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形勢下,生豬散養戶和養殖大戶(公司)之間誰的優勢更明顯?為什麼?

立志農人


當前形勢下,生豬散養戶和養殖大戶(公司)之間誰的優勢更明顯?

當前一個與眾不同的形勢就是非洲豬瘟的存在,讓一些散養戶人人都有危機感,大型養企業也是如履薄冰,因為在眾多中小型養殖場發生疫情的同時,一些如黑龍江明水7.3萬頭豬企、江蘇省泗陽6.9萬頭豬企等大型豬場也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所以在目前非洲豬瘟疫情的背景下,養殖風險都是比較大的。那麼相對比而言,兩者誰的優勢比較明顯呢,分析認為,大小養殖企業雖然各有優勢,但是比較來看還是大型養豬企業的優勢更加明顯一些。



從當前小型養殖戶的逐漸減少來看,散養戶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如大型養企業,從近期的一組母豬存欄下降數據就可以看出,東北三省目前母豬存欄下降了38%,華東的安徽、江西、福建、東蘇、山東母豬存欄量下降了25-50%區間;還有生豬存欄量的下降,1月份存欄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62%。據瞭解,一些大型的市公司存欄量並沒有減少多少,而這些減少的生豬大部分是中小養殖戶退出市場導致的。所以從抗風險能力這一點上小養殖戶不如大型企業。




從養殖成本上來看,由於中小養殖戶在飼料購進成本、疫病防控成本、仔豬成本等方面都要比大型養企業高一些,根據對一個小型養戶的瞭解,隨著近期仔豬的漲價,目前養殖生豬的成本線在6.5元左右,而大型養企業有自己的繁育體系,再加上其他方面成本的下降,養殖成本一般在5.7-6.0元左右,所以在養殖成本方面小散戶處於劣勢。

在資金、技術、銷售方面也不如大型企業,小散養豬戶一般都是自己的一些資金,資金量較小;技術上也就是平時積累的養殖經驗,再加上當地畜牧獸醫部門的技術人員,而大型企業一般資金雄厚,或是可以上市融資,技術上有自己的專家團隊;銷售方面一般都自己的屠宰加工企業,一條龍生產,這些都是小型養殖戶所無法相比的。



總的來看,小散養殖戶除了“船小好掉頭”、生產靈活之外,其他方面都不如大型養殖企業,所以在目前的形勢下,一些小散戶退出養殖市場,而一些大型企業仍然在持續發展中。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當前養豬業所面臨的一個比較嚴峻的形勢就是非洲豬瘟,春節之後疫情似乎大有爆發趨勢,疫情自去年8月份開始,至今已經半年有餘,對疫區採取了捕殺、禁運等一系列措施之後卻依舊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控制。於是春節之後接連爆發了多起疫情,比如單單是陝西就爆發了4起疫情。那麼在這種局勢下,養殖散戶與養殖大戶之間誰能更具備優勢呢?科學興農認為兩者應該各佔優勢,相對而言或許散戶可能更具備些許優勢。

養殖大戶

對於大型養殖企業來說,一來在市場上本身就具備更強的議價能力,因此在有限的資金情況下,養殖大戶在抗風險方面會更強,而且養殖大戶的養殖場也相對更加正規,疫苗、消毒方面做得更加全面,出現傳染病害的幾率更低,這一點同過去所爆發出來的疫情可以看出來。從所爆發的111起疫情案例中可以發現,大多屬於小散戶,而大型養殖場(規模超過一萬頭的企業)所爆發疫情的案例僅僅6起。

而據瞭解在元月及二月兩個月受到國內疫情影響,生豬存欄量下降了35%的樣子,然而對於眾多大型養殖企業來說,其生豬存欄量其實下降幅度並不大,也就是說退出養殖市場的大多還是屬於中小散戶。這也足以體現出了當前環境下,大型養殖企業(養殖大戶)在養殖當中的優勢。

小散戶

對於當前的市場環境,無論是大型養殖企業還是小散養殖戶,無論哪一方選擇降低存欄量無疑都是共同的心願,然而對於小散養殖戶來說則就在當前這種環境下體現出了絕佳的靈活性優勢,正所謂船小好調頭,甩掉手中的生豬也不過是幾天的時間,然而對於這些大型養殖企業來說,受限於養殖場職工、備貨飼料、設備等等,想要選擇降低存欄量也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綜上來說,大型養殖企業以及小散養殖戶在養殖方面各自具有一定的優勢,不過當前疫情依舊比較棘手的時刻,科學興農更加傾向於認同小散養殖戶更具備養殖優勢,當然這並不是說小養殖戶在更加值得提倡,畢竟在成本控制、養殖繁育推廣、銷售、技術控制、疫情防控等等諸多方面均是不如大型養殖企業的。


科學興農


當前形勢下,生豬散養戶和養殖大戶(公司)之間誰的走勢更明顯?為什麼?

“普通散養戶的機會來臨,非洲豬瘟給規模化養殖大戶帶來的損失風險更大”。所以編者認為:生豬散養戶的走勢更為明顯,特別是前期出現了非洲豬瘟疫情,加之近期的疫情並不穩定後期時刻有再發生的跡象存在,所以編者小希時間看好生豬散養戶的。

第一,有非洲豬瘟疫情的養殖場所,或者說豬有發病的,其豬圈裡的豬將被全部補殺。從這一點便能瞭解到,規模化越大的養豬場所,其損失也將越大。舉例,普通散養戶(育養10頭生豬)和大型養殖戶(餵養5000頭生豬)均出現豬瘟,均被補殺生豬。散養戶的10頭豬補殺損失約1.4元;而大型養殖場所補殺5000頭將損失700萬元。從損失的金錢方面來看,普通散養戶的走勢更明顯。



第二,從防治、防控等方面來分析,普通散養戶把控能力突出且把控能力強。一般普通散養戶的規模較小,很多的餵豬原材料可以自給自足,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這樣非洲豬瘟傳染感染的概率就大大降低。舉例,近幾個月發生非洲豬瘟的地區,大部分是規模化養殖場所發生的,極少數為普通散養戶。


第三,養豬成本方面上分析,根據目前各地的養殖情況來看,規模化養殖大戶的養豬成本為6.0元/斤以上,而普通散養戶養豬的成本僅5.5元/斤左右,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生豬出欄價計算,規模化養殖大戶養豬基本是零利潤,而普通散養戶養豬可以能為此帶來微博的利潤,雖然利潤微薄,但總比養豬虧損強,所以單從這個方面來看,普通散養戶更具有走勢。

上述三個方面就是編者分析當下的養豬行情,分析的有關散養戶和養殖大戶走勢的明顯方面,由此可見散養戶更明顯。如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歡迎對於評論與之交流。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希時間


當前散養戶的優勢更大,進入2019年發生疫情的豬場都是規模化大的豬場,很多都是幾千頭上萬頭的豬。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規模化豬場的飼養管理人員多,不可能把所有人員都隔離半年一年的一個小環節疏忽就有傳染的可能。

2、出欄的豬多,外來車輛,消毒不細緻,就有傳染的可能。

3、購買的飼料、豆粕、玉米也多,需求量比較大。檢測不嚴,極有可能帶來病毒。

4、散養戶30–50頭母豬的,夫妻二人飼養,很容易控制,不外出,自己養的豬關乎自己的身家性命,各方面做的比較周全點,比較好控制,也就是船小好調頭。




時松林—服務養殖


歡迎關注【新農村二代】專注三農,帶你一起體驗分享解答農村最真實的生活。


新農村二代


主要在於散戶抗風險能力比較強,規模豬場如果感染非洲豬瘟,多數可能就賠的站不起來了。而散戶多數是容易翻身的。現在非洲豬瘟肆虐,生豬存欄急劇下降。2019年預測大豬廠會求穩,散戶會冒風險補欄。如果能抓住這個翻身機會,有可能散戶會賺的盆滿缽滿!

風險與利潤成正比的,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現在這個形勢,絕對有個別散戶想著補欄!


執業獸醫在線


當前養豬行業面臨著兩大難題,一個是非洲豬瘟,一個是環保問題。非洲豬瘟的影響不言而喻,從2018年8月出現後,猶如一場風暴席捲各地,眼下只有新疆、西藏等極少數地區還未出現非洲豬瘟,對養殖戶來說是存在一定恐懼心理的,畢竟還沒有治療方案,也沒有相關疫苗,豬一旦感染了,基本上100%死亡,整個養殖場也跟著遭殃,比如存欄量5000頭的養殖場,只要有10頭豬被確認感染了,那整個養殖場的豬都得處理掉,對養殖戶來說損失不小。

還有一個就是環保因素,前兩年各地重點在抓這一塊,特別是在南方銷區,很多散養戶因環保問題不達標,不得不退出養豬行業,目前很多地方仍然在嚴控,這對很多中小養殖戶來說是很大的考驗,畢竟需要建相關的配套設施。當前形勢下,生豬散養戶和養殖大戶之間誰的優勢更明顯?微塵微視界對此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散養戶來的快、去的快,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散養戶的特點是靈活性強,因為規模小,操作起來相對容易些,萬一中招非洲豬瘟,損失也在可控範圍內,在行業不景氣時,可以以較快的速度退出,一旦看好未來的行情,又可以快速入場。在當前形勢下,散養戶這種優勢是比較不錯的,可以把風險降低,比如生豬存欄量上萬頭的養殖場,如果集中在一個養殖場,毫無疑問是養豬大戶,如果100頭豬感染非洲豬瘟,那麼整個養殖場都得跟著遭殃,但如果進行化整為零,分散成若干個散養戶,同時感染非洲豬瘟的概率就大大減小。

二、養殖大戶利潤大,風險也大

養豬是一個看似門檻低的行業,一頭也可以養,一萬頭也可以養,規模大小真是多種多樣,但如果想掙錢不是那麼容易的。在行情好的時候,養殖大戶的優勢會比較明顯,畢竟上了規模,在原料採購,議價能力方面強了很多,養殖成本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數量上來了利潤也會明顯增加。但同樣的風險也很大,這麼多豬一旦感染相關疾病,影響的將是一大片,同時豬價跌破養殖成本線時,虧損壓力也會很大。



三、不中招非洲豬瘟才有出路

眼下襬在養豬人面前的大山是非洲豬瘟,無論是散養戶還是養殖大戶,都不敢掉以輕心,畢竟這個影響力太大,只要中招非洲豬瘟,那就沒有贏家,優勢也蕩然無存。在行業處於調整時,養豬人要考慮的是抗風險能力,把衛生防疫落實到位,很多時候原本是優勢的地方也不一定是優勢,有可能是劣勢,原來看似劣勢的地方,也可能轉變為優勢。如果沒有中招,那麼養豬大戶的養殖收益可能更高些,如果當地有出現非洲豬瘟,那麼散養戶的安全係數更高。

四、散養戶和養殖大戶可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共贏

散養戶和養殖大戶,都是養豬行業不可或缺的,只有散養戶沒有養殖大戶,行情標準化就難建立起來,市場的穩定性就差些。同樣的,如果只有養殖大戶,而沒有散養戶,行業發展也是不完善的,容易出現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裡,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部分品牌企業實行“公司+農戶”的模式,在非洲豬瘟期間發揮著大作用,散戶利用自身優勢把豬養好,企業利用品牌優勢把豬賣好,各行其職,實現共贏,對養殖大戶來說,這種化整為零的方式將是重點,可大大降低養殖風險,同時收益上也不受很大影響。



總之,散養戶和養殖大戶在非洲豬瘟面前都是弱者,誰也承受不起帶來的損失,在2月份出現非洲豬瘟的養殖場中,只有雲南瀘水和內蒙古大興安嶺的規模小些,存欄量分別為300頭和222頭,其他的都是存欄量幾千甚至上萬的。部分規模養殖場推行“公司+農戶”的方式,實行化整為零,在非洲豬瘟過程中顯現出了其優勢,即使有個別散養戶中招,也不影響大局,散養戶和養殖大戶互相合作,養豬道路會越走越廣。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生豬散養戶和養殖大戶之間誰優勢更明顯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當前形勢下,生豬散養戶和養殖大戶(公司)之間誰的優勢更明顯?為什麼?這兩者是目前國內生豬養殖的主體,並不能誰誰的優勢更明顯,二者各有優勢,目前共存,以後也會共存,只要各自找到各自的房展方向,找到各自防控非洲豬瘟的方法就可以。

生豬散養戶

生豬散養戶比較明顯的優勢就是規模小,對於疫病的防控相對比較簡單,因為就目前的情況看非洲豬瘟的傳播主要還是因為拉豬的車、拉飼料的車,而散養戶因為規模小,賣豬不會那麼頻繁,買飼料也不會特別頻繁,這就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感染髮病的風險。

另外還有一點,因為散養戶規模小一旦發病後可以快速清場,清場後經過消毒處理又可以很快得再次開始飼養,充分發揮了自己小的優勢,可進可退,進出方便。而規模化豬場則不行,發病後清場需要很長時間,清場後想復養那需要的時間就更長。

養殖大戶

養殖大戶比較明顯的優勢就是資金相對充足,有國家補貼。目前針對非洲豬瘟的防控還沒有相關的補貼,隨著非洲豬瘟後續的常態化針對非洲豬瘟的補貼也將會逐漸上線,而這些補貼首先面向的群體依然會是規模化豬場。

因為規模化豬場的資金一般都比較充裕,有了資金就可以修建各種洗消中心,做到豬場的有效隔離,保證豬場生豬不接觸任何外來物品,從而預防疾病。

但是規模化豬場規模比較大,賣豬頻繁,買料頻繁,甚至是每天都會賣豬每天都會買料,這就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接觸外部物質的機會,也就加大了非洲豬瘟的傳播風險。

現在就是大家都是養豬的,都面臨著非洲豬瘟的防控壓力,誰也別說誰不行,給自做好自己的,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散養戶進一步減少賣豬買料,加強消毒,防止病毒的進入。而規模化豬場就需要發揮自己的經濟實力優勢,及時修剪洗消中心,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預防非洲豬瘟的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