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豬油死得快”的說法科學嗎?

用戶6295859799


豬油營養價值很差這倒不錯,但是說死得快就有點危言聳聽了。

豬油屢遭詬病,因為它所含的主要成分對人體沒啥好處。豬油中所含的脂肪酸主要是飽和脂肪酸(棕櫚酸和硬脂酸),膽固醇含量也非常高,為93毫克/100克,這兩樣成分已經被廣泛證實是促使血脂異常、血壓升高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更可怕的是,飽和脂肪還與乳腺癌、直腸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生有關。除此之外,豬油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很少,人體所需要的鈣、鐵、鋅等幾乎沒有。這樣的食用油能少吃就少吃,甚至不吃。

但也得看針對什麼樣的群體,比如在一些目前生活條件還比較艱苦的貧困國家和地區,人們的飲食年復一年以簡單的谷薯類、蔬菜為主,嚴重缺乏肉類、蛋、奶等動物性食物,一年當中吃不著幾次葷腥,甚至有的還解決不了溫飽問題,面臨著嚴重的營養缺乏問題,適當地吃些豬油至少可以幫助補充一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雖然豬油中含量很少,但有總好過無)和一定的能量,這也正是我們小時候常吃豬油反倒對身體沒什麼大礙的原因。另外,豬油吃起來更香,對沒有更多美味選擇的貧困人群來說,也是一種美好的飲食享受。

(海賊營養團 花匠:安娜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 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嘮“糖友” 的嗑兒 說“減重” 的事 還有好吃的、好喝的和你一起分享)


營養海賊團


感覺不科學,來說說我的經驗吧,我從從上了初中後就一直住校,吃的菜不知道詩什麼油,反正吃了飯後用水一衝就乾淨了人餓的特別快感覺沒啥力氣,只有週末回家才能吃飽而且餓的不快,整個人感覺有力又精神,上了高中後只有寒假暑假才回家,通常回家的前半個月左鄰右舍的見到我就說人臉皮膚粗糙,氣色不好,一般半個月後,整個人就看著精神,皮膚有光澤,用鄰居們的話說就是油光滿面的,領居們都說可能是在學校吃的油的原因,家裡面吃的是豬油。

我們村裡面祖祖輩輩下來一直是吃豬油,個個身強力壯的,我爺爺奶奶也一直是吃豬油,採菜油他們吃不習慣,不喜歡吃,我爺爺89了才去世的,我奶奶九十去世的,我們村裡面的老人基本上都是七八十才去世的,沒有死的早的,死的早的要麼是因為病,要麼是車禍,所以說吃豬油死的早,感覺不科學。



用戶1377968931788


記得小時候,每年過年時家裡都會買一大塊豬肉,肥肉被切下來熬豬油,炸出的油渣兒則會分給我們吃。這些豬油就成了我們一家人很長一段時間的食用油。不得不承認,豬油炒的菜確實比較香,至少我是比較喜歡吃的。

但是在系統學習過營養學知識之後,我認可少吃豬油的說法,並不是因為豬油不健康,而是豬油中的營養成分現在已經過剩。

在20年前的1999年,中國年人均豬肉消費量大約是30斤,平均每天不到1兩豬肉。到了現在呢,這個數據增長了160%,年人均豬肉消費量已經達到了80斤,人均每天要消耗2兩多的豬肉。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跟豬肉相關的營養物質我們已經不再缺乏了。

豬油中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含量都比較高,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已經不再食用豬油,但我們通過吃豬肉,還是攝入了不少飽和脂肪酸以及膽固醇,這個時候再用豬油作為食用油,確實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也就是說,豬油已經不再適合大多數中國居民用來做日常食用油。那麼哪種食用油更適合我們食用呢?檸檬給大家推薦一些營養成分更符合現代人飲食結構的食用油。

1、亞麻籽油

第一個推薦的一定是亞麻籽油,亞麻籽油中富含人體不能合成的Ω-3必需脂肪酸,研究表明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Ω-3脂肪酸攝入不足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自然界中的Ω-3主要在亞麻籽油、山核桃油、深海魚油中,其中亞麻籽油中Ω-3含量最高,己所欲亞麻籽油中Ω-3脂肪酸含量高達50%。所以,最推薦的就是亞麻籽油。

2、橄欖油

橄欖油的價格和亞麻籽油相仿,但是營養成分大不相同。橄欖油中的營養成分主要是Ω-6脂肪酸,雖然Ω-6脂肪酸同樣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但是獲取難度會低很多。

檸檬


健康達摩院


“吃豬油死得快”的說法科學嗎?

美食是撫慰人心的不二法門,喜歡用美食表達愛、相信付出愛是讓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更多美食問答,請關注覓源良食,讓我們給您答疑解惑!

關於題主的這道問道題,我先表明我個人的觀點,我覺得吃豬油死的快的這個說法一點都不科學,看待食用豬油是否健康的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從辯證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所以我覺得吃豬油死得快的這個說法有點過猶不及了;

關於食用豬油,我想我先從我身邊的家人說起,來給大家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說說食用豬油的健康問題;

故事一:我大伯一生都在同豬肉、豬油打交道,在他們那個年紀的大多數人看來,我大伯有個好單位,他從事豬肉的銷售工作,在非常艱苦的年代,大家都吃不上豬肉的時候,我大伯家雖難不是天天吃豬肉,但是豬板油、豬下水之類的,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的,所以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他家吃的上豬油還是非常讓人羨慕的;

大伯是個大胖子,很多年前一直都是大腹便便,我想這和吃豬油一定是有必然聯繫的,因為在他的飲食習慣中,天天攝入的都是動物性油脂,膽固醇就會高,天天吃導致攝入過多,就引起了肥胖,容易讓自己的身體因為肥胖,而帶來一系列的慢性疾病,比如,我們現在常常能聽到的三高等等,所以如果長期食用豬油,帶來的後果就是膽固醇高,有可能讓我們的身體承受不了,最後就給大家留下吃豬油死的快的感受;

故事二:我爸受他哥哥的影響,也愛吃豬油,但是我爸不是從事豬肉的銷售工作,所以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偶爾從他哥哥家帶回一點點豬油,當成寶貝一樣,慢慢吃,偶爾給自己改善一下生活,所以我爸愛吃豬油,但是沒有養成天天吃豬油的習慣,在他的日常飲食中不能缺少,但豬油對他來說屬於調劑;

超市購買的那種一斤裝的豬油成品,一般在我家,放在冰箱保存要吃上3個月左右,而且還是一家四口一起吃,均衡的食用動物性脂肪,合理的攝入豬油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我爸從年輕到現在已過古稀,身體健康,不能說身材苗條,但是看起來就感覺精神奕奕的,大腹便便更加是沒有過的,所以正確的食用豬油,很重要,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植物油和動物性油脂,也就是豬油,均衡攝入,這樣才會讓我們的身體健康,這樣食用豬油,又怎麼會給大家留下吃豬油死的快的感受了?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吃豬油死得快”的說法科學嗎?

從我家人的故事中,給大家講述了關於食用豬油的一點我個人的看法,從中我想說明這樣一件事情,看待食用豬油是否健康的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從辯證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所以我覺得吃豬油死得快的這個說法有點過猶不及了;

我個人覺得豬油肯定是可以吃的,而且還是有一定營養的,豬油中含有的脂肪酸和維生素,對我們的人體健康還是很有幫助的;

但是在食用豬油這件事情上,不能像我大伯那樣,天天吃,要採去正確的方法,均衡的攝入動物性油脂,也就是豬油,這樣才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關於吃豬油死的快的這個問答題,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您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分享帶來快樂,我們在評論區等您!


我們儘量做到恰如合適、通過原創圖文,在文字與圖片之間為您分享一道道菜餚,它們美味、漂亮、營養,你要什麼樣的美食,在這裡希望我們能夠給您!

覓源良食


豬油也稱豬大油、葷油,是一種動物油脂,常溫下呈白色或者淡黃色的固態,主要由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與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脂組成。豬油炒菜特別“香”,主要是因為豬油當中的飽和脂肪酸會分解一些特殊蛋白質與甘油酯的產物,正是因為豬油這個“香”的特點,一直深得人們的歡心,但現在卻越來越多人怕豬油了。

現在很多像“吃豬油死得快”這樣的說法使得大家對豬油產生擔憂,這種說法的出現,主要是因為豬油中含有40%以上的飽和脂肪酸,相對於飽和脂肪酸含量只有15%左右的多數植物油,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確實是很高。我們都知道,飽和脂肪酸不易被人體分解利用,容易在人體裡儲存為脂肪堆積起來,過多食用豬油的首要危害便是肥胖;此外膽固醇、飽和脂肪酸進入人體,很容易沉積在動脈管壁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相關疾病,尤其是近年來,眾多權威機構和研究報道高飽和脂肪飲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1],紛紛引起了大家對豬油的恐懼感。

那“吃豬油死得快”的說法真的科學嗎?

超哥想告訴你們,這種說法其實是片面的,甚至有些過於極端了,導致心血管疾病高發的不是因為吃豬油,而是因為吃過多的豬油;不是“吃豬油死的快”,而是“過量攝入飽和脂肪酸會造成健康問題”,就像有些人認為植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低而選擇購買椰子油,殊不知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油還高。其實任何食物過量食用都會引發健康問題,因此豬油不該背這個黑鍋。

那麼到底吃多少算是過量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天每人食用油不超過25-30克,推薦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能超過當天總能量的10%,如果僅吃豬油這一種油,一定要嚴格控制在這個範圍內,但是並不代表這是對人體安全的計量,因為很多食物比如肉蛋奶中都含有飽和脂肪酸,所以在油類的選擇上,還是要減少豬油的攝入量,要做到飲食結構均衡。

總而言之,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豬油確實會引發一些健康問題,但是題目這樣的說法未免有些聳人聽聞,對於愛吃豬油的人,還是可以吃一點來滿足自己的味覺追求,但是一定要注意食用量。

參考文獻

[1]張飛,柏雲愛,魯海龍.飽和脂肪酸與健康研究進展[J].中國油脂,2012,37(04):29-33.


超哥話食


這個說法讓全世界懵逼半個多世紀,如今真相大白,吃豬油不僅不會死得快,反而活得更健康,科學終於還豬油以清白。


問題的焦點在於,人們吃動物油好還是吃植物油好。緣起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以心臟病協會為代表的一批醫學權威機構,他們共同的提出一個建議,要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依據是動物油會在人類動脈血管璧形成脂肪堆積,造成心臟病。這個建議的依據,其實是個笑話。當時有研究給小白鼠餵食豬油,不多久出現了心臟病。真實的科學研究結果恰恰相反。1957年庫墨羅醫生的研究成果卻是反式脂肪酸造成的心臟病,也就是植物油。當時卻被顛倒黑白的轉嫁到動物油,把小白鼠也換成了人。在此基礎上,美國糖業協會買通了當時最著名的科學家,扭轉輿論導向,坐實了動物油的罪狀,導致美國政府修改了居民膳食指南,明確提出吃動物油的危害。結果是等同於毒品的糖得以大賣,至今市場不衰。植物油也形成了巨大的產業,當下佔據世界食用油80%的市場份額。


公開的數據顯示,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不吃動物油,大吃植物油起,美國的心臟病、肥胖者顯著增多,發展很快。我國從八十年代起改吃植物油以後,三高等所有現代病以及癌症也是顯著增加,以至於醫院發展速度遠跟不上病患發展速度。美國也認識到當年錯誤的嚴重性,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提出要在2023年徹底消滅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只存在植物油和假豬油(人造黃油)裡。

世界權威媒體BBC去年也公開支持動物油重新回到人們的餐桌上,通過一項全球健康食品評比活動,兩千多參評食物中,豬油進入第七名,豬油終於得到徹底的平反昭雪。


吃貨裡最厲害的蔡瀾先生,人稱“豬油大王”,一直酷愛豬油,沒見他身體有那點不好,快八十的人了,還整天老頑童一樣到處尋吃尋喝。如此快意人生,不能不說有著豬油的功勞。我自己也有切身體會,正壯年的身體,不見任何毛病,卻時常渾身乏力,腿膝發酸。幾年前改吃豬油後,不到一個月就症狀全無。豬油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所以,老祖宗吃了幾千年的動物油,沒見有什麼怪病,到是如今全吃各種植物油,疾病竟如此之多,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了。

本題答案是:“吃豬油死得快”的說法不科學,是反科學的。


普濟


如果你還在吃豬油,一定要丟掉!全吃錯了,為家人健康快看!

豬油,只有這一個好處

那就是 香……

無論是米飯、麵條、餛飩、青菜……只要加一勺豬油,就能產生神奇的魔法。

豬油有兩大特點,一個是優點,一個是缺點。

好處就是,特!別!香!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很多飯菜都會加點兒豬油提香。那滿滿的豬肉香,主要來源於一些微量的特殊蛋白質和甘油酯的分解產物。

聞著香,吃著更香,大概是豬油最(唯)大(一)的優點。

至於壞處嘛,就是飽和脂肪含量太高

豬油含有高達 40% 的飽和脂肪,看起來就像膏狀那樣滑潤。

豬油真的不能多吃

看看這些網絡說法:

實驗證明,植物油在高溫下更容易產生致癌物,豬油、椰子油則好很多。以前人們吃豬油,心臟病少,現在大家都改吃植物油,心臟病反而多了,所以豬油比植物油好。

這就能得出「豬油比植物油健康」的結論嗎?

1. 烹調溫度合理,用植物油就行啦

高溫下,大多數植物油確實會產生不少有害物。但只要選擇合適的植物油,例如橄欖油,並控制好烹調溫度(少煎炸,多燉煮),就能夠有效減少有害物。

2. 真想預防心臟病,少吃點豬油吧

雖然生活條件變好了、壽命延長了,但近些年的心血管疾病卻越來越高發。這種結果和各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但肯定不是因為改吃了植物油。

真想預防心臟病,還是別用豬油做飯了,會吃下去很多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如果血脂本身就異常,就更要管住嘴,限制飽和脂肪。

如果拿豬油和多數普通植物油比一比,比如橄欖油飽和脂肪含量是 14%,而豬油是 39%……接近 3 倍了呢!

考慮到健康,豬油能少吃就少吃,非要吃的話……

最多能吃多少豬油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飽和脂肪攝入量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 10%。

普通成年女性每天大約需要 1800 千卡的熱量,那麼飽和脂肪就應當控制在 20 克以內;如果全部轉換成豬油,那就是 50 克。

看起來配額還挺充裕的?

但是有飽和脂肪的,可不止豬油啊!

每天吃的肉、蛋、奶、堅果、餅乾、糕點,還有食用油等,都含有飽和脂肪。很可能還輪不到豬油上場,就遠遠超標了。

豬油拌飯、蔥油餅、鹹肉菜飯、八寶飯、……不論甜點、鹹的、葷的、素的,全都可以有豬油。

很多傳統中式點心裡,也是少不了豬油的,無論是層層酥脆的餅皮,還是細膩潤滑的餡心:

鹹鮮可口的蛋黃酥、花香濃郁的玫瑰餅、各式各樣的月餅,湯圓……

雖然豬油很香,但還是要真誠的建議:

不要吃豬油;如果非要吃,反正不能多吃;

豬油雖好,但缺點也不少

不要貪多,尤其是身體本就不好的人

千萬少吃,乾脆不吃,它的飽和脂肪太高了

對於膽固醇高,肥胖和心腦血管病患者都不宜食用

但是不吃也有別的用處比如手腳皸裂,用豬油塗抹即可見效還有生“老鼠瘡”,可用豬油淹生地黃,煮開六、七次塗抹鐵鍋洗淨擦乾,再塗點豬油,可防止生鏽。不穿的皮鞋,擦上點豬油,置陰涼乾燥處存放,可使皮鞋光潔柔軟


生活中的各種事


“吃豬油,死的快”、“豬肉是致癌物”,豬們有點承受不起,犧牲自己供人類吃,還要被套黑帽子,豬們🐷太冤枉了,小豬崽的祖祖輩輩都這麼無私,長大長肥被殺死,肉供人類吃,血供人類喝,油也供人類炒菜、拌飯用。幾千年來,一直沒有人類這麼評價過自己,近幾十年高血壓、心臟病、高脂血症、癌症疾病越來越多,就開始傳謠言說與豬有關。真的如此嗎?真相是什麼?


近二十年,大城市人、老外都知道動物油,其中包括豬油對人體健康有害,選擇吃植物油,如橄欖油、花生油等,吃肉都吃瘦豬肉,不吃肥肉,結果呢?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未見下降、還大幅上升了,這至少說明人類這些疾病上升趨勢快不能全怪豬。動物油脂含飽和脂肪酸高,長期過量攝入豬油確實能增加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風險。話說回來,長期過量攝入植物油就沒事嗎?害處一樣多,別提劣質的地溝油,正常的好的植物油也有缺點,研究認為,一個人只吃植物油會促使體內過氧化物增加,與人體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褐素,會使人衰老的更快,過氧化物數量增加還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結腸癌的發病率。此外,植物油在高溫烹調過程中容易產生化學變化,有致癌可能。如何吃油?首先保證質量,既不要吃劣質豬肉豬油,也要遠離地溝油,其次植物油、動物油要均衡攝入,適量攝入豬油是有好處的,任何一種油過量都不好。人類疾病的增多有很多很多因素,與豬油沒多大關係,吃豬油死的快至少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腫瘤何大夫


豬油可以說是老一輩人的美好記憶,逢年過節才能吃發呢的豬油渣,那種美妙的香味,讓很多人記憶猶新。的確,比起其他油類來說,豬油的一大優勢就是香!好吃!

但是就營養成分上來說,豬油吃多了,卻沒有什麼好處。因為豬油裡面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就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異常。

不過單純的一句吃豬油死的快,就有點太一刀切了。畢竟我們還有一句話,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如果只是偶爾吃點豬油,並不過量的話,那麼還是可以的。不會說一吃立馬就生命進入倒計時。

吃多少合適呢?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是每天不超過30克的食用油,飽和脂肪酸不超過當天總量的百分之十。所以我們在吃的時候,最好是記住不要超過這個量。

其實我們在日常吃油的時候,沒必要拘泥於只能吃哪一種,可以都吃,搭配著來吃。可以把飽和脂肪酸比較低的植物油作為主打,偶爾吃點豬油,這樣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口味,也可以不會攝入過量。


婦產科女司機


吃豬油死得快,這個說法不嚴謹的。看了前面的某些回答,點贊量挺高的,為了瀏覽量,無底線大放厥詞,單方面的編寫豬油好壞,只為了博人眼球,似乎現在自媒體都流行這一套。

網上流傳著:“不吃豬油中國人體質會變差”?“豬油其實是優秀的膽固醇,能長壽解毒”,“放棄豬油是導致國人健康愈下的原因”,“祖輩們吃了幾千年的豬油,肯定是好東西”,等等之類的說法,真的靠譜嗎?

CCTV-1央視頻道推出一檔求真類節目《生活圈》,請來了一位知名專家,他是北京中醫藥醫院國際部主任醫師王國寶,就有講解過豬油的真實面目。現在把他大致的說法整理下,讓豬油不再被誤解。

豬油可以吃嗎?

明確的說豬油可以吃,營養也確實高,味道也香,是其它油脂無法相比的,許多人對“豬油拌飯”,“豬油渣”的香味仍然記憶猶新。而且豬油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和維生素,都是對人體有益的。



豬油的營養成分

以一百克為標準來計算,豬油含有:

能量879大卡,脂肪99.6克,膽固醇93.3毫克,碳水化合物0.2克,核黃素0.2毫克克,硫磺素0.3毫克2,維生素2.7毫克,維生素e0.52毫克。

油脂的對比

那麼跟植物油相比誰更健康呢?豬油的脂溶性維生素含量比植物油少之外,其它是差不多的。但是動物性油脂含有飽含脂肪酸,膽固醇較高,攝入過多是引起肥胖、動脈粥硬化,心血管疾病,等一些其它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有這些症狀的人群,食用的話需要注意。當然不是說植物油就是好的,比如轉基因豆油,椰汁油,它的飽含脂肪酸比豬油還要高,不建議長期食用。



豬油的正確用量

食物都具有兩面化,豬油也不例外,飽含脂肪酸也不例外。比如飽含脂肪酸攝入過少,就會引起血管變脆,出現腦血管出血、貧血、肺結核、神經障礙等疾病。

所以正確的使用方法是,植物油和動物性油各佔一半,才能達到均衡,這樣才能有利我們的身體健康。

具體油脂攝入算法:每千克體重1~2克左右。假如一個成年人的體重為60千克,那麼每天的攝入量為60~120克之間,豬油佔二分之一,就是30~60克之間為宜。

總結:吃豬油死得快這個觀點是不科學的,適當的食用反而有好處。

佘小廚(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