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評價現代的書法家?會出現可以媲美舊時經典書法的作品嗎?

家有肥波


這個理由是,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書法家。現代書法家,儘管不是很多,但是,足以與古代書法家媲美的書法家,也是有的。


例如,毛澤東、郭沫若,他們的書法作品絲毫遜色於蘇、黃、米、蔡四大家。這是我們今天很多人還在古典的籠罩下,無非完全接受這些事實。


在中國歷史上,像毛澤東、郭沫若這樣的書法家,他們的思想境界,學問和社會閱歷,都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書法家無法可比的。

他們都是中國偉大文化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加上他們的才情過人,所以,他們的書法作品,不但能夠突破傳統的藩籬,還能夠建立新的書法美學範式,這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少見的現象。


當然,現代是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儘管書法是國寶,畢竟我們遇到了遠遠比書法更重要的事情,這就是深刻的社會革命。


現代化的偉大進步,也給我們的書寫帶來很大的衝擊。

首先,第一波衝擊來自鋼筆對毛筆取代

在全面使用鋼筆的五十年以後,有發生了信心繫統的偉大革命,今天,我們幾乎鋼筆字都很少寫了,何況是毛筆字呢?

寫都不寫毛筆字,書法從何而談?

所以,我們必須正視社會變革給文化結構帶來的新適應。


前面我們舉例的毛澤東、郭沫若還是新舊交替時代產生的書法家,那麼,完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還會產生與古代媲美的書法家嗎?

我想,未來是會的。我就從一下幾個理由談談。

第一,現代化的技術條件,給我們提供了比任何時代更大的學習便利

比如,我們現在非常容易看到歷代書法家的優秀作品。加上電子化技術處理,我們可以得到比真跡更好的學習觀摩,這個有利於我們書法知識的早教。

第二,現代化的學習方法,比古代更科學、系統

過去學習書法,主要靠口口相傳,師傅示範,往往都是一家之言,並沒有系統科學的書法理論。


比如清代的書法學,現在看很多都是很偏見的。

例如阮元提出的南帖北碑論,就很片面,對於豐富多彩,科學系統認識書法,有很大的誤導性。

由於現代多種學習手段應用,所以,破解書法的難題筆法,也不是很神秘的事情了。


我們在悟空問答裡,就討論過一個12歲武漢孩子臨摹《蘭亭序》的問題。這個12歲的孩子,已經臨摹得非常像《蘭亭序》了,而且筆法很正確。

你想想,如果沒有一天新的科學書法和新技術支持,要在12歲達到臨摹《蘭亭序》還筆法正確,基本是不能想象的。

第三,發展的教育體系已經建立健全了

現代書法教育,已經進入高校,這也是過去沒有的。


書法進入高校,就意味著科研、人才的集中化、專業化和社會化。

過去學習書法是分散的,有了高校書法教育,就會把社會的書法人才資源集中起來,集中培養,這樣就會出高水平高質量的人才。

第四,現代思想和學術更開放更活躍

與古代相比,現代教育體制,是一個開放活躍的體制。

人人都可以探索,人人都可以自由發表學術觀點。

帖學、碑學、碑帖融合,都可以自由發展。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魏碑、甲骨文任意選擇學習研究。

有豐富多彩的學術園地,可以交流,有資金來源可以幫助收藏、展覽。

我們相信,這是比古代任何時代更適合發展藝術研究的時代,所以,產生比古代更優秀書法家的客觀條件是完全具備的。

我們需要一點耐心。畢竟,一個偉大的書法家還是不容易產生的,但是非常優秀的書法家,並不難以成長。


千千千里馬


古有四大名著,古有著名書法,以現在人審美觀來說吧!造字,醜書,盲寫,甩書,拖字,射墨,已把不少人帶入了一個深溝裡,除了以上的風格,正而八經寫個楷書,行書,隸書,草書,篆書,還算對的起五千年天朝文化的傳承,打個比方,把王羲之《蘭亭序》抄寫在紙上,貼出去有幾個人叫好的?幾千年了審美觀也在改變,但做為愛字的人還是喜歡古代大師的字,臨摹古帖,才不失書法傳承

的精髓。





書法是我國的國粹,是漢字形象性的審美藝術。書法是複雜而綜合的藝術,後人很難突破前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如古代的“二王”書法家,他們的書法作品藝術性是千古流傳很難超越。書法藝術不同於自然科學不斷的發展和創新,新時代超越舊時代的科學技術,長江後浪推前浪向前發展。

現當今的書法要和古代的書法相比,那不是一個等級,差別很大沒法相媲美。古代書法家創作的書法作品時,是以自己的審美情懷、文化底蘊的高水準進行創作。在書法作品的章法佈局中,筆畫結構,墨色濃淡所表現出節奏韻味,作品的氣韻風格。書法作品中:如同舞姿翩翩,妖冶婀娜;如千峰披雪,素裹清雅。不同韻味的情調。



現如今的書法家的書法作品,有的書法家的書法作品有很高的造詣,具有藝術性的審美價值;有的書法家的書法作品實在不敢恭維,其書法作品不是模仿名人的作品就是獨創的醜書,快節奏、高效率地進行創作書法作品,投入到市場賺大錢。


黃智637


不得不說,當今社會的書法陣容有所不濟,被一群人搞暈搞雜了,醜,爛,邪,乏,散現象蒙弊了大群書學者的眼晴。弄的霧裡看花不知所措,從而對於書學者個人來說,學書法的積極性受到了重創和打擊。但是,這其中也只是有少數的人作祟,絕大部分的書法家,相信是好的。


鬱香墨


從歷史來看,各個朝代的書法家在創作時,都是先“師古”,即學習古人技法,再從古人技法基礎上尋求創新。現代書法家也是這樣完成創作之路的。

我可以肯定地說,現代書法家即使再怎麼努力和用功,也不可能創作出能媲美古代經典書法的作品。

為什麼這麼肯定?有兩大原因。

顏真卿·顏勤禮碑

其一,古代人與現代人對書法的認識不同,所以,創作心態完全不同。

對古代文人來說,書法是一門基本生存技能,非常注重實用性,人們寫信、記賬、寫對聯、題字、考試時,都用毛筆來書寫,他們寫出來的字本身就是書法。經過做這些事,古人的書法水準能穩步提高。

王羲之·草書十七帖

古代隨便一位私塾先生寫出來的毛筆字,若放到現在,就是優秀書法家的水平。因為書法跟他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融為一體,他們寫字是為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而現代人寫書法的目的不是這樣,因為書法家在現代已經成為職業,人們寫書法是為了參展,為了出名,為了賣錢,由於現代人對書法加入了太多的功利色彩,所以書寫心態就不一樣了,難以出成就。

黃庭堅·松風閣

其二,書法用筆、字體結構、章法佈局等方方面面的技法層面的東西,經過數千年不斷髮展,到現代已經非常完善和飽和,現代書法家想獨闢蹊徑來創作,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

從晉代開始,王羲之、王獻之等書法家吸收前人技法,從韻致和神采上對書法進行了創新,構建出了疏朗、飄逸的行書風格,他們創新成功了,被流傳下來。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唐代人在書法創作時,追求中鋒用筆,從法度和結構上對書法做了創新,從而創造出了雄強莊重沉穩的楷書風格,這種風格到現在依然是書寫楷書的標準。

宋代由於“文人畫”逐漸興盛起來,書法家也受其影響,他們創作時,避開晉人和唐人的做法,從筆法線條的意境和格調上對書法做出了改進,同樣創新成功了。

現代書法

元明清對書法的創新沒有什麼大的貢獻,所以,他們只能重複古人的筆法和技法。現代書法家所面臨的問題,實際上也跟元明清時的書法家一樣,很難突破古人創造的書法程式。所以,我們就看到了那麼多現代書法家,開始寫“現代書法”,也就是大眾口中所說的“醜書”。


鴻鵠迎罡


現在書法家很多,經典作品很少。舊時的經典作品很多,書法家很少。

“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留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舊時書法者,飽讀詩書,潛心向上。愛聲名勝過生命,視金錢如糞土。精神上的超凡高妙,師承明確,博古約取,使書寫溶入自我,書寫的是心中感受到的外物質和個人的心理狀態,寓生命與毫端之間。

現在的書法家,大多雖精工細作,往往注意字的結構,行的疏密,很少把個人的修為溶入其間。加之大多為了名利雙收,忙於參加這個賽那個展,揣摩如何拿獎,筆會頻繁。時間有限,很少靜心品享先人的鴻篇鉅製。更有甚者,以字的變形、搞怪、出奇而自鳴得意。當然也有苦經多年,堅韌鑽研,或隸、或篆、或行、或草……打得進去,卻很少打得出來。

師古不復古,功深自然出。創新應以意趣第一,少些功利。人生的精彩,必會留下傳事之作。


阿松扁


我對於現代的書法的看法,持的是樂觀態度。從書家上來說,人才輩出,行當齊全。書法教育的普及性不讓前代;專業系統的教育超過前代;比評、展覽系統超過前代;碑帖大觀、出土日繁,資料超過前代。

中國書法家有個官方組織,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個含金量不高。倒是有些民間社團的社員,入會門檻高,含金量高。比如說,滄浪書社。看一份名單。

周持、白煦、劉恆、白謙慎、王鏞、劉石開、朱大霖、王歌之、潘振元、張少怡、衛知立、張士東、陸家衡、包偉東、華人德、王建平、周瑪和、儲雲、胡倫光、穆棣、卞雪松、陳浩金、餘國松、曹寶麟、鄭必寬、惲建新、薛龍春、吳振立、黃惇、言恭達、孫曉雲、馬士達、沈培方、樂心龍、潘良楨、沃興華(已退社)、馬奉信、王冰石、郭子緒、徐本一、於明泉、王乃欽、許雄志、陳新亞、李嘯、王衛軍、徐世平。

這個社團的陣容,基本上是代表當代最高水準。

前面說人才輩出,行當齊全,略談及一些,不限定是滄浪書社。

草書有言恭達、馬世曉、王冬齡。

篆書有劉彥湖。

隸書有華人德、潘良楨。

小楷有白謙慎。

行草有黃惇、孫曉雲、郭子緒。

章草有儲雲。

北碑有孫伯翔。

學帖有陳忠康。

專攻一家的有曹寶麟於米、曾印泉於黃。

兼收幷蓄有王鏞、石開、沃興華、於明詮。

楷書稍弱一些,因為脫離了實用性。二是藝術的表現力不如行草,所以一般書家不把楷書作為專攻,但唐楷與漢隸一樣還大有可為。

如果說缺憾,就是還沒出現能與古人比肩的宗匠。人莫能逃乎時代,身在局中,還很難判斷準確形勢。比如宋代李建中、周越風靡的時代,還想不到蘇黃的出現;明代三沈名滿天下的時候,還想不到文董的出現;清代查士標、張照籠罩的時候,還想不到鄧何的出現,現在也是一樣的。按照歷史的規律,這種宗匠一般出現在一個朝代最繁盛的時期,在立國100~150年左右,所以就看90後和00後了。寫到此處,哈哈哈大笑三聲。

還有一點,我說了可能美院科班的朋友不愛聽,要生我的氣。因為以前有美院朋友辦展嘛,問我寫的畫的好不好,我說當然好。不僅是他,所有專業學生這個時候沒有不好的。而且也有可能是最好的時候。大概因為技術純熟穩定,心思又純粹,別說超出時人,就是和古人同年齡階段比,都勝出了。但遺憾的是很難保持,一批批才情很高的學生,十幾年間,在社會中摸爬,有的退步了,或者乾脆改行了,給人以流星之慨。這在古人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只要上路,只會越來越好,很少有越寫越壞,所以才有人書具老的話。

相比較而言,由於網絡的作用,一些原本外專業的人獲得了更多的關注。比如前幾日四家展出,魯大東、竹庵、魯九喜、王家葵。魯九喜與王家葵二位就是長期浸淫的結果。

書法在於立志,在於長期摩挲。持之以恆,總能看到一些風光。而所謂宗匠,就是走著走著,走到了前人未到的地方。我們的這個時代,也會有那樣的人,慢慢看吧。


微鷂



石千石519


當今書法家,即使再努力,其水平恐怕也不可能媲美古時的書法家了。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社會土壤不再。現在的書家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小眾,渾不如古時人人皆以毛筆為書寫工具。所謂時勢造英雄,滿天下的人一旦對電腦和手機著迷的話,毛筆便丟到一邊了。

②用心不專不實。書海無邊,唯有耐得住寂寞之人,才能克服私心雜念,才能有所斬獲。缺乏鑿壁偷光、挑燈夜戰,藝不驚人死不休的堅韌毅力,不足以達到心手如一、技驚四座之效。豐富多彩的生活,讓人迷失了方向。

③傳統難以逾越。古時書家不僅心境純淨,而且飽讀詩書,以棋琴書畫印為修身養性之必由之路。而登峰造極的藝術,何嘗不是歷經千錘百煉之後才能水到渠成的。書法藝術既已達到頂峰,後人只能望其項背而成為追隨者,卻永遠不能超越了。


雨夜彈琴


整體來說,現代的書法比不舊時的書法,現代書法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季節;中華民族文化離不開書法的傳播,書法離不開漢文字的載承,書法和漢文字是一個藝術和文字傳遞的結合體。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政府應該投一部分精力宏揚書法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