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渤海湾盛产“网络神兽”记者亲历春季渤海湾捕捞皮皮虾作业


3月22日凌晨4点,天津北塘渔民老郑早早地便赶到了北塘码头。在向船工仔细叮嘱了有关注意事项后,老郑便熟练地驾驶着陪伴了他多年的“津塘渔03576”号渔船,向着渤海湾驶去。

多年的打渔经验告诉老郑,前一天的大风过后,渤海湾的皮皮虾也将陆续结束冬眠“起床”了。对于渔民来说,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因为从这一天起,一年当中的第一个皮皮虾旺季将正式到来。为了迎接这一时刻,渔民们已经期盼了好几个月。

老郑也不例外。一路上,老郑的心里满怀期待。他一边熟练地驾驶着自己的渔船,一边随时关注着对讲机。船工们则趁着这会儿功夫熟练地准备起了早饭。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盘小菜就是他们简单的早餐。在寒冷的早晨,热腾腾的稀饭和馒头,让船工们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活跃了起来。老郑刚喝完一小碗稀饭,对讲机内就传来了好消息。一位渔民通过对讲机告诉老郑,蔡家堡附近的海域当天已经捕捞到了皮皮虾。这个消息让老郑和船工们的心情也更


此时,远处的海平面上已看到了少许晨光。在温暖的橘色晨光的映照下,海面上的风景甚是迷人。但是对于老郑和船工们来说,每天看惯了海上日出的他们早已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海景和日出,心里记挂的满满的,都是今天的收获。早晨6点左右,在历经一个多小时的航行后,老郑驾驶的船只终于到达了渔区。此时,太阳刚刚跃出水面,海面上依旧寒冷刺骨,但是船工们却已准备就绪,等待开工。随着老郑一声令下,三个船工分工明确、通力合作,一起

而伴随着一张张渔网被拉出水面,皮皮虾和少量的海鲶鱼也陆续跃出了海面,在微弱的晨光下熠熠发光。船工们快速地将皮皮虾和海鲶鱼从渔网上弄下来并扔进甲板上的塑料筐中。渔民老郑这会儿也是格外地全神贯注,他一边操作渔船,一边还要踮着脚随时关注捕捞的情况,并时不时地发出指令。

“出一趟船成本很高,我们还要赶在中午2点之前回到码头,所以必须要争分夺秒,提高产量。”老郑说,起网的时候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耽误了时间,就意味着耽误了收成。就这样,船工们不停地起网、收网、再下网,不一会儿,塑料筐就盛满了皮皮虾。为了保鲜、确保皮皮虾到岸后还是活奔乱跳的,船工们还要将皮皮虾倒进通了氧气的水盆中。等结束上午的捕捞工作后,船工们还要在回去的途中对皮皮虾按照个头大小进行分拣,以满足食


一上午的劳作后,老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整个上午打捞上来的皮皮虾有100多斤。这样的收获虽然不是令老郑特别满意,但是相比于去年,还是要好很多。去年的倒春寒,导致这个季节的时候皮皮虾还没“起床”,影响了渔民一年的收成。“今年天气暖和一些,但是这阵子气温还是有点偏低,皮皮虾还没全部起来,一网只能捕个八九斤左右。”老郑告诉记者,等旺季到来的时候,多的时候一网能网个三四十斤,整整装满两大筐。下午1点,等老郑

船工们开始收网捉挂在渔网上的皮皮虾

图为船工收网,渔网上挂着一个有一个的皮皮虾,它被千丝万缕的渔网紧紧的挂住。

认识老郑的人老远就跟他打起了招呼,而满载而归的老郑也乐呵呵地和每一位熟识的人热情招手。这样的情景老郑已经历了将近四十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老郑全名郑树明,是一名老北塘人。15岁初中还没毕业,他就跟随父辈的脚步,成为了一名渔民。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让他从小就有一个当船长的梦想。

后来这个梦想不仅实现了,他还因为眼光独到、技术过硬,成为了北塘渔业队下面一个船队的队长。93年北塘渔业队解散后,他曾去工厂流水线做过工人。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出海打渔,就购买了渔船干起了老本行。




晨辉映射在船工李志军的脸上,李志军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

晨辉映射在船工李志军的脸上,李志军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

海上的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滨海的大片渔船驶向大海,已经开始了春季捕捞作业

老郑的作业渔船周围大片的渔船在生产作业。

天蒙蒙亮,作业渔船远眺可见天津滨海新区地标建筑。

图为船工收网,渔网上挂着一个有一个的皮皮虾,它被千丝万缕的渔网紧紧的挂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