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的嘉興天籟閣,收藏了多少古代書法珍品名帖?

熊掌大人


學書法的人對於二王、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頫、“吳門四家”等幾乎沒有不知道的。《神龍蘭亭序》、《快雪時晴帖》、《中秋貼》、《自敘帖》、《苦筍貼》、《張好好詩》、《韭花帖》、《黃州寒食帖》、《松風閣貼》、《蜀素帖》、《苕溪詩帖》等這些耳聞能詳的名帖,今天如果這些名帖能有四分之一在一家博物館收藏都能明震寰宇。誰能想到500年前這些都是天籟閣的收藏品,而且這些還只是閣主項元汴的收藏的一小部分。

通過梳理項元汴收藏的法書目錄,我們現在可以知道,他大概收藏的法帖在600件左右,這些收藏品如果按年代排列下來,儼然就是一部明前中國書法史,這種收藏規模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天籟閣的主人是項元汴(1525年至1590年),字子京,號墨林居士等,別署甚多,嘉興人。青年時期即繼承祖業,主營典當,樂於從商,無意科舉。受父兄影響,喜書畫詩歌。

項元汴雖然搞了這麼多收藏,但因文化水平不高,飽受人嘲笑,就是收藏品也大多是由文彭、文嘉兄弟幫其鑑賞,他本人的收藏水準飽受質疑。關鍵是項氏有一非常不好的嗜好,就是在收藏品上瘋狂蓋戳,他的印章種類很多,每件收藏品幾乎都讓他蓋了個遍。最可氣的是到了清代乾隆的時候,乾隆皇帝比他還瘋狂蓋章,估計被他帶壞的。這也使得項氏的藝術形象隨著時間的流失,被洗的越發的模糊和粗陋。

項元汴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區別於其他收藏家的,那就是他非常願意把自己收藏品拿出來與文人雅士們共同把玩,這一點間接成就了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董其昌年輕時遊學嘉興,認識了項元汴的兒子項穆,項元汴因此結識了董其昌。項氏愛其才,與其共賞評歷代書法名跡,並且讓董其昌在閣中學習、臨摹。

項元汴跋《中秋帖》

如果不是有這個機緣,董其昌的成就最終能有多高真不好說。董氏直至晚年依然對此念念不忘,他在《墨禪軒說》中言道:“三五年間遊學就李(指嘉興),盡發項太學子京所藏晉唐墨跡,始知從前苦心徒費年月。”陳繼儒也曾雲董氏自得觀天籟閣所藏後方“直悟人用筆、用墨三昧”。這足以說明項元汴所起到的關鍵性作用。


翰墨今香


你好,我是收藏領域創作者。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天籟閣是怎麼來的,天籟閣是項元汴的一所藏書閣。

項元汴,字子京,號墨林居士。項元汴生在社會政局比較穩定的明朝嘉靖、隆慶的時代,資力雄厚,優哉遊哉。這個人又非常喜歡收購各類書法典籍,每次收集來的各類書法典籍總要加蓋自己的藏書印章,從各地收集而來的歷代名家書法作品數不勝數,盛極一時。

說到其作品,其內所含的作品,如《神龍蘭亭》、《褚摹蘭亭》、《快雪時晴帖》、《中秋帖》、《自敘帖》、《苦筍帖》、《張好好詩》、《韭花帖》、《黃州寒食帖》、《松風閣帖》、《蜀素帖》、《苕溪詩帖》等等,據考證在600多幅以上,囊括了整個明前史,但隨著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滿清攻入江南、嘉興屠城再到項氏後人的殉難,項氏累世之藏盡為掠蕩,“半被踐踏,半為灰燼”,劫餘者後流轉清內府,此後再難具體考證。

但天籟閣的存在及項氏對文化的建設影響卻是歷史難以磨滅的,項氏雖為商賈卻不通詩詞,所以為詩詞一擲千金,反觀現在重金錢輕文化,則是我們需要反思的。

希望你喜歡,請多點贊👍➕關注,多多交流!


翠盾閣珠寶翡翠


《神龍蘭亭》、《褚摹蘭亭》、《快雪時晴帖》、《中秋帖》、《自敘帖》、《苦筍帖》、《張好好詩》、《韭花帖》、《黃州寒食帖》、《松風閣帖》、《蜀素帖》、《苕溪詩帖》……據說都曾藏於天籟閣中,據傳藏品約有600餘件。



金金金金老金金金金


位於西塘,據說有600多件。主要是清代的書法作品居多


米木木i


580-600件左右


燕雲山房


可自行度媽處問詢!


蕭士福


據傳有600多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