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理不饶人,无理争三分。

得理不饶人,无理争三分。

不要抓住他人的错误或缺点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矛盾,也会提升自己谦卑善良的品质。这种与人为善的品德,正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美德。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得理不让人,就算无理也要争三分,总怕自己会吃号.与之相反,还有一些人,真理在握也会让人三分,显得掉约柔顺,颇有君子风度。

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一个活得叽叽噎喳,一个活得自然潇酒。有理、没理,饶人、不饶人,一般都是在是非场上、 论辩之中。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问题,自然应该不失原则地辩个是非曲直,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也值得。但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往往会因为非原则问题、皮毛问题争得不亦乐乎,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说着论着就较起真儿来,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结果严重到大打出手,或者闹个不欢面散、鸡飞狗跳的结局而影响了团结,而且越是这样的人越对甘拜下风的人瞧不顺眼。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下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消说点小是小非的争论了。 越是你有理,越表现得谦下,往往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在生活中,人都会有难堪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有求于人的时候,如果这时你处在评判的一方,尤其是他们的那些错处或什么事情牵涉到你的利益时,或他们与你有深仇大恨时,你会怎样做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 愚昧的人或心胸狭窄的人爱为难别人,他们不愿意帮助人,不为人遮掩难堪,不包容或原谅人。他们甚至会乘人之危,鸡蛋里头挑骨头,抓住把柄不放,且洋洋自得。这种不良行为正是他们愚昧阴暗心理的下意识表露。至于和他们有深仇大恨的人,就更不可能息事宁人了。但是在生活中,你也会经常处在难堪、有错、有求于人的位置上,比如,你不巧弄脏了别人的衣裤,违反了交通规则,为讲义气与别人结了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你极需要他人的包容。将心比心,同情他人、宽容他人、不为难他人是一种美德。 这种美德能够感化人,巩固人们之间的互助亲善关系,让社会形成一种宽厚的向善风气,小人就可能不会产生,阴暗的东西就会更少-些,自己有了不幸的时候,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得理不饶人,无理争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