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中,方臘真正的結局到底是怎樣的?

-陌依尋-


很多人可能是通過《水滸傳》才知道有方臘這個人物,其實在方臘和他領導的方臘起義都曾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並且方臘起義規模還不小,在方臘起義期間,參與方臘起義的民眾,最多時曾多達上百萬人,打下了六州五十二縣,並在方臘的控制區內建立了政權和徽宗的北宋王朝分庭抗禮,在《水滸傳》中方臘最後被武松所擒,也有說被魯智深所擒,但是真實的歷史中,方臘起義和方臘本人最後的結局到底如何呢?

公元1100年2月23日,宋哲宗趙煦病逝,為了穩定朝綱,他的弟弟趙佶繼承王位,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宋徽宗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不是因為他是一位好皇帝,而是因為宋徽宗是歷代皇帝中最為出色的藝術家,似乎除了治國之外,樣樣精通,宋徽宗喜歡收藏各類奇珍異寶,其中就包括了花石綱,花石綱不同於一般的珍寶,體型巨大,勞民傷財,《水滸傳》的楊志就是押運花石綱,花石綱被大浪捲走才被制的罪。

而方臘則是在那個時代,和眾多窮苦百姓一樣,因朝廷押運花石綱,而被官吏剝削殘害,當時搬運花石綱是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這些資源主要就靠搜刮民脂民膏,所以百姓深受其害,並且和官府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於是方臘就藉機煽動這些對朝廷極度不滿的老百姓,把他們聯合在一起,發動了起義,但是方臘起義從一開始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很多人被起義軍燒了房舍,威逼利誘,不得已只能加入了起義軍,短短几天時間起義軍就發展到了數萬人。

憑藉著人多力量大,兩個月後就攻下了睦州、歙州,在今天浙江一帶,之後方臘起義軍又打下了衢州,並開始向杭州進攻,杭州郡守棄城而逃,方臘毫不費力佔領了杭州,起義到此進展得十分順利,方臘起義軍對北宋統治者的憤怒,顯然並沒有得到平息,於是起義軍就在杭州城內燒殺搶掠,很多老百姓也遭了秧,大宋的官員被抓則被剝皮抽筋,受盡酷刑後才殺死,方臘在嚐到甜頭後準備繼續擴大地盤。

方臘起義軍開始向秀州進攻,但是秀洲卻久攻不下,起義軍反而被趕來的宋朝援軍殺得丟盔棄甲,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北宋王朝開始了反擊,宋兵很快就包圍了杭州城,並切斷了方臘的補給,雖然杭州城內由方臘親自指揮,但是彈盡糧絕導致軍心大亂,方臘只得率起義軍放棄杭州城,突圍逃跑,逃走的方臘整頓了起義軍,再次進攻杭州城,卻被宋軍大將王稟打敗,之前我們說過方臘就是群烏合之眾,杭州失守,方臘起義軍主力戰敗,導致起義軍士氣低落睦州、歙州,衢州也相繼失守,於是方臘只得率領殘部逃往幫源洞(在今浙江淳安)。但是在宋軍追擊下方臘和其它方臘起義軍主要首領被忠州防禦使辛興宗所俘獲,一直追隨方臘的七萬多起義軍被處死,方臘被押往汴梁後處決。

方臘起義是建立在民憤之上,但是卻未實際解決百姓被壓迫的現實問題,並且對宋軍的實力嚴重低估導致了起義失敗,但是方臘起義卻也動搖了北宋的經濟基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宋王朝的實力。


玄坤


方臘這個人,只要是對《水滸傳》有所瞭解的人應該都有印象深刻。因為水泊梁山的一百單八將在屢次擊敗宋朝官軍和遼軍都沒有死多少人,結果徵方臘卻翻了船,在江南方臘那裡損兵折將,被殺得七零八落。


那麼,歷史上的方臘起義軍真的有水滸小說裡面描述當然那麼厲害?方臘最後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臘最後的結局又如何?下面就來說說這三個問題。



方臘起義的原因。

方臘之所以要造反,純粹是被宋徽宗給逼出來的。宋徽宗這個文藝皇帝除了整天不務正業的愛好書畫之外,還喜歡奇花異草還有奇石。喜歡就喜歡吧,畢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問題在於,他喜歡花錢,但他還不願意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掏錢。

上樑不正下樑歪。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下級官員。在貪官汙吏的壓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後就活不下去了。

所貢物,豪奪漁取於民……及發行,必徹屋抉牆以出。……民預是役者,中家悉破產,或鬻賣子女以供其須。——《宋史》卷四十七

而且,北宋時期的經濟已經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萬石糧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軍費來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區。也就是說,江南百姓的負擔原本就很沉重。而從宋徽宗開始,老百姓又要增加為徽宗皇帝的花石愛好的負擔。

方臘起義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帶曬得地裂葉枯,遍地焦黃,稻穀顆粒不收。百姓用樹皮草根還填不飽肚子,官府卻連連上門討稅,把百姓從山地裡收起來的幾顆雜糧,也蒐括得乾淨。百姓的肚皮餓得精癟,可糧食卻一車一車把縣裡的糧庫裝滿滿。

百姓負擔重上加重,官府卻為富不仁,這樣一來,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這一條路可走了。只不過大家缺一個帶頭人罷了。也就是在此時,方臘登上了歷史舞臺。


方臘起義的規模

關於方臘的出身,有說他是開漆園的,也有說他只是個幫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臘的戰略眼光是很好的。

按民間野史的記載,方臘起義後,他制定了一套比較合理的規劃。大致上來說,就是組織群眾,乘北宋朝廷沒有反應過來之際,迅速擴大戰果,割據東南,建立政權,然後與北宋劃江對峙,漸圖進取,計劃用十年時間推翻北宋王朝。

按照這個計劃,方臘起義的人數規模很快就擴大到了幾十萬,連續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縣。包括現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等廣大地區都被起義軍佔領。一時間,東南震動。


起義迅速被鎮壓

應該說,方臘起義的計劃還是可行的。可方臘他低估了宋軍的反應時間。

就在方臘割據浙江,還沒能按計劃完全佔領長江南岸,與北宋隔江對峙之前,宋朝的中央軍就已經出動了。

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調集京畿禁軍和陝西六路蕃漢兵共十五萬,南下鎮壓方臘起義。宋軍由童貫、譚稹統帥,十五萬大軍分兵兩路,向江南進軍。



到了二月,宋軍就收復了杭州。三月初,義軍反攻杭州失利宋軍楊可世、劉鎮、王稟等部又分別攻陷歙州、睦州。

進入四月,起義軍駐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將鄭魔王被俘。當月十七日,重鎮婺州再失陷。至此為止,起義軍所佔據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軍收復。

四月十九日,王稟部攻陷青溪縣。最後,方臘帶領義軍退守幫源峒。

四月二十四日,宋軍發動總攻。方臘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

此後,義軍殘部仍在堅持鬥爭,但也是屢戰屢敗。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義完全被宋軍鎮壓下去。整個方臘起義歷時一年零五個月,但以方臘被俘來算,只有短短六個月。

起義失敗的原因

方臘起義的前期異常迅猛,可謂是一頓操作操作猛如虎。後期當宋軍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敗亡。這前後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三點。

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軍太弱。

北宋自宋太宗滅北漢統一全國後,內地由於沒有戰爭威脅,軍隊就很少進行軍事訓練了。尤其是南方地區軍事訓練情況實在不容樂觀。除了南方士兵訓練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臘起義的兩浙地區來說,整個兩浙禁軍的兵力只有二萬多人。

並且,就這麼點人馬。北宋朝廷還怕武將會造反,對江南的駐軍進行打壓。截止到方臘起義之前,朝廷把杭州駐軍一分為五,交給五個指揮使指揮。後來又把五個指揮裁成三個,裁掉將近一千人。因此方臘起義後,杭州當地的駐軍也就六千人。這麼點人,而且還都是戰鬥力不強的兵。這哪裡是幾十萬起義軍的對手?

士兵沒戰鬥力、人數還不足,這也就不難理解方臘之前的勢如破竹了。其實別說方臘了,因為南方兵力過於空虛,宋神宗時期,越南人都曾經打進兩廣。僅在南寧一地,越南人就屠殺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



第二,方臘起義軍的實力不強。

再說說方臘軍。方臘軍的兵源多是不堪壓迫和裹挾過來的平民。因為,方臘起義軍的軍事素質並不高。

起義軍雖然最多時發展到幾十萬之眾。但是要注意,史料記載中的“眾有幾十萬”,不代表方臘義軍有幾十萬兵。方臘義軍的真正兵力應該也就十幾萬人。與童貫率領的十五萬北宋正規軍的兵力應該差不多。

並且,北宋強幹弱枝,中央強,地方弱。這就導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麼兵器和甲冑之類的,南方基本沒有(甲冑歷來就被嚴管)。

於是,方臘起義軍雖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見的武器卻並不多,義軍使用的武器大多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鏢等非制式軍械。

這種武器和兵員素質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臘義軍的實力非常的弱,很難扛得住北宋中央軍的猛攻。


第三,北宋中央軍的實力比較強。

實事求是的說,北宋官軍的實力並不差,尤其是西北軍。宋軍真正差勁的是將領水平和指揮系統。也就是說,如果放開了限制,讓宋軍去虐菜,北宋的精銳虐方臘義軍的能力還是有多餘的。

宋軍在平定方臘起義的過程中五戰五捷,這就是雙方實力差距的真實體現。



方臘的最後下場

關於方臘的下場,其實很簡單:起義被宋軍鎮壓後,方臘被押送至汴京處死。但是關於是誰抓了方臘,這就很有意思了。

在《水滸傳》原本小說中,是花和尚魯智深擒住了方臘。具體的小說原文如下:

卻說方臘從幫源洞山頂落路而走,忙忙似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便望深山曠野,透嶺穿林,脫了赭黃袍,丟去金花幞頭,脫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連夜退過五座山頭,走到一處山凹邊。見一個草菴,嵌在山凹裡。方臘肚中飢餓,卻待正要去茅庵內尋討些飯吃。只見松樹背後,轉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那和尚不是別人,是花和尚魯智深。拿了方臘,帶到草菴中,取了些飯吃,正解出山來。卻好迎著搜山的軍健,一同幫住,擒捉方臘,來見宋先鋒。

在《水滸傳》電視劇中,是武松單臂擒住了方臘。不管是老版水滸電視劇還是新版的水滸電視劇,都是這麼演繹的。



在真實歷史上,應該是韓世忠抓了方臘。相關記載如下:

世忠潛行溪谷,問野婦得徑,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險數里,搗其穴,格殺數十人,禽臘以出。——《續資治通鑑》

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宋軍收復杭州後,義軍的形勢急轉直下。隨後歙州、睦州、衢州先後失守,方臘從富陽、新城、桐廬一路退到青溪縣,最後退守幫源洞。

此時義軍雖然還有二十萬人,但戰鬥力大大下降,不是官軍的對手。為了躲避鋒芒,方臘率殘部躲在了幫源洞。由於石洞的位置極為的隱蔽,官軍不知如何進入。當時在宋軍中擔任裨將的韓世忠偵查到了進洞的一條小路,便偷偷的潛入方臘所藏的洞中,在格殺數十人,活捉了方臘。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臘被殺於汴京。此時離方臘起義之時,僅僅才過了十個月的時間。


Mer86


方臘反抗宋朝的行動,與其說是起義,不如說是暴亂。整個過程僅持續了半年,期間並沒有小說中那樣豪氣沖天,當然也沒有和宋江交手。最終的結局是因為自己的倒行逆施而眾叛親離,被當時的青年小將韓世忠輕鬆擒獲。



方臘暴動

歷史上,關於方臘的出身有兩種。一種是地主出身,有一個規模不錯的漆園,家中積累的一定的資產。另一種說法是漆園僱工出身,屬於社會底層百姓。但這些身份都不重要,因為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摩尼教領袖。

北宋末年,宋朝迎來了中國歷史上昏庸無能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宋徽宗當時非常喜歡各種奇花異石,於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特殊愛好,專門在江南地區設置了“蘇杭應奉局”,用來採集各種奇珍異寶送往都城汴京,是為“花石綱”。

當時浙江地區盛產竹木漆,屬於朝廷的重點剝削對象,因此很多浙江地區的百姓對朝廷多有怨言。方臘這個人組織宗教出身,敏銳的察覺到了百姓的不滿,於是開始吸收一些遊手好閒的人員,並且以宗教學說迷惑他們。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元]十月,方臘認為自己已經積攢了足夠的力量,於是帶著教眾揭竿而起,自號“聖公”。

方臘起事之後,沒有兵器甲冑,為了對抗朝廷,他繼續以宗教迷信蠱惑百姓,希望獲得更多的百姓支持。但造反這種事畢竟是掉腦袋的大事,一般百姓只要能夠活下去,絕對不敢直接參與。

面對大部分人不願參與的情況,方臘做出了殘忍的決定;

焚室廬,掠金帛子女,誘脅良民為兵。

直接放火燒老百姓的房子,掠奪老百姓家的財物子女,強行裹挾了老百姓參加的自己的隊伍。



老百姓什麼都沒有了,被方臘裹挾成為了隊伍中的一員。《宋史》記載;

人安於太平,不識兵革,聞金鼓聲即斂手聽命,不旬日聚眾至數萬,破殺將官蔡遵於息坑。

由於當時人們安於太平,尤其是南方地區的百姓,根本沒有見過刀兵,當方臘的隊伍到來之時,大部分人都束手聽命,僅僅十天的時間便聚眾數萬。



有了軍隊後,方臘開始攻城略地,十一月攻陷青溪,十二月攻陷睦、歙二州。另外方臘的隊伍還向南攻陷了衢州,向北攻陷了新城、桐廬、富陽幾個縣。當隊伍攻陷杭州之後,方臘下令放火燒城,大火整整燒了6天,死者不計其數。

方臘隊伍所到之處,百姓民不聊生,官員也慘遭酷刑。他們將這些官員肢解、掏腸挖肺,或者亂箭穿心,最殘忍的是熬製成膏油。因此方臘的隊伍在起事開始就已經被士大夫階層拋棄,同時裹挾的百姓也心生怨恨,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韓世忠生擒方臘

方臘的做法確實在短時間影響非常大,迅速佔領了六州五十二縣,裹挾了上百萬百姓。北宋朝廷當時非常震驚,昏庸的宋徽宗見勢不妙,迅速取締了“蘇杭應奉局”,並且調遣了太監童貫率領15萬中央軍南下。

很快,方臘的隊伍遭遇了失敗,開始固守杭州城。但方臘的隊伍內大部分都是心生怨恨的百姓,所以戰鬥力孱弱,因此方臘棄城而逃,臨走前,再次放火,焚燬了府衙和倉庫。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二月,方臘再次集結力量攻打杭州,不過由於韓世忠的伏擊而失敗。之後,方臘的隊伍開始節節敗退,一路退到了幫源洞。此時方臘雖然還有數萬軍隊,但大部分都是被裹挾而來的百姓,已經軍心離散。



由於幫源洞比較隱蔽,宋軍一時找不到入口,便開始在周圍搜索。後來韓世忠在一處山谷中發現一名婦女,婦女說出了幫源洞的具體地點,韓世忠迅速帶人進入山洞生擒了方臘。

事後,辛興宗在洞口和韓世忠爭功,奪取了數名俘虜,因此昏庸的宋徽宗最後竟然賞賜了辛興宗。

方臘被擒之後被送往了汴京,在八月二十四日被殺。當然在藏匿在山洞中的七萬被裹挾的百姓也被無情殺死,成為了宋軍的刀下亡魂。



最後說一下,《宋史》中記載,方臘此次暴動過後,江南地區損失百姓兩百萬。或許當初方臘起事的時候稍微仁慈一點點,沒有放火燒屋,大多數百姓也可能會存活下來。


我是越關


方臘雖為北宋朝廷所敗,但並非是敗於宋江之手。

據悉,方臘起義後期,宋軍包圍杭州,宋徽宗招撫方臘遭到拒絕。由於城內缺糧,方臘不得不退出杭州。

次月,方臘再次攻打杭州,卻被宋將王稟所敗。由此,方臘起義從勝利轉為失敗,所佔城池均被宋軍收復,方臘最終退回“根據地”幫源洞。

雖然方臘軍隊數量眾多,但戰鬥力大不如前,據描述“與官兵力戰而敗。”

由於幫源洞極為隱蔽,宋軍不知從何而入,最終在韓世忠的帶領下,宋軍成功進入洞中。

方臘出逃後,與其家人被忠州防禦使辛興宗所俘虜。後被押往汴京被殺。

由此,歷時一年的“方臘起義”宣告失敗。


五味社


方臘起義,確實是方臘在摩尼教的支持下發動的,於宋徽宗在位期間爆發的一次大規模起義。

當然,真正的方臘起義與《水滸傳》108梁山好漢並沒有產生什麼關係,但是宋江真的被招安並且參與剿滅方臘起義。

方臘起義能夠席捲江南的原因是什麼?

梁山好漢不只是《水滸傳》虛構出來的,而江南地區的“花石綱”一直都是真的。

就因為宋徽宗喜歡奇特的“花木竹石”,貪官汙吏們紛紛派遣爪牙,到江南地區搜刮這些“花木竹石”,這些沉重的負擔,最終都壓到了江南百姓的身上。

方臘本身就是江南地區的一個“漆園主”,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於是憑藉自身威望,藉機煽動真正的窮苦百姓發動了方臘起義。

這也說明宋朝對於江南地區百姓的壓榨,已經到了一個極限。

方臘起義從一開始就有極為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劃江而治”。

江南地區經過歷朝移民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宋朝最為倚重的糧倉,方臘的策略“我但劃江而守,輕徭薄賦,十年之間,終當混一矣”很有見地,一旦劃江而治,極有可能建立非凡的大基業。

不僅如此,方臘起義還有摩尼教的全力支持。

摩尼教雖然是外來教派,但是經過多年的秘密發展,已經成為已經將江南地區發展成了大本營,看到方臘起義成功以後,摩尼教全力支持,很快就席捲了大半個江南地區。

只可惜江南地區已經成為了宋朝的經濟命脈。奇異發生以後。宋徽宗馬上反應過來任命童貫、譚稹率兵平叛。

最終有20萬兵力的方臘起義軍,在官兵的打壓下節節敗退,方臘全家被俘,四個月以後被殺身亡,方臘起義就這樣落下帷幕。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在水滸中有一段‘武松單臂擒方臘’。但正史中方臘結局如何?請看下文

公元1120年十月,方臘利用摩尼教的教義“二宗”、“三際”,組織群眾,發動起義。自稱“聖公”,年號“永樂”,設官吏將帥,用頭巾來區別等級,從紅巾往上分六等。義軍起初靠互相煽動,燒房舍,誘逼良民加入起義軍。不到幾天時間就有上萬人加入起義軍。

於十一月攻佔青溪,十二月佔領睦、歙二州。南面攻克衢州,北面橫掃新城、桐廬、富陽,直逼杭州,杭州郡守棄城逃走,義軍佔領杭州,殺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放火燒了六天,死者不計其數。

1121年正月,方臘派方七佛率眾六萬進攻秀州,秀州主帥王子武率眾固守,等到宋軍援兵趕到,大敗方七佛。這一仗,是方臘起義軍由勝轉敗的轉折點。此後,方臘軍節節敗退。歙州、睦州、衢州先後失守,方臘從富陽、新城、桐廬一路退到青溪縣,最後退守幫源洞。此時起叛軍尚有二十萬人,但戰鬥力大大下降,“與官兵力戰而敗。方臘躲藏在極為隱蔽的石洞,官軍不知如何進入。但被韓世忠偵查到路徑,率驍勇進入方臘所藏洞中,生擒方臘眾人,押至京都,等候問斬。

所以正史中方臘的結局是被宋廷斬殺。




吹往南方的雪


《水滸傳》中方臘牛逼得很,打得梁山108將只剩下36人。

最後被魯智深一禪杖打翻,押到東京市曹上凌遲處死,剮了三日示眾。而在正史中,方臘未曾與宋江有過任何來往,更沒有廝殺過,那麼方臘真正的結局到底是怎樣的呢?

有書君和大家來聊一聊宋朝農民起義軍首領方臘的起義經歷和結局。

一、借“花石綱”弊政起義,建立政權。

宋徽宗時期,妄耗百出,奢靡成風,在浙江等地採辦“花石綱”,造作局一而再,再而三的以採奇花異石為名,盤剝百姓,而青溪歙縣的一方官吏朱勔藉機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聲載道。

方臘本是青溪縣一個漆園的傭工,不過這人卻有一定的號召力和組織能力,是當地“摩尼教”——明教的教主。

骨子裡有一股反抗精神的方臘看中民怨沸騰的時機,秘密組織人員,煽動浙江農民反抗朝廷,並且假借“得天符牒”,聲稱現在明尊來到人間,宋朝一定會滅亡。

1120年10月,方臘以誅貪官平分財產,解救百姓為名,與方傑部下一起殺了貪官朱勔,在漆園誓師,揭竿而起,頓時八方呼應,數日後隊伍就壯大到幾萬人,然後浩浩蕩蕩地朝青溪縣殺將而來。

縣令陳光平嚇得面如土灰,都監蔡遵和顏坦卻認為方臘領導一群泥腿子,不過是“烏合之眾”,不足為懼。

陳光平於是命蔡遵和顏坦帶領五千湘軍迎擊方臘的部隊,誰知道湘軍根本就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五千湘軍和起義軍混戰了幾天,便灰飛煙滅,蔡遵被竹槍挑死,顏坦自殺。

而方臘的部隊狠勁來了,不但殺湘軍,連當地老百姓的東西也搶劫一空,還火燒了老百姓的房子,學館、僧人住所也一把火燒了,煙雲籠罩著青溪城。

之後,方臘的隊伍越來越大一路摧枯拉朽般攻下婺州,衢州,杭州等五十二縣。

但同時,方臘的部隊也作惡多端,

他們把壯年男子抓了去當士兵,不聽話的都殺了;他們還抓婦女,姑娘,不順從便殺了,當地血流成河,幾百萬平民無辜被殺。

因為明尊以戰死沙場為榮,他們心裡有一個信念:只要是戰死就會升上天堂,過上神仙般的好日子。所有的明教狂徒都能夠視死如歸,打仗兇狠,殺敵英勇,只一個月,方臘便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一一永樂,並且自號“聖公”。

方臘還任命方肥為宰相,八大將領各司其職,他還根據頭巾的顏色給將士們分了等級,紅巾為士兵,儼然一個新的朝廷與宋徽宗相庭抗禮。

二、方臘春風得意忘初心,洞中活捉被斬首。

方臘沉醉在勝利的幸福享受中,不但暴行不止,而且開始享受笙歌燕舞,金銀珠寶,山珍海味,完全沒了為百姓謀福利的初心。

宋徽宗卻感到事態嚴重開始重視起來,一方面派身邊的紅人童貫前來鎮壓。一方面停了“花石綱”弊政,造作局也關了門,貪官汙吏也受到應有的懲罰,或罷官免職,或斬首示眾。

童貫受重用,自然賣命,他本就是耍手腕的高手,他一邊派精銳禁軍鎮壓起義軍,一邊又用高官厚祿收買各地的起義將領。

可謂是軟硬兼施,雙管齊下,不少將領貪圖享樂便接受了招安,而不少老百姓反而覺得方臘是流寇,比宋徽宗的統治還更殘暴,有不少人開始反水,改為幫助宋軍攻打方臘的隊伍。

在這樣的格局下,方臘軍還一個勁兒往富庶的大城市進攻,目的便是掠奪物質財富。

1121年年初,方臘開始向秀州進攻,本以為可以像之前的攻城掠地一樣速戰速決,沒想到宋朝守城將領王子武沒有給他得手的機會,宋軍的頑強抵抗讓方臘束手無策。

這時宋徽宗派來的15萬平叛大軍在童貫指揮下直達秀州,將領辛興宗等人與王子武的守軍內外交擊。

方臘軍一敗塗地,潰不成軍,秀州一敗,起義軍便由勝轉敗,節節敗退。

宋軍一路高歌猛進,攻下杭州,收復睦州,接管衢州,方臘龜縮回老家青溪縣。

秀州一敗,方臘部隊開始一蹶不振,毫無反擊之力,已經是強擼之末,方臘只得躲在幫源洞負隅頑抗。

童貫派細作偵察時,抓到方臘一名部下,施以利誘,那部下見利忘義,帶著辛興宗等人一起悄悄潛入幫源洞,裨將韓世忠一眼看見了餓得發暈的方臘便一把按住了他。

辛興宗一把抓住方臘,捆綁起來,又抓了他妻子等52人,在士兵的推推搡搡下走出洞來。

之後,方臘等人被押解回到汴京,1121年8月,被宋徽宗下令斬首示眾。

轟轟烈烈的方臘農民軍起義,不到半年便灰飛煙滅。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方臘以救百姓於水火為名起義,卻讓老百姓反受其苦,民心向背,必敗無疑。所以滅方臘的應該也是方臘自己!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在正史中,方臘是被韓世忠擒獲,然後被押往京城開封,秋後處死。《水滸傳》裡面講的是魯智深擒獲了方臘,這只是小說家之言。宋江投降張叔夜後,曾被派往浙江作為劉鎮(劉錡的長兄)的偏將鎮壓方臘,擒獲方臘的一些將相。

1,近年出土的有關方臘的文物

方臘起義的地點在今天浙江淳安千島湖附近。

1988年,在淳安縣文昌鎮王家村發現一塊宋代石刻,記載有方臘事蹟。

石刻是宋代的一位當地僧人所刻,全文如下:

庚子十月初九日,睦州青溪縣萬年鄉方十三作逆,名臘,妻姓邵。至十二月出洞,初五燒人家屋,打到杭州,便打秀州城,不開。丑年三月,天兵捉焉。四月廿七日,辛太尉入洞,收下入京,改為嚴州淳安縣。豐源院僧用琴記。

十二月初五,方臘燒燬了佛教寺院豐源院。因為信奉摩尼教,方臘對經過的佛教和道教寺院道觀,均進行焚燒破壞。

2,方臘借摩尼教起事

摩尼教在唐朝時期傳入我國,一度成為回鶻汗國的國教。後來在會昌滅佛時,摩尼教也被鎮壓。

但摩尼教並沒有滅絕,以民間秘密宗教的方式流傳,逐漸演變成一個崇尚暴力、崇拜堂主的宗教。被宋朝稱之為吃菜事魔。

方臘之所以能號召數十萬人,正是因為他是一位摩尼教的堂主。

方臘還是一位漆園主。宋徽宗在江南設立的蘇杭造作局,大肆搜刮民間財物,為皇室製作精美用品。方臘的漆園正是被搜刮的對象。

朱勔在江南大肆搜刮花石綱,往往導致人民家破人亡。大肆搜刮的財富大都進入了貪官汙吏的腰包,只有十分之一的費用真正用於花石綱,運到開封的艮嶽。

再加上宋徽宗末年小冰河期氣溫下降,糧食大幅度減產。

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當時的江南:飢寒交迫。

3,方臘起義的經過

北宋宣和二年(庚子年,公元1120年)十月初九日,方臘在青溪縣(今淳安)幫源洞起義,開始時打著反朱勔花石綱的旗號。沒想到勢頭髮展非常迅猛,不到十天聚眾數萬人。

十一月初一,方臘自稱聖公,建年號為永樂,封二兒子方毫為太子,封方肥為丞相。浙江一帶百年無戰事,當地民眾多無武器。方臘的軍隊也沒有弓箭和盔甲,只有臨時打造的一些粗陋刀槍等。一把好弓的製造要花一年多時間。

方臘派人四處焚燒搶掠,強迫良民加入他的軍隊之中。

十一月二十二日己未,兩浙路都監蔡遵、顏坦率數千官兵從杭州出發,來到青溪縣的息坑準備鎮壓方臘。結果遇到方臘的埋伏,官兵被全殲,蔡遵、顏坦死之。二十九日方臘佔領青溪縣城,處死縣尉翁開。

十二月初二,方臘出青溪縣,主力沿新安江東下佔領了睦州,另一支軍隊西進佔領歙州。

方臘主力到達睦州,兵分兩路,北路由方七佛帶領佔領杭州後,計劃北上佔領鎮江和江寧,與北宋劃江而治;南路下婺州(金華),一路佔領處州(麗水)、溫州。

十二月二十九日,方臘佔領杭州,下令縱火六日,城內死者不可計數。凡是捕獲的宋朝官吏,必施以酷刑至死,凌遲支體,剖割內臟,甚至熬成膏油,手段極其殘忍。

宋徽宗派童貫領中央禁軍和陝西兵15萬人討伐方臘。

宣和三年正月十九日,方臘派方七佛領七萬大軍北伐,攻打秀州(嘉興)。秀州的守將王子武和知州宋昭年堅守,再加上童貫大軍趕到,方七佛大敗,退回杭州。

二月十八日,方臘放棄杭州,逐漸南撤。

四月二十四日,方臘全線潰退,只好撤回起義策源地幫源洞,號稱還有20萬大軍,但有作戰能力的不足10萬。

陝西將領王淵手下小校韓世忠,潛行溪谷,從農婦問得路徑,帶小隊親兵直搗方臘洞,格殺數十人,活捉方臘。

北宋忠州防禦使辛興宗,領大軍截殺洞口,把方臘搶為自己的功勞,並捉到方臘太子和丞相。方七佛等人逃走。

方臘被押往京城,八月處死。

一直到宣和四年,方臘的餘部才全部被平定。

史書記載方臘屠殺平民二百萬,並大量俘掠婦女。方臘敗亡後,這些婦女自賊洞逃出後自縊於林中,長達數十里。當然史書也有誇張之處,但方臘大量燒殺搶掠是不爭的事實。

4,宋江徵方臘

餘嘉錫的文章《宋江三十六人考實·青面獸楊志》指出趙明和宋江都是徵方臘的劉鎮手下。徵遼將領名單楊志與趙明為東路選鋒軍。

《三朝北盟會編》稱楊志為“招安巨寇”。

《皇宋十朝綱要》卷一八:

“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陽軍,又犯京東、河北路,入楚州界。知州張叔夜招撫之,江出降,……,六月辛丑,辛興宗、宋江破賊上苑洞。”

宋江本身的軍隊實力較弱,參與了徵方臘晚期和餘部的一些戰鬥。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雖然在水滸傳中,尤其在知名度甚廣的98版水滸傳裡,方臘被塑造成一個被眾多好漢支持的、有正義感的人物,但在正史記載中,方臘的形象是比較汙穢的,方臘起義軍也遠沒有想象的那麼高大上,與其說他們是為民請命的農民起義軍,不如說他們是無惡不作的烏合之眾,這一點上,方臘與洪秀全是有很大相似之處的。



《宋史》記載,方臘是農民出身,擅長用旁門左道招搖撞騙,當時正值北宋末年,江南興起花石綱,弄的民怨沸騰,方臘於是趁機勾結遊手好閒之徒發動起義,他自稱"聖公",以"鬼神秘事"誘脅良民加入。方臘起義軍所到之處,不止焚官府,還燒民居,更可怕的是,他們劫掠金帛子女無數,據《宋史》的記載,方臘起義軍攻陷了五十二個縣,造成二百萬平民遇難。



剛才說方臘起義軍"劫掠金帛子女",這裡的"子女"主要指的是婦女,方臘起義軍到底禍害了多少無辜女性已經無法估量,但《宋史》卻清楚記載了當時的慘狀,單單是起義軍賊窩外樹林裡上吊自殺的女性,就綿延八十五里,而且很多都是"倮而縊於林中",沒穿衣服赤身裸體在樹林裡上吊自殺的,可見當時方臘起義軍犯下了怎樣的罪行,可見他們的本質是什麼。

對所佔州縣的宋朝官吏是怎麼處置的呢,《宋史》記載,"凡得官吏,必斷臠支體,探其肺腸,或熬以膏油,叢鏑亂射,備盡楚毒。"簡直殘忍到了極致。

方臘最後被童貫鎮壓,生擒後被殺,從朝廷出兵到徹底消滅起義軍,只用了四百五十天。應該說,相比其他王朝末期的起義軍,比如明末的李自成和清末的洪秀全,方臘起義軍的規模都是相對較小的,總共攻佔過五十二個縣,持續時間也很短。總體上看,方臘起義的弊處遠遠大於利處。


用戶3278175866


方臘起義作為北宋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其規模是遠遠超過水泊梁山起義的。方臘起義規模達到餓了數十萬人,而且建立了自己的體系,有官員,宰相等等制度。而宋江只是聚集了幾十個人而已。

而且歷史上的方臘也不是梁山好漢討伐的,宋江等梁山好漢徵方臘的記載是在南宋之後的一些野史上面的,正史上面是沒有記載的。在很多歷史上面,北宋平定方臘之後才平定了宋江。比如說在《東都事略·徽宗紀》還有《折可存墓誌》上面都是記載的平定方臘在前,所以宋江等梁山好漢怎麼可能去打方臘嗎?

方臘起義發生在宋徽宗時期,1120年方臘起義,短短几天之內就有數萬人參加起義軍,發展到後來數十萬人。但是僅僅一年之後也就是1121年起義就失敗了,1121年八月方臘被殺,起義宣告失敗。

關於到底是誰去征討的方臘在歷史上有很多說法,比如說《水滸傳》裡說的梁山好漢,還有一些記載說是韓世忠討伐的方臘,這個在《資治通鑑》裡可以找到證據,裡面記載了韓世忠討伐方臘。還有就是折可存討伐方臘,這個在《折可存墓誌》裡可以找到證據,還有《宋史·楊震傳》裡也記載了是楊震和折可存一起討伐的方臘。

方臘起義在1121年4月的時候就被宋軍俘虜了,被押解到了汴京,之後在8月24日被處死。還有包括他的妻子,還有他的宰相都是一起被俘虜處死的。

但是方臘最後的結局是在汴京被處死了,這個在很多歷史上的記載都是差不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