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臘肉會得癌症嗎?

農村小云


最近真的是看到太多這樣的問題了,真的很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大家認為臘肉有致癌性的,說不會得癌症吧,有的網友會抬槓說健康專家說臘肉會致癌,說會得癌症吧,我又沒聽說過得癌症的人是因為吃臘肉吃的,唉,臘肉到底招誰惹誰了,生氣😤



吃臘肉會得癌症嗎?我覺得這個要看是什麼心理了,認為會的那就看見臘肉不伸筷子,得了病也怪不到臘肉頭上來,認為不會的,那就照吃不勿,人間美味不容錯過🌸我的態度是臘肉不會致癌,我今天中午還吃臘肉了,味道極佳。


我家鄉的臘肉就是在鹽和陽光綜合作用下的乾肉,是冬天對食物的一種保存方式,同時又在肉味的基礎上增加了另一種味道—鹹香味,現在又變成了在外遊子懷戀家的味道的承載體。把臘肉抬升到健康安全,我覺得如果臘肉有生命,一定會受寵若驚,惶惶不安的💐我爺爺奶奶快八十歲了,每年農曆十月到來年三四月都是吃臘肉的時節,這麼多年也沒見到他們的身體受到影響。

當然,如果說臘肉的前身—新鮮豬肉對健康有影響,我認為還是挺靠譜的,特別是現在流行的豬瘟,讓人們對豬肉都忘之卻步。注水肉,飼料肉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安全問題,所以現在村裡人制作臘肉都喜歡買本地的土豬肉,即使價格比市場上的豬肉貴七八塊錢💐我家今年的土豬肉十六一斤,村口屠宰場的肉才八塊五一斤,這差距💐



身體有癌症,我認為跟飲食生活習慣不健康有關,身體素質也有關聯,但是把引發癌症的原因之一放在臘肉身上,真的不能接受💐

如果有這方面的案例,我認為跟臘肉的製作方式和保存方式有關,不正確的方式讓臘肉在悄然之間發生了一些變化,加了肉眼看不到的有害物質💐

吃臘肉不會得癌症,臘肉不僅是年味,也是人間風火味💐


冷雨下簷


說起這個臘肉臘味,其實是我們大中華的一道傳統美食,深受我們廣大吃貨所喜歡。當然了,曠慧我也不例外,就等著過年回家能夠大快朵頤,嘗試下家鄉的臘肉,那股味道絕對好吃得忘記不了。

可是,聽說臘肉能致癌,是不是真的呢?那作為一個食品專業的博士,難道曠慧不害怕致癌嗎?

那就讓曠慧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臘肉是否會致癌吧。

簡單說一句,食用自家制作的臘肉,不過量吃,不長期吃,是沒有多少致癌的風險的。

說起致癌還是要跟劑量有關的

微量少量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多大的危害。比如我們日常中的香菸,二手菸、檳榔、鹹魚等,其實都算是一類致癌物質,確定為對人類有致癌作用,但是劑量少的話,身體有排毒代謝系統,不會影響多大,不必談癌色變,但如果天天吃,吃得很多的話,就增加致癌的風險了。

為降低食品安全的危險,儘量食用自家的臘味。

而我們需要注意更多的是市場上製造售賣的臘肉,這些臘肉在製作過程中會放入大量的鹽來保持口感及保質,這些鹽會在醃製的過程中轉化成亞硝酸鹽,而很多癌症如胃癌、食管癌、腸癌的發生證明與亞硝酸鹽有非常大的關聯。

另外很多加工的臘肉在熏製的過程中,因為溫度的升高,滴油產生濃煙,其中就產生一種叫做苯並芘強烈的致癌物質,這種致癌物質也常在烤制食品,油炸食品中見到,所以平時我們也建議大家少吃油炸烤制的食品。

所以,簡單總結一下,適量食用自家自然風乾的臘肉是不會有致癌的風險。

但過度食用,特別是市場上加工的、熏製的臘肉,長期吃,會增加致癌的可能性。

作為大吃貨的你,看到這篇文章應該放心了吧。原來臘肉是可以吃的,但也有一定的講究,不知道大家吃臘肉都喜歡怎麼吃法呢?歡迎在文章後進行評論。

我是曠慧,浙大食品科學博士,歡迎大吃貨們關注我的頭條號


如果親愛的在減肥過程中遇到難題,想要獲得我的幫助,請私信:諮詢。


減肥博士曠慧


真正生活在農村,年齡50歲以上的老人哪個不是年年吃臘肉,卻沒有一個因為吃臘肉而致癌的。農村的老人吃了大半輩子的臘肉都沒有致癌,而城市裡卻有少部分人因為吃臘肉而致癌的。正宗的農村臘肉是不會致癌的,城裡的工業生產的臘肉有可能致癌。這和臘肉的製作工藝和保存方式息息相關。

一.臘肉的製作工藝不同,是否添加其他添加劑,與是否致癌息息相關。

1.正宗農村臘肉製作工藝,不會致癌。

1.1 農村傳統醃製曬乾的臘肉不會致癌。

在我們當地,我們製作臘肉非常簡單。做臘肉前看看最近幾天的天氣預報,一定要選擇連續四五天是晴天,下雨天臘肉容易黴變。買好的五花豬肉,用鹽醃製兩天(我們用的是食用精鹽),醃好的五花肉直接在太陽底下曬,最少要曬3天,才不容易黴變。曬臘肉的前一兩天,一定要避開陰雨天氣,否則容易黴變。

臘肉要曬成肉開始流油了,就可以食用了,自然曬乾的臘肉很香。看下圖的臘肉是不是很難看,看的沒胃口。和超市網店的臘肉的賣相是不是沒法比,而下圖是的臘肉是整個做臘肉的過程只添加了食用精鹽,沒有其他任何添加劑。這樣的臘肉會致癌???

1.2 煙燻臘肉,是否致癌沒有數據驗證。

煙燻臘肉是否致癌沒有數據考證。但昕瑞生態覺得,因為不充分燃燒才能產生大量的煙霧,煙霧裡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煙燻成來的臘肉是否致癌沒有數據驗證。

2.工業化生產的臘肉,安全很難保證。

很多工業化批量生產的臘肉,有些用的是工業用鹽,農村用的是食用精鹽。傳統的臘肉都是曬乾的,而且曬臘肉是有季節的一般都是冬天,溫度低容易保存。市場上的臘肉一年四季都有,是否添加防腐劑,漂白劑等只有廠家自己知道。

二.臘肉的保存方式不當會致癌。

1.農村臘肉保存都是在通風好的陰涼處晾著。這樣不容易變質而且保存時間很長。

2.放入冰箱存放的醃臘製品切忌放入冷凍室。因為食品中的水分在0℃以下時會被凍結成小冰晶,而醃臘製品含較多的食鹽和脂肪,小冰晶在食鹽存在的情況下會促使食品中的脂肪加快氧化,進而導致醃臘製品更快酸敗、變質,不但口味變差、營養價值降低,還會產生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鑑於儲存醃臘製品存放最適宜的溫度為3℃—8℃,最好不超過10℃,存放它們最合適的冰箱位置就是冷藏室

按照農村傳統的方式製作臘肉是不會致癌的,市面上買的臘肉就不敢確定是否致癌。喜歡我的回答就關注收藏轉發,謝謝

昕瑞生態


臘肉雖然好吃,但不易多吃。臘肉是中國醃肉的一種,主要流行於四川、湖南和廣東一帶,但在南方其他地區也有製作,由於通常是在農曆的臘月進行醃製,所以稱作“臘肉”。臘肉由於色澤美觀、風味獨特、便於貯藏,具有廣闊的消費市場和消費群體,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讚語。

臘肉雖色香味俱全,但要少吃。原因如下:

1、製作材料上,煙燻烤肉製品,一般都是將木材、煤炭、茅草點燃後,用它們的煙氣直接燻烤的。臘肉本身無害,但煤、木柴或木炭在不完全燃燒時也會產生苯並芘,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它能沉積在肉製品上,食品中苯並芘含量過大,就會危害人體健康。例如一項數據表明冰島人喜食煙燻魚,此地的胃癌的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胃癌晚期患者以維康達治療臨床效果較好。

2、臘肉是用鹽和少量亞硝酸鈉或硝酸鈉、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等香料醃漬,再經風乾或熏製而成,裡面的致癌物亞硝酸含量較高,長期服用易致癌。

3、臘肉由五花肉製作而成,好吃開胃,但是所用調料多,長期服用容易引發血脂升高,肥胖,冠心病等疾病,所以有血脂異常的人群或者老年人群要少吃。

怎樣吃臘肉才不會致癌

1、自己做臘肉

儘量吃老家自然晾制的臘肉,自家制作的是自然風乾,市售的商販有的急功近利,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通常採用高溫燻烤的方式,無形中增加臘肉中的苯並芘致癌物的含量。

2、吃之前費點心思

要把臘肉用熱水先煮一遍清除亞硝酸鹽,煮完之後把水倒掉,接著清炒或者燜、蒸都可以。建議不要油炸。

3、加點配料

吃臘肉的時候加點大蒜,大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清除臘肉中的亞硝酸鹽的危害;或者在炒的過程中加入芹菜、菌菇類會促進胃腸蠕動,對胃腸道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健康講糖


吃臘肉會得癌症嗎?我的回答是不一定,但是臘肉吃多了確實會增加致癌的機率。

那多吃臘肉為何會增加致癌的機率呢?下面我給大家說說吧。

臘肉一直以來都是過年家家戶戶必備的食物之一,但是最近幾年,關於“臘肉致癌”的說法越來越多,傳聞越來越廣,導致很多人愛吃卻不敢吃。

臘肉屬於醃製的食品,醃製食品含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可導致食道癌和胃癌,它存在於醃製食品中。鹹菜,鹹肉,酸菜等都含有亞硝酸鹽。所以,醃製的食品應少吃為宜。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大家會把臘肉放冰箱存放很長時間,慢慢吃,這個也是不妥的。長時間保存的臘肉上會寄生一種肉毒桿菌,它的芽苞對高溫高壓和強酸的耐力很強,極易通過胃腸黏膜進入人體,僅數小時或一兩天就會引起中毒。所以大家儘量早點食用,不要存放時間過長。

有其他的建議可以留言哈!


鮮農場


首先明確一點的是,臘肉在醃製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做二甲基亞硝酸鹽的物質,而這種物質在體內會轉化成一種叫二甲基亞硝酸胺的物質,這種東西是會致癌的。像香腸、臘肉等醃製的肉類都很有致癌物質。所以就不建議長期吃、多吃。

那麼既然攝入了致癌物質,為什麼不一定就得癌症呢?經常吃臘肉的確是攝入了致癌物質。但癌症的發生,並沒有那麼簡單,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被致癌物質刺激,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再從單一的癌細胞發展成腫瘤。正常細胞的生長過程經歷無數個環節,無論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最終都不會成為癌症患者。但別忘記了,我們還有強大的免疫系統,就算出現了癌細胞,照樣可以識別並殺滅,那麼就不會成為癌症患者。

本人長期收購全國各地的特色產品,目前冬季主打的產品有臘肉,臘腸,天然土蜂蜜等產品,當然,這些東西可能那個地方都會有,但是每個地方的特色都不一樣,所以做出來的口味也不一樣。除此之外,還有像香菇,人參,松茸這樣的產品,就不一一說明了。下面給大家看看近期的產品。

皇木臘肉通常是由小豬肉做成,因皇木山路太險,小豬喂大了也沒法弄出去賣,通常都是做成皇木臘肉,直到現在也不用飼料來餵豬,使得過去的味道傳承下來,由皇木廠臘肉師傅帶來的技藝與皇木高寒乾燥多風而陽光充足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微生物配合,使得皇木臘肉成為風味獨特的四川臘肉。

天然土蜂蜜是在植被茂密、尤其在原始森林空氣中負離子、含氧量高,在遠離汙染,在原始深山裡面放養的博採百花花粉的,中華蜂所產的純天然蜂蜜。聞有花香味,口感酸甜 有辣喉感,在攝氏13度以下結晶,含在口中有沙沙的感覺,入口即化。 此蜜因沒經加工營養成分不流失,保持蜂蜜應有的營養活性屬蜜中珍品。

還有其他的一些特產就不一一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私信回覆:土特產,即可瞭解更多。

當然,大家也可以討論一下各自的家鄉特產,我會每天更新各地特產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美味絕天下


吃臘肉不會得癌症,只是你要會挑、會做、會吃。道理如下:


首先要知道吃臘肉會得癌症的說法哪裡來的,肯定不是中國人說的。有確切歷史證據的是孔子。孔老師當年收學生,索要的教學費就是臘肉,那時叫乾肉。算下來中國人吃了兩千多年,沒聽說過會得癌症。當然古時候不叫癌,叫“癰疽”。

可以確定,吃臘肉會得癌的說法,是外國進口來的,起源於前幾年世界衛生組織說的話。不過人家話沒說死,只說了加工的肉類有致癌的因素,沒有直接說中國的臘肉致癌。但是,這個說法很快被演變成“吃臘肉會得癌症”。至於怎麼會搞成這樣子,大家都該清楚,就是有一批壞蛋在詆譭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中醫還被辱罵的狗屁不是呢,何況一塊臘肉。



但是至少三種情況下,臘肉要謹慎著吃:①不能天天頓頓吃,沒病也能吃出病;②必須充分泡發煮熟了吃;③發黴、變味的臘肉,哈喇了的,統統扔掉,堅決不能吃。


普濟


不要被誤解了,吃臘肉只會提高癌症的幾率,不會吃了就一定得癌症,這是一個誤區。這個幾率的前提又是長期大量的食用臘肉,才更容易得癌症,少量食品對身體影響不大。


下面就以科學的角度來看臘肉的危害有哪些。

1.鈉含量較高

臘肉醃製時需要用到鹽,大量的鹽會是鈉含量提高,鈉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影響身體健康。

2.脂肪和膽固醇較高

在經過醃製的臘肉脂肪和膽固醇會比鮮豬肉還要高,這也是引起高血脂的主要因素。

3.含有亞硝酸鹽

臘肉隨著時間的流逝,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亞硝酸鹽”,這就是引發癌症的主要原因。

在此提醒,以上的危害是在長期大量的食用下才會影響身體健康。想要更健康的食用大量,就需要對臘肉進行處理。

1.蒸或煮

臘肉經過蒸煮後,可以大大減少肉質中的鹽含量和有害物質,這樣不僅能減少臘肉的危害,也能是臘肉口感更軟嫩些。

2.與食材混合炒

與其他的食材一起製作翻炒,葷素搭配最佳,這樣不僅能減少臘肉中的有害物質,也能使菜餚味道更好吃。

推薦2種簡單的烹飪菜餚

清蒸臘肉

想要原汁原味的品嚐臘肉獨特的方法,當然是清蒸,將臘肉洗淨後,切成薄片,裝盤撒上薑末放入蒸鍋內蒸熟即可。臘肉晶瑩剔透,肥而不膩。

荷蘭豆炒臘肉

先將荷蘭豆去筋,放入鍋內用熱水焯一會撈出備用。起鍋倒入適量油,將臘肉放入鍋內煸炒榨油,然後將焯好的荷蘭豆倒入鍋內一起翻炒3分鐘後,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臘肉鹹鮮四溢,荷蘭豆清脆好吃,一道荷蘭豆炒臘肉就完成了。


生活中無論什麼食品,我們都不能大量食用,需要合理膳食,營養搭配,以食品多樣化來補充身體各種營養元素,這樣才是最好的飲食習慣。

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會介紹各式的美食給大家。

曉墨廚房


不能說吃臘肉會致癌,只能說吃臘肉會增加一定的致癌風險。

什麼是臘肉?

臘肉是中國醃肉的一種,主要流行於四川、湖南和廣東一帶,南方其他地區也有製作,由於通常是在農曆的臘月進行醃製,所以常被稱為“臘肉”。

臘肉的主要加工方式為,首先要進行醃製,等到醃製充分入味後,再經過烘烤或陽光下曝曬後製作而成,因此,臘肉的防腐能力也比較強,保存的時間可以達到數年之久。

臘肉也是非常有特點的,比如看上去透明發亮,色澤也比較鮮豔,黃裡透紅的,讓人很有食慾,並且吃起來的味道也是醇香濃郁,回味無窮。

但是這種美味的食物,確實具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首先,在醃製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做二甲基亞硝酸鹽的物質,而這種物質在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

此外,烘烤的煙霧是具有一定的致癌性的,此外,煙燻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如多環芳烴等其它的致癌物。

所以,長期食用這種的食物,致癌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另外的一個問題,就出現在它可以長時間的保存中。長時間保存的臘肉可能會寄生一種名為肉毒桿菌的細菌,它的芽苞對高溫高壓和強酸的耐力非常強,因此在食用前的一般加工中很難將其清除掉,並且,這種細菌極易通過胃腸黏膜進入人體,僅數小時或一兩天就會引起人體中毒。

總之,對於臘肉這種食物,能不吃就不吃,或者說要儘量少吃吧,畢竟確實存在包括致癌在內一定的安全風險。


公共食談


看了那麼多篇答案,竟然沒有看到靠譜的,我就來怒答一篇。

首先,我們根據常識判斷:臘肉是我們中國南方,主要在四川、湖南和廣東一帶常做的,醃製儲藏的方法。它的主要食用區裡不乏有多個長壽村長壽鄉,如果臘肉真的是一類致癌品的話,那我們是不是也太扛造了?

好了,玩笑就說到這兒,我們具體分析一下,先看看真正的一類致癌物所包含的食物名單

誒,是不是驚訝的發現並沒看到臘肉的身影,那麼有些人說了你這個食物名單並不完整。所有的鹹菜、醃製的肉,用鹽醃就會出現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體內就會合成亞硝酸氨,然後導致癌症巴拉巴拉,沒想到生活生生的把我們都逼成了化學家。但是今天早上在新聞裡看到我們現在的科學素養普及率只達到了10%左右,所以大家就別愣充化學家了,我們來看看亞硝酸真正的來源吧。

看到了吧,也就是說只有蔬菜在放置和醃製的過程中可能產生亞硝酸鹽,肉類是不具備產生亞硝酸鹽的前提的。當然還有眼尖的朋友在第一張圖看到了“中國式鹹魚”不是就含有亞硝酸氨類化合物嗎?那鹹魚跟臘肉又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其中的區別可大了,中國式鹹魚通常都是在海邊,使用海水曬的海鹽來直接醃製的,而這一類海鹽中就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跟蛋白質結合產生了N-二甲基亞硝氨,才是我們真正致癌的元兇。

我們做臘肉的地區,通常使用的都是一般食鹽,也就是氯化鈉,用氯化鈉來醃製肉製品是不可能產生亞硝酸鹽的。

怎麼樣,廣大喜歡臘肉又害怕癌症的吃貨童鞋們是不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但是也別高興的太早,上面說的都是按照一般古法來醃製的臘肉。然而,有一些不良商家為了使臘肉保存更長久,顏色更鮮豔,也使用了亞硝酸鹽,你要是買到這樣的臘肉的話。。。

還有一些地區做醃肉的時候會長期熏製,這樣做產生的苯丙比也是非常強的致癌物質,所以還是要通過正規途徑來買放心的臘肉。

如果是廠家出的真空包裝臘肉一定要看它的配料表裡面有沒有亞硝酸鹽,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醃製,吃的放心。

製作的時候選擇有檢疫合格證明的新鮮肉品,醃製時呢可以適量少放些鹽,製作好後也要儘早食用。還有一點,解饞就好,不要吃得太多太頻繁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