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耕種土地撒施肥料時,如何簡單的做到測土施肥?

鄉間一抹陽光


農民耕種土地撒施肥料時,如何簡單的做到測土施肥?

想簡單的表達一下我的觀點,目前市場上所謂的測土配方肥,都不算真正的測土配方肥,這也是農民對測土配方肥又叫好又不認可的原因。具體到每個農村,誰見過當地農機推广部門真的下鄉採集土壤忘本了?


我的意思,是說能夠真正做到測土化驗,按照實際測土數據來配肥的很少。目前市場上所謂測土配方肥,大多沒有針對性。很多都是打著測土配方肥的幌子玩弄概念,農業職能部門這樣做的目的,也不過是為傳統的化肥廠另外開闢一條銷售渠道,最終買單的還是農民。

再個來說,各地分散的化肥農資店,對測土配方肥也不是很熱情積極,還是以銷售傳統的硫基或者氯基氮磷鉀複合肥為主,因為啥?複合肥具有普適性,好賣,農民也樂意接受,撒施也比較方便容易。再說施肥習慣的改變養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目前市場上的所謂的測土配方肥,也不一定有複合肥施肥的糧食產量高。

就算是地頭忙活的農民也知道。測土配方肥並不能夠解決糧食增產問題,老農民會說:一塊地,地頭和地尾的土壤地力都不一樣,你測土配方肥就能保證整塊土地後期肥效都會一樣?那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一個村,一個鄉,或者一個縣,全部都用一種測土配方肥了。如果那樣,還不如用傳統的複合肥來的快捷。對比下來,測土配方肥也不一定有複合肥施肥的糧食產量高。

測土配方肥最大的作用就是具有針對性。花生專用肥就是花生用,紅薯專用肥就是紅薯用,這個農民都懂。但是測土配方肥不一定懂,因為上一季的農作物是什麼,對下一茬的農作物增產影響很大。因此,主要考量的肥料成分還是大三元氮磷鉀。那麼農民耕種土地撒施肥料時,如何簡單的做到測土施肥?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

比如上一季種的是小麥,下一季種花生,該如何簡單的測土施肥?就要考慮到小麥主要消耗掉了什麼元素肥,下一季就要多施,然後再根據花生喜好什麼元素肥,這就是很簡單的測土施肥法。缺什麼補什麼,就這麼簡單。這個老農民都知道氮磷鉀肥配比,氮肥磷肥不能多施,鉀肥可以作為調節,從而達到營養元素的平衡。

那麼,小麥地施肥原則是高磷肥,中氮肥,低鉀肥,那麼土壤的肥力在小麥收穫以後缺少的肥料就是磷肥缺最多,氮肥缺次之,鉀肥卻更少。下一茬種花生,就好說了,再補足氮磷鉀肥後,再根據花生的喜好增加磷肥的含量。比如小麥是18:12:5,花生18:18:8,基本上沒錯,至於中微量肥,看自己的需求。肥料不是施肥越多越好,有個肥料報酬遞減率的制約。


農村老俗話


在農村地區很少去精準測土的。憑經驗去改良土壤。一般情況下1~2年施一次石灰或草木灰。上半年種了花生下半年就不能種花生了。


曾晶l互政入戶


基本不用測土,種小麥時要耕地撒上覆合肥,小麥收了直接可以種玉米,紅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