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孩子往往是離婚下的犧牲品,很多父母拿到錢,就放棄了孩子

小說:孩子往往是離婚下的犧牲品,很多父母拿到錢,就放棄了孩子

今天在法院,又看到一個抱著小孩的女人抓著男人要錢,估計又是不給撫養費了。孩子一會兒叫“爸爸”一會兒叫“媽媽”,讓人心酸得很。

周邊等開庭的人都在罵男人,男人被罵得沒辦法,拿出手機給女人轉了錢。

見事情結束,大家也就散開了,我也去取號立案,沒想到後面傳來“轟隆”一聲,原來是小孩摔在安檢門上,要不是兩個法警眼疾手快,安檢門都要倒。

法警把男人給壓在地上,現在來法院鬧事的多,防暴措施一等一得厲害。

我走過去一看才知道,孩子媽媽一拿到錢把孩子扔給男人就跑了,男人也想走,被孩子抱住腿,又氣又惱,就把孩子踹到安檢門上。

孩子哇哇哭得厲害,一個女法警把孩子抱在懷裡哄他,但是孩子還在叫“爸爸媽媽”,真是讓人撕心裂肺地心疼。

如何防止夫妻離婚對未成年人的二次傷害,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研究的課題,不過說實話,真的很難,很多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心理陰影是一輩子的。

這樣我就想到一個媽寶男的案例。

其實現在媽寶男真的很多,很多人會認為嫁給媽寶男會有婆媳問題,其實性生活不和諧也是一個大問題。

有一個數據,說是媽寶男夫妻之間性生活不和諧大約有70%左右,當然,這個數據是我們一個專門解決夫妻間性溝通的情感老師說的,具體我也沒有核實過。

這個媽寶男是被動的媽寶男,從嚴格意義來說,他是他原生家庭的受害人。

這個媽寶男我們叫他魏偉,而他的老婆就叫美美吧。

魏偉是他們全村的榮光,他是他們全村唯一一個博士,在上海讀的書,然後就去了深圳工作。

而魏偉那麼努力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要把他媽媽從他們村裡帶出來。

魏偉是他媽媽拼了命供出來的大學生,為了兒子,魏母沒少受過苦。

我不知道看這些故事的有沒有農村出來的,反正根據魏偉的說法,在他們村,要是家裡沒有男人,這家人家基本就是全村人欺負的對象,旱天的時候去挑水,還沒澆到自家地就被隔壁搶了,養些小雞仔,就是因為啄了隔壁田埂上的草,一晚上就被人全部毒死。

所以魏偉幼年就憋著一股勁,他一定要努力,要考出這個僻陋的小村,然後帶著親媽一起去大城市過好日子。

同時,魏偉還有一個心結,就是他恨出軌。

為什麼呢?因為魏偉的父親就是出軌的。

魏偉的父親為了貼補生計,去外地打工的時候碰著個女人,到底是因為寂寞還是因為打工孤苦相互取暖已經不得而知,反正那個女人是大著肚子跟魏父回的村。

農村裡這種事還是很丟臉的,魏偉的爺爺直接被這件事氣死,魏父也因此一蹶不振,那個女人看到魏家窮的家徒四壁,知道也撈不到什麼油水,也想跟魏父分手,但是畢竟她有身子了,就提出要5萬塊了結這件事。

魏家哪裡有5萬塊,於是魏父就躲著這個女的不敢回家。

這時候,魏母的潑辣就體現出來了,魏母帶著幾個本村的女眷把小三堵在村口又踩又踹地狠狠教訓了一頓。

結果麼那個女人的孩子就沒保住,那個女人當然氣不過要報警,不過在那個年代吧,這種有傷風化的事情警察也不願意管的,那個女人在派出所哭了一個月,沒人搭理,也就死心走了。

經過這件事後,魏母一下成為家裡的功臣,魏父也老實了一段時間,本來和和睦睦過日子就好,可貓要偷腥,狗也管不住啊。

不知什麼時候,魏父和鄰居一個寡婦有些眉來眼去。

魏偉說到這裡,他堅決認為他爸爸跟那個寡婦沒什麼實質性的接觸,最多就是農忙的時候幫她料理些農事。

可這些事看在魏母眼裡,就不太一樣了,真是扎眼啊。

因為有了前一次的經驗,魏母這次直接擼著袖子去寡婦家教訓她,幾個女人衝進去的時候還看到寡婦家的被窩高高拱起,魏母氣得很,一下把被窩掀起來,沒想到大隊長光著屁股從床上彈起,然後快速跑出門。

這件事就跟捅了馬蜂窩一樣,大隊長為了報復,開始處處針對魏家,特別是針對魏父,魏父在村裡實在是混不下去,只能再次出去打工。

魏母不放心啊,有一次趁著空的時候偷偷跑到魏父打工的地方,敲開門,一個女人刷著牙問她:“你找誰?”

魏母眼睛都氣紅了,嗷嗷叫著把那個女人的衣服扒了個精光,直到她被魏父拉起來,還恨得咬老公的胳膊,蓬頭散發,跟個瘋子一樣。

魏父打了魏母一巴掌,魏母才逐漸清醒,也才知道,這邊是職工宿舍,那個女人是班組組長的老婆。

魏父在這個廠也呆不下去了,回自己房間收拾收拾包袱準備離開。

魏母也很愧疚,於是她幫著魏父收拾東西,在整理床褥的時候,一張照片從魏父的枕頭下面掉了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