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卻的紀念:焦裕祿谷文昌後代的兩封家書

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在清明之際,我們懷念那些為黨和人民嘔心瀝血,傾情付出的黨員幹部。焦裕祿和蘭考,谷文昌與東山……遙看那把淚成雨的焦桐花開,細聽綠樹如海的風濤聲聲,既是一方人民群眾的深切記憶和懷念,也是一方水土對善政者的感念與傳頌。他們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念念不忘”的人,都是真心真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人,都是群眾永遠懷念的人。

“清風中原”微信聯合開封、林州市紀委特邀請焦裕祿和谷文昌的後人撰寫文章,共同追憶緬懷這兩位人民的好乾部。

讓焦家家風永世相傳

永不忘卻的紀念:焦裕祿谷文昌後代的兩封家書

焦裕祿,山東博山縣人原蘭考縣委書記

親愛的外公:

您知道嗎?您魂牽夢縈的蘭考,今天脫貧了,是在習主席親自的關懷下摘下了世世代代扣在咱們蘭考人頭上的那頂窮帽子,過去的風沙內澇鹽鹼變成了今天的金山銀山綠水青山,一望無盡的良田和一片片泡桐林成為了咱們蘭考的名品!外公,您知道嗎?如今的焦家已經四世同堂,是一個30人的大家庭,咱家的第三代也都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崗位,秉承咱們焦家的家風“做人講感情、做事講擔當”,在各自的領域作著力所能及的貢獻,咱們這個大家庭非常和諧溫暖幸福。

外公,轉眼間55年過去了,您的子孫們是多麼的想念您啊!外公,在您去世後一段時間,外婆和一家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沒有鞭炮沒有歡笑的春節。媽媽告訴我,她那時候最怕過春節、也最怕清明節。那些年,每年到除夕夜,外婆都是流著淚包一整夜的餃子。大年初一下完餃子後,她卻不吃不喝地躺上一整天。媽媽心裡清楚,外婆是在想念您啊!每到清明節,外婆手把著我們的小手給您掃墓,她有幾次哭得昏倒在您的墓前,不得不讓人攙著她回家。那情景讓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心痛。

隨著父母漸漸的變老,我們也都在漸漸的成長。您的孫輩中,如今最小的也都成家立業了。過了而立之年的我們,同樣也是食人間煙火的普通人,也面臨著“票子”“房子”“孩子”等種種生活中的難題。雖然在外人看來,出身在這樣的家庭可以說是自帶光環,但我們從來不敢懈怠,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著。生活中的我們無論過得好與不好,都傳承您的教誨,本分做人,擔當承事。我們都可以無愧地對您說,我們都是您的好子孫,我們都在踐行良好家風。

每年的正月初三、清明、忌日,家裡人都會在您的墓前祭拜,說說各自的心裡話,看看蘭考的新面貌。同時,我們“焦三代”也接過了接力棒,也擔負起了宣傳員的任務,做焦裕祿精神的宣傳員,也做咱們新蘭考的宣傳員!蘭考的今天是您的遺願,是趕上了咱們中央的好政策!我們作為焦家的子孫,弘揚光大責無旁貸!

今年,是您的55週年忌辰。這55年來,我們對您的追思常常淚溼衣衫,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中提到的“把淚焦桐成雨”。在政府的關懷下,咱蘭考成立了焦裕祿幹部學院,全國的縣委書記都來到了咱們蘭考做主題教育,相信會有更多個新時代的“焦裕祿”湧現出來,會有更多的“蘭考縣”走出貧窮,迎來小康。每次看到咱們蘭考的新聞,都會想起您,這對我們孫輩也是一個莫大的鞭策,要無愧於“焦裕祿”三個字!每每聽到母親在報告會上提到您在蘭考的工作,以及您和家人之間的那種摯愛深情,總會在內心深處湧起一股濃濃的思念之情,真想您還在,真想您也能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做事……

如果您活著,您也一定會對咱們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喜不自禁,酷愛唱歌的您一定想不到,我已經成長為國有最大院團—中國歌劇舞劇院的部門主任,在歌劇《焦裕祿》中演繹了60多場男一號焦裕祿,不知道是不是遺傳了您的文藝基因,我從音樂學院畢業後順利走上了演員的道路,一直在學著您的樣子做人、做事。我想,如果您還在世,您一定會想指揮我們一家人高唱《黃河大合唱》吧,我多想就在您的指揮下去演唱那一段膾炙人口的《黃河頌》,我們一家三十口人也錄上視頻、發個朋友圈再發個抖音,真是想想都覺得幸福!而這一切,都也僅僅成為我的奢望,成為我永遠圓不了的一個夢。想來,夢想還是要有的,只是實現的途徑不一樣,唱好歌、做好人、做好事,讓舞臺更大,讓觀眾更多,無論我還是子孫輩的我們,都會在各自的崗位上搭建更大的舞臺,唱響更高亢的主旋律!

如果您活著,您也會為黨和國家對我們這個小家庭的關心而備感欣慰。習近平總書記2009年、2013年兩次專門來蘭考,看了您生活、工作的地方,還與焦家人圍坐在一起,親切地詢問著我們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習總書記說,見到我們很高興、很親切,就像見到自己家裡人一樣。

如果您活著,您一定會倍感欣慰。您太愛蘭考這片土地了,一草一木,一溝一壑您都用腳丈量過。現在您所牽掛的這片土地也變得富饒美麗,您愛蘭考的鄉親,他們也會像走親戚一樣來看您……我也會扶著您,去看看您治理過的沙丘,走訪過的農戶,和您親手種下的那顆泡桐樹。

可是您走了,已經走了很久了。我們知道您沒有走遠,沒有走出蘭考。或許您太累了,躺在蘭考溫暖而柔軟的沙崗上歇息。白色的大理石棺柩沒有隔斷我們,我們還能清晰地看到您的影子。

我想念您,親愛的外公!

外孫:餘音

2019年4月4日

■餘音,系焦裕祿的外孫,現為中國歌劇舞劇院男中音歌唱家。

谷家家風是融入血液的氣質

永不忘卻的紀念:焦裕祿谷文昌後代的兩封家書

谷文昌,林州市人原東山縣委書記

我在谷家孫輩裡排名最末,爺爺在我出生前就早早離開了我們。雖然從未見過爺爺,但我從小跟著奶奶史英萍生活,聽爺爺的故事,受父親的“谷式”教育,感受著谷家家風長大。古銅色的臉龐,花白的頭髮,黑色的布鞋,打著補丁的灰布中山裝……他那清瘦的身影仍如此的鮮活的存在於我的腦海中。在我看來,谷文昌的孫女這個身份,不僅跟普通的老百姓相比並沒有特殊的地方,反而更多了一份責任和自律。

記得小時候,奶奶就常對我說:“你爺爺是黨的好乾部,你長大後可不能辱沒他的名字,不能做對不起老百姓的事。”2006年,我考取福建省選調生,被派往漳州市薌城區石亭鎮工作。上班第一天,就遇上了颱風,鎮領導給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通知25個村居做好防範颱風緊急準備,而不會講閩南話則成了我工作第一道“攔路虎”。基層事務繁雜,加上從小都在城市生活,困惑和委屈在所難免,但我從來不跟父母提起,只是偶爾和奶奶訴訴苦。奶奶聽後跟我說:“你爺爺生前常對你父親他們說‘路,只有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寬’,既然你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好好走下去,不會說閩南話咱就學!但要記得一定不能給你爺爺臉上抹黑,要時刻記得你是一名普通幹部,要為群眾做事!”想到谷家家訓,我堅持了下來。

沒多久,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我忍不住又一次打起了退堂鼓。上班第一年的某天,我騎摩托車下企業辦公事,鄉間沙土路又滑又陡,為了躲避行人,我狠狠地摔了一跤,當場就暈了過去。醒來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父母擔心和疼惜的眼神,後來我才知道,我的額頭縫了28針,面部3處骨折,左臉三叉神經被整個切斷。愛美的我看著額頭上巨大的傷口、充血的眼睛,摸著麻木的左臉頰,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同事來醫院探望我,勸我父母想法子把我調回身邊,“宇鳳是谷文昌的孫女,又是選調生,這事應該不難辦。再說了,現在選調生不都早早被借上來嗎?”我不禁動搖了,父母卻沉默許久。出院後,父親把我叫到身邊,我以為他是要跟我說調動的事,然而父親只是囑咐我要照顧好身體,告訴我,“我和你母親商量了一下,你是選調生,按要求就得在鄉鎮幹滿三年,咱不能破這個例。既然你選擇了這條道路,就踏踏實實幹。要像你爺爺一樣,不管到哪兒,遇到什麼難題,都把做好工作當成第一大事。況且,你近了,別人就遠了。我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看到父親堅定的眼神,我知道“調近”的念頭無論是奶奶還是父母,都不可能支持的,這是谷家傳統。

就這樣,我在石亭鎮工作了七年,期間薌城區有幾個部門科局也曾找到我,徵求我的意見,想把我借調過去。說不動心,那是假話。然而,在短暫的心動後,親人的教誨、家風的浸潤讓我婉言拒絕了這個大多數人看來難得的機會。回家後將我這件事告訴父親,他沒說什麼,但是我從他眼裡看到了滿滿的欣慰。如今,我已經在基層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普通幹部成長為基層領導,我也更加明白了爺爺這句話的含義及父母當年的良苦用心。2018年1月1日,我做了器官捐獻登記,由於事先沒徵得父母的同意,母親得知後一時無法理解,平靜後,還是支持了我的決定。忠於信仰、奉盡人生是我的目標,也是傳承谷家家風最好的方式。

歲月流轉,爺爺離開的日子裡,家族血脈在延續,不變的是家風的傳承。我的兩個孩子分別叫方谷弘、方谷鳴,就是希望他們能傳承、弘揚好爺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年春年前的一天,母親帶谷弘去農村看望生活困難的小朋友,去社區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回到家,他抱著我說:“媽媽,今天我學會了一句話: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如果能幫助到別人,那一定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吧!我也想幫助困難小朋友,把我的零花錢捐給他們,玩具分給他們。”聽了孩子的話,我心裡感到十分的欣慰,說:“好孩子!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外曾祖母省吃儉用,資助了許多貧困大學生,你也要做一個樂於助人好孩子。”

在少先隊入隊儀式上,谷弘代表新入隊少先隊員在閩南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發言,他說:“我的太爺爺谷文昌和太奶奶史英萍,在少年時就參加革命,後來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一路南下來到福建、來到漳州,為建設新中國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和心血,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優良傳統,我一定會傳承好、發揚好!”

這句話,也是所有谷家人的心聲。

谷宇鳳,2019年4月4日

■谷宇鳳,系谷文昌的孫女,目前任福建漳州市薌城區婦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