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宋朝巾幗英雄穆桂英的傳奇故事發生在大同,這是真的嗎?

天朗氣清66888


您好!穆桂英這個人物是虛構的,您提的問題是“傳說宋朝巾幗英雄穆桂英的傳奇故事發生在大同”,所以我按照演義、小說裡面的內容來試著回答一下。

穆桂英最有名的事蹟應該是“大破天門陣”了,講的是北宋宋真宗時期,遼國蕭太后南下入侵宋朝,請來高人擺下天門陣,挑起戰爭。楊六郎鎮守三關,派其子楊宗保出營巡哨,楊宗保在穆柯寨與穆桂英交戰被俘,他倆一見鍾情,結為夫妻後,二人大破天門陣的故事。

那麼楊六郎當年鎮守的三關在哪呢?應該是在山西的雁門關、偏頭關和寧武關,合稱“外三關”,是現今山西省代縣一帶,離大同不遠,大約200多公里,因此,“傳說宋朝巾幗英雄穆桂英的傳奇故事發生在大同”,偏差不大,可以說是“真的”。

謝謝!


麓山有雨


穆桂英,歷史上應該並無其人,是評書演義虛構人物,雖然有人考證說發現了楊家和穆家家譜,證明確有其人,但至少穆桂英與遼國作戰,大破天門陣的故事是虛構的,因為兩國交戰,不可能像玩遊戲一樣,搞擺陣闖關這種兒戲,且宋遼交戰地點在河北、山西一帶,那麼具體在哪裡呢?從楊六郎把守的三個關口可以推測一下,是哪三關呢?傳統認為是山西的雁門關、偏頭關和寧武關,這三關在今代縣,忻州一帶,距大同到也不遠,但據考證,三關實是河北的淤口關、瓦橋關和益津關。因此,可以肯定,這些傳說是後世百姓對楊家將、穆桂英等英雄形象的敬拜而美化杜撰之,均無明確史實記載。


雖無史載,但穆桂英女中豪傑的形象深入人心,數百年來為人們傳唱不衰。究其原因,首先,人們認為穆桂英美貌與智慧並重。看看苗圃演的穆桂英,不但長得漂亮,而且鎮得住場面,打得跑敵兵,有勇有謀,把焦贊孟良都耍得團團轉。對於楊宗保來說,穆桂英樣樣都比自己強,娶桂英就是撿到寶貝了。其次,穆桂英個性與特色鮮明。穆桂英雖一介女流,但當兵打仗,帶兵打仗,正如本朝太祖所言,“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端的是又一軍中花木蘭,英姿颯颯啊;此外,自己的命運自己把握,自己的愛情自己追求,看上楊宗保,就不管自己的情敵是七公主趙書穎,敢愛更敢幹,搶過來拜堂成親,一個大大咧咧,有勇有謀,有情有義的北方妹子形象躍然紙上。還有,就是穆桂英被群眾看作英雄與俠義的化身。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保家為國,最終都死在了沙場上,像男人一樣馬革裹屍還,巾幗英豪,令人尊敬。大破天門陣後,楊家十二寡婦徵西夏,在虎狼峽遭到阻擊,探測敵情中了埋伏,除佘老太君外,十一寡婦全部犧牲,端的是忠烈滿門,令人扼腕長嘆!


寫到這裡,再想到小時候看評書《穆桂英大破天門陣》,除了對穆桂英的尊敬外,更對宋王朝有一股恨鐵不成鋼的悶氣至今難平:一個國家,一個王朝,都要靠女人來保衛了,這是無能到了什麼程度!北宋從建國之初,就被遼金兩國先後摁在地上暴打,牛逼哄哄的所謂西軍,連小小的西夏都打不過,北宋的結局是首都開封城破而亡;南宋的最終結局是十萬軍民涯山跳海。原因之一,就是宋初趙匡胤為坐穩江山,杯酒釋兵權後極力打壓軍人,把軍人當人渣看,讓人渣當軍人,軍中充斥著刺字流放的罪犯,“賊配軍”的稱謂就是從宋朝開始的。


歷史再一次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沒有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國家再富也不過是別人眼中的一頭過年肥豬。


星宿派高手


在《宋史 *楊業傳 》裡,其楊業與子延昭傳記記載較詳細,穆桂英是在各種題材故事中虛構的一個人物。

後人為了歌頌楊家將英勇報國,憎恨宋室統建的王朝黑暗,奸臣當道,忠臣良將卻被奸臣誣陷。又對巾幗英雄穆桂英描寫的淋漓盡致,在戰場上統領將士憤慨殺敵。。其表現出一女子為國家作出的貢獻可歌可泣。



珈鍋佬


我想是真的,口泉有個點將臺,還有個穆可寨。


13613522958


穆桂英的民族精神可歌可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