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一艘核潛艇需要多大的代價?

第一軍情


知道這個世界上最貴的軍艦是什麼嗎?不是航母,也不是最新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而是美國即將開造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福特級航母的首艘目前已經下水服役,造價達到了驚人的120億美元,而根據美國軍方的預測,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造價將達到驚人的140億美元,比福特級航母足足高出了20億美元。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概念圖)

14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2017年全球軍費排行榜中,排行第18位的伊朗只有137億美元,也就是說只有17個國家的年軍費超過了哥倫比亞核潛艇的造價,所以要造核潛艇,首先必須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不然就只能勒緊褲腰帶,一點點省出錢來造核潛艇,具體案例參考我國第一代092型核潛艇的製造經歷。
(2017年全球軍費排行)

當然了,錢並不是萬能的,不然沙特這種錢多的花不完的國家早就站在人類科技樹的頂端了,所以你還得有技術。核潛艇的技術包括哪些?首先你得造出來潛艇耐壓殼,潛艇耐壓殼是用屈服強度在600MPA以上的特種鋼材製造而成的,那麼這就要求你得有強大的金屬冶煉和加工工業,不然你連殼子都造不出來。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核潛艇超大直徑耐壓殼)

造出了殼子,那麼就得上動力,核潛艇空間有限,那麼就需要小型化而且功率高的核反應堆,這麼一看,如果連核電站的民用反應堆都生產不出來,核潛艇基本上可以歇歇了。有了反應堆,你還得有燃料,高濃度的核燃料棒是沒地方買的,你得自己造,幾萬臺離心機一起工作一年,興許只能得到幾十公斤的高濃度鈾235,這期間花費的電力基本上是一個大型城市的電力需求,有幾個國家能夠滿足?


(潛艇小型反應堆)

上了動力,還得造推進裝置,七葉大側斜螺旋槳和泵噴推進了解一下?還有隔音瓦、主機筏座降噪技術這些細枝末節就不多講了,哪一個不是個頂個的黑科技?一般國家哪敢望其項背?
(七葉傾斜螺旋槳)

(我國最新無軸泵推技術)

有了核潛艇,那是不是該上武器的?潛射彈道導彈是標配,重型魚雷是選配,陸基彈道導彈都造不出來的國家基本上可以告別潛射導彈了,即使像印度這樣能夠造出五千公里烈火5導彈的國家,潛射導彈依舊只有可憐的五百公里射程,打出去還做布朗運動,談什麼實戰?(巨浪2潛射導彈出水瞬間)


綜合起來講,要研製核潛艇首先得準備好拼命花錢的準備,所以國民生活水平的下降是可以預見的,其次,你得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不然配套的潛艇部件根本生產不出來,這幾乎是史詩級任務,二戰後只有中國完成了。然後,你得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國防科工體系,培養一大堆相關的人才,不好意思,二戰後的只有中國完成了這個任務。最後在研製核潛艇的過程中,你得面臨西方各大流氓的圍堵和制裁,長期處在外界強大壓力之下也是必然結果。然而,只要你能夠完成這一系列史詩級任務,最後肯定能夠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我國第一艘092核潛艇下水儀式)


軍史吐槽君


目前全球範圍內能夠建造核潛艇的國家也就只有美、俄、中、英、法聯合國“五常”以及一個正在努力掌握核潛艇建造技術的印度!從這僅有的可以建造核潛艇的6個國家可以看出,要建造核潛艇首先要具有足夠強大的國力!至於建造核潛艇的代價,最直觀的就是造價,此外還需要有與之匹配的科研投入和時間成本!被稱為“廉價”核潛艇的“弗吉尼亞級”,造價也超過18億美元!

由於各國核潛艇的建造時間、技術水平和噸位大小都不相同,而且各國建造核潛艇的設備、人力、資源成本也存在差異,很難評價各國核潛艇造價孰高孰低。按照網絡上披露的信息可以進行大概的對比。核潛艇分為戰略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包括巡航導彈核潛艇),一般情況下戰略核潛艇的價格要比攻擊型核潛艇高,以法國1997年開始服役的“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為例,其造價約為40億歐元(按當時匯率約400億人民幣),號稱全球最貴核潛艇;美國核潛艇中的最貴身價是與法國“凱旋級”差不多同期的“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其第3艘(也是最後一艘)“吉米.卡特號”的造價約為32億美元(2003年幣值超過260億人民幣),也是迄今為止最貴的攻擊型核潛艇!建造工藝及價格都世界一流的法國“凱旋級”戰略核潛艇

號稱全球最貴攻擊核潛艇的美國“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

核潛艇是典型的技術、科技密集型的武器裝備,也是單位造價最高武器之一,即使造價最高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其總造價約為140億美元,但是平攤到11萬噸的排水量上,單位造價也只有不到13萬美元/噸,但是排水量約1.2萬噸的“吉米.卡特號”核潛艇的造價高達26.7萬美元/噸,是“福特號”核動力航母單位造價的2倍以上!因此,核潛艇從建造價格來說,是比航母還要“燒錢”的“有錢國家”才能玩得起的裝備!史上最貴的“福特號”核動力航母,雖然總價超過140億美元,但是單位造價卻趕不上“海狼級”核潛艇的一半!

類似核潛艇這樣的“國之重器”,用造價是無法準確衡量其重要性的,當然,造價也不能全面的反映建造核潛艇所要付出的代價!尤其是戰略核潛艇,憑藉其先天具有的隱蔽性優勢,戰略核潛艇是目前各核大國最為倚重的戰略核威懾平臺,其中,英國、法國幾乎全部核威懾力量都依靠其分別裝備的4艘“前衛級”和4艘“凱旋級”戰略核潛艇,因此,別說幾十億美元一艘,就是上百億美元的單價,這些大國也會毫不遲疑的建造!

英國“前衛級”戰略核潛艇

目前,美國、英國已經開始研發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其中美國的研發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造價超過130億美元,而英國研發的“繼承者級”戰略核潛艇的造價也會超過100億英鎊!雖然核潛艇燒錢無數,但是將會是守衛國家戰略安全的利器,因此,即使代價再大各國都會毫不遲疑的持續發展!美國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哥倫比亞級”!英國下一代戰略核潛艇“繼承者級”!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威吶解析


建造一艘核潛艇不同時代不一樣,比如中國第一代核潛艇091、092,那個年代技術、材料比現在落後,並且第一代核潛艇噸位比現的核潛艇要小的多,那時的核潛艇相對便宜點約10多億人民幣。

第二代核潛艇093、094,比第一代核潛艇噸位大了,技術材料也先進了,它的造價在35億人民幣。

第三代核潛艇095、096在第二代核潛艇的技術上又先進,噸位達2萬噸左右,材料更先進又耐硬,採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科技技術,採納了馬偉明院士無軸全電推進技木,降噪音10%以上,一艘造價在140億人民幣。

所以說核潛一個時代一個價格,第三代核潛艇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是中國的大國利器。





張書明8023


全球最貴的核潛艇當屬法國的凱旋級核潛艇,這艘核潛艇造價高達40億歐元相當於300億人民幣,按照北京的房價來說,凱旋級核潛艇能夠換取5000套房子。可見法國人真是有錢,另外中美俄印的核潛艇造價都不輸與法國,這說明造一艘核潛艇是個天文數字,沒有雄厚的國力和技術只能乾著急。

之所以造價這麼高,是因為核潛艇不同於常規潛艇,其研發時間長,技術難度大,一般要在10年左右,光研發資金就要投入幾百億美元,如此大手筆讓很多中小國家望洋興嘆。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印法五大國家擁有核潛艇。其中在冷戰期間美俄擁有的數量是最多的,分別是59和94艘。而美國至今保留著18艘核潛艇,每一艘造價在20億美元,俄羅斯一艘造價在30億美元。中國每一艘造價在200億人民幣,加上其他配置費用,總計在300億左右。印度的造價在25億美元左右,但是作戰性能有所欠缺。

別光看造價昂貴,但研發起來難度非常的大,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研發核潛艇,為此經歷了不少波折。當時第一批核潛艇研發人員只有28名,參考的資料僅僅是從香港帶來的模型玩具,對著模型玩具進行研究可見中國當時有多麼艱難。所幸,我們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在1974年終於研發了第一款核潛艇,取名為長征一號。在研發過程中科研先輩們用了4年時間拼命努力,打壞了1500張算盤,直接報廢了15臺手搖計算機,就是憑著這股子精神硬是解決了核潛艇的反應堆問題。長征一號的研發成功,使得中國擁有戰略核反擊力量,再也不害怕西方國家的核突擊了。(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眾所周知,核潛艇在海軍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彈道導彈核潛艇更是一國重要的核反擊力量。可是,目前這個世界上只有英美法俄中印這五個半國家(印度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建造了核潛艇,姑且算半個)能建造核潛艇。那麼,建造核潛艇到底有何困難之處?

從技術方面來講。第一,核潛艇的動力來源是核反應堆,需要有製造核反應堆的能力。而且不是隨便造一個核反應堆就可以裝上核潛艇,還要滿足功率大、體積小、可靠高三個要求,功率低了就推不動潛艇,體積大了潛艇狹小的艙室裝不,可靠性低了潛艇就容易出故障。第二,核潛艇潛深通常要大於常規潛艇,需要承受更大的水壓,需要能夠研製生產高強度潛艇用鋼的能力。如果建造彈道導彈核潛艇,困難就更多了,除了要擁有上面的兩項能力之外,還要掌握一定的彈道導彈技術,並解決水下發射這一難題。

可見建造核潛艇要攻克大量困難,顯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就要說到另一方面,那就是國力。只是國力雄厚的國家才能支撐得起這些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建造核潛艇;國力一般的國家可支撐不起這樣的消耗。


楠竹一


這個問題有點不精準,問題中的“代價”指的是什麼?如果說的是國際政治風險,那麼問題需要從核潛艇的分類上考慮。

核潛艇分為攻擊型核潛艇、戰略核潛艇和科研核潛艇,其中科研用核潛艇由於不涉及或較少涉及軍事任務因此敏感度最低,攻擊型核潛艇由於相對於柴電攻擊潛艇在性能上的優勢而可能會引發一些國家反對研製,戰略核潛艇則涉及戰略攻擊和戰略威懾能力、其意義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軍事領域,因此研製戰略核潛艇可能招致國際社會較為強烈的反對乃至制裁,這也是目前新興核國家極少研製戰略核潛艇的原因(當然也有這些國家技術上達不到此方面要求的因素)。

如果問得是需要多高的成本,那麼這個問題就非常明確: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一艘核潛艇首先是一艘船,如果要建造一條船,就需要有船舶設計機構和技術達標的造船廠;考慮到潛艇需要在水下航行,就需要有合格的水下流體力學研究水平;船舶離不開發動機,而核反應堆在各種動力裝置中屬於最高技術含量的級別,因此需要一流的發動機研發和生產企業以及核工業企業;潛艇在水下航行、受到的壓力很大,對於材料的要求水平遠超一般船舶,因此需要能生產特種合金鋼材的冶金企業。

僅上述幾項基本環節的內容,就已經將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拒之於核潛艇的門外,建造核潛艇需要多大的“代價”也就可想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