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退休時有30年工齡, 能領多少養老金?

hongse12304


如果退休時有30年工齡, 能領多少養老金?

還真不一定。

我要說,有可能一分養老金沒有,你信不?別不信,真有可能。

道理也很簡單,因為現在退休領取養老金,是由您在過往工作中的社會保險繳費年限、歷年繳費係數、個人帳戶金額、計發月數及退休地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確定的,您看看這幾項數據,哪項與工齡有關?

看到了麼,如果沒有繳納社會保險,如果是企業人員,真的就領不到養老金了。當然,如果繳納養老保險,還要看過往繳費的標準是什麼等多重因素。

由於數據缺失較多,這裡對企業退休人員給出一個大致數據:

如果按60%繳納養老保險,退休時養老金約為:0.24倍的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個人帳戶養老金;如社平為5000元,則為1600元左右;

如果按100%繳納養老保險,退休時養老金約為:0.3倍的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個人帳戶養老金;如社平為5000元,則為2800元左右;

如果按300%繳納養老保險,退休時養老金約為:0.6倍的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個人帳戶養老金;如社平為5000元,則為6500元左右;

如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自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工作人員也需要繳納養老保險,但基本是足額及時繳納的社會保險。三十年的實際繳費及社同繳費年限,算下來,如退休時社平為5000元,應該少的也有2000元以上,多的應該在有8000元以上。


老王觀職場


要計算你的養老金必須弄清楚幾個問題:

一、題主是哪一年退休的。如果你是2018年退休的話,你有30年的工齡,那就是1988年參加工作的。這個年份不管你是企業職工還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都應該是“中人"。

二、要了解好你的單位類別,單位性質不同繳費基數就可能會不相同,繳費工資也有可能會不相同。

三、要知道計算你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作為“中人",你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內儲存額÷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指數化視同繳費基數x視同繳費年限x1.3%或者是1.4%。從計算公式可以瞭解到,影響你養老金高低的要素包括退休時所在地區上年度的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工資、個人帳戶儲存額、與退休年齡相關的計發月數。這6個要素每一個都可能決定你養老金的多少。

四、你有30年的工齡,要是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工齡是決定職工資和各種福利的重要依據。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工齡在計算養老金中除了視同繳費年限以外,巳經不起什麼作用了,如果不參加社會保險,不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有多少工齡也不能計發養老金的。

綜上所述,退休時有30年的工齡,根本沒有辦法計算出你有多少養老金。只有當你把計算養老金的6個要素都弄齊了,然後套進上面的三項公式裡去計算,才能知道你退休時能夠領取多少養老金。


葉公來幫忙


如果退休時有30年工齡, 能領多少養老錢?

首先,大家先明確一個概念:工齡與養老金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工齡指的是工作時間的長短,而決定養老金多少的相關因素是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當地社平工資和個人養老金賬戶。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單純的工齡和養老金沒有關係,只有經過勞動局認可的工齡才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那麼什麼樣的人有視同繳費年限呢?

92年前在國營企業上班的工人,14年前在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職工,現在還有軍人,以及部分公務員,他們沒有繳納社保,但是國家算做已經繳納了。

那麼工齡有30年,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看一下:

王叔叔今年在北京退休,92年以前在國企工作了4年,92年以後開始繳納社保到退休,繳費年限正好30年,北京上年社平工資為7706元,假設養老金指數為1,個人養老金賬戶有15萬元。

王叔叔每月基礎養老金=2312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079元

過渡性養老金=401元

所以,王叔叔30年工齡,退休後每月養老金有2312+1079+401=3792元

<strong>

至於有些人的工齡有30年,但是他們沒有視同工齡,繳費年限就只能計入他們繳納社保的實際年限;而且養老金組成也沒有過渡性養老金,所以,同樣是30年工齡,他們的養老金會遠低於有視同工齡的人群。


社保分析師


退休有30年工齡或者繳費年限,我們可以大體估算養老金,但是計算不出具體多少養老金來的。

首先看一下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

基礎養老金跟平均繳費指數,社會平均工資,和繳費年限有關係。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和退休年齡有關係。

過渡性養老金跟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工作年限和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有關係。


因此需要許多詳細的數據。

不過我們可以根據,繳費時間的長短,繳費比例的高低,大體推算出我們的退休金能夠拿到多少原先的實發工資。

假設條件就是,我們的繳費基數就是我們的原先單位的應發工資。我們的應發工資跟社會平均工資的比例,始終不變。

一般我們的實發工資扣除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後,大約發放85%的應發工資。

一般來說,我們的繳費基數始終是社會平均工資的話,交費30年,我們可以領取60%左右的實發工資。也就是說,養老保險的替代率是60%。

如果社會平均工資是5000元,那麼我們可以領取的退休待遇是5000×85%×60%,結果是2550元左右。

實際上,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兼具了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的職能。如果我們始終按照60%基數交費,也就是說我們的應發工資水平比較低,始終只有社會平均工資的60%。

那麼交費30年,我們的養老保險替代率是70%左右。同樣社會平均工資是5000的情況,退休待遇等於5000×60%×85%×70%,大約是1785元左右。雖然待遇低,但是替代率高。

總體來看,如果從經濟學的投入產出講,按照最低基數交費是最合算的,可是如果我們實際收入比這個水平高的話,退休的生活水平可能會下降很多。

比如我們實發工資是5000元,但是我們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交納社保30年,這樣實際上我們的養老保險替代率只有35%左右。1785元的退休待遇,肯定維持不住原先5000元的生活水平。

所以,如果用人單位不按實際交費基數交納社保,這是嚴重侵權的行為,我們可以向勞動部門維權。


暖心人社


呃,其實剛才有一個朋友已經問到了,他是30年的養老保險交了,然後退休的時候只拿了1370元。我覺得這個1370元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再怎麼算,它不可能是1370元。

那就拿我們當地當地的來說吧,因我們是青海省地區的。我們這邊繳費夠15年一次線,然後按著最低標準繳費60%的比例繳費,退休之後。一般能拿到900塊到1000塊,因為他剛退休時900多,然後第二年就漲到了1000塊。

如果說按著這個比例算15年的都能拿1000塊,那麼30年的,至少在2500塊左右。也就是說,不管他是怎麼樣的,都會高於2000塊錢不會低於2000塊錢。

其實這個要根據很多方式來計算,根據你的退休年齡,根據你的繳費月份兒,根據你的繳費年限,還有根據你的這個。當地社會的平均工資,還有根據你的這個繳納費用的比例,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才能計算出來。

總體而言,全國這個平均工資比例是相差不大,但是也有一定的差距。嗯,你根據你們全省的平均工資的比例大概可以計算一下,我估計在2000元到2800元之間。

如果說低於這個數的,你就要找社保局重新計算一下,你最好是讓他當著你的面重新計算一下。感謝閱讀,請加關注


社保小達人


最近有朋友在後臺留言問,“他工齡30年,今年退休後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退休之後養老金的事”。

我們先更正一個關於養老金的誤區,養老金不止和工齡有關,還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退休的行業(政府、事業單位、企業、自由職業、居民)、退休前的工資水平、退休年齡、退休地區等一系列因素。

因為留言的朋友沒有提供相關的因素,只留下了30年的工齡,所以我們只能按照全國的平均水平去算30年工齡養老金是多少。

現在我們假設留言的朋友,今年60歲退休、工資水平一直是全國的平均社會工資水平、企業職工退休,那麼他的養老金大約是多少呢?

首先,基礎養老金=繳費基數乘以30%,其中繳費基數就是社會平均工資水平。2016年全國的社會平均工資大概是4779元/月,根據假設,他的繳費基數就是2016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所以他整個基礎養老金就是4779元/月乘以30%=1433元/月。

其次,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按照個人繳費積累額來計算

。三十年來我們中國的社會平均工資是從2000多元/年漲到50000多元/年,他是按照8%繳費的話,如果積累三十年,我們就知道他的整個的繳費,從30年前那是80年代末了,他每年只需要繳費200元,到現在2017年他需要繳費4000多。


如果我們再假設一個平均利率水平的話,再計算這三十年的積累額,就應該是60000元左右,那麼到了他60歲退休 計發月數是139,所以60000除以139就是431元/月。

現在就明朗了,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的話,兩者相加就是1864元/月。

最後,再考慮到他是今年60歲退休,可能有一些視同繳費年限要考慮,應該在2000元左右,因此 今年60歲退休30年左右的工齡,那麼養老金應該在2000元/月左右,這是全國的平均水平。

假如這位朋友在北京、上海、深圳這些社會平均工資高的地方,那麼30年工齡可能會漲到3500元/月左右。

現在我們也是準備了一篇文章,詳細介紹養老金的公式和計算,如果您的情況和這位朋友有所不同,歡迎給我們留言,那麼對這個文章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小司淘保》的今日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


小司淘保


首先,工齡與養老金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工齡是指工作時間的長短,和養老金是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不過如果是被勞動局認可的工齡,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累計到養老保險的繳納年限中(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

其次,決定養老金多少的是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當地社平工資和個人養老金賬戶。

退休每月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中:

  •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舉個例子:劉大爺60歲退休,所在地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30年時,能領的錢有這麼多: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30×1%=96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30×1%=12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30×1%=24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 4000元×0.08×12×30÷139=828.8元

以上只是最簡單的計算,沒有考慮個人存儲額的利息以及每年的調整,這樣看的話,退休後養老金最少有兩千左右,最多有3千左右。


保險助手服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eaabaa9d3463e5013abe4de4dfa0b60\

用戶53530528267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沒得比官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我們知道退休後養老金有三部分組成:

基本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x(1+養老金指數)÷2x繳費年限x1%

養老金指數0.4-3,平均養老金基數越高,養老金指數越高

過渡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x(96年以前工齡)×1.3%。

(96前沒有繳納社保,按識同工齡計算的)

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賬戶/(男139,女幹部174,女工人195)

注意:不同城市的社會平均工資不一樣,會導致您的基本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不一樣。

所以說這位朋友繳納社保只有20年,

視同工齡年限10年,

經過了解其個人養老賬戶有十萬元,

假設當地平均工資是7000元,這位朋友繳費基數也是7000元那麼, 其基本養老金為:

個人養老金為:

此外,不得不提,2014年我國開始實施養老金改革,這位朋友由於還沒退休,所以他是一位“中人”,還能領一筆過渡養老金,

過渡養老金為:

這位朋友的退休金為: 1400+719+910=3029元,而且是每個月的,隨著物價的上漲和經濟的發展,養老金也會隨之增長,預計以後每年增長5-8%,所以說他的退休金還是非常可觀的。


沒得比官網


回答此“問題”“愚人之見”綜合分析一下,供你參考:

首先要明確你的性別、職業性質、何年參保及所在省份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全國社保政策總體相似並沒統一,到各省市由於受地域、財政收支、人口結構等因素影響;都有一套地方措施,雖都是工人在同等條件範圍內;由於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及個人繳費和社平工資基數會大大影響你的最養老金收入。

這好比同一員工,同一年工作、同一年參保、同一年退休;由於省市經濟狀況不同、個人參保繳費有異及當地工資基數不同;雖同時退休,可養老金收入區別很大。總體來講,帽子不大一尺;也就在每月千元左右。

舉例:

我地中部省份(安徽宣城),某女1987年參加工作;1996年參保,2001年買斷下崗;續保至2017年,正好滿足(女)50歲退休,且連續工齡30年。

她的養老金最終核算:

屬“中人”參考“中人”的核算,未繳費87年至96年十年;社保視著繳費。97年至2017年二十年按當地政策續保,核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她本人退休時工齡時長三十年,按當地社平工資及計算養老金的%率係數;取得工齡養老金。三項合計養老金收入應在2000元以上,不超過2100元;當然瞭如在上海發達省市,都在三千五百元以上,甚至更高;關鍵她的個人繳費基數高,當地社平工資高……等

以上是我在當地去年剛退休的女職工採集的養老金數據,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