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腸鏡檢查有大量糞塊、糞渣、糞水,會影響結果嗎?

任我行29391547


是肯定影響觀察效果的。

就好比在擋風玻璃上潑上一盆泥水,根本看不清楚方向。如果腸道準備不好,也是同樣的道理,腸道內大量腸內容物,導致腸鏡鏡頭汙染,看不清或看不到腸壁,這樣無法明確結腸內情況。一般這樣,內鏡醫生馬上就會推出鏡子。囑咐患者重新腸道準備,準備乾淨後再行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前,需要注意幾個事情:

1.有無腸鏡檢查的禁忌,比如是否服用抗凝藥如阿司匹林,一般需要停藥一週才可以做,否則容易引起出血;

既往腸鏡檢查有無困難,或者相關併發症,如出血,穿孔等問題,要提前告知內鏡醫生;

2.有無腸梗阻的表現,就是有無排便困難,腹脹等不適。如果有腸梗阻,那麼腸道準備要小心。根據梗阻的程度來準備。比如只是排便困難,但是仍可以排便,那麼需要提前3天以上,流食,同時口服緩瀉劑,如番瀉葉,緩慢腸道準備。如有條件,提前住院,停止進食,靜脈營養,這樣可以準備充分。如果梗阻明顯,那麼,就需要住院,靜脈輸液,停止進食。這種情況不適合腸道準備,一般有兩個方案,一是試著做腸鏡,狹窄段放支架擴張,然後腸道準備;另一個方案就是不做腸道準備,不做腸鏡,直接手術。

3.有無高血壓,糖尿病。要注意提前幾天控制好血壓和血糖。血壓太高或血糖低,都不能腸鏡檢查。很多人,是在做腸鏡前血壓太高而臨時停止,此時都已腸道準備完畢,下次再做還要重新準備。

一般在做結腸鏡檢查前或者腸道手術前要求做好充分的腸道準備。目前常用的藥物就是聚乙二醇複方電解質,常規口服4袋,絕大數可以準備好。準備好的狀態就是排出的類似清水。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腸鏡檢查時有大量糞塊、糞渣、糞水不僅影響醫務人員的直接觀察,還可以影響組織活檢,甚至對進一步的治療造成直接影響。腸道的清潔程度是結腸鏡檢查成敗的關鍵性因素之一。當醫務人員與您進行溝通後明確需要結腸鏡檢,醫學指證是明晰的。結腸鏡檢查對診斷下消化道病變,尤其是對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下腹痛和腹瀉等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提高結腸鏡檢的準確性,在檢查前建議進食低脂、少渣的半流質飲食1~2天,檢查當日禁食。為了讓腸道提供更好的觀察界面,醫務人員會使用清潔腸道這一技術。(多使用鹽類瀉劑)。受檢人員在檢查前3~4小時口服25%硫酸鎂150~200ml,之後2小時內服完5%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ml,一般在45分鐘內會產生腹瀉,達到清潔腸道的效果。<strong>

結腸鏡可以達到回盲部甚至末段迴腸,從而瞭解全結腸和部分小腸的病變。但是結腸鏡檢查操作複雜,技術要求較高,患者有一定的痛苦。為了避免腸道準備不充分而進行第二次結腸鏡檢,請按照醫務人員的建議,做好腸道準備。使得結腸鏡檢順利進行。


兒科恩銘


你好,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在做腸鏡之前,如果患者沒有腸梗阻,我們都會要求患者喝瀉藥,為的就是將腸道里面的大便,食物殘渣排洩乾淨,因為我們腸道里面有大量的糞便和食物殘渣,我們要求患者將大便排洩乾淨,直到拉出來的物質為清水樣。這樣才算比較好的腸道準備。請看下面這張圖,要拉成右下角那樣,才算是比較合格,有利於醫生觀察病變。

拉乾淨之後,患者就不能吃東西了,可以少量的喝水,直到腸鏡檢查結束之後,才可以考慮吃東西。

如果腸道準備不好,裡面有很多糞便,糞水,會影響觀察結果,因為大便會覆蓋在腸道的粘膜上面,如果一些小的息肉,或者癌變組織,有可能會看不見,從而出現漏診的情況。如果是大的息肉和比較晚期的癌症,一般是不會出現漏診的。

在做腸鏡檢查之前,經常有患者表示不想喝瀉藥,覺得總是上廁所比較痛苦,但是沒辦法,為了更好的觀察,一定要好好的喝瀉藥,而且做腸鏡檢查的前兩天,最好吃半流質飲食或者好消化的食物,例如麵條,粥,雞蛋羹,雲吞等等,儘量少吃粗纖維較多的蔬菜和水果,這樣腸道準備會更徹底。


普外科曾醫生


腸鏡檢查是診斷腸道疾病的常用的檢查方法, 腸鏡檢查對診斷下消化道的病變,尤其是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下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反覆發作有重要的意義。因為腸鏡檢查要比上消化道內鏡(胃鏡)檢查操作複雜,技術要求較高。受檢查者也有一定的痛苦,所以恰當選擇適應證,並與X線鋇劑灌腸造影檢查配合應用,並掌握熟悉結腸鏡檢查的適應症、禁忌症和檢查前的充分準備,可減少和預防併發症(腸穿孔、出血、心腦血管意外及氣體爆炸)的發生,提高腸鏡的診斷正確性。



下面小克說說腸鏡檢查的有關內容,供大家瞭解。

一、適應證:

1.下腹痛、腹瀉或便秘、便血(或持續隱血陽性)原因不明。

2. 高度懷疑存在結腸或迴腸末段病變。

3. 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或腹部包塊而需要進一步明確診斷。

4.結腸癌普查或結腸術後需要定期複查的情況。

5.結腸息肉或息肉摘除術後需要定期複查觀察病情和治療的情況。

6. 下消化道急性出血需要緊急電凝切除病灶或止血。

7. 腸道疾病手術中需要腸鏡探查或治療。

8.鋇劑灌腸造影發現腸道內有可疑病變,不能確定診斷或鋇劑灌腸造影正常者,但又有不能解釋的腸道症狀。

二、禁忌證: 嚴格說來,絕對禁忌證已經很少見,而相對禁忌證則較多見。以下情況不能或不宜進行腸鏡檢查或需要延遲腸鏡檢查時間。

1.結腸急性炎症性病變: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暴發型潰瘍性結腸炎等。

2.嚴重心、肺功能不全,體質衰弱,不能接受術前清潔腸道準備和檢查。

3.腹腔、盆腔手術後或放射治療後,有廣泛腸粘連或懷疑有腸穿孔、腸瘻等情況。

4.精神或心理原因不能合作者如精神病、癲癇、重度抑鬱病等。

5.腸道準備不夠,內容物過多,影響腸鏡的進入和觀察。

6.妊娠及月經期。

三:結腸鏡檢查前準備:

1.需要檢查者的精神準備 :結腸鏡檢查前人們常有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難以配合檢查。因此,檢查前和醫生做好溝通,消除顧慮,很好的合作,使檢查能夠順利進行。

2.腸道準備:為了使檢查成功和診斷準確,需先清潔腸道,不然存留在腸道內的糞便和殘留物會妨礙腸鏡的進入,又會沾汙鏡面影響觀察效果,導致診斷失誤的發生。 清潔腸道除飲食控制外,應該在檢查前日晚適當服用瀉劑(50%硫酸鎂100— 200 ml)或檢查當日清潔腸道。 不要用肥皂水灌腸,因為肥皂水後刺激腸黏膜充血造成假象,所以多用口服高滲性溶液導瀉,如20%甘露醇250 ml頓服,再飲5倍水或2倍5%葡萄糖鹽水,就可達到清洗腸道的目的。必須注意的是,在做高頻電凝術前準備腸道時不能用甘露醇,因為它被腸道細菌分解產生的氫氣遇電可發生爆炸。

3. 檢查前用藥: 腸蠕動強影響觀察時,可用靜脈注射山莨菪鹼10mg,以減少腸蠕動,但對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或近期有尿瀦留的人禁用,對情緒緊張者可以肌肉注射安定10mg、哌替啶50mg。

四、併發症:腸鏡檢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併發症,有時會出現如腸穿孔、出血、腸繫膜撕裂、漿膜撕脫的現象。主要是由於檢查前對病情瞭解較少或操作技術不熟練引起,其中最嚴重的併發症是腸穿孔及大出血,其次是結腸黏膜下氣腫的現象。

總的來說,為了檢查的順利進行及結果的準確性, 檢查前應該清潔腸道,減少腸內容物對檢查結果的影響,避免二次檢查或併發症的發生。


小克大夫


絕對影響,一是容易遮蓋住病變,二是影響醫生的心情!


消化科醫生劉


這個要具體分析!如果腸道準備好,腸鏡視野下看的清楚最好,你所講的這些物質,要具體做腸鏡的人看!看的清楚最好,看不清楚下次清潔腸道遵醫囑做好!


腫瘤血液邊醫生


簡單直接的回答: 當然,一定,絕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