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死亡之海”變身“黃金之海”!美國只能通過衛星乾瞪眼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伴隨著一朵蘑菇雲在我國西北某處的荒無人煙沙漠的升起,中國開始擺脫以前東亞病夫的帽子走向自立自強的全新發展道路,而這朵蘑菇雲正是曾讓日本人陷入極度恐慌的原子彈,而這顆原子彈爆炸的地方正是位於我國西北內陸地區,號稱死亡之海的羅布泊。而如今的羅布泊早已家喻戶曉,不僅僅是因為原子彈,更主要的是羅布泊盛產一種十分重要的肥料:鉀肥。

中國“死亡之海”變身“黃金之海”!美國只能通過衛星乾瞪眼

在01年的時候,美國NASA就通過衛星關注到了羅布泊,當時的羅布泊只是沙漠邊緣的一塊形狀獨特的小地方,單單看外形的話有點像人的耳朵。而現在的羅布泊,如果通過衛星來看的話,能看到跟20年前很大的差距。我們可以來欣賞下衛星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背部的博斯騰湖和天山雪白的積雪,其次就是在盆地邊緣的方方正正的羅布泊了。

中國“死亡之海”變身“黃金之海”!美國只能通過衛星乾瞪眼

大家,肯定會很奇怪,二十年前的羅布泊不過就是一個小耳朵而已,不過短短二十年爾,形狀變化就這麼的大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如此厲害嗎?然而,事實卻是這些小方塊的羅布泊並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在人類的人為干預下形成的,而之所以改造成方方正正的,卻是因為雖然羅布泊因為地理、氣候的原因無法發展農業,但是它卻擁有豐富存量的鉀肥,為了充分開發利用這些鉀肥因而改造成方方正正的鉀鹽生產基地。

中國“死亡之海”變身“黃金之海”!美國只能通過衛星乾瞪眼

別看羅布泊面積不大,但是其蘊藏的鉀鹽儲量卻非常的大,其鉀鹽年產量已經超過了100萬噸,是國內屈指可數的鉀鹽開採場。而這些開採的鉀鹽,早在5年前就已經達到了40個億的生產總值了,更別說5年後的現在了。雖然羅布泊依舊人煙稀少,被人們稱之為死亡之海,但如今通過了解,想必我們稱呼它為黃金之海也不為過。

中國“死亡之海”變身“黃金之海”!美國只能通過衛星乾瞪眼

而在11年的時候,美國NASA又再次對羅布泊地區進行了衛星拍攝,通過和現在的衛星圖相比較,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在這短短的八年時間內,羅布泊鉀鹽生產基地的規模已經擴大了數倍有餘!

中國“死亡之海”變身“黃金之海”!美國只能通過衛星乾瞪眼

其實,久遠以前的羅布泊是個不大不小的湖泊,而且還是一個鹹水湖,在地球板塊運動之下,湖泊底部隆起形成了空洞,逐漸沉積了鉀鹽成為了鉀鹽的容器,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羅布泊也因為地理因素乾涸了,但是空洞沉寂下來的鉀鹽卻依舊存在著。根據地質學家們的研究,目前的羅布泊的年降水量僅有31.2毫米,然而年蒸發量卻達到了接近3000毫米,這使得羅布泊基本不可能適合人類生存,然而根據出廠的動植物殘骸卻能發現,在1000年前左右,羅布泊卻擁有者適宜人居住的條件,而根據出土的唐朝文物也確實證明了當時確實有人類在此地居住!

中國“死亡之海”變身“黃金之海”!美國只能通過衛星乾瞪眼

如今的羅布泊依舊是徹徹底底的無人區了,但是卻並不妨礙羅布泊給其他地區的人類提供有用的價值。

小編覺得,像羅布泊這樣的荒漠無人區,在中國數量不少,而真正去開發它們利用價值的人卻少之又少,像羅布泊從十幾年前的死亡之海變為現在的黃金之海,這一鮮活的例子也啟發著我們,是否可以多去發掘這些無人區荒漠區的可用價值呢?使得它們能為我們中國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