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思英烈

清明思英烈

小時候,聽過最多的故事是在鄉間流傳的紅軍事蹟。大別山腳下的家鄉曾經是鄂豫皖蘇區,紮根於此的紅軍五次在這裡與白軍展開反圍剿戰爭。當親眼看見姑父雙手捧出的革命烈士證明書時,第一次感受到革命的流血犧牲原來離我這麼近。那紙泛黃的證書,就埋藏著姑父的爺爺在戰鬥中英勇就義的故事,雖然它被無情的歲月撕去稜角,變得脆弱殘破,但我幼小的心靈卻能感受出那份沉重。

初中時,《紅巖》是最震撼我的一本讀物。無懼黎明前的黑暗,在恐怖巢穴的中心堅持鬥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新中國降生,這群身處最陰暗牢房裡的革命者,懷著世界上最光明的心。多年以後,實地參觀渣滓洞,曾經的歌樂山深山密林,如今已是繁華城市的邊緣,透過喧鬧的人群,我依然能聽到方寸監牢裡烈士們的竊竊私語,那是他們在傳遞新中國已經成立的喜訊。

讀警校,一部《忠誠的道路》紀錄片啟蒙了我的忠誠。正如校訓“為打擊犯罪熔鑄利劍,系國家安危塑造警魂”,人民公安肩負崇高的使命,一路風雨走來歷經艱辛,數代公安民警前仆後繼,用血肉之軀譜寫忠誠的警魂。當祖國需要時,那些隱蔽戰線上的英雄,甚至連犧牲都隱姓埋名。公安這支英雄輩出、正氣浩然的隊伍,令人肅然起敬。我想,英雄終歸不會無名,他們的形象已經深深刻在人民的心中。

工作了,最不能忍受的莫過於聽聞同行的犧牲。習總書記說,公安隊伍是一隻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幾乎時時在流血,天天有犧牲。噩耗不經意間從祖國的每一個角落傳來,得知我的校友和同窗倒在公安事業的第一線,永遠閉上了眼睛,我的內心充滿無言的傷痛。想起了一起立志從警時的錚錚誓言,他們用無悔的青春率先踐行。

又到清明時節,再次到烈士陵園祭奠我的公安戰友,深切緬懷曾經奮戰在崇明公安戰線的陸衛濤、龔惠東、陳剛三位烈士。在莊嚴的烈士牆前,我們肅立默哀,而後瞻仰烈士的遺物,靜靜聆聽他們的生平。雖然未曾謀面,他們身著的橄欖綠現在也換成了我們這身藏青藍,但他們在危急時刻展現的強大精神依然留存。臨危不懼的正義感,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這些精神將一直指引新時代的崇明公安繼續前進。

紀念是最好的繼承,開創是真正的永存。惟有傳承先烈風骨,才能挺起民族脊樑;惟有銘記先烈遺志,才有更光明的未來。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後來人。時光飛逝,紅軍烈士們爭取的革命早已成功,紅巖志士們期盼的新中國已然70華誕,而公安事業在一代又一代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不斷開啟新的征程。新科技手段不斷應用,隊伍訓練和裝備水平全面提升,智慧公安建設如火如荼……這些可喜的進步足以告慰烈士的英靈。

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獨行。公安隊伍不斷湧現令人敬仰的烈士,更多的是工作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他們犧牲了節假日中與家人的團圓,換來了成功的遠途追捕;他們即使遭受群眾誤解,依然熱情服務,圓滿調解糾紛;他們熬夜通宵加班,只為理清案件的每個細節,讓法律再次彰顯公正;他們奮不顧身向前衝鋒,只為化解危險,守護群眾安寧……他們同樣是可敬可愛的人。

特警支隊 卞玉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