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患者如何進行低蛋白飲食?

營養師Robert


慢性腎衰患者低蛋白飲食可以減少蛋白質代謝產物的產生和蓄積,從而改善腎小球的血活動力學異常,減輕腎小球的高濾過狀態,延緩腎小球硬化和病情的進展。這兒需要注意的是低蛋白飲食≠拒絕攝入所有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錯誤的做法——拒絕攝入所有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我曾遇到過一些慢性腎衰的患者,醫護囑咐減少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攝入,他們卻拒絕攝入所有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魚禽蛋奶一樣不吃,引起營養不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大家要謹記。

科學的做法----攝入低優質蛋白飲食

科學的做法是限制非優質蛋白的攝入量,在控制好蛋白質總量的前提下,提高優質蛋白比例。魚禽蛋奶這些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均是優質蛋白,其中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而谷署類食物中的蛋白屬於植物蛋白,含有較多的非必需氨基酸,在體內的代謝廢物相對較多,所以慢性腎衰的患者可以用澱粉類食物來代替部分大米和麵粉做主食如玉米澱粉。


石頭醫生講腎


慢性腎衰患者為了減輕腎臟負擔,我們要儘量地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因為優質蛋白在人體的吸收利用率非常高,主要來源於一些動物性食品,特別是雞蛋和牛奶。除此之外的話,應注意主食的選擇,例如100g大米里所含的蛋白質大約為7g,算是比較高的量,但是它的蛋白質質量差,即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又會加重腎臟負擔 所以臨床上常用麥澱粉來做主食。因為麥澱粉它幾乎不含蛋白質,所以非常適合腎臟病人。除此之外應限制大豆的攝入,因為大豆含磷非常高,而磷的代謝主要是通過腎臟的排洩,因此大量的豆製品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不適合腎臟疾病的病人而是適用於一些肝臟疾病的病人。

最後說明一下低蛋白飲食的適用量一般建議在每天每公斤體重0.6-0.8g,也可將蛋白質的攝入量定在每天20-40g。20g是最低限度,即補充人體每天消耗的那部分蛋白質。圖上所示的就是麥澱粉了。另外提醒一句一定要保證主食的攝入量,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讓蛋白質做它應做的工作。


茄子營養師


你好,低蛋白飲食是腎病患者常需要遵循的飲食原則,下面就是我總結的一些關於低蛋白飲食的問題,中間還有如何飲食的例子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你。

  1、低蛋白飲食對腎病的作用

  低蛋白飲食為腎病臨床常用的治療飲食,腎病患者因為不能將代謝產物排出體外,進行低蛋白飲食可阻止或延緩腎功能不全惡化進程,阻止或減少尿毒症毒素聚積。

  2、低蛋白飲食原則及例子

  總體上低蛋白飲食應該遵循:低蛋白、低磷、低嘌呤和足夠必需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和充足的能量的原則。所以嚴格地講,該飲食應稱作“優質低蛋白高能量飲食。

  優質蛋白的含義是:與機體氨基酸結構更為相似容易吸收到必須氨基酸,食物中主要包括:肉、蛋、奶等。

  每天攝入蛋白質0.4-0.6g/kg,這裡面的kg是指患者的標準體重,而不是目前體重。0.4g是極低蛋白飲食,0.6是低蛋白飲食。這裡我們以60kg體重為例,每日應攝取60*0.6g=36g蛋白質,其中需要約60%為優質蛋白。

  舉例說明:1兩瘦肉(生肉)、1個正常大小的雞蛋和1袋250毫升的牛奶的蛋白含量都是7克;一兩主食(米和麵,未做熟的乾乾燥狀態)、蛋白含量都是4克;半斤蔬菜的蛋白含量是1克。

  以70公斤體重的患者為例,我們計算出他的優質低蛋白飲食:為做到低蛋白飲食,每日蛋白總攝入量為42克(70X0.6),其中優質蛋白最少要達到25.2克(42X60%)。另外的14克蛋白可以從主食獲得,那就是3.5兩主食。2兩肉、1個雞蛋和1袋奶的蛋白含量為28克(也可以1兩肉、2個雞蛋和1袋奶);3.5兩主食可以是麵條、饅頭、米飯等。這樣,他的早中晚餐就出來了,早餐1袋牛奶、1兩饅頭或麵包;中餐2兩肉、2兩米飯、半斤蔬菜;晚餐1個雞蛋、半兩主食、1個水果。如果患者是活動量大的年輕人,則可能上述食譜不能滿足其日常活動的能量需要,則需要不從不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藕粉、粉條等。

  附標準體重計算:身高值-105=標準體重(kg),標準體重的±10%即為理想體重;超過20%視為肥胖;低於20%為消瘦。

  3、時機選擇

  低蛋白飲食並不是越早越好的,一般剛早期腎病患者太過嚴格的話,反而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身體。

一般血肌酐持續超過130μmol/L時,即可以採用此種飲食。

  從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中期到晚期都可以使用,直到患者出現嚴重噁心、嘔吐,嚴重的水鈉瀦留(少尿或無尿)和嚴重的電解質紊亂,需要透析時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