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潮州這座古城,厚重卻又小巧。

厚重因其歷史悠久,小巧因其精緻體貼。

古城裡,清晨走過牌坊街,四柱三門接著騎樓。

看大家開門灑掃燒水烹茶,

鎮國開元禪寺香火漸繚繞;

傍晚看祭鱷亭煙波浩渺,

夜裡望筆架山星火點點,

廣濟橋上流連忘返。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行走在牌坊街上,有種穿越歷史的錯覺

依託土木磚石的建築看上去牢固堅實,在硝煙戰火裡其實無比脆弱,貌似高聳的建築在失去理智的人群面前也只能無聲的沉默。

建築可以重修,但修舊如舊只是表面上重回歷史風貌,容易落了空有一副軀殼的毛病,其實讓重修的建築復活不僅需要建築形制的復原,更重要的是建築裡要有一縷魂。

這一縷魂就是生活在此處的人,只有當生活在裡面的人依然保有傳統的文化,依然保有在地的精神,這建築才能真正地穿越歷史,活在當下。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哪怕在這樹下打個盹兒,發發呆,也是極好的

潮州的古老並非只是因為

老城古民居,

而是因為這城有穿越千年的魂。

這魂,在街頭巷尾的磚瓦里

在初一十五“拜老爺”的煙火裡

在繡娘指尖翻飛的繡針與絲線裡

在木匠手中敲砸剃剜的木頭裡

在漆匠手裡一道道刷勻的金漆裡

還有,在唱著滄桑的潮劇裡

在一道道潮州美食,

與一杯杯熱茶裡。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而所有這些最終又回到潮州的語言,那十八種古音的潮州方言為潮州文化建起牢固的城牆,潮人進可攻,從這裡渡海出行闖蕩四海,退可守,只要能喝一杯熱茶,道一句潮州方言“膠己人”(自己人),就是回了家。因此,潮州文化兼具了開放與保守,亦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並軌。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望一江春水,看白雲蒼狗

潮州的文化為人樂道,潮州的美食更使人垂涎。

這裡處處有文化,更難得的是處處有煙火氣:砂鍋粥、蠔烙、潮州腸粉、鴨母捻、魚生蝦生、牛肉火鍋、鹹水粿……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鹹水粿

在潮州行走容易產生巨大的遺憾

那就是眼睛永遠在找吃的

肚子卻似乎一直是飽的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百年老店胡榮泉的鴨母捻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來一碗牛肉粿條,撒上黃薑末,味道那個香啊

除了留在舌尖的味道,美食經過的那雙手也值得記憶,阿姨在拉腸粉、烹豬紅湯時的自如,大師傅叼著煙煮餛飩的自在,老奶奶打包鹹水粿的認真。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醃蝦姑,敢不敢吃?

生活裡的一日三餐

經過他們的手就如同魔術般變得豐富

從清晨到中午

從日落到深夜

小城的滋味回味無窮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夜幕下的古城院落

走在古城狹窄的小巷子裡

沿著爬滿綠藤的圍牆來到老宅門前

木門虛掩著,隱約有兒童嬉戲的聲音

輕輕推開門,恍惚一腳踏進了明清時代。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院子裡舒舒服服曬太陽的小狗“抹布君”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潮州特有的金漆木雕,前廳的祖先案與太師椅,書房裡的琴棋書畫,陽埕裡的花草,天井裡的靜謐,都會使你覺得剛才推開門的一瞬間時光倒流了。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抹布,你在等誰呢?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靜謐的天井,有一盞燈為你守候

坐在院子裡的人並不覺得你陌生或者打擾,他一邊悠閒地喝著茶,一邊熱情地招呼你坐下一起喝一杯,又讓你回到現實:感覺倒不像是來做客,而是回家了。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打開門環上的小銅鎖,在這老宅子裡又分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小的天地。

那一刻,真的可以卸下行囊,也缷下這一路的風塵。哪怕只有兩天,也可以安心讓老宅子承託你生活裡的重壓,你人生裡的困惑。

你要相信,一所見慣白雲蒼狗的老宅子,沒有誰比它更懂得命運,沒有誰比它更懂得沉默與理解。

這老宅裡的小院頭頂一片藍天,腳下幾方青磚,多少年,人來人往,不變的卻是那一杯熱茶。

潮州,一座有靈魂的古城!

潮州茶具小巧精緻,水放在旁邊隨泡隨衝,這樣保證喝到嘴裡的永遠是一杯熱茶。

只要有潮人的地方,

就會有一杯熱茶。

只要家裡有這杯熱茶,

潮人就能闖五湖四海。

走天南地北,

想必心頭總有一懷暖意。

古城小院,一壺單叢,兩杯清茶,

三種回味,四方安逸。

這座有靈魂的文化古城,

只要你來過,

便會魂牽夢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