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硬筆呢?

心殤情未端


硬筆書法,比毛筆上手要快,但要寫出風格氣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裡面門道比較多,想說得很透,萬兒八千字或也只到皮毛。抱庸竭鄙以誠,淺說一二。


道雖邇非行不至,事雖難不為不成。硬筆書法作為傳統毛筆書法的延續拓展,雖然在書法圈地位不高,但受眾極廣,諸多名家一時湧現,內容和形式也不斷被深掘,用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來形容毫不為過。要想在短時間內就學有所成,除非是天才,基本的規律要大體把握,程序步驟上亦有講究。




(一)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要大致先了解硬筆書法圈的情況,從眾多名家中優選一個切入,從臨摹開始。現在硬筆初學者大多從楷書開始,很多都選田英章、盧中南、司馬彥、荊霄鵬,這是完全可以的。我要說的是,不要盲目,最好是貨比三家,選自己最喜歡的。

初期的臨摹作業是非常繁瑣枯燥的,但這是系統學書者必須經過的歷程,照貓畫虎,一招一式,越像越好。筆畫、結構、結字的一般道理都須在臨摹中瞭解掌握、固化習慣。臨摹之始,手生筆慢,有形而無神,不必急躁,熟能生巧,重複性習練多了,自然會形神兼備。




(二)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主要是講讀帖。臨摹不僅在於看著原作照著寫,還有背臨和意臨。特別是臨一位老師的作品久了,除了一般眾口皆知的法度則之外,還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這個筆畫什麼這麼寫,結體為什麼這樣子結,弄清點畫結構之後的來龍去脈。這或可稱為書法的義理,我個人覺得是比較重要的。

要邊讀邊練,把想法通過筆墨試著表現出來。書法的實踐學習主要有兩種方式,一個是融,一個是化。這個化是消化吸收的意思。讀帖的重要性絲毫不遜於習寫,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讀帖過程中的思考、總結、頓悟,實際就是指揮中樞,主導著書寫實踐。只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書法學習者,路不會走得太遠。





(三)博採以眾長,厚積而薄發。也就是上面說的,前半句是“融”,後半句是“化”。真正的書法者,臨摹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臨進去,更重要的是臨得出。有的朋友一輩子都學啟功,或者練田英章,臨得再像也只算摹玩,而不是真學。有的朋友也許會說,這些名家功夫深厚,一輩子也學不完,這樣說太狂妄。我不作辯解,各有各的認識吧。

在縱向深學一位名家之後,要橫向拓展,進入融而化的階段。比如學的田英章,久了就會看穿,田字歐體,雖工謹規範,略偏軟偏呆,缺少些靈氣。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就需要尋根溯源,從歐陽詣的法帖中找答案。採集眾人的長處,揣悟自己的心得,豐滿自已的書法風格,至關重要。


(四)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首先要能吃苦,學書法是件苦差使,但苦中有樂。其次是有毅力,要捨得十年去,練就一招功。書法沒有終南捷徑,天道酬勤,貴在耕耘。再次是有定力,咬定青山不放鬆,要淡泊寧靜,守得住平凡和寂寞,要相信風雨之後才能見到彩虹。






抱庸齋主


要寫好硬筆字,無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個人經驗,給予以下幾點作為參考: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字帖。字的結構各書家在書寫處理方面不盡相同,是有規律可循的。而對於筆畫的處理,是各有各的技巧。二、合理安排書寫時間。坐下來書寫時,把心靜下來,選定部分字反覆臨帖,切忌通篇盲目通臨。三、多看書寫視頻。把握書寫時的節奏,做到起筆、行筆、收筆環節有明顯的痕跡,對筆畫的掌控要做到隨心所欲。




拾字繡


怎樣寫好硬筆?我覺得看個人追求吧,有的往平時的實用靠,有的往創作作品靠。應該先確定一個方向,就我個人看,硬筆最終極的是,可以復古,能還原古人所用毛筆書寫的那樣。當確定方向,就可選擇範本,先摹後臨,摹臨結合。

就你說的兩個問題,其一:大小不一,排布不好。你可以用觀察法改進,就針對它筆劃的位置和筆劃長短比例就好。其二:可以直接學習的,但要選擇正確的方法。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學習硬筆,為了速成,可以直接學行書,但是呢,多數學書者受(先正後行)的正統觀念影響,長期精描細畫的寫楷書。後面轉行書沒進步就喪失信心。所以可以直接學行。也可以楷、行結合。




當這些都明確後,練習時可以先追求形似,後求神似。


墨影隨行


你好,我是清來的寫字譜,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學習硬筆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較為枯燥的事情,但對那些對硬筆有興趣、有熱情的書友來說確實很讓人投入。

說到學習硬筆,我來分享一些我自身的體會和經驗:

第一、明確自己首先想學習和練字的書體,是楷書?行楷?行書?又或者直接學草書,這是很重要的,如果首先不明確自己的目的地,就很容易讓自己分心:今天練會楷書,明天練會行書,又過幾天想練草書。這樣子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原地踏步。

第二、要有一顆對硬筆書法的恆心。練習硬筆堅持不懈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沒有這種品質,今天腦子一熱練上幾個小時,明天不想練了就只練一個小時,到後面越來越少,甚至練了一週就直接不練了,這樣子的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說,練習硬筆要勤耕不綴。

第三、要找對一位專業、負責的書法老師。老師是書法練習道路上的一盞燈,能幫助你指正你的不足和缺陷,讓你不至於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我自己也是一位硬筆書法愛好者,練習硬筆至今已有數年,以上三點都在我身上有很好的體現,在這裡放出幾張我自己的硬筆作品,請大家指正。







清來的寫字譜


建議孩子做到\r

一、姿勢\r

1、拿筆姿勢(如圖)\r

2、坐姿(如圖)\r

二、工具\r

1、米字格練習紙方便字帖對照\r

2、選田英章字帖,他歷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首任會長、國務院任命書寫員等。(如圖)\r

在淘寶上搜字帖的圖片就能買到。\r

在騰訊視頻搜田英章硬筆有真人教學。\r

三、實操\r

1、基本筆畫(如圖)\r

2、偏旁部首(如圖)\r

3、間架結構(如圖)\r

4、書寫作品\r

\r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漸積累而成的。寫書法也一樣,每天半小時,爭取把每個筆畫每個偏旁部首都寫到精緻,熟知每一個間架結構要領,保證孩子可以寫一手好字,當全班第一。

\r

希望可以幫到孩子!








寫字練習本


從你提出的問題和附註的內容看,你是一位具備硬筆書法基礎的書法愛好者。

田英章、龐中華等是我國第一批教育傳授硬筆書法技能的老師。他們的硬筆書法功底都是來自於我國傳統的毛筆書法,尤其是田英章老師更為突出。

我也是從1987年就開始在當地擔任硬筆書法培訓班的授課任務。我就是直接用鋼筆臨寫魏碑唐帖的,後來就更喜歡臨摹趙孟頫的楷行草篆等法帖。

直接從古人的法帖中汲取營養好處較多。一是學習直接,少走一些彎路;二是追摹古人,間架結構、點畫筆勢自有師承;三是基礎紮實,進步快效果好,在日常書寫中不易走樣變形,更不容易迴歸到自己以前的書寫習慣上去。

需要注意的有幾點,首先,不要經常變換臨摹的法帖,雖然對打基礎有益,但貪多易亂,雜而無形。你看田英章老師的硬筆字帖,就是以表現歐陽詢的風格為主的;其次,臨習毛筆書法的碑帖,必須一個筆劃一個字都要臨摹象,尤其是間架結構必須要記住,而且在日常書寫時遇到這個字就必須按原帖上寫,日積月累,記住的字多了,運用也逐漸自如了,就不會再回到過去寫字的老面目上去;最後,臨摹時要以研習結構為主,以摹仿風格為輔,不要追求用硬筆寫出粗細濃淡和飛白等毛筆書法的效果。

建議你參閱一下"每日書法"在頭條上發佈的趙孟頫的小楷作品,我認為是理想的硬筆臨摹的法帖。見附圖。








川北武夫白永慶


書法的好壞,首先取決於字的結構和筆法,在硬筆書法中,字的結構更為重要,而字的結構主要在於筆畫的位置與長短,所以在臨帖的時候,主要就是要看清筆畫的位置與長短。同時我們也可以藉助其他的書法練習格子進行訓練。








韋老師書法學堂


練硬筆的話先入手田英章或者吳玉生這些現代書法家,如果僅僅是為了學習工作中寫字練好這也就夠了,如果要以書法為目標,則後續入手臨摹古碑帖,推薦應用不厭書法

練習重在堅持不懈,忌一日百字,可以一天練會、記住一兩個範字,不看範字也能寫的形似、神似







墨雨小生


您好,我是教少兒書法課的老師,根據我教學成果總結的經驗,來負責人地回答您的問題。怎樣寫好鋼筆字?我們書寫的對象是“字”,所以一定要對“字”的數量做一個瞭解。您可以先閱讀以下這個文檔,對文字數量做個感性認識。

我們要練多少字?答案:夠用即可!對於自己來說常用的字重點練習。這麼多字怎麼練?答案:分組練習!分30組每組6個即可全面覆蓋。

舉例1:左上包圍的

廠字框

廣字框

屍字框

戶字框

病字框

虎字框

這組偏旁部首具有相同的主筆:撇丿。撇是它們的主筆,練好了撇這組字就有了最基本的美的保障,它們還具有相似的結字規律。統一起來練習就非常高效。

舉例2:左下包圍的

走之框

建字框

翅字框

處字框

趙字框

題字框

這組偏旁部首具有相同的主筆:捺。捺是它們的主筆,練好的捺這組字就有了最基本的美的保障。它們還具有相似的結字規律。統一起來練習也非常高效。

瞭解了字的基本情況,還要注意筆和紙。毛筆有毛筆的技術,硬筆有硬筆的技術,雖然他們的書寫對象都是“字”,但是它們的使用上都要下不同功夫的。篇幅有限如果您有其他的問題或需要練字方面的資料也可以私信我。


還其他高效的練字方法嗎?


大源書院


對如何寫好碝筆字,有一定的方法要點,分享一下一遍文章,總結很好,值得學習借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