺源現正在發展“全域旅遊”,為了能吸引、留住遊客,除了大力引進外資建設景區硬件設施外,對內是苦煉內功:如成立了“旅遊110”和全國首個“旅遊誠信退賠中心”;建立了景區“景村黨建”制;開展“雙拾行動”;大力提升景區服務質量等等。

婺源至今仍然是全國4A級景區數量最多的縣,“最美鄉村”的金字招牌我相信在所有旅遊人的共同努力下是會越來越響亮的,你我且拭目以待吧!(配圖:篁嶺)





詩畫人生相約篁嶺


旅遊中一個人能產生失望情緒無非就是實際情況與之前的期望值有太大落差,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導致心理落差。婺源從名不見經傳到被譽為中國最美村落,存在一些問題或爭議也是很正常的,在生活中就連故宮、長城都會被有些朋友說成坑爹。婺源的情況到底怎樣呢,恐怕每個去過的人都有自己的見解。

3月剛剛去過婺源,油菜花已經大面積開放,一路上金色的油菜花田與白色的徽式村落交相輝映,隨手一拍都是一幅幅絕美的風景大片。也許南方人對此習以為常,但作為來自北方的遊客,極少見到這樣規模的油菜花海,溫婉優雅的徽派建築更是心頭好,至少在景觀上滿足了我之前的期待值,並不存在什麼落差甚至高於預期。網上還會有很多人拿婺源油菜花與雲南羅平、陝西漢中、青海門源等其他油菜花景觀做比較,甚至有人簡單到以油菜花種植面積大小來判斷優劣,我並沒去過所有這些地方,但從網上的圖片看其實每個地方的特點是不同的,有的是水鄉風光有的是廣袤平原,各有千秋沒有孰勝孰劣之分,就看個人喜好。

由於開通了高鐵,現在去婺源的的交通有了很大改善,可以直達婺源縣城,省去了從景德鎮或黃山機場的奔波之苦。但是各個景點間距離還是比較遠,很多人喜歡一次走馬觀花在所有主要景點打卡,兩三天逛遍婺源雖然可行,但旺季時遊客集中出行,交通擁堵,難免出現路上兩小時遊玩十分鐘的情況,大部分時間就都消耗在路上了旅遊體驗可想而知。

為了避開擁擠的人群,我們這次決定放棄大而全的路線,選擇了以篁嶺為重點的小而精戰略,兩三天時間都集中在篁嶺古村遊玩,事實證明是非常明智的。之所以做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我和同伴都是攝影愛好者,對風景、民俗和古代建築都很有興趣,而篁嶺可以說是濃縮了婺源的精華,擁有世界10大花海梯田,山崖上的古代民居村落,屋頂上的曬秋美景,這些都滿足了我們對婺源的想象。因為正好是油菜花開的旺季,不可避免旅行團確實也很多,從早九點開始古村的街道上的人流就開始熙熙攘攘,旅行團一般在古鎮只給遊客一兩個小時,順著主街每個景點走上一圈,包括曬秋人家、天街古巷、民居村落,登上玻璃橋,遙望梯田花海,在短短時間內走完這些地方已經是很艱難的任務再加上拍照、購物、等纜車,哪裡還有什麼心情真正欣賞古鎮和花田真正的美啊。做攻略時我們發現篁嶺古村的幾十間老宅被改造成為特色酒店,立刻決定在這裡住上兩晚。來了發現每間都有不同的裝修設計主題風格,大多數保留了古代徽州的儒雅精緻,還有些五六十年代的懷舊風格,甚至還有一棟以水鄉船屋為設計靈感,在船型大床下是個透明的魚池,睡在床上就能看到紅鯉魚在床下游弋,絕對是非常獨特的體驗。主在村裡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避開擁擠的人流,早晨在古村中迎接日出,傍晚在花田旁等待彩霞,喜歡攝影的人都知道這兩個時間段的意義,玻璃橋另一側極少有團隊遊客,感覺整個梯田都是屬於自己的。美麗不可言表,這樣有閒的旅行對於匆匆走過的跟團遊客都是幾乎是不可能的。夜晚的古村特別安靜,沒有像其他古鎮那樣喧囂的夜生活,這樣的原生態反而是我喜歡的。

至於旅遊中最令人反感的高價宰客現象,至少在篁嶺我們沒有遇到,管理非常規範,所有商品都是明碼標價,一路上工作人員都很有禮貌很熱心。就拿吃飯這個最普通的消費來說,這裡同北上廣大城市比都不算貴甚至還便宜些,我們這幾天吃過的幾頓正餐基本都是在天街上的天街食府,本地特色家常菜,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塊錢,挺實惠。其他一些土特產也不貴。村裡也沒什麼太多娛樂項目和其他附加的旅遊項目,有些個別的例如滑索、叢林冒險之類的也看你自己是不是有興趣參加了。

旅遊本來就是很私人的一件事,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的興趣愛好和習慣選擇目的地和出行方式不同。有的人喜歡戶外探險,有的喜歡歷史古蹟,有的喜歡美食購物,以自己的喜好為出發點,再根據網絡上的信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目的地。而自由行還是跟團遊則需要根據自己出行習慣、經濟實力和出行目的來選擇,出行方式也會很大程度決定你的旅行體驗。

當然各地的旅遊經營者和管理部門也有責任維持正常的旅遊秩序,創造良好的旅遊環境,而不是隻是為了追求短暫的經濟利益而忽略遊客的體驗。雖然現在國內遊問題百出,但相信最後一定是大浪淘沙,真正能長久利於不敗之地的一定是為客人提供最好服務,讓客人滿意的旅遊企業。

第一次去婺源,時間短暫,個人觀感一家之言可能有偏頗之處,多多海涵。

圖片均為實景拍攝於2018年3月初



長腿叔叔


正好現在在婺源,花期將近,風光還不錯。菜花季節來婺源還可以,畢竟白牆黛瓦的民居和黃花相映,還是別有風味。配上今天剛拍的圖。


當然,除了花,婺源的村子也很多,比較成熟的幾十個,看一個興奮,看兩個不賴,看三個平淡,看十個想吐。這個也是遊客普遍覺得失望的原因,因為同質化太嚴重。

但有個村子比較例外,就是篁嶺,它主打曬秋,曬的筐和山村交錯成景,很有意思。我和很多出租車司機聊過,他們公認的,除了這裡,其他地方都有大量遊客吐槽。配上一張去年去過的圖。

婺源還有些其他的景點,茶山的,山地的,玩玩水的,看紅葉的,但都不去村子和菜花有名。十幾年了,靠最美的農村火了很多年,但也該放開手腳升級了,給遊客更多更好的體驗。


東海秦二聊旅遊


2015年我們從廣東自駕出發去婺源,那次的經歷讓我們印象深刻,對婺源的感覺只能說非常不好,那次我們住進舊房子改建而成的客棧,由於是攜程上預定的房間,客棧掌櫃帶我們進去預定的那個房間,掌櫃服務十分熱情地幫我們打開門,走到房間門外望進那個房間裡讓我感覺一身顫抖,我直接跟掌櫃說不要這個房間要求換房,掌櫃說攜程預訂的不行,後面活拉死扯勉強給我們換了另一個感覺稍好一點的(當時不想掃興而已),後面住進的那個房間環境是陰森森的感覺,勉強熬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隨便走了一下急不急待離開了,住進那房間的感覺不自然打顫的太嚇人。也是自打那次以後我們不管到哪裡旅遊,打死也不住舊房子改建的客棧。


耳聽不聞聾


進入三月,正值赴婺源,欣賞油菜花的好時節。

但詢問去過這裡的人,結果卻是:失望。

究竟是否將其捧得太高?步入雲南的老路?

是景色不美?還是服務不好?

看看網友們是如何評價的?


究其原因,可以總結為下面3點!

1.聯票究竟值不值

網上買的票,不含經典篁嶺景點,非要現場購買?

輸入指紋和人臉識別後的門票,如果丟了,還需要再購?

聯票之中包含很多景區,大同小異?

...

種種問題,都與聯票有關。

網上所說的5天內可以去的12個景點,包含以下:江灣、臥龍谷、靈巖洞、李坑、汪口、曉起、思溪延村、彩虹橋、文公山、江嶺、石城、嚴田古。


小夥伴們可要注意:裡面是不含篁嶺景區的!

大家都曉得,婺源最為出名的便是篁嶺,江灣等。可謂去婺源必到篁嶺,所以如果網上買票後,到現場仍需要買婺源景區門票:140元!

PS:如果時間不趕,可以買聯票,將聯票中的景點一一走到,如果只玩1-2天,每天只能逛2-3個景點,可以不買聯票,選擇最為經典的景區即可,量力而行,豐儉由己。

2.景點間的交通轉換

來婺源,可以發現,景點之間的距離都不近,且山路眾多,多數包車、自駕或公交等交通方式往返各個景區之間。

但,座公交可以發現,分為東線和北線。相互之間不能串線。

換句話說,玩過西線,必須回到縣城換車。即便你離的很近,也不行。

大大浪費了遊客遊覽體驗的時間,造成不必要的消耗。

PS:橙籽當是包車,挺方便的,要是自駕,不習慣當地山路,要是發生什麼,挺麻煩的。

3.情人眼裡出西施

有人說景色美好自然,有人說農村髒亂差,不值一提。

每個人對於喜歡的景色,有不同的追求!

就好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橙籽對於婺源雷厲風行,整頓“低價遊”的手段很是敬佩。

婺源旅遊火起來也是在近5-6年時間。難免會出現一些“惡習”,如“99元遊婺源”,“淡季出現賓館爆滿,景區冷淡”怪象等。

當地政府得知後,馬上進行檢查,對“不合理低價團”進行處理。

反應之迅速,值得國內其他景區借鑑學習。

置於前兩點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聽取廣大遊客的意見,在吸取諸多旅遊景點的優點同時,正視和改進婺源的現有問題,將這個有著濃郁地域特色的山水民風,推向更廣闊的未來。


沐橙籽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了!冰火兩重天!

婺源是旅遊熱點景區,也是處於位置極佳的華東地區,隨著高鐵的開通,婺源一下子由華東地區的後花園,成為了華東的前院,一下子湧進了大量的遊客,特別是春季油菜花開的時候,不僅人滿為患,也干擾了當地一些人的正常生活,於是各種利益糾紛與矛盾也就出現了。


由於知道一些婺源的現象,前幾天到婺源先去了一處開發晚、相對古樸與原始的村莊,想安靜的玩一下,不想遇到了沒有想到的事。這個村莊不大,旅遊開發後也要買票(20元),進了村子想看看老建築,但裡面還是要另買門票。

看街巷裡有些老年人在做旅遊生意,想拍張照片,但相機還沒有抬起來就被一個老太太大聲呵斥,而老頭直接開口罵人了,還說拍照要“掏錢”。嚇得相機都不敢外露了,而另一個人在拍照時也是同樣的捱罵。

後來知道這裡的風俗不好,很排斥外地人,一些來租房開客棧的人老受當地人氣了,事事都需要用錢去擺平,沒有一點的人情世故可以商量。

但在婺源最熱門的景區篁嶺卻又覺得這裡的旅遊服務設施很完善,從業人員也似乎都經歷過專業的培訓,雖然費用高了一些,但不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與糾紛出現。雖然也會因為人太多而煩惱,還好這裡住一個晚上,到了早晚很清靜,才感到愜意與悠然。
婺源現在名聲越來越大,參與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需要當地管理部門對各種問題能有清醒的認識。


書影


1.首先,從心理學上來說,失望來自婺源的油菜花景沒有達到那些失望人的心理預期,甚至比心理預期的要差很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因很多。

2.大家知道,旅遊資源的最大吸引力在於它的稀缺性,曾經婺源以油菜花為主題開發最早,也最成熟,也最出名,大家從新聞媒體和攝影雜誌上也經常看到婺源油菜花的麗影。必須承認的是婺源油菜花結合贛東北都有的山川和古徽州文化及徽派民居,呈現一派綠水、青山、黃花、白牆、黛瓦、小橋、流水、人家等參差錯落、色彩分明、裊裊炊煙的徽派鄉村田野風光,用絢麗多彩、濃淡適宜的中國水墨畫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但對於沒去過的人來說,大腦裡得到的婺源油菜花的印象多來自於媒體和攝影師。他們本身做的就是採集美的工作,加上專業的攝影攝像技術,恰好的的時間,上好的絕度,呈現給我們的就是攝影攝像藝術大片。排除天氣,交通等因素,這也我們大部分人都捕捉不到的美感。這就是傳說中的看景不如聽景。開個玩笑,你也可以說是攝影師用照片和視頻欺騙了你。你還沒到那裡,你聽聞的就拔高了你的心理預期。

3.媒體的宣傳報道拔高你的心理預期。媒體宣傳的油菜花最美、頻次最多的就是婺源,無形中你心裡就會把婺源油菜花貼上中國最美油菜花,提到油菜花,腦海裡第一浮現的就是婺源,人往往都有完美情結,對於心中最美的容不得半點瑕疵。比如,景區擁擠的人群,逼仄的交通,糟糕的天氣,這些都會影響你的遊賞體驗,開始從心理質疑心目中最美的婺源油菜花。其實,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景區火了,人就多,交通也不會太通暢了。適度的殘缺是真正的完美。愛她就要接受理解他的不完美。用包容、積極的心態去發現她的美,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4.資源的稀缺性在降低,現在旅遊業發展如火如荼,爆火的景點只要可以低成本複製的,大家都會複製。畢竟全國能種油菜的地方太多了。許多城市的郊區都有大面積的油菜花田,見多不怪。全國以油菜花著名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門源,選擇多了,見的多了,去婺源如果不結合文化底蘊細細品味,而是趕集似的走馬觀花,往往很容易得出這就那樣的結論。

5.婺源油菜花,發展這麼多年是比之前更美了還是更差了,客觀上來說一定是更美了,對以油菜花為主題的旅遊項目更多,可賞性可玩性更強。當然有人說商業味更濃,景區的發展不可避免的要帶有商業色彩。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業。如果要看純自然的,推薦去西藏或西藏,那裡的油菜花就在山腳下,人也少,交通成本更少。

6.總之,婺源油菜花結合婺源本地的人文,自然,放眼全國依然是最獨特的一個賞油菜花的好去處。旅遊就是以包容的心態去看待自然和人文,去發現自然美,去體味歷史的厚重。







探尋文粹的小村炮兒


大家晚上好,今天來回答有關婺源旅遊的問題。

關於婺源,以前我也談過幾次,也確實喜歡那裡,整個婺源的鄉村旅遊是一個標杆,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去觀光遊覽。但是好多人去了以後,除了覺得鄉野風光清新外,能留在遊客腦海中深刻記憶的東西並不多,我個人以為,目前婺源旅遊,還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也就是圈地賣風光,古徽州的故事聽不到,遊客參與體驗度不強。

一般通過旅行社組團去婺源的,基本就是兩個景點,一個是夢裡老家的實景演出,另一個是篁嶺。因為今夏的大雨,夢裡老家的演出場地遭到破壞,演出已經暫停了,現在去婺源,能拿出手的景點就是篁嶺。去篁嶺看曬秋,也許就是目前最火的。只是曬秋也得看天氣,假如你遇到雨天,在篁嶺基本看不到什麼了。

舉這樣的列子,也就是為了說明整個婺源旅遊還是很粗狂型的,並沒有深耕細作。因而想要客人留下來,就有不少困難。比如篁嶺,山村裡有幾十棟民宅改造的美宿,住宿條件相當不錯,原本客人住在篁嶺,晚上可以體驗一下古村的文化,然而很遺憾,篁嶺的晚上基本沒事幹,除了天街上有一兩家小店還開著門,其他就只能關在房間裡看電視了。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迪士尼吧,據說明年還要漲門票,而且開業到現在,依舊每天人氣火爆,很多項目都需要排一二個小時的隊伍才能玩到。單大家依然有興趣,依然還想玩。這說明了人家的文化沉澱,說明了人家確實有一套調動遊客的方法。

其實做個景區,光圈地賣風景並不會長久,婺源那些主管旅遊的,應該靜下心來考慮一下游客的需求,考慮一下怎麼才使得景區長盛不衰。


陸建華攝影


大概是因為審美疲勞吧。

提起婺源,你的腦海中第一個反射過來的詞是什麼呢?我想,很多人都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吧,那層層疊疊的油菜花田,隨著丘陵地帶一層一層的向外展開,再配上那些特色的白色徽派建築,怎麼看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國山水畫中的古典村莊形象吧?

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美麗和中國風,當最開始婺源這樣的景象被披露的時候,引起了大多數的吃瓜群眾的驚歎,人們驚歎於國內竟然還有一個這樣的地方,有著這樣寫意的美景,實在是讓人喜歡的不得了,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這樣的美景。

作為古徽州風情的一個代表地,婺源的風景是真的沒得說,古典美十足。而且婺源的美不僅僅是在春天的大片油菜花,還有秋天的時候,特色的曬秋。

婺源篁嶺古村,地無三尺平,數百棟徽派古民居如同懸掛在山崖上,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錯落有序排布。數百年來,當地村民早已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崎嶇的地形“交流”。自然條件的侷限卻激發了當地居民的想象和創造力,從而在無意間造就了一處中國絕無僅有的“曬秋人家”風情畫。

這也是十足的婺源特色。

這樣的美,讓很多人紛至沓來,而往往婺源的熱門季節也就這麼兩個,到了這裡,很多時候看到的不是油菜花田,不是曬秋人家,而是人山,而是人海,是擁擠在油菜花田,爭相拍照的遊人,很多時候,與你相伴的不是油菜花,而是遊人。

這如何不讓人大失所望呢?而且更重要的是,審美上的疲勞,最初的驚豔過後,留給我們的往往是不過如此的感嘆,網絡上看得多了,在真切的看到,便會覺得不過爾爾。而且,油菜花田現在真的不稀奇了,你知道國內有多少地方跟風的出現了油菜花田麼?很多時候,不用到婺源,你也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婺源,還會讓人覺得有什麼稀奇呢?

以上。


倪磊楚


我老家就是婺源的,這種油菜花,如果回到20年前,中國的南北,大量種植,並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的漂亮,非常的普通。這些年在旅遊的帶動下,婺源的經濟 發展非常迅猛,縣城的房價早已過萬,消費水平直逼一線城市。

很多商家遇到油菜花的季節,住宿從原來的200塊漲到一千兩三百塊,飯店的飯菜更是漲了好幾倍。很多外地遊客在抱怨,經常有人發帖,痛恨這種坐地漲價的情況。

為油菜花去那麼遠,勞師動眾,有時可能真的不值得,但你認為值得,也就沒什麼好說。旅遊更多是一種心理自我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