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舉人、進士、狀元、貢生、茂才有哪些區別?有哪些聯繫?

東流的沙穎河


童生、生員(秀才、茂才)、貢生、舉人、貢士、進士、狀元,為中國古代科舉制度逐級向上層次考試錄取者的稱謂。


古代時的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縣府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等逐級向上層次考試,錄取者獲得不同的功名,下面簡述之。


一、童生,古時的讀書人,首先須經童生試,取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在科舉考試未考取生員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稱“白衣”。

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

既使讀書到八十歲,成為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也是童生。

二、生員,縣試、府試、院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

(生員,俗稱秀才,又稱茂才;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

(一)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公費生;

(二)增生,增加錄取名額的稱增生;

附生,附加錄取的稱附生;

增生、附生,沒有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自費生。

(三)貢生,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為貢生中的優貢。

生員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享有可免除差徭、見官不拜、狀子直呈、罪不用刑等特權待遇。

生員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文臣武將幕僚、編志修譜等謀生。

三、舉人,省級鄉試,三年舉行一次考試,生員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舉人可以生活的很滋潤了,窮秀才范進中舉後有人送房、贈銀,可見一斑。

舉人不同於生員,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舉人,相當於現在,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為什麼范進中舉竟然高興的瘋癲了,可以理解了吧!


四、貢士,中央政府禮部主持,於省級鄉試次年舉行的全國考試。

上年各省鄉試錄取的舉人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禮部,中央政府六部之一,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

五、進士,皇帝主持殿試,貢士參加考試,古代科舉最高層次考試,對會試錄取者的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古代被視為出仕為官的正途,引為榮耀,門楣生光,光宗耀祖。

進士,只有狀元高授六品官,相當於現在副司局級、也就是副市地級;其他皆授七品官,出仕為官,起步就是縣處級的啦!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看看,考中進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生,參加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並錄用為領導幹部!
僅供參考。


z山海


秀才 舉人 進士 狀元是古代科舉制度通過不同層級的考試,選拔出來的考生對應的功名稱謂。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經唐宋的不斷完善至明清時期,形成了嚴密完備的公開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明清時科舉考試分為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等層次考試考取獲得功名。天下的讀書人不分年齡大小,在未取得秀才資格之前都稱為童生。

院試:是參加過縣試,府試後的童生取得生員資格的考試,考中者稱為秀才。

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考試,考中者稱為舉人,有做官的資格。

會試:每三年一次會集各省舉人在京城舉行的考試考中者稱進士(或貢士)。

殿試:是皇帝在宮廷親自對會試中考中的貢士所進行的考試。按成績分為“三甲”。

<strong>

那麼貢生,茂才又是怎麼回事呢?茂才是秀才的別稱,使用時間很短。貢生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科舉時代,挑選的府,州,縣秀才(貢生)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

東漢時為了避諱漢武帝劉秀的名諱,將秀才改為茂才,老百姓還是稱其為秀才。

秀才中的優異者經過選拔後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按現在說法,秀才是大學生,那麼貢生就是大學保研生。


半醉看夕陽影音


古代科舉考試製度由低向高進行考取,從最初的秀才(又叫茂才,最初指才之秀者,因忌偉漢劉秀而改名茂才),舉人,進士,榜眼,探花到狀元為最高。

古代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創於隋朝,釆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

古代讀書人首先要考取童生資格以後才能中考秀才,考取了秀才才有功名在身,可免除徭役,繼續學習。

舉人是秀才參加省州考試合格後所取得的資格,古時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參加鄉試的考生必須是秀才,考中了舉人才有資格當官,舉人的第一名叫解元。

貢士是會試及格後獲得的考試資格,考試的前提必須是舉人,貢士的第一名叫會元。

進士只要通過尚書省舉行的省試,考取者稱進士,進士一般由皇帝主持殿試,最終決定名次。

榜眼,探花,狀元是進士中的前三名。在進士榜中又分三甲,一甲取三名,又稱三鼎甲。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古代科舉制度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每一次的進步,都是自己努力的付出。於是便有了金榜題名時,秉燭洞房夜。





悟兮吾兮


歷時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始於隋朝隋煬帝楊廣,終於上世紀初的光緒年間(1905年)。科舉制度是中華帝國時代的文官選拔制度,在中國的政治史和文化史方面有著重大意義。

秀才、舉人、進士、狀元、貢生、茂才等名稱,是科舉取士過程中各級考生功名的稱謂。

最初的"秀才",是春秋時期的"俊才"、"英才",也是讀書人的泛稱,並非科舉功名的範疇。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為避皇帝的名諱,改為"茂才",直到三國曹魏時期才又改回"秀才"。

隋唐興科舉之初,科舉考試製度還不規範。當時的"秀才",是唐代名目繁多的常科考試中的一種,如秀才科、明經科、進士科、俊士科、明算科等五十多種。是一種單科考試的名稱,並不是考生功名的名稱。當時秀才科難度最高,敢於報名考試的人很少,大多報名考明經科和進士科。由於秀才科受到冷遇,後來逐漸被取消。

科舉制到了宋、明朝代,才逐漸完善和規範。一是考試時間為三年一科(次),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進行;二是考試內容基本固定,主要是《四書》、《五經》及詩詞歌賦,測試考生的歷史經文以及文學知識,到高一級的會試、殿試,則加策論,考察考生的治國為政方略。

科舉鄉試的考場設在各省的省城,時間定在年秋八月,因此也稱"秋闈"。具備資格的考生,一是在校學生,即國子監監生和府、州、縣官學就讀的生員;二是分別通過叫做童試,即縣試、府試和院試錄取的秀才,也稱為"充場儒士"。如果這其中的特別優秀者,被選入京城的國子監讀書的,就稱為貢生。實際上第一類考生,大多就是貢生。

鄉試考中者就是舉人,具備了到京城參加會試的資格,在宋朝時還不具備做官的資格,只是到明、清兩朝,舉人也具備了充當縣及縣以下低級官員的資格。

科舉的第二級考試是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季二月舉行,因此也稱"春闈"。考場設在京城的禮部(相當於文化教育部),稱"貢院"。會試中榜者稱為貢士,實際上就是進士了。因為錄取的貢士到最後參加皇帝的殿試,已經都是進士,沒有落選者,只是先後排名的區別。進士取一甲三名,分別叫狀元、榜眼、探花;另取二甲、三甲各五名,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餘下的均為進士。




一夫82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的答案。

這幾個稱謂根本不是一類!

秀才、舉人、進士是考試過後的身份,相當於資格。

讀書人參加院試,考上的叫生員也稱秀才。

秀才參加鄉試,考上的叫舉人。

舉人參加會試,考上的叫貢士。

貢士參加殿試,考上的叫進士。

狀元說的是名次。

準確說是貢士參加殿試考試第一名叫狀元。

貢生是一種特批資格。

考過鄉試的秀才中,挑成績或資格優異者送入京師國子監讀書,這個身份的就叫貢生,清代也叫“明經”。

茂才是一種稱謂。

西漢察舉常科叫秀才,到東漢時因避光武帝劉秀的諱而改為茂才。

察舉就是優秀的人才特別推薦。

這時候的秀才是一種稱謂,就是單純優秀人才的意思,和科舉時候的秀才不是一個意思。

明清的時候,也把科舉出來的秀才習慣叫茂才。


文開石


是遞進的關係。排名情況從大到小為: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貢士、舉人、秀才、童生。

茂才即秀才。因避 漢 光武帝名諱,改秀為茂。明 清 時入府州縣學的生員叫秀才,也沿稱茂才

貢生簡單的說就是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


1、狀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此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為狀元,也叫狀頭。

2、榜眼: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3、探花: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探採名花,探花之名始於此,宋代又稱探花郎。

4、進士: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5、貢士: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為貢士。

6、舉人: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7、秀才:別稱“茂才”。本系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為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