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人“被戴錶”,監督管理太“促狹”

對於員工工作效率的監督,天下用人機構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是千辦萬法,基本的人性與法則的底線不會突破,否則跟舊時代鞭子底下的監工別無二致。

南京市河西區域的環衛工人,最近人手領到一塊智能手錶。當然,這不是福利,而是“監工”。因此對於工人們來說,不是“喜提”,而是提起就有一肚子的懊惱。

環衛工人“被戴錶”,監督管理太“促狹”

這塊具有定位與呼叫等多種功能的智能手錶,如今像一副智能手銬,將環衛工人鎖定在工作區域。鬱悶的環衛工人們反映,這款手錶戴上之後,只要20分鐘人未移動,就會發出“加油加油”的叫喚。再不動,領導就來找你了。於是地面有髒沒髒、手上有活沒活,都得來回跑動。

環衛工人中,可能確有一些人員存在懶閒散慢的怠工現象。哪行哪業難免都有。但是像南京河西環衛管理部門這樣窮盡心機耍伎倆、人人戴錶被“機叫”的監督方式,卻聞所未聞。難怪“被戴錶”的環衛工人個個心堵、人人有一種受辱感。

事實證明,只要把員工不當人看,管理層並不怕找不到對付懶閒散慢的促狹妙招。如今河西一帶的環衛工人,便人人有事沒事都在規定的工作區域“動彈”著,生怕被智能手錶叫喚著,被分公司的管理人員找上路來。哪怕分片的區域打掃得乾乾淨淨。

然而管理部門的人員面對媒體質疑時表示,20分鐘原地不動,這路面能幹淨嗎?這話聽起來蠻有道理,實際上逼人掃地時,人性也已掃地。

對於員工工作效率的監督,天下用人機構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是千辦萬法,基本的人性與法則的底線不會突破,否則跟舊時代鞭子底下的監工別無二致。南京河西環衛部門雖然沒有面對面的人盯人監工,也沒有用有形的鞭子抽環衛工人,但是這款現代化的智能手錶,卻像一根無形的鞭子,每一次“加油加油”不是為了鼓勁,而是監工式的吆喝。而每一次管理人員循著智能手錶衛星定位找上路來,則意味著這些收入原本就不高的環衛工人,又“少收了三五斗”。可見心不夠狠的話,是決計想不到這麼促狹的監管手段的。

解決員工隊伍中少數、甚至個別人存在的怠工問題,是現代管理者糾結的命題,也是一道科學的難題。但是諸如環衛工人一樣需要通過移動式勞作的工種很多,而按照普通管理者的智商,能夠想到用智能手錶定位跟蹤考核的用人機構,肯定不止南京河西環衛部門這一家。想想可以,真幹總是有敬畏的。河西環衛部門敢把這種智商運用到現實考核管理當中,不是因為“錢多”買得起這塊智能手錶配發,也不是吃定環衛工人群體“人傻”,而是對於從事這份環衛工作的底層員工缺乏基本的尊重。他們將環衛工作當成最底層人群的一隻飯碗,讓你端在手上,燙在肉上,毫無尊嚴而言。

監督、效率,這些屬於科學管理的命題,包括了嚴格的管理,也包括了有效的激勵。一款智能手錶,當成福利,也能激勵員工勤奮出效率,然而用於定位做監工,卻能加深員工的羞辱感與牴觸情緒。當我們唱響“勞動光榮”的時候,天下勞動者都是光榮的。當一年一度的“環衛日”全社會都在給這群“馬路天使”點贊送溫暖的時候,他們的心是感激的。而南京這款如同手銬的智能手錶,留給環衛工人的,沒有信任,只有羞辱;沒有智能,只有被鎖定、被摁著、被對付的缺德智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